【摘要】目前,我国电视电影的发展拘泥于题材选择,类型意识不够清晰透彻。要改变这一现状,电视电影需要走符合类型化发展的现实主义道路,把塑造好普通人、小人物作为电视电影的首要任务。另外,鉴于电视的媒介特征,电视电影可以紧跟社会热点,在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生活方面发挥“短、平、快”的特点及新闻性优势,在提供娱乐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协调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视电影 类型化 现实主义
电视电影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可以从三个维度界定电视电影这一概念,从功能上说,电视电影是指供电视台播出的电影;从材质上说,一开始是磁带然后是胶片现在是数字电影;从电影工业经济投资上说,是小投资或小成本电影。
中国内地电视电影是随着电影频道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电影频道自1996年1月正式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但是按照电影的制作速度和成本,电视台对电影的大量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开始尝试为电视台保持高收视率而拍摄电影。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启动“电视电影”工程,如今我国的电视电影从初创期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从题材区划到类型化发展
电视电影的发展伴随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电视电影作品的类型意识不够清晰透彻。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电影题材的区划,而不进行电影类型的划分,即使用儿童题材、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的划分,而不是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恐怖片……回顾历史,电影的题材区划是计划经济时代进行政治宣传的产物,其根本宗旨是使文艺为政治服务,题材的区划是为了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各个领域,通过不同题材表现相同的既定主题。wWW.133229.cOM这种按照意识形态公式生产出来的叙事作品,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民众提供道德、宗教、或政治的教育训导,而不是服务观众,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而电影的类型区划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产物,是按照故事类型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处理,从而生产出公众喜爱的文化商品。两者的区别在于类型电影不是把观众当成教育或宣传的对象,而是把观众看做文化消费者。国产电影应强化“娱乐”本性,重视观众在电影消费中的唯乐原则。①
当前的电视电影只有少部分具有明显的类型化区分,同时存在一部分只顾作者个人叙事的作品,几乎没有类型化概念。电视电影的发展应遵循类型化原则,坚持为最大层面的观众拍摄电视电影,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原则的态度。类型化原则就是表现一定时期的主流社会价值,主流社会心理及大众化趣味,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观众的电影而不是电影人个人化的电影。类型电影基本的叙事规范和目的是为了观众,为了满足观众的观赏快感,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在满足观众的观赏快感和个人表达之间一定要有所取舍,这是类型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②
不同的叙事类型及电影类型片存在的根本理由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类不同的心理需求,喜剧片对应于人类求乐本能,悲剧则对应于人类宣泄的心理需求,爱情片对应于人类永恒的情感渴望和浪漫追求……所有这些人类的心理欲望和本能才是叙事类型的真正基础。类型与观众形成一种契约关系,观众看一定类型的电影都是有观赏期待的,如果观众的期待不能得到满足,就是失信于观众。反类型化是对观众的不尊重。只有尊重这种契约关系,才能赢得观众,满足观众。现在的电影频道也开始根据时段配以类型化剧场,比如动作90分剧场、情感剧场、戏剧天地,这些类型片剧场已经逐渐形成品牌,与观众维持可靠的契约关系。
二、现实主义符合类型化发展方向
选择小人物、普通人做主人公的现实主义题材是由电视电影的低成本所决定的。低成本既是一种限定,同时也为电视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面对当下的中国观众,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观众从电视电影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关照。这也正是关注观众的心理特点,从观众身边的角色突破的类型化道路。
电视电影可以叙述社会生活中引起广泛争论或兴趣的问题、事件,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热点问题制作成电视电影,迅速播出,从而使这一类电视电影成为观众不忍放弃的节目。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中惹人注目和长久困扰人们的种种问题形象生动地加以展现,这一重要领域需要我们开拓。电视电影完全有可能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并在提供娱乐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协调的积极作用。
回顾香港的电视电影发展,像《十大奇案》那样根据真实案例而改变成的电视电影,由于充分发挥了其特有的新闻性和纪实性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轰动效应。⑤内地电视电影则更多是文艺片,商业类型较少,不注意发挥其新闻性优势。如果能有效的发掘电视电影的新闻性和及时性,电视电影能产生的社会意义和轰动效应定将有所增强,同时也不会缺失其以弘扬真善美为的主流价值观。
结语
电视电影发展的鲜明美学主张: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现实主义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和欲望本能。
电视电影的现实主义类型化发展需要电影人的技艺之翼与人文之翼平衡发展,比翼齐飞。电影人不仅要对电影的拍摄技艺驾轻就熟,更要对电影的人文维度即人性的自我和人类的自我认知水准了然于心,而非停留在对电影人物的神圣化与妖魔化的两极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