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没有觉得自己的论文写得很烂,我觉得这点是更可怕的,因为我认识不到它的“烂”。.由于导师对我做的细节不是很懂,看完后基本没怎么修改就送审了,这也是可怕的一点啊。.原以为会大批特批地让我修改呢。.目前明审回来2个,都是A,还有3份没回来...
我是201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然后最近看到一篇201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和我写同样的主题,资料比我用得多,框架也比我写得好。心情很沮丧。其实,作者我是知道的。但我毕业后也没做相关学术工作,本来今年准备出博士论文了,发现这个作者明年也要出书
经验|博士毕业,也写一些发文章的心得.五年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了(本科直博),这期间欢乐,痛苦,无助,希望,兴奋交替其中,我想只有读博的朋友们能够体会。.我的专业领域有点偏工程,相较材料或者理论研究等好文的方向比较难发。.最后取得的...
我写博士论文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博士论文不是简单的一两天就可以写好的,是需要经历一个时间段才能顺利完成的。.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一旦学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基础,没有规范好格式要求,没有掌握并运用好相关技巧,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无法写出...
从被抽检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我们发现:不合格论文普遍有6个问题.当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由规模发展逐渐转向质量和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是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8000字的论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可以写到2000字左右,3万字的硕士论文,国内外文献可以写到8000字左右,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整篇文章的字数不够了。当你先做完了实证之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就已经出来啦,技术路线图有条件的建议用visio哦,当然word也是可以的啦。
一、读博士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读博的目的,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博士不是让自己有声望,毕业后,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博士不是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案例有的时候就在身边,笔者也有一个差点把博士“读废”的同门学长,这个学长科研能力在同门之中算是翘楚,可偏偏毕业前一年因论文见刊数量不达标差点延迟毕业,他最后半年也是经历了“精神崩溃-心态失衡-身体垮掉”的艰难过程。就在同门毕业欢送会上,学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学弟...
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里压力极大。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1991年4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Desjarlais。
还有一个论文的评价意见全是肯定,说研究很有意义,实验可靠、研究方法可行,结论可信等等,最后总结就是不通过,理由是论文没有价值。另一个学生拿到的盲审意见都是90多分。但是评语写得很差,专家提出了很多的意见让修改,甚至是很的评价。
我倒没有觉得自己的论文写得很烂,我觉得这点是更可怕的,因为我认识不到它的“烂”。.由于导师对我做的细节不是很懂,看完后基本没怎么修改就送审了,这也是可怕的一点啊。.原以为会大批特批地让我修改呢。.目前明审回来2个,都是A,还有3份没回来...
我是201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然后最近看到一篇201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和我写同样的主题,资料比我用得多,框架也比我写得好。心情很沮丧。其实,作者我是知道的。但我毕业后也没做相关学术工作,本来今年准备出博士论文了,发现这个作者明年也要出书
经验|博士毕业,也写一些发文章的心得.五年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了(本科直博),这期间欢乐,痛苦,无助,希望,兴奋交替其中,我想只有读博的朋友们能够体会。.我的专业领域有点偏工程,相较材料或者理论研究等好文的方向比较难发。.最后取得的...
我写博士论文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博士论文不是简单的一两天就可以写好的,是需要经历一个时间段才能顺利完成的。.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一旦学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基础,没有规范好格式要求,没有掌握并运用好相关技巧,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无法写出...
从被抽检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我们发现:不合格论文普遍有6个问题.当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由规模发展逐渐转向质量和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是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8000字的论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可以写到2000字左右,3万字的硕士论文,国内外文献可以写到8000字左右,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整篇文章的字数不够了。当你先做完了实证之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就已经出来啦,技术路线图有条件的建议用visio哦,当然word也是可以的啦。
一、读博士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读博的目的,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博士不是让自己有声望,毕业后,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博士不是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案例有的时候就在身边,笔者也有一个差点把博士“读废”的同门学长,这个学长科研能力在同门之中算是翘楚,可偏偏毕业前一年因论文见刊数量不达标差点延迟毕业,他最后半年也是经历了“精神崩溃-心态失衡-身体垮掉”的艰难过程。就在同门毕业欢送会上,学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学弟...
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里压力极大。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1991年4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Desjarlais。
还有一个论文的评价意见全是肯定,说研究很有意义,实验可靠、研究方法可行,结论可信等等,最后总结就是不通过,理由是论文没有价值。另一个学生拿到的盲审意见都是90多分。但是评语写得很差,专家提出了很多的意见让修改,甚至是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