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户齐民研究的几家代表之说学术界以专门论著研究编户齐民者虽然不多,但在各类研究中涉及该问题的却不少,有些研究颇值得关注,包括日本(如木村正雄在有关中国古代帝国形成的研究中提出“齐民制”理论①)和(如李成珪在中国古代帝国形成问题的研究中提出“齐民支配体制...
二、人口控制的三律绳索如上所述,汉代对农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实行的,在户籍管理方面,又设置了三大绳索将农民牢牢地在手中。1、案比。案比是汉代的户口登记与核查,这是户籍管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式1300763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式13007634.pdf(5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
杜正胜《编户齐民》第一章《编户齐民的出现》读书报告.杜正胜先生,1944年6月10日出生,省高雄县人,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地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编户齐民真正确立是在中古[12]一段,众无异辞,问题在如何确立?各区域演进异同何在?与当时欧亚变动关系为何?这才是关键。唯有爬罗剔抉,实证地理解编户齐民形成与确立的时间差,才能对传统中国的政治底盘机制进行准确把握。二
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关键词:古代;户籍;制度《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东岳论丛一九九六年第五期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马新两汉时代,立足的基础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农村人口不仅是徭役所出,也是税之所出,赋之所出,至于土地和财产,意义远不如人口本身。以平帝朝为例,向农民征收的租税之入约为3302926714石,按时价可折合为33亿钱...
《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的地理学观察》试图通过还原周代淮水流域族群的地理进程,以族群地理的分析法剖析华夏认同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与发生途径。作者充分结合淮水流域的空间特征,从金...
本文关键词:秦汉魏晋编户民社会身份的变迁——从“士大夫”到“吏民”更多相关文章:秦汉魏晋军功爵制士大夫文士吏民编户齐民秩制役【摘要】:秦汉之际,在军功爵制的推行下,"士大夫"多指士、大夫级爵群体,他们是当时基层社会编户民的主体,也是帝国征派赋役的对象。
编户齐民这种人群的形成和这一称谓的产生并不同步,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逻辑,应该是前者早于后者,这也符合中国上古历史中编户齐民发展的实际。完整的“编户齐民”一词出现于何时,始见于何种文献,学人少有述及。据笔者所见,应该是在汉代,首见于汉代人笔下...
一、编户齐民研究的几家代表之说学术界以专门论著研究编户齐民者虽然不多,但在各类研究中涉及该问题的却不少,有些研究颇值得关注,包括日本(如木村正雄在有关中国古代帝国形成的研究中提出“齐民制”理论①)和(如李成珪在中国古代帝国形成问题的研究中提出“齐民支配体制...
二、人口控制的三律绳索如上所述,汉代对农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实行的,在户籍管理方面,又设置了三大绳索将农民牢牢地在手中。1、案比。案比是汉代的户口登记与核查,这是户籍管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式1300763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式13007634.pdf(5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
杜正胜《编户齐民》第一章《编户齐民的出现》读书报告.杜正胜先生,1944年6月10日出生,省高雄县人,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地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编户齐民真正确立是在中古[12]一段,众无异辞,问题在如何确立?各区域演进异同何在?与当时欧亚变动关系为何?这才是关键。唯有爬罗剔抉,实证地理解编户齐民形成与确立的时间差,才能对传统中国的政治底盘机制进行准确把握。二
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关键词:古代;户籍;制度《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东岳论丛一九九六年第五期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马新两汉时代,立足的基础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农村人口不仅是徭役所出,也是税之所出,赋之所出,至于土地和财产,意义远不如人口本身。以平帝朝为例,向农民征收的租税之入约为3302926714石,按时价可折合为33亿钱...
《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的地理学观察》试图通过还原周代淮水流域族群的地理进程,以族群地理的分析法剖析华夏认同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与发生途径。作者充分结合淮水流域的空间特征,从金...
本文关键词:秦汉魏晋编户民社会身份的变迁——从“士大夫”到“吏民”更多相关文章:秦汉魏晋军功爵制士大夫文士吏民编户齐民秩制役【摘要】:秦汉之际,在军功爵制的推行下,"士大夫"多指士、大夫级爵群体,他们是当时基层社会编户民的主体,也是帝国征派赋役的对象。
编户齐民这种人群的形成和这一称谓的产生并不同步,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逻辑,应该是前者早于后者,这也符合中国上古历史中编户齐民发展的实际。完整的“编户齐民”一词出现于何时,始见于何种文献,学人少有述及。据笔者所见,应该是在汉代,首见于汉代人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