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研究组发表“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综述.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适合微生物组研究的技术发展,同时也积累了海量数据。.然而,微生物组数据分析过程复杂、分析工具种类繁多,这限制了广大研究者进入该领域。.中国科学院...
白洋研究组发表“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综述【字体:大中小】...生秦媛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同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永鑫高级工程师和白洋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卢美萍教授、钱旭波...
2021年7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研究员和曹晓风研究员合作在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ricehistonemethylationregulateshubspeciesoftherootmicrobiot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组蛋白化修饰对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组装及核心菌群的调控作用。
图1.高通量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概述.此项成果于2021年1月13日在线发表于NatureProtocols杂志(doi:10.1038/s41596-020-00444-7)。.白洋组张婧赢助理研究员、刘永鑫工程师为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白洋研究员、德国马普植物育种研究所的PaulSchulze-Lefert...
白洋研究组发表“重组菌群体系在根系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的重要综述微生物学权威杂志《CurrentOpinioninMicrobiology》杂志发起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专题,特邀植物微生物组领域的14个团队系统总结植物微生物组在干旱、免疫、进化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末来的研究方向。
来源:宏基因组原标题:PlantCom: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开发定量检测宿主微生物组的HA-QAP技术(王二涛点评)2019年6月21日,MolecularPlant联合CellPress宣布创办姊刊PlantCommunications。PlantCommunications定位是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植物科学领域高水平开放获取式期刊,致力于发表植物科学各个...
白洋研究员白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硕士学位,2010年在德国科隆大学获得植物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2015年博士后期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进行植物根系微生物组学的研究。
本周五,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与JIC的AnneOsbourn组合作在拟南芥代谢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以Article形式于5月10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杂志。
7月25日,应园艺学院邀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白洋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白洋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根系微生物组在植物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过程中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Microbiome,MolecularPlant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
中外公路杂志2020年第1期白洋长江公路大桥钢桁加劲梁设计.本论文发表于中外公路杂志,属于交通相关论文范文材料。.仅供大家论文写作参考。.;设计要点2.2主桁1工程概况桁高是主桁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的参数,通常讨论梁高往往以梁的抗弯承载能力为切入点...
白洋研究组发表“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综述.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适合微生物组研究的技术发展,同时也积累了海量数据。.然而,微生物组数据分析过程复杂、分析工具种类繁多,这限制了广大研究者进入该领域。.中国科学院...
白洋研究组发表“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综述【字体:大中小】...生秦媛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同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永鑫高级工程师和白洋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卢美萍教授、钱旭波...
2021年7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研究员和曹晓风研究员合作在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ricehistonemethylationregulateshubspeciesoftherootmicrobiot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组蛋白化修饰对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组装及核心菌群的调控作用。
图1.高通量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概述.此项成果于2021年1月13日在线发表于NatureProtocols杂志(doi:10.1038/s41596-020-00444-7)。.白洋组张婧赢助理研究员、刘永鑫工程师为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白洋研究员、德国马普植物育种研究所的PaulSchulze-Lefert...
白洋研究组发表“重组菌群体系在根系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的重要综述微生物学权威杂志《CurrentOpinioninMicrobiology》杂志发起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专题,特邀植物微生物组领域的14个团队系统总结植物微生物组在干旱、免疫、进化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末来的研究方向。
来源:宏基因组原标题:PlantCom: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开发定量检测宿主微生物组的HA-QAP技术(王二涛点评)2019年6月21日,MolecularPlant联合CellPress宣布创办姊刊PlantCommunications。PlantCommunications定位是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植物科学领域高水平开放获取式期刊,致力于发表植物科学各个...
白洋研究员白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硕士学位,2010年在德国科隆大学获得植物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2015年博士后期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进行植物根系微生物组学的研究。
本周五,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与JIC的AnneOsbourn组合作在拟南芥代谢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以Article形式于5月10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杂志。
7月25日,应园艺学院邀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白洋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白洋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根系微生物组在植物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过程中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Microbiome,MolecularPlant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
中外公路杂志2020年第1期白洋长江公路大桥钢桁加劲梁设计.本论文发表于中外公路杂志,属于交通相关论文范文材料。.仅供大家论文写作参考。.;设计要点2.2主桁1工程概况桁高是主桁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的参数,通常讨论梁高往往以梁的抗弯承载能力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