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晚年的贡献.2年前.88100.爱因斯坦在他人生的最后20年,在物理学中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呢?这20年中他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统一场论的建立,实际上是相对论的继续。.另一个是对量子力学的正确解释。.1935年9月,爱因斯坦同...
但是爱因斯坦却并不这么想,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瑞士专利局工作,并开始发表自己的物理学论文。在1905年的时候,他发表了五篇划时代的论文,改变了当时物理学的研究方向,这一年也因为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正式奠定了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距离爱因斯坦得出这些伟大的结论已经很多年了,而这位天才科学家也不是每句话都完全正确的,他提出的一些想法已经不是学界的主流,比如他在晚年潜心研究的同一场理论,就和目前学界研究的量子力学有着一定的区别。
晚年的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中的“最大能量”?至今还没有命名,爱因斯坦,宇宙,牛顿,物理学,相对论这世界上到底什么才是“终极”和“永恒”的事物?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以来就一直在不停地追寻这个问题。
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把他的想法向前推进,于1916年至1917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1924年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effect)的划时代的认识。光量子这一革命性之观点产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1、1905年爱因斯坦关于E=hν的论文
但是爱因斯坦在30年代后期才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核裂变。1939年8月2日,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个月,爱因斯坦写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这封长达两页的信使美国陷入了与纳粹的核军备竞赛。资料来源:WikimediaCommons
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并无实质价值,但发表于正处于见证乃至缔造物理学革命最前沿的《物理年鉴》,这对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颇具隐喻性。撰文|卢昌海11900年10月3日,在给女友米列娃·玛丽…
爱因斯坦理论与韦伯实验的拟合上图就是爱因斯坦在论文中给出的他的理论与韦伯的实验数据之间的拟合曲线,针对的是(钻石形态下的)碳,纵轴是摩尔热容(以“卡·度‒1·摩尔‒1”为单位),横轴对应的是无量纲组合kT/hν——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constant),T是绝对温标下的温度,h是普朗克...
如果让爱因斯坦写一篇公开讣告来评价韦伯,口吻应该会完全不同。事实上,我们在后文中将会看到,即便在书信里,时间很可能也最终冲淡了爱因斯坦对韦伯的恶感,使他在晚年写下了完全不同——有可能更接近理性——的评语。
爱因斯坦晚年的贡献.2年前.88100.爱因斯坦在他人生的最后20年,在物理学中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呢?这20年中他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统一场论的建立,实际上是相对论的继续。.另一个是对量子力学的正确解释。.1935年9月,爱因斯坦同...
但是爱因斯坦却并不这么想,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瑞士专利局工作,并开始发表自己的物理学论文。在1905年的时候,他发表了五篇划时代的论文,改变了当时物理学的研究方向,这一年也因为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正式奠定了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距离爱因斯坦得出这些伟大的结论已经很多年了,而这位天才科学家也不是每句话都完全正确的,他提出的一些想法已经不是学界的主流,比如他在晚年潜心研究的同一场理论,就和目前学界研究的量子力学有着一定的区别。
晚年的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中的“最大能量”?至今还没有命名,爱因斯坦,宇宙,牛顿,物理学,相对论这世界上到底什么才是“终极”和“永恒”的事物?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以来就一直在不停地追寻这个问题。
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把他的想法向前推进,于1916年至1917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1924年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effect)的划时代的认识。光量子这一革命性之观点产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1、1905年爱因斯坦关于E=hν的论文
但是爱因斯坦在30年代后期才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核裂变。1939年8月2日,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个月,爱因斯坦写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这封长达两页的信使美国陷入了与纳粹的核军备竞赛。资料来源:WikimediaCommons
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并无实质价值,但发表于正处于见证乃至缔造物理学革命最前沿的《物理年鉴》,这对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颇具隐喻性。撰文|卢昌海11900年10月3日,在给女友米列娃·玛丽…
爱因斯坦理论与韦伯实验的拟合上图就是爱因斯坦在论文中给出的他的理论与韦伯的实验数据之间的拟合曲线,针对的是(钻石形态下的)碳,纵轴是摩尔热容(以“卡·度‒1·摩尔‒1”为单位),横轴对应的是无量纲组合kT/hν——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constant),T是绝对温标下的温度,h是普朗克...
如果让爱因斯坦写一篇公开讣告来评价韦伯,口吻应该会完全不同。事实上,我们在后文中将会看到,即便在书信里,时间很可能也最终冲淡了爱因斯坦对韦伯的恶感,使他在晚年写下了完全不同——有可能更接近理性——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