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黑腹果蝇野生型红色复眼与突变型白色复眼个体进行杂交,通过F1,F2代的数目及性状利用卡方检验验证伴性遗传的规律。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野生型(红复眼品系)wildtype(+)18#和突变型(白复眼品系)whiteeye(W)22#由我院提供。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doc,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1.3.22——4.19【摘要】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等规律作为遗传学基本规律,前人已对之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果蝇作为材料来验证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连锁与互换、隐性上位作用...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模式动物,主要用来研究真核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概念。1910年,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并将其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验证了孟德尔学说,发现并解释了伴性遗传,提出了连锁遗传,绘制了果蝇遗传图谱。
果蝇实验报告班级:生物技术实验者:王茜同组人员:谢京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用这只白眼雄果蝇和其他红眼果蝇交配,继续繁殖,结果发现后代中所出现的白眼果蝇全是雄性的。因此他认识到,决定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和性染色体是相互联系遗传的。摩尔根发现的这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其实,人类也有伴性遗传。
所以,1915年摩尔根发展了伴性遗传的想法,而且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联系,让他用新的方式标示白眼果蝇杂交(图2)。图2在这个示意图中,不同于之前的版本,颜色因子直接与X染色体实体相联系。
对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分析及教学策略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了减数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一致性,所以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果蝇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果蝇体积小,繁殖速度快、饲养容易,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判断等位基因A和a在什么染色体上,可以用显性性状的父本与隐性性状的母本杂交,即让长翅雄果蝇与短翅雌果蝇杂交。
本文通过对黑腹果蝇野生型红色复眼与突变型白色复眼个体进行杂交,通过F1,F2代的数目及性状利用卡方检验验证伴性遗传的规律。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野生型(红复眼品系)wildtype(+)18#和突变型(白复眼品系)whiteeye(W)22#由我院提供。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doc,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1.3.22——4.19【摘要】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等规律作为遗传学基本规律,前人已对之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果蝇作为材料来验证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连锁与互换、隐性上位作用...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模式动物,主要用来研究真核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概念。1910年,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并将其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验证了孟德尔学说,发现并解释了伴性遗传,提出了连锁遗传,绘制了果蝇遗传图谱。
果蝇实验报告班级:生物技术实验者:王茜同组人员:谢京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用这只白眼雄果蝇和其他红眼果蝇交配,继续繁殖,结果发现后代中所出现的白眼果蝇全是雄性的。因此他认识到,决定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和性染色体是相互联系遗传的。摩尔根发现的这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其实,人类也有伴性遗传。
所以,1915年摩尔根发展了伴性遗传的想法,而且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联系,让他用新的方式标示白眼果蝇杂交(图2)。图2在这个示意图中,不同于之前的版本,颜色因子直接与X染色体实体相联系。
对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分析及教学策略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了减数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一致性,所以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果蝇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果蝇体积小,繁殖速度快、饲养容易,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判断等位基因A和a在什么染色体上,可以用显性性状的父本与隐性性状的母本杂交,即让长翅雄果蝇与短翅雌果蝇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