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shkinA1986年发表的第一篇单光束光镊论文起,已经历了约30年。光镊从鲜为人知、集中在少数物理学家的实验室中,从简单的微米细胞的操控到目前可以实现对单分子亚纳米精度的测量。极大地促进了定量生物学的发展。光镊技术已成为众多…
Ashkin老爷子发表第一篇光镊的论文到现在也已经三十年了,2018年10月2日,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亚瑟·阿斯金、热拉尔·穆鲁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光镊技术兼有微纳米颗粒的操纵和测量功能...
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相关文章发表在1970年的《物理评论快报》上。16年后,阿什金和包括朱棣文在内的几位同事,实现了光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他们通过一束激光穿过透镜来操纵微观物体。这篇研究论文再次登上《物理评论快报》。
因光镊技术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早在1987年,ArthurAshikin教授就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Opticaltrappingandmanipulationofvirusesandbacteria”的论文,公开了他研究的第一代光镊技术,用激光束来隔离和移动微米级的物体
图51985年朱棣文与Ashkin发表的激光限制和冷却原子论文光镊技术可以用于移动细胞或病毒颗粒,把细胞捏成各种形状,或者冷却原子。由于光镊的力可以精准地直接作用于细胞甚至更小的目标,光镊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国际上率先光镊技术应用于基础教学,创建"光的力学效应及光阱pN力的测量"实验,填补了物理教学空白。200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引进物理实验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3项,中科院鉴定3项。魏勋斌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3月由国家计委批准成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1992年9月中国科学院批示“边建设边开放”;1995年11月正式建成,并通过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验收;1999年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
活细胞里“夹”出单分子的纳米镊|老爸发Nature子刊,俩宝忙视频配音.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于细胞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手段被开发出来用于从蛋白、核酸等层面去解读细胞的方方面面,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需要从单细胞的角度去...
因光镊技术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早在1987年,ArthurAshikin教授就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Opticaltrappingandmanipulationofvirusesandbacteria”的论文,公开了他研究的第一代光镊技术,用激光束来隔离和移动微米级的物体(红血球的大小)。
光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是美好的。然而光镊的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为促进我国该领域的发展,笔者萌发了编译此书的初衷。该领域是年轻和开放的,在编译此书时,仅书中提及的少数研究室真正开展着对光镊的研究,发表的论文也极有限。
从AshkinA1986年发表的第一篇单光束光镊论文起,已经历了约30年。光镊从鲜为人知、集中在少数物理学家的实验室中,从简单的微米细胞的操控到目前可以实现对单分子亚纳米精度的测量。极大地促进了定量生物学的发展。光镊技术已成为众多…
Ashkin老爷子发表第一篇光镊的论文到现在也已经三十年了,2018年10月2日,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亚瑟·阿斯金、热拉尔·穆鲁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光镊技术兼有微纳米颗粒的操纵和测量功能...
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相关文章发表在1970年的《物理评论快报》上。16年后,阿什金和包括朱棣文在内的几位同事,实现了光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他们通过一束激光穿过透镜来操纵微观物体。这篇研究论文再次登上《物理评论快报》。
因光镊技术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早在1987年,ArthurAshikin教授就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Opticaltrappingandmanipulationofvirusesandbacteria”的论文,公开了他研究的第一代光镊技术,用激光束来隔离和移动微米级的物体
图51985年朱棣文与Ashkin发表的激光限制和冷却原子论文光镊技术可以用于移动细胞或病毒颗粒,把细胞捏成各种形状,或者冷却原子。由于光镊的力可以精准地直接作用于细胞甚至更小的目标,光镊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国际上率先光镊技术应用于基础教学,创建"光的力学效应及光阱pN力的测量"实验,填补了物理教学空白。200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引进物理实验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3项,中科院鉴定3项。魏勋斌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3月由国家计委批准成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1992年9月中国科学院批示“边建设边开放”;1995年11月正式建成,并通过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验收;1999年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
活细胞里“夹”出单分子的纳米镊|老爸发Nature子刊,俩宝忙视频配音.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于细胞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手段被开发出来用于从蛋白、核酸等层面去解读细胞的方方面面,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需要从单细胞的角度去...
因光镊技术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早在1987年,ArthurAshikin教授就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Opticaltrappingandmanipulationofvirusesandbacteria”的论文,公开了他研究的第一代光镊技术,用激光束来隔离和移动微米级的物体(红血球的大小)。
光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是美好的。然而光镊的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为促进我国该领域的发展,笔者萌发了编译此书的初衷。该领域是年轻和开放的,在编译此书时,仅书中提及的少数研究室真正开展着对光镊的研究,发表的论文也极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