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私人撰史之风兴盛,虽然官修史书不如私撰史书的声名显赫、流传广泛,但史官制度和官修史书一直都在延续,并不断发展创新。汉代弱化了专职史官的设置,由皇帝直接挑选有才学的官员参与撰史,并固定了修史…
对中古时代来说,在对立的官修与私撰框架下理解文献与编纂有其困境,或许可以重新提问:官僚制下行政运作的逻辑、行政文书的样态等,对中古文献世界整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文章来源:文汇报作者:聂溦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
一部史书中既有受到官方制度运作影响之处,又有体现撰写者个人意志之处,应是常态。一方面,一部著作可以经历多手编纂,未必每次编纂都同样是官修或私撰;另一方面,中古时代官修史体制尚未完善,且学者与官员的身份常常重迭,更会导致官与私的交织。
定价:108.00.ISBN:9787532598878.内容简介.汉魏以来,史学,汉唐之间史书种类与数量的繁荣、私撰史学的发达广受关注。.然而即便私人撰写的史书,若以王朝为记载对象,也必然包含官方因素。.本书避免官修、私撰对立的视角,注意到官方常规化的修史体制...
景爱:《辽金史研究中的“大宋史”》.去殖民化。.摘要:年间,金毓黻用血统来断定民族的尊卑贵贱,从汉族正统观念出发,断定宋辽金三朝的关系是“以宋为主,辽金为从。”现在的“大宋史”论,就是直接从金毓黻“以宋为主,辽金为从”脱胎而来...
学校代号10524硕士学位论文宋代三大私家书目比较研究《直斋书录解题》为例学位申请人姓名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余和祥教授中国文化艺术史论文提交日期2014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宋代三大私家书目比较研究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为例学位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语文课上,老师介绍王勃的生平:他勤奋好学,六岁能诗,诗情英迈;九岁时,撰写《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错误;16岁科试及第;任沛王府修撰,沛王与英王斗鸡,写《檄英…
由于《陈书》兼有“官修”与“私撰”的性质,我们在阅读时,对其中若干价值评判,尤需审慎。监修官魏徵出于唐初以史为鉴的宗旨,在总论中将陈朝灭亡之因归结于陈后主个人的昏庸荒。但是,身为陈朝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的姚氏父子则...
常建华则分析晋唐时期官修姓望合谱与私修家谱并行,宋以后出现新型私修族谱,元代族谱内容更加充实,明代族谱体例进一步完善[55]。有意思的是,常建华通过对元人文集谱牒序跋的量化分析,证实“族谱”名称在元代最为通用,233篇序跋原名中高达115例都称作族谱。
多年不注意,才发现这个答案被建议修改了,不知道哪里违规了,先试着重新提交一下吧,顺便稍微改一改,毕竟多年没有更新了。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如果拿“值得一看”来做标准,也是数不胜数,下面推荐我读过的一些常读常新,对我启发很大的历史类书籍。
汉代私人撰史之风兴盛,虽然官修史书不如私撰史书的声名显赫、流传广泛,但史官制度和官修史书一直都在延续,并不断发展创新。汉代弱化了专职史官的设置,由皇帝直接挑选有才学的官员参与撰史,并固定了修史…
对中古时代来说,在对立的官修与私撰框架下理解文献与编纂有其困境,或许可以重新提问:官僚制下行政运作的逻辑、行政文书的样态等,对中古文献世界整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文章来源:文汇报作者:聂溦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
一部史书中既有受到官方制度运作影响之处,又有体现撰写者个人意志之处,应是常态。一方面,一部著作可以经历多手编纂,未必每次编纂都同样是官修或私撰;另一方面,中古时代官修史体制尚未完善,且学者与官员的身份常常重迭,更会导致官与私的交织。
定价:108.00.ISBN:9787532598878.内容简介.汉魏以来,史学,汉唐之间史书种类与数量的繁荣、私撰史学的发达广受关注。.然而即便私人撰写的史书,若以王朝为记载对象,也必然包含官方因素。.本书避免官修、私撰对立的视角,注意到官方常规化的修史体制...
景爱:《辽金史研究中的“大宋史”》.去殖民化。.摘要:年间,金毓黻用血统来断定民族的尊卑贵贱,从汉族正统观念出发,断定宋辽金三朝的关系是“以宋为主,辽金为从。”现在的“大宋史”论,就是直接从金毓黻“以宋为主,辽金为从”脱胎而来...
学校代号10524硕士学位论文宋代三大私家书目比较研究《直斋书录解题》为例学位申请人姓名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余和祥教授中国文化艺术史论文提交日期2014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宋代三大私家书目比较研究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为例学位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语文课上,老师介绍王勃的生平:他勤奋好学,六岁能诗,诗情英迈;九岁时,撰写《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错误;16岁科试及第;任沛王府修撰,沛王与英王斗鸡,写《檄英…
由于《陈书》兼有“官修”与“私撰”的性质,我们在阅读时,对其中若干价值评判,尤需审慎。监修官魏徵出于唐初以史为鉴的宗旨,在总论中将陈朝灭亡之因归结于陈后主个人的昏庸荒。但是,身为陈朝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的姚氏父子则...
常建华则分析晋唐时期官修姓望合谱与私修家谱并行,宋以后出现新型私修族谱,元代族谱内容更加充实,明代族谱体例进一步完善[55]。有意思的是,常建华通过对元人文集谱牒序跋的量化分析,证实“族谱”名称在元代最为通用,233篇序跋原名中高达115例都称作族谱。
多年不注意,才发现这个答案被建议修改了,不知道哪里违规了,先试着重新提交一下吧,顺便稍微改一改,毕竟多年没有更新了。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如果拿“值得一看”来做标准,也是数不胜数,下面推荐我读过的一些常读常新,对我启发很大的历史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