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因此人性即成为教育家进行教育研究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人性论观点,现对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家人性论观点加以梳理,以清晰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揭示其对我国现阶段人性论研究的现实...
二、孔德人性思想与中国古代人性思想(一)、孔德人性思想1、孔德人性论简介人性是孔德讨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德在谈论人性问题时,未探讨性善性恶的问题。.而是根据高尔(Gall)等人倡导的“脑能论”(Phrenology)提出了他的人性论主张。.他认为...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性论与教育观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在逻辑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自觉地将人性与教育关联在一起,可以说,人性论是他们确立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2784176836摘要:文章梳理了先秦诸子的人性论观点,无善无恶说,性善说,性恶说,绝对性恶说。论证了人性论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性善论”导致对皇权刚性约束规范的缺失,“性恶论”--重典治吏的逻辑起点。
研究论文《内经》人性论的科学性及其价值1《内经》人性论的科学性1.1以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而架构其理论《内经》中的人性论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升华,然而更重要的是选择性地吸收了当时丰富的哲学思潮的
《礼记·乐记人性论之再反思》:本论文为您写乐记人性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摘要:关于《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性质问题,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可善可不善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性”字的不同理解...
3、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黄济、郭齐家(2003)将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归为人性善恶论、性三品说及人性二元论,并分别阐述了这三类人性论下各种的教育观。虽然他们并没有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剖析,但从中体现出人性论与教育观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哲学史上存在人性论与人情论之别。性作为客体存在,只有有无(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无善悪的价值问题。善悪属于主体主观的价值判断,与客体的存在无关,而无真假值。孟荀将道德价值与性挂钩,其人性论的论证逻辑是失败的。韩非则将道德价值与利挂钩,实为先秦
职业教育价值观的传统人性方面的探讨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作者:网友生时间:2018-10-24摘要:我国传统人性论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彰显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理想追求,对当今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
浅谈天上人间: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人性意识.针对中国远古神话的研究起源很早。.乌丙安认为早在1903年就出现了第一篇神话学论文。.之后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文人,如鲁迅、梁启超、胡适、茅盾、卫聚贤、吕振羽、钟敬文、丁山、徐旭生、杨宽等,从不同的角度...
要:研究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因此人性即成为教育家进行教育研究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人性论观点,现对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家人性论观点加以梳理,以清晰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揭示其对我国现阶段人性论研究的现实...
二、孔德人性思想与中国古代人性思想(一)、孔德人性思想1、孔德人性论简介人性是孔德讨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德在谈论人性问题时,未探讨性善性恶的问题。.而是根据高尔(Gall)等人倡导的“脑能论”(Phrenology)提出了他的人性论主张。.他认为...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性论与教育观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在逻辑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自觉地将人性与教育关联在一起,可以说,人性论是他们确立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2784176836摘要:文章梳理了先秦诸子的人性论观点,无善无恶说,性善说,性恶说,绝对性恶说。论证了人性论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性善论”导致对皇权刚性约束规范的缺失,“性恶论”--重典治吏的逻辑起点。
研究论文《内经》人性论的科学性及其价值1《内经》人性论的科学性1.1以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而架构其理论《内经》中的人性论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升华,然而更重要的是选择性地吸收了当时丰富的哲学思潮的
《礼记·乐记人性论之再反思》:本论文为您写乐记人性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摘要:关于《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性质问题,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可善可不善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性”字的不同理解...
3、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黄济、郭齐家(2003)将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归为人性善恶论、性三品说及人性二元论,并分别阐述了这三类人性论下各种的教育观。虽然他们并没有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剖析,但从中体现出人性论与教育观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哲学史上存在人性论与人情论之别。性作为客体存在,只有有无(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无善悪的价值问题。善悪属于主体主观的价值判断,与客体的存在无关,而无真假值。孟荀将道德价值与性挂钩,其人性论的论证逻辑是失败的。韩非则将道德价值与利挂钩,实为先秦
职业教育价值观的传统人性方面的探讨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作者:网友生时间:2018-10-24摘要:我国传统人性论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彰显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理想追求,对当今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
浅谈天上人间: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人性意识.针对中国远古神话的研究起源很早。.乌丙安认为早在1903年就出现了第一篇神话学论文。.之后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文人,如鲁迅、梁启超、胡适、茅盾、卫聚贤、吕振羽、钟敬文、丁山、徐旭生、杨宽等,从不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