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贸易曾出现过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商舶贸易等多种形式。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史,对于考察古代中国以海洋为媒介的对外关系发展进程、沿海区域经济联系及与周边沿海国家或地区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海洋贸易圈的发展与演进趋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教材的启用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给中学历史课堂带来深刻转型契机。本文拟以"南海一号"上"被忽视"的铁锅为切入,结合新版初高中教材,试以"海洋全球化"视角下的铁锅贸易,串联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探求新课程形势下教学模式转型之路径。
古代虽有对外海洋贸易,但大多限于港口贸易;古代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中国公开活动的是使臣和宗教徒等,大量民间商人常以走私形式。明代因倭寇之乱,统治者更实行“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的海禁政策。民间商人更被走私,乃至武装走私。
葡萄牙人描述明代海上贸易时说,“如此之自由”,“除绞架和市标外一无所缺”。(C.R.博克舍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年,第133页)这一记述无疑是最好的写照。
399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与官方从海洋退缩的情况相反,明代中叶之后,社会经济向商品经济倾斜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私人海上贸易在“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的利益驱动下,日益活跃,并由此带来了明代海洋观在民间与地方官府的深刻变化。
曾玲玲:广州古代海外贸易历史研究40年回顾(1979-2019),广州,秦汉,考古,海交史研究,贸易史广州古代海外贸易历史研究40年回顾(1979-2019)曾玲玲[摘要]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连接海外世界的重要枢纽,海外贸易的历史两千多年没有中断。
其实中国古代写得好的散文,大多都是政论文。先秦、两汉、唐韩柳之后、宋欧阳之后,正是散文较为辉煌的几个时期。明清时期虽然散文依旧发达,但时代最优秀的文人大多不在权力核心,看待政治问题自然会浅很多。
中国古代的海上对外贸易自汉朝开始发展,我国自古对海上外贸的管理有所措施的时候始于唐朝。而随着唐朝海上的对外贸易的不断的发展,唐朝统治者随之开始正式确立对海上贸易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法律规范。
意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
“海上丝绸之路”(也称海上丝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的统称。相对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命名来说,“海上丝路”的提法出现较晚,直到1913年才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
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贸易曾出现过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商舶贸易等多种形式。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史,对于考察古代中国以海洋为媒介的对外关系发展进程、沿海区域经济联系及与周边沿海国家或地区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海洋贸易圈的发展与演进趋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教材的启用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给中学历史课堂带来深刻转型契机。本文拟以"南海一号"上"被忽视"的铁锅为切入,结合新版初高中教材,试以"海洋全球化"视角下的铁锅贸易,串联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探求新课程形势下教学模式转型之路径。
古代虽有对外海洋贸易,但大多限于港口贸易;古代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中国公开活动的是使臣和宗教徒等,大量民间商人常以走私形式。明代因倭寇之乱,统治者更实行“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的海禁政策。民间商人更被走私,乃至武装走私。
葡萄牙人描述明代海上贸易时说,“如此之自由”,“除绞架和市标外一无所缺”。(C.R.博克舍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年,第133页)这一记述无疑是最好的写照。
399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与官方从海洋退缩的情况相反,明代中叶之后,社会经济向商品经济倾斜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私人海上贸易在“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的利益驱动下,日益活跃,并由此带来了明代海洋观在民间与地方官府的深刻变化。
曾玲玲:广州古代海外贸易历史研究40年回顾(1979-2019),广州,秦汉,考古,海交史研究,贸易史广州古代海外贸易历史研究40年回顾(1979-2019)曾玲玲[摘要]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连接海外世界的重要枢纽,海外贸易的历史两千多年没有中断。
其实中国古代写得好的散文,大多都是政论文。先秦、两汉、唐韩柳之后、宋欧阳之后,正是散文较为辉煌的几个时期。明清时期虽然散文依旧发达,但时代最优秀的文人大多不在权力核心,看待政治问题自然会浅很多。
中国古代的海上对外贸易自汉朝开始发展,我国自古对海上外贸的管理有所措施的时候始于唐朝。而随着唐朝海上的对外贸易的不断的发展,唐朝统治者随之开始正式确立对海上贸易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法律规范。
意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
“海上丝绸之路”(也称海上丝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的统称。相对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命名来说,“海上丝路”的提法出现较晚,直到1913年才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