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构多核平台的优化编程研究.过去几十年来,代表CPU性能的主频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生产工艺、功耗以及架构设计等原因使得主频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无法进一步提高处理器主频的情况下,CPU进入了多核时代。.对于计算密集型的应用,由若干个...
多次自我突破的摩尔定律,几番“压榨”下,虽说有望回归两年一更新的频率,但还是有很多人感叹“廉颇老矣”。不过事实上,摩尔定律在提出之时,就在论文的第二页指明了摩尔定律失效的前路,这就是电子行业所追捧的“异构计算”,intel现称之为XPU(CPU+GPU+FPGA+加速器)。
杰克•基尔比,集成电路,戈登•摩尔,摩尔定律,指数曲线,同构集成,异构集成,Chiplet,系统空间,功能密度,新四化,IP芯片化、集成异构化、集成异质化、IO增量化,EDA工具。1958年9月12日,温和的巨人杰克•基尔比(JackKilby)发明了集成...
中央突然宣布!“后摩尔时代”来了!,摩尔,后摩尔,半导体,量子刘鹤开会,提到的“后摩尔时代”是什么概念?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5月14日在北京召开。
0引言1971年,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了著名地“摩尔定律”——每经过18个月地发展革新,芯片上晶体管地集成数就翻一倍.直至2013年,单芯片上晶体管地集成数接近30亿个,若以增加晶体管数量地方法来提高处理器频率,单从工艺上以很难达到
先进封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于物理极限和制造成本的原因,通过晶体管微缩工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的逻辑正逐渐变得不再有效。.而早在1965年,戈登摩尔就在自己的一篇论文中预测称,“事实证明,使用较小的功能模块(单独封装和互连)构建大型系统...
戈登·摩尔(GordonMoore)在1965年的论文中曾著名地预测过,每个芯片的组件数量每年将继续增加两倍。1975年,Moore通过预测每个芯片的组件每两年增加2倍来更新他的早期预测,而这将是缩放组件尺寸和增加芯片面积的结合。
过去的五十年里,电子行业一直处在摩尔定律的黄金年代,但出于物理极限和制造成本的原因,通过晶体管微缩工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的逻辑逐渐变得不再如此有效。戈登·摩尔知道这一天终将会到来,于是他在1965年的一篇论文中就预测称,“事实证明,使用较小的功能模块(单独封装和互连)构建...
1947--贝尔实验室W.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管,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结型晶体管诞生1951--场效应晶体管发明1959--仙童公司Robert.Noyce与德仪公司J.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开创世界微电子技术的新历史1962--包含12个晶体管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small-scale-integration)问世1963--F.M.Wanl
清华大学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2021年9月发表了“智能科学:无尽的前沿”主题演讲。从技术演变的大趋势,算力驱动计算体系的突破,到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绿色计算,以及自动驾驶技术,阐述了智能科学和技术对产业、社会,乃至人类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基于异构多核平台的优化编程研究.过去几十年来,代表CPU性能的主频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生产工艺、功耗以及架构设计等原因使得主频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无法进一步提高处理器主频的情况下,CPU进入了多核时代。.对于计算密集型的应用,由若干个...
多次自我突破的摩尔定律,几番“压榨”下,虽说有望回归两年一更新的频率,但还是有很多人感叹“廉颇老矣”。不过事实上,摩尔定律在提出之时,就在论文的第二页指明了摩尔定律失效的前路,这就是电子行业所追捧的“异构计算”,intel现称之为XPU(CPU+GPU+FPGA+加速器)。
杰克•基尔比,集成电路,戈登•摩尔,摩尔定律,指数曲线,同构集成,异构集成,Chiplet,系统空间,功能密度,新四化,IP芯片化、集成异构化、集成异质化、IO增量化,EDA工具。1958年9月12日,温和的巨人杰克•基尔比(JackKilby)发明了集成...
中央突然宣布!“后摩尔时代”来了!,摩尔,后摩尔,半导体,量子刘鹤开会,提到的“后摩尔时代”是什么概念?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5月14日在北京召开。
0引言1971年,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了著名地“摩尔定律”——每经过18个月地发展革新,芯片上晶体管地集成数就翻一倍.直至2013年,单芯片上晶体管地集成数接近30亿个,若以增加晶体管数量地方法来提高处理器频率,单从工艺上以很难达到
先进封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于物理极限和制造成本的原因,通过晶体管微缩工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的逻辑正逐渐变得不再有效。.而早在1965年,戈登摩尔就在自己的一篇论文中预测称,“事实证明,使用较小的功能模块(单独封装和互连)构建大型系统...
戈登·摩尔(GordonMoore)在1965年的论文中曾著名地预测过,每个芯片的组件数量每年将继续增加两倍。1975年,Moore通过预测每个芯片的组件每两年增加2倍来更新他的早期预测,而这将是缩放组件尺寸和增加芯片面积的结合。
过去的五十年里,电子行业一直处在摩尔定律的黄金年代,但出于物理极限和制造成本的原因,通过晶体管微缩工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的逻辑逐渐变得不再如此有效。戈登·摩尔知道这一天终将会到来,于是他在1965年的一篇论文中就预测称,“事实证明,使用较小的功能模块(单独封装和互连)构建...
1947--贝尔实验室W.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管,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结型晶体管诞生1951--场效应晶体管发明1959--仙童公司Robert.Noyce与德仪公司J.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开创世界微电子技术的新历史1962--包含12个晶体管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small-scale-integration)问世1963--F.M.Wanl
清华大学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2021年9月发表了“智能科学:无尽的前沿”主题演讲。从技术演变的大趋势,算力驱动计算体系的突破,到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绿色计算,以及自动驾驶技术,阐述了智能科学和技术对产业、社会,乃至人类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