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时间11月18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
表2:高被引科学家机构名单——根据科学家报告的机构和组织隶属关系整理。该名单的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InCites平台上的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数据库,采用ESI的21个按照期刊划分的大学科领域遴选,对于《科学》、《自然》等交叉学科的期刊,会依据对论文参考文献的分析,将…
“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筛选以WebofScience引文平台为基础,根据2009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11年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从21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及跨领域专业中选出超过6000名科研人员,通过科睿唯安旗下机构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的
2020年全球高被引研究者榜单十条重要结果美捷登学术部Daniel2020年11月18日上午,ClarivatePlc发布了其2020年高被引研究者名单,该名单确定了“在过去十年中通过发表多篇高被引论文,在他们研究领域中表现出重…
确定高被引研究者的“who’swho”方法借鉴了Clarivate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文献计量专家和数据科学家采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即:根据他们在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11年期间产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选择了分属于科学和社会科学21个领域和跨领域类别的超过6000
高被引科学家是汤森路透基于全球领先的WebofScience科研平台和InCites研究分析平台,通过对21个大学科领域前十年间被SCI收录的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进行分析评估,并将所属领域同一年度他引频次在前1%的论文进行排名统计得出的。
排名第一的是一篇2007年的论文,它更新了已有百年历史的全球气候分类法。这篇文章有280万引用数——但是英语维基中只有169次引用(全语种中引用数第二多的在英语维基只有21000多次引用)。这篇气候研究被引用这么多次是因为有几百万次引用都来源于。
为探究国内“高被引”真相,鉴于目前仅ESI发布的“高被引”面向全球学者,因此我们选择了科睿唯安ESI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中中国学者上榜较多的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四个学科的共计203位(人次)中国高被引学者逐一进行论文被引情况查询。
一般来说学术评价有两个指标:1.论文被国内外著名检索数据库收录数:如国际著名的三大索引库,SCI、EI、ISTP,国内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论文被引数。-----论文引用次数是评价一个人的学术功底的重要量化指标。具体到不同学科差异很大,没有具体探究过。
这也正是发现周国城不当行为的生物信息学家Wren正在做的事。目前他正在开发一种算法,希望可以利用AI自动标记论文中异常的引用模式。2019年,已经连续5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的高国城没有出现在最新的名单上。
英国伦敦时间11月18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
表2:高被引科学家机构名单——根据科学家报告的机构和组织隶属关系整理。该名单的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InCites平台上的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数据库,采用ESI的21个按照期刊划分的大学科领域遴选,对于《科学》、《自然》等交叉学科的期刊,会依据对论文参考文献的分析,将…
“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筛选以WebofScience引文平台为基础,根据2009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11年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从21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及跨领域专业中选出超过6000名科研人员,通过科睿唯安旗下机构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的
2020年全球高被引研究者榜单十条重要结果美捷登学术部Daniel2020年11月18日上午,ClarivatePlc发布了其2020年高被引研究者名单,该名单确定了“在过去十年中通过发表多篇高被引论文,在他们研究领域中表现出重…
确定高被引研究者的“who’swho”方法借鉴了Clarivate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文献计量专家和数据科学家采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即:根据他们在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11年期间产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选择了分属于科学和社会科学21个领域和跨领域类别的超过6000
高被引科学家是汤森路透基于全球领先的WebofScience科研平台和InCites研究分析平台,通过对21个大学科领域前十年间被SCI收录的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进行分析评估,并将所属领域同一年度他引频次在前1%的论文进行排名统计得出的。
排名第一的是一篇2007年的论文,它更新了已有百年历史的全球气候分类法。这篇文章有280万引用数——但是英语维基中只有169次引用(全语种中引用数第二多的在英语维基只有21000多次引用)。这篇气候研究被引用这么多次是因为有几百万次引用都来源于。
为探究国内“高被引”真相,鉴于目前仅ESI发布的“高被引”面向全球学者,因此我们选择了科睿唯安ESI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中中国学者上榜较多的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四个学科的共计203位(人次)中国高被引学者逐一进行论文被引情况查询。
一般来说学术评价有两个指标:1.论文被国内外著名检索数据库收录数:如国际著名的三大索引库,SCI、EI、ISTP,国内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论文被引数。-----论文引用次数是评价一个人的学术功底的重要量化指标。具体到不同学科差异很大,没有具体探究过。
这也正是发现周国城不当行为的生物信息学家Wren正在做的事。目前他正在开发一种算法,希望可以利用AI自动标记论文中异常的引用模式。2019年,已经连续5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的高国城没有出现在最新的名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