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复旦学生进行国际合作时发表的以复旦大学为第二署名单位的1作1区SCI论文,需再有一篇以复旦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1作SCI论文方可申请学位。6、关于多名共同第一作者发表1区SCI论文时的贡献认定:
南京大学崔著钫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CraigD.Roberts教授和ECT*的DanieleBinosi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后发现,这是2021年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第18篇《PRL》,也是Roberts教授入职南大后的首篇《PRL》。
同时发现,他是加拿大温莎大学物理系主任,还搜索到,他有一本专著被翻译为中文出版。看来只有向APS总编上诉了。于是我在上诉信中写到:尊敬的GeneSprouse教授:请原谅我打断您繁忙的工作,向您提出一个上诉。我的论文被PRL和PRA拒绝,而没有
截至目前,刘正猷及团队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科学》)、Nature(《自然》)、NaturePhysics(《自然物理学》)、PRL等顶级期刊17篇;Googlescholar数据显示,论文总引用超过1万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2400次,同时多次被Nature
我科物理系还是挺不错的,因为已经毕业了,所以课程设计可能有些变化。我们那会是大一上基础课,大二开始上四大力学I,都是必修,大三上四大力学II,部分课程必修,I就是很基础的内容比如格里菲斯的前半部分,II难度烦一点,比如量子力学II,算的很多,统计力学II也是,除了这些课程...
个人简介郭杭闻,男,生于1985年,2007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13年在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至2016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任博士后,2016至2018年任该校研究助理教授,2018年加入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任青年研究员。
个人简介:女,生于1983年,200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13年在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至2015年在复旦大学做超级博后,2015年起在复旦大学任青年研究员,2018年加入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201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张远波教授);2017年至202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Prof.FengWang课题组);2020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
2010–2020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2020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浩清”讲席教授2001-2004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博士后1996-2001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博士
5、复旦学生进行国际合作时发表的以复旦大学为第二署名单位的1作1区SCI论文,需再有一篇以复旦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1作SCI论文方可申请学位。6、关于多名共同第一作者发表1区SCI论文时的贡献认定:
南京大学崔著钫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CraigD.Roberts教授和ECT*的DanieleBinosi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后发现,这是2021年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第18篇《PRL》,也是Roberts教授入职南大后的首篇《PRL》。
同时发现,他是加拿大温莎大学物理系主任,还搜索到,他有一本专著被翻译为中文出版。看来只有向APS总编上诉了。于是我在上诉信中写到:尊敬的GeneSprouse教授:请原谅我打断您繁忙的工作,向您提出一个上诉。我的论文被PRL和PRA拒绝,而没有
截至目前,刘正猷及团队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科学》)、Nature(《自然》)、NaturePhysics(《自然物理学》)、PRL等顶级期刊17篇;Googlescholar数据显示,论文总引用超过1万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2400次,同时多次被Nature
我科物理系还是挺不错的,因为已经毕业了,所以课程设计可能有些变化。我们那会是大一上基础课,大二开始上四大力学I,都是必修,大三上四大力学II,部分课程必修,I就是很基础的内容比如格里菲斯的前半部分,II难度烦一点,比如量子力学II,算的很多,统计力学II也是,除了这些课程...
个人简介郭杭闻,男,生于1985年,2007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13年在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至2016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任博士后,2016至2018年任该校研究助理教授,2018年加入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任青年研究员。
个人简介:女,生于1983年,200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13年在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至2015年在复旦大学做超级博后,2015年起在复旦大学任青年研究员,2018年加入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201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张远波教授);2017年至202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Prof.FengWang课题组);2020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
2010–2020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2020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浩清”讲席教授2001-2004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博士后1996-2001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