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浅谈佛教的认识方式——贾钊2009年03月05日09:57:00《陕西佛教》著名的“拈花微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不少人都会问道...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杨新宇.2009年03月23日10:41:00西祠胡同.点击:0次.普通人经验范围狭小,仅能体验到意识,仅此还无法解释感觉产生的原因。.在识蕴中加入后两识后,对感觉可以这样解释:感觉象幻觉一样都是由内心产生的,只不过这个“感觉幻觉...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论佛教唯识学认识论中的主体意识——王健2009年05月27日13:50:00《佛教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中观学派的本来意图是用二谛说和中道观来调和“有”与“空”的关系,即在反对“执有”(认为“人有...
浅论对藏传佛教思想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关键词:藏传佛教现代价值论文摘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也指明了我们国家解决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总方向。.在...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敦煌佛教文献的再认识——马德2010年06月14日15:24:00香港宝莲禅寺选取佛经经文段落和一些高僧传记所改编的各类故事,如感应故事、因缘故事、灵验故事等。其中数量最多者为因缘故事和因缘记。如...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以佛性论性善恶学说来论证成佛及众生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学说佛教独特的生命观本体论的深化心性论的开拓认识论的推进道坚【教学目的与要求】一个民族的崛起,必有相应民族文化的兴盛…
浅谈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的相似性.[导读]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其历史与人类的起源发展一样悠久。.在中西翻译史上,宗教文本的翻译占有重要的地位。.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的开端,圣经翻译则给西方翻译理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摘要:翻译...
三、佛教与中国文学语言形式关系研究佛教的原始经典与教义大多用梵文书写。因而,佛教经典与教义要想在中国发生广泛的影响,它就必须被翻译成中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佛教翻译促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藏传佛教直观主义认识论的特征及方考究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来自汉、印两地的佛教认识论,与藏族传统的经验认识及神秘认识相结合,并且通过对其的吸收、改造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直观主义认识论体系,至此,把藏族直观主义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浅谈审美教育与中国佛教摘要:一、佛教的输入给中国思想带来变革儒学对死及形而上的问题是存而不论的。佛学提出了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离苦得乐的理论问题,从死看生,用知指导行,这给中国思想带来了一次认识论变革。佛教既是一种闻见之知,也是…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浅谈佛教的认识方式——贾钊2009年03月05日09:57:00《陕西佛教》著名的“拈花微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不少人都会问道...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杨新宇.2009年03月23日10:41:00西祠胡同.点击:0次.普通人经验范围狭小,仅能体验到意识,仅此还无法解释感觉产生的原因。.在识蕴中加入后两识后,对感觉可以这样解释:感觉象幻觉一样都是由内心产生的,只不过这个“感觉幻觉...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论佛教唯识学认识论中的主体意识——王健2009年05月27日13:50:00《佛教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中观学派的本来意图是用二谛说和中道观来调和“有”与“空”的关系,即在反对“执有”(认为“人有...
浅论对藏传佛教思想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关键词:藏传佛教现代价值论文摘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也指明了我们国家解决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总方向。.在...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敦煌佛教文献的再认识——马德2010年06月14日15:24:00香港宝莲禅寺选取佛经经文段落和一些高僧传记所改编的各类故事,如感应故事、因缘故事、灵验故事等。其中数量最多者为因缘故事和因缘记。如...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以佛性论性善恶学说来论证成佛及众生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学说佛教独特的生命观本体论的深化心性论的开拓认识论的推进道坚【教学目的与要求】一个民族的崛起,必有相应民族文化的兴盛…
浅谈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的相似性.[导读]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其历史与人类的起源发展一样悠久。.在中西翻译史上,宗教文本的翻译占有重要的地位。.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的开端,圣经翻译则给西方翻译理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摘要:翻译...
三、佛教与中国文学语言形式关系研究佛教的原始经典与教义大多用梵文书写。因而,佛教经典与教义要想在中国发生广泛的影响,它就必须被翻译成中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佛教翻译促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藏传佛教直观主义认识论的特征及方考究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来自汉、印两地的佛教认识论,与藏族传统的经验认识及神秘认识相结合,并且通过对其的吸收、改造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直观主义认识论体系,至此,把藏族直观主义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浅谈审美教育与中国佛教摘要:一、佛教的输入给中国思想带来变革儒学对死及形而上的问题是存而不论的。佛学提出了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离苦得乐的理论问题,从死看生,用知指导行,这给中国思想带来了一次认识论变革。佛教既是一种闻见之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