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十善法中的道德思想第一节十善法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佛教十善作为藏族首部传统法律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而受到藏族社会和藏传佛教的特别重视,从古到今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是藏族社会道德思想产生、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理论源…
随着佛教的演进,戒律的条款也逐渐增多,从五戒、八戒、十戒,直到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它涉及到信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的戒律中,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是最基本的戒条,它是佛门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起码应当做到的行为准则。
藏传佛教中的戒律也成为了藏人的行为处事的标准。松赞干布时期,命大臣吞弥桑布扎翻译一部名为《十善经》佛经,主要讲解佛教““十善法”(“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嗔恚、不邪见。
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福建省莆田市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豆格才让向本次论坛提交论文《论佛教十善法对藏民族道德思想的影响》。
#本文为笔者大学宗教文化课程论文,首发知乎,仅当备份与交流,禁止转载~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世俗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派,既保留印度佛教的基本精神与骨架,又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与中国老百…
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杨曾文.2008年10月17日11:15:00佛学研究网.点击:0次.佛教拥有自己系统的道德学说。.佛教的道德是在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备起来的。.佛教道德附属于整个佛教教义体系,是为协团内部僧人之间、僧俗...
戒学专集:戒律学研究,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发布日期:2006-01-01浏览量:1,818次浏览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释圣严五戒与十善,一向被认为是人天善法,而且在别解脱戒中,虽有七众戒,并以五戒为基本,却未以十善法列入七众的别解脱戒。而至于在家与出家共同受持的大乘菩萨戒...
南怀瑾:戒律之学学佛者入门必须修持的基本.戒律之学,本为通天人之际的心理道德和行为之学,亦是学佛者初学入德之门必须修持的基本。.编者按:2018年3月18日,是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
到1980年代,十戒女们开始认真考虑恢复比丘尼传承的可行性。1984年,斯里兰卡的一个女权组织「妇女之声」(KanthaHanda)发起了一场关于十戒女地位的专题讨论会,使得十戒女要求成为比丘尼的声音超出佛教界而为更多世人所知。
但日本佛教研究,过于经院化,与佛教现实脱节,研究方法过于板滞,多搬用西方的哲学、宗教概念套佛教。中青年一代的佛学素养尤其是中文水平,较老一代大为降低,也缺乏思想深度,其研究多是为研究而研究,或为做博士论文而研究,其研究成果一般只流通于同行的狭小的圈子里。
一、佛教十善法中的道德思想第一节十善法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佛教十善作为藏族首部传统法律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而受到藏族社会和藏传佛教的特别重视,从古到今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是藏族社会道德思想产生、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理论源…
随着佛教的演进,戒律的条款也逐渐增多,从五戒、八戒、十戒,直到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它涉及到信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的戒律中,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是最基本的戒条,它是佛门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起码应当做到的行为准则。
藏传佛教中的戒律也成为了藏人的行为处事的标准。松赞干布时期,命大臣吞弥桑布扎翻译一部名为《十善经》佛经,主要讲解佛教““十善法”(“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嗔恚、不邪见。
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福建省莆田市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豆格才让向本次论坛提交论文《论佛教十善法对藏民族道德思想的影响》。
#本文为笔者大学宗教文化课程论文,首发知乎,仅当备份与交流,禁止转载~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世俗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派,既保留印度佛教的基本精神与骨架,又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与中国老百…
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杨曾文.2008年10月17日11:15:00佛学研究网.点击:0次.佛教拥有自己系统的道德学说。.佛教的道德是在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备起来的。.佛教道德附属于整个佛教教义体系,是为协团内部僧人之间、僧俗...
戒学专集:戒律学研究,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发布日期:2006-01-01浏览量:1,818次浏览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释圣严五戒与十善,一向被认为是人天善法,而且在别解脱戒中,虽有七众戒,并以五戒为基本,却未以十善法列入七众的别解脱戒。而至于在家与出家共同受持的大乘菩萨戒...
南怀瑾:戒律之学学佛者入门必须修持的基本.戒律之学,本为通天人之际的心理道德和行为之学,亦是学佛者初学入德之门必须修持的基本。.编者按:2018年3月18日,是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
到1980年代,十戒女们开始认真考虑恢复比丘尼传承的可行性。1984年,斯里兰卡的一个女权组织「妇女之声」(KanthaHanda)发起了一场关于十戒女地位的专题讨论会,使得十戒女要求成为比丘尼的声音超出佛教界而为更多世人所知。
但日本佛教研究,过于经院化,与佛教现实脱节,研究方法过于板滞,多搬用西方的哲学、宗教概念套佛教。中青年一代的佛学素养尤其是中文水平,较老一代大为降低,也缺乏思想深度,其研究多是为研究而研究,或为做博士论文而研究,其研究成果一般只流通于同行的狭小的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