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请同济人学理学硕士学位|^立分子对接方法应用于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三体体系研究(日缘H然4项I』编号:2D}_75057)培养单位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理学部化学系化学分析化学李通化教授摘要摘要分子对接方法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分子间作用关系的重要方法,蛋白质.配…
分子对接技术(MolecularDocking)作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多个环节..本文不仅介绍了分子对接的基本原理、分子对接常用方法和常用软件,还着重介绍了分子对接在新药研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药物发现阶段的...
分享一篇结合临床数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识别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5分论文.3.分享至.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本期分享一篇中南大学于今年2月新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杂志(影响因子5.16)上的论文...
分子对接实验室汇报.ppt,分子对接定义虚拟筛选(virtualscreening,VS)也称分子对接,即在进行生物活性筛选之前,在计算机上对化合物分子进行预筛选,以降低实际筛选化合物数目,同时提高先导化合物发现效率。虚拟筛选的意义筛选的对象虚拟筛选的效率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
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系统评估了主流分子对接程序在不同类型靶标上的性能,然后针对这些对接程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将所发展的方法应用于实际虚拟筛选项目并获得成功。.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系统评估了包括AutoDock...
分享一篇结合临床数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识别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5分论文.网络药理学课堂.药物研究人员.4人赞同了该文章.这里分享一篇中南大学于今年2月新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杂志(影响因子5.16)上的论文...
这一期咱们来重现一篇2018年文献[1]的计算结果,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分子对接技术来阐明机理、升华文章的。该文献影响因子4.6,是典型的“实验+计算”模式,比较接近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研究现状,只要熟悉这种模式,稍加努力即可发表同等水平的论文。
因此,本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对金花清感颗粒中潜在的活性成分进行挖掘,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金花清感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和综合评分最高的10个化学成分中有8个黄酮类及2个甾醇类化合物。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DFSite(DockingFeature-basedbindingSiteprediction),它是一种将分子对接和局部特征结合起来预测蛋白质-小分子结合位点的算法。.在这个算法中我们对结合位点的特征从氨基酸水平、原子水平和结合位点自身水平三个不同的方面...
bindingdock结合亲和力分子对接人们常用分子对接预测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以解释化合物的活性差异。然而预测值对化合物活性排序非常不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分子对接能否精确地预测结合亲和力。本文收集了分子对接软件GOLD与GLIDE的在线支持文档、科技文献以及最近的D3R竞赛结果来…
中请同济人学理学硕士学位|^立分子对接方法应用于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三体体系研究(日缘H然4项I』编号:2D}_75057)培养单位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理学部化学系化学分析化学李通化教授摘要摘要分子对接方法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分子间作用关系的重要方法,蛋白质.配…
分子对接技术(MolecularDocking)作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多个环节..本文不仅介绍了分子对接的基本原理、分子对接常用方法和常用软件,还着重介绍了分子对接在新药研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药物发现阶段的...
分享一篇结合临床数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识别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5分论文.3.分享至.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本期分享一篇中南大学于今年2月新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杂志(影响因子5.16)上的论文...
分子对接实验室汇报.ppt,分子对接定义虚拟筛选(virtualscreening,VS)也称分子对接,即在进行生物活性筛选之前,在计算机上对化合物分子进行预筛选,以降低实际筛选化合物数目,同时提高先导化合物发现效率。虚拟筛选的意义筛选的对象虚拟筛选的效率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
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系统评估了主流分子对接程序在不同类型靶标上的性能,然后针对这些对接程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将所发展的方法应用于实际虚拟筛选项目并获得成功。.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系统评估了包括AutoDock...
分享一篇结合临床数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识别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5分论文.网络药理学课堂.药物研究人员.4人赞同了该文章.这里分享一篇中南大学于今年2月新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杂志(影响因子5.16)上的论文...
这一期咱们来重现一篇2018年文献[1]的计算结果,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分子对接技术来阐明机理、升华文章的。该文献影响因子4.6,是典型的“实验+计算”模式,比较接近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研究现状,只要熟悉这种模式,稍加努力即可发表同等水平的论文。
因此,本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对金花清感颗粒中潜在的活性成分进行挖掘,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金花清感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和综合评分最高的10个化学成分中有8个黄酮类及2个甾醇类化合物。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DFSite(DockingFeature-basedbindingSiteprediction),它是一种将分子对接和局部特征结合起来预测蛋白质-小分子结合位点的算法。.在这个算法中我们对结合位点的特征从氨基酸水平、原子水平和结合位点自身水平三个不同的方面...
bindingdock结合亲和力分子对接人们常用分子对接预测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以解释化合物的活性差异。然而预测值对化合物活性排序非常不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分子对接能否精确地预测结合亲和力。本文收集了分子对接软件GOLD与GLIDE的在线支持文档、科技文献以及最近的D3R竞赛结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