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2011)等以北京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来了依恋类型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个体比不安全型个体更容易与同伴进行交往。[14]孙远、桂莎莎(2012)研究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依恋状况质量,发现依恋类型不同的个体,其自尊水平和人际关系上也相应地存在显著差异。
而依恋作为衡量亲子关系质量的尺度之一,会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安全型依恋能提供儿童情绪理解的心理基础(Ontai,2002)。研究表明,相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儿童而言,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更强。
Mikulincer[15]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安全型依恋导向的成年人比不安全依恋导向的成年人具有更平稳的、一致的自我建构(self-structures)。依恋理论的研究主旨是个人早期与亲密关系伙伴形成的独特人生经历通常不仅会影响这个人对以后人际关系的感受及关系期望,而且也会影响在人际关系中的行…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学位论文作者摊:江代日期:2008年5月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人学生依恋表征意识和无意识一致件的研究依恋是指人与人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彭聃龄,2001)。.自Bowlby...
这也说明回避型依恋较之安全型依恋在编码上更困难,他们采用的是非精细策略。Mikulincer和Shaver(2009)发现回避型依恋个体对负性刺激表现出增强的P300波幅也再次说明了在控制阶段回避型个体分配了一定的认知资源抑制了对负性刺激的编码。
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只做出有选择的回应。回避型父母总是倾向于将孩子的依恋行为和活动“最小化”,尽量回避亲密行为。他们容易忽视、打消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这样会减少孩子的探索行为,并削弱父母自身对...
童年的依恋关系影响整个人生原生家庭的依恋关系,往往有四种,一种安全型,三种非安全型,可以为成年后的行为、婚姻...
不同依恋风格个体情绪特点.【摘要】:情绪,即无关情绪信息对当前任务的干扰,有效的控制干扰刺激是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的需要。.人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信息上,同时抑制无关信息的影响才能够更高效的生活。.已有研究表明干扰信息一定...
摘要:本文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中文版)》、《UCLA孤独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31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为安全
由于以上差别,研究者将安全型依恋视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把其他三种依恋视为消极、不良的依恋。研究发现,早期属于安全依恋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等;非安全型的孩子则是孤独的、与他人无联系的、不团结的、易发脾气的[3]。
李敏(2011)等以北京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来了依恋类型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个体比不安全型个体更容易与同伴进行交往。[14]孙远、桂莎莎(2012)研究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依恋状况质量,发现依恋类型不同的个体,其自尊水平和人际关系上也相应地存在显著差异。
而依恋作为衡量亲子关系质量的尺度之一,会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安全型依恋能提供儿童情绪理解的心理基础(Ontai,2002)。研究表明,相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儿童而言,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更强。
Mikulincer[15]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安全型依恋导向的成年人比不安全依恋导向的成年人具有更平稳的、一致的自我建构(self-structures)。依恋理论的研究主旨是个人早期与亲密关系伙伴形成的独特人生经历通常不仅会影响这个人对以后人际关系的感受及关系期望,而且也会影响在人际关系中的行…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学位论文作者摊:江代日期:2008年5月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人学生依恋表征意识和无意识一致件的研究依恋是指人与人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彭聃龄,2001)。.自Bowlby...
这也说明回避型依恋较之安全型依恋在编码上更困难,他们采用的是非精细策略。Mikulincer和Shaver(2009)发现回避型依恋个体对负性刺激表现出增强的P300波幅也再次说明了在控制阶段回避型个体分配了一定的认知资源抑制了对负性刺激的编码。
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只做出有选择的回应。回避型父母总是倾向于将孩子的依恋行为和活动“最小化”,尽量回避亲密行为。他们容易忽视、打消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这样会减少孩子的探索行为,并削弱父母自身对...
童年的依恋关系影响整个人生原生家庭的依恋关系,往往有四种,一种安全型,三种非安全型,可以为成年后的行为、婚姻...
不同依恋风格个体情绪特点.【摘要】:情绪,即无关情绪信息对当前任务的干扰,有效的控制干扰刺激是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的需要。.人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信息上,同时抑制无关信息的影响才能够更高效的生活。.已有研究表明干扰信息一定...
摘要:本文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中文版)》、《UCLA孤独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31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为安全
由于以上差别,研究者将安全型依恋视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把其他三种依恋视为消极、不良的依恋。研究发现,早期属于安全依恋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等;非安全型的孩子则是孤独的、与他人无联系的、不团结的、易发脾气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