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概论的论文1500字.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实际上,古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坚固的维系。.罗素在20年代...
道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概述——以唐代文学为主陈友冰的道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才起步,到八十年代初才算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但一旦发展起来就进展较快,而且出现…
中国传记文学发展概论.pdf.重庆社会科学CHONGQINGSOCIALSCIENCES2010全国视野重庆个性传记文学是从人类纪念前辈、怀念英雄、实现自我的天性中产生的最古老的文体之一。.它是人类用笔为自己建造的辉煌的纪念碑。.传记文学几乎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而且随着...
从对现实生活影响的角度对一些宗教文化的分析.白杨.《信仰导论》和《政治、政党与国家》的作者,下载地址见个人简介.29人赞同了该文章.摘要:人们信仰宗教并参加宗教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宗教里获得利益和回报,其中有些回报是现实的,有些回报...
作者桑兵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6期,注释从略.国学形态下的经学.——近代中国学术转型的纠结.桑兵.内容提要.国学兴起及其演化,与经学逐级退出学制乃至整个知识体系时间上高度重叠。.国学既然为新旧过渡时期...
全国大概只有五个古文献本科:北大中文系、浙大人文学院、南师大文学院、上海师大人文学院、陕师大历史学院,建议你去问他们。其他学校也就开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书导读(《论语导读》)、文史工具书与检索等类似的课程。
上篇研究史的回顾.摆脱护教、阐教为中心的信仰主义的宗教史研究,大约是从上个世纪末才逐渐开始的,而真正现代意义的宗教史写作,则要在本世纪才成型[1]。.回顾过去百年的学术史,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特别是到二、三十年代,中国宗教史研究才出现了...
《推背图》流传已久,最迟从宋代开始。至于最早的《推背图》,与现在流传《推背图》,仅书名相同,内容是否有联系,谁也说不清。目前流传最广的四年版(金圣叹批注版),是印刷品,由于它所依据的手抄本未公开,所以一些人认为是初年的新品,这个版本的流传时间,仅100多年。
尽管目前仍无法得窥《史学方法导论》的全貌,从新出史料还是可以更多地了解该书的内容,而这对于全面认识傅斯年的史学观念,无疑相当重要。1995年12月刊登于《中国文化》第12期的傅斯年未刊稿《中西史学观点之变迁》,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讨论的,一、中国历代对于史学观点之变迁,二...
关于中国文化概论的论文1500字.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实际上,古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坚固的维系。.罗素在20年代...
道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概述——以唐代文学为主陈友冰的道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才起步,到八十年代初才算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但一旦发展起来就进展较快,而且出现…
中国传记文学发展概论.pdf.重庆社会科学CHONGQINGSOCIALSCIENCES2010全国视野重庆个性传记文学是从人类纪念前辈、怀念英雄、实现自我的天性中产生的最古老的文体之一。.它是人类用笔为自己建造的辉煌的纪念碑。.传记文学几乎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而且随着...
从对现实生活影响的角度对一些宗教文化的分析.白杨.《信仰导论》和《政治、政党与国家》的作者,下载地址见个人简介.29人赞同了该文章.摘要:人们信仰宗教并参加宗教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宗教里获得利益和回报,其中有些回报是现实的,有些回报...
作者桑兵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6期,注释从略.国学形态下的经学.——近代中国学术转型的纠结.桑兵.内容提要.国学兴起及其演化,与经学逐级退出学制乃至整个知识体系时间上高度重叠。.国学既然为新旧过渡时期...
全国大概只有五个古文献本科:北大中文系、浙大人文学院、南师大文学院、上海师大人文学院、陕师大历史学院,建议你去问他们。其他学校也就开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书导读(《论语导读》)、文史工具书与检索等类似的课程。
上篇研究史的回顾.摆脱护教、阐教为中心的信仰主义的宗教史研究,大约是从上个世纪末才逐渐开始的,而真正现代意义的宗教史写作,则要在本世纪才成型[1]。.回顾过去百年的学术史,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特别是到二、三十年代,中国宗教史研究才出现了...
《推背图》流传已久,最迟从宋代开始。至于最早的《推背图》,与现在流传《推背图》,仅书名相同,内容是否有联系,谁也说不清。目前流传最广的四年版(金圣叹批注版),是印刷品,由于它所依据的手抄本未公开,所以一些人认为是初年的新品,这个版本的流传时间,仅100多年。
尽管目前仍无法得窥《史学方法导论》的全貌,从新出史料还是可以更多地了解该书的内容,而这对于全面认识傅斯年的史学观念,无疑相当重要。1995年12月刊登于《中国文化》第12期的傅斯年未刊稿《中西史学观点之变迁》,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讨论的,一、中国历代对于史学观点之变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