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浪涛:未遂的认定与故意行为危险转自刑辩参考摘要:未遂犯的判断重心在于行为不法。判断行为不法,必须重视主观不法。故意是主观不法要素。故意行为危险具有目的性与支配性,过失行为危险具有任意性与盲目性。
论我国共同犯罪未遂与中止理论及其完善巨野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陈磊[摘要]对于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犯罪未遂和中止,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或做法。
中外刑法规定犯罪预备定义的比较研究摘要我国总体上采用的是总则概括规定“预备犯原则可罚”的立法模式。应当从主观目的性要素、客观行为要素、行为阶段要素三个定义要素对犯罪预备定义进行中外比较与完善,确立“为了自己实行严重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雇凶杀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姓名:邓海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硕士指导教师:张兰馨2012-11摘要“雇凶杀人”这个概念对于公众来讲并不是一个莫生的词语,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高速发展,信息流量激速增长的时代。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能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刑事处罚;犯罪既遂,应负刑事责任。.3、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属于前期准备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犯罪既遂是已经完成犯罪。.二、举例说明.张三...
导读:关于比较刑文5000字_比较刑文对于很多想要评定职称的小伙伴们来说,应该都是需要撰写这方面的论文的,也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晋升机会,本论文分类为刑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比较刑文5000字_比较刑文范文供大家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
吴沈括.WUShen-kuo扩张中的犯罪预备及参与形式——围绕第18届国际刑法学大会第一专题的展开[期刊论文]-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08(3)6.郝守才论犯罪预备立法之完善[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7.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日益增加,许多非法侵入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但由于对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于网络世界行为规则的特殊性考虑不周,导致刑法不能合理地规制这些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柏浪涛:未遂的认定与故意行为危险转自刑辩参考摘要:未遂犯的判断重心在于行为不法。判断行为不法,必须重视主观不法。故意是主观不法要素。故意行为危险具有目的性与支配性,过失行为危险具有任意性与盲目性。
论我国共同犯罪未遂与中止理论及其完善巨野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陈磊[摘要]对于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犯罪未遂和中止,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或做法。
中外刑法规定犯罪预备定义的比较研究摘要我国总体上采用的是总则概括规定“预备犯原则可罚”的立法模式。应当从主观目的性要素、客观行为要素、行为阶段要素三个定义要素对犯罪预备定义进行中外比较与完善,确立“为了自己实行严重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雇凶杀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姓名:邓海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硕士指导教师:张兰馨2012-11摘要“雇凶杀人”这个概念对于公众来讲并不是一个莫生的词语,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高速发展,信息流量激速增长的时代。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能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刑事处罚;犯罪既遂,应负刑事责任。.3、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属于前期准备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犯罪既遂是已经完成犯罪。.二、举例说明.张三...
导读:关于比较刑文5000字_比较刑文对于很多想要评定职称的小伙伴们来说,应该都是需要撰写这方面的论文的,也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晋升机会,本论文分类为刑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比较刑文5000字_比较刑文范文供大家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
吴沈括.WUShen-kuo扩张中的犯罪预备及参与形式——围绕第18届国际刑法学大会第一专题的展开[期刊论文]-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08(3)6.郝守才论犯罪预备立法之完善[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7.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日益增加,许多非法侵入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但由于对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于网络世界行为规则的特殊性考虑不周,导致刑法不能合理地规制这些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