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为什么说只有王国维才是近三百年唯一的史学大师,陈寅恪根本不算!一、王国维生平简介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
晚年王国维的学术转向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再认识作者: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二十世纪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从一九一九年孟真的《王国维之<宋元戏曲史>》开端到二年底结束,共八十余年,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程一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创期(1919-1948);(二)重建期(1949-1977);(三)繁盛期(1978-2000)。.以下分述三期...
本文从《殷周制度论》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出发,以学者们对王氏此文的争论为中心展开综述,希冀理清学者们的已有研究和针对此文的争论所在。从都邑的迁移进而到制度的变革,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
王国维早期曾明言不喜周邦彦,在陈乃乾录自王国维旧藏《词辨》眉间批语中就说“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而不喜《花间》。”。第二个原因就是受前人对周词评价的影响。
作为甲骨学史上的名作,王国维上述两文提出的多数观点获得众多学者的公认,包括《殷本纪》所载世系次序“报丁—报乙—报丙”应校正为“报乙—报丙—报丁”的说法。后来,郭沫若还曾根据新见的两条甲骨材料,对王国维此说进一步予以补充论证:
”王国维先生重视炼字炼句,这个和李清照的“有妙语而破碎”相符合,举的例子,恰恰是李清照的反面典型“宋祁”,强调炼字,有时候,容易有句无篇。王国维喜欢苏轼的旷达,而李清照则恰恰反感苏轼以诗为词,这不能不说是两个人相抵触的地方。
正如甲骨四堂之一王国维先生的观点: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这就是在肯定太史公的功绩了。利用地下资料与古籍记载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当然可以完整地推导出3600年前那个神秘王朝的存在!
国外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对猫的看法可能存在巨大的误解。女神范儿十足的猫真的是喜怒无常吗?猫和狗的区别真的那么大吗?专家们找到了答案。你可能认为自己那只蜷缩着身体,冲你发出嘶嘶声的猫是一个很傲慢无礼的家伙。
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启与西学——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早期思想比较及对当下美学研究的启示.中西关系的建构,对于中国美学现代性来说,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方案。.美学作为学科在西方是启蒙后建立知识体系的果实,同时也是对理性反思的成果。.而中国...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为什么说只有王国维才是近三百年唯一的史学大师,陈寅恪根本不算!一、王国维生平简介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
晚年王国维的学术转向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再认识作者: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二十世纪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从一九一九年孟真的《王国维之<宋元戏曲史>》开端到二年底结束,共八十余年,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程一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创期(1919-1948);(二)重建期(1949-1977);(三)繁盛期(1978-2000)。.以下分述三期...
本文从《殷周制度论》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出发,以学者们对王氏此文的争论为中心展开综述,希冀理清学者们的已有研究和针对此文的争论所在。从都邑的迁移进而到制度的变革,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
王国维早期曾明言不喜周邦彦,在陈乃乾录自王国维旧藏《词辨》眉间批语中就说“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而不喜《花间》。”。第二个原因就是受前人对周词评价的影响。
作为甲骨学史上的名作,王国维上述两文提出的多数观点获得众多学者的公认,包括《殷本纪》所载世系次序“报丁—报乙—报丙”应校正为“报乙—报丙—报丁”的说法。后来,郭沫若还曾根据新见的两条甲骨材料,对王国维此说进一步予以补充论证:
”王国维先生重视炼字炼句,这个和李清照的“有妙语而破碎”相符合,举的例子,恰恰是李清照的反面典型“宋祁”,强调炼字,有时候,容易有句无篇。王国维喜欢苏轼的旷达,而李清照则恰恰反感苏轼以诗为词,这不能不说是两个人相抵触的地方。
正如甲骨四堂之一王国维先生的观点: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这就是在肯定太史公的功绩了。利用地下资料与古籍记载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当然可以完整地推导出3600年前那个神秘王朝的存在!
国外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对猫的看法可能存在巨大的误解。女神范儿十足的猫真的是喜怒无常吗?猫和狗的区别真的那么大吗?专家们找到了答案。你可能认为自己那只蜷缩着身体,冲你发出嘶嘶声的猫是一个很傲慢无礼的家伙。
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启与西学——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早期思想比较及对当下美学研究的启示.中西关系的建构,对于中国美学现代性来说,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方案。.美学作为学科在西方是启蒙后建立知识体系的果实,同时也是对理性反思的成果。.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