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8日(上周六),微软亚洲研究院“沈老师带你肝论文”暑期科研训练班在线上进行了开班仪式。“沈老师带你肝论文”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为实习生们特别打造的专属科研训练。学会阅读论文是科研工作的第…
原文作者:NatalieParlettaOliviaRissland说,每天读一篇不重样的论文让她成为了更好的科学家。阅读最新论文是所有科学家的必备素养,但是当他们为了申请基金、野外工作、发表论文、教学任务和研究分析…
时至桃花盛开之时,奈何也是论文写作之时。本人现在大三,生物专业,周边同学最近都在写开题报告或已经完成开题报告,更有甚者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在此之际,我写下这篇文章,关于“大学期间写论文能、搞科研、发…
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7篇first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读了大量的论文以后,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我读了很多的论文,但是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刨除掉自己的知识和逻辑不足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
TOP100论文年龄在中位数为38岁,而“已读”列表中的中位数为24岁。平均而言,在每轮随机抽取的20篇论文中,42%的论文每次都有得分,但是只有20%的论文被列为“不知道(Notknown)”,只有10%的论文既有得分又归为“不知道(Notknown)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们开通论文推荐和阅读板块,那就开吧,此专栏名为《每周论文推荐》。在这个专栏里,还是本着有三AI一贯的原则,专注于让大家能够系统性完成学习,所以我们推荐的文章也必定是同一主题的。网络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的几大核心问题之一,今天就给初入深度学习CV领域的朋友...
一位读博5年的女博士经历:我能高效写论文,重要原因是导师得病住院了.经过了五年的鏖战,终于通过了正式答辩。.可以毕业了!.心里很轻松,也有很多感慨!.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目前为止最大的理想了!.五年博士生活,是目前为止我所经历的最为艰难的...
一个寒门博士的论文后记:我还是没有能力让母亲安享晚年文/肖清和早就想好,要在论文后记时好好写上一笔,以资纪念。可是,真的要写后记时,却提笔忘言,竟不知从哪里开始。在我上学的22年(1987-2009)中,充满了坎坷与风雨。
读《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有感应学校要求,我们大一学生需要在校推荐书目“大学之门”系列书目中选择一本名著进行阅读。说实话,应付这种学校要求的读书任务我早已驾轻就熟,以往都是随意敷衍了事,但是,当我翻开这本郑也夫先生的访谈集合时,它其中那字里行间流露的人生智慧与...
编者按:7月18日(上周六),微软亚洲研究院“沈老师带你肝论文”暑期科研训练班在线上进行了开班仪式。“沈老师带你肝论文”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为实习生们特别打造的专属科研训练。学会阅读论文是科研工作的第…
原文作者:NatalieParlettaOliviaRissland说,每天读一篇不重样的论文让她成为了更好的科学家。阅读最新论文是所有科学家的必备素养,但是当他们为了申请基金、野外工作、发表论文、教学任务和研究分析…
时至桃花盛开之时,奈何也是论文写作之时。本人现在大三,生物专业,周边同学最近都在写开题报告或已经完成开题报告,更有甚者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在此之际,我写下这篇文章,关于“大学期间写论文能、搞科研、发…
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7篇first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读了大量的论文以后,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我读了很多的论文,但是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刨除掉自己的知识和逻辑不足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
TOP100论文年龄在中位数为38岁,而“已读”列表中的中位数为24岁。平均而言,在每轮随机抽取的20篇论文中,42%的论文每次都有得分,但是只有20%的论文被列为“不知道(Notknown)”,只有10%的论文既有得分又归为“不知道(Notknown)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们开通论文推荐和阅读板块,那就开吧,此专栏名为《每周论文推荐》。在这个专栏里,还是本着有三AI一贯的原则,专注于让大家能够系统性完成学习,所以我们推荐的文章也必定是同一主题的。网络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的几大核心问题之一,今天就给初入深度学习CV领域的朋友...
一位读博5年的女博士经历:我能高效写论文,重要原因是导师得病住院了.经过了五年的鏖战,终于通过了正式答辩。.可以毕业了!.心里很轻松,也有很多感慨!.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目前为止最大的理想了!.五年博士生活,是目前为止我所经历的最为艰难的...
一个寒门博士的论文后记:我还是没有能力让母亲安享晚年文/肖清和早就想好,要在论文后记时好好写上一笔,以资纪念。可是,真的要写后记时,却提笔忘言,竟不知从哪里开始。在我上学的22年(1987-2009)中,充满了坎坷与风雨。
读《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有感应学校要求,我们大一学生需要在校推荐书目“大学之门”系列书目中选择一本名著进行阅读。说实话,应付这种学校要求的读书任务我早已驾轻就熟,以往都是随意敷衍了事,但是,当我翻开这本郑也夫先生的访谈集合时,它其中那字里行间流露的人生智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