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的热点研究课题。.研究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是对正极材料的研究,因为锂离子电池由于受到技术制约而使其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循环使用...
在过去的30年中,基于锂的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的商业和学术进步。从早期的锂金属阳极迭代到目前的商用锂离子电池(LIB),基于锂的电池的故事充满了突破和追溯步骤。本文将讨论材料科学在LIBs开发中的主要作用。随着LIB研究的进展和感兴趣的材料的变化,对材料科学的不同子学科的重视也有…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中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用户侧储能、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副研究员郑琼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钠离子电池钒基正极材料储能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单斜相和...
作为电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或搬砖人),我们可能经常发现很难重复和信任新闻稿和高水平期刊论文中的实验成果。尽管某些论文有真正的突破,结果也确实如宣传的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大家只关注提到的“革命性”结果,而忽略了作者所用方法和材料等关键信息。
课题导师莫博士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储能系统正负极材料的和应用,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广东省产学研项目,并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英文学术论文15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研究兴趣为电池材料的机理研究、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与微结构演化、原位透射电镜和电子层析三维重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在Matter,PRL,NanoLetters,Pattern,JMCA,NatureCommunications,ChemicalReview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探究锂电池中微观化学机制、理解电池材料的工作原理和构效关系,对构建下一代高比能电池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报告将围绕电解液和负极界面研究展开,基于锂键化学和离子–溶剂结构模型,讨论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尺度模拟方法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锂电池主要将能量存储在电极材料中。因此,提升能量密度的常用思路就是优化和开发电极材料,或者直接增加活性物质在电池中的比例。不过最近,锂电池研究领域的明星团队——斯坦福大学的崔屹课题组,通过革新电池中的非活性结构“集流体”,实现了电池能量密度再增加8%-26%。
材料与能源学院历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汇总序号年级专业研究生姓名导师获奖年份论文名称12005材料学马莉张国庆2009锂离子电池用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22005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陈雨婷张海燕2009储氢合金电极中添加碳纳米管对镍氢...
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生忠教授科研团队在CsPbI3钙钛矿太阳电池、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室内光伏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成果在材料类国际顶级期刊上陆续发表。刘生忠教授团队利用熔盐辅助结晶(MSAC)策略来改善全无机钙钛矿薄膜的晶粒生长,实现了更快的传质,这有利于前驱体...
锂离子电池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的热点研究课题。.研究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是对正极材料的研究,因为锂离子电池由于受到技术制约而使其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循环使用...
在过去的30年中,基于锂的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的商业和学术进步。从早期的锂金属阳极迭代到目前的商用锂离子电池(LIB),基于锂的电池的故事充满了突破和追溯步骤。本文将讨论材料科学在LIBs开发中的主要作用。随着LIB研究的进展和感兴趣的材料的变化,对材料科学的不同子学科的重视也有…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中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用户侧储能、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副研究员郑琼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钠离子电池钒基正极材料储能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单斜相和...
作为电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或搬砖人),我们可能经常发现很难重复和信任新闻稿和高水平期刊论文中的实验成果。尽管某些论文有真正的突破,结果也确实如宣传的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大家只关注提到的“革命性”结果,而忽略了作者所用方法和材料等关键信息。
课题导师莫博士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储能系统正负极材料的和应用,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广东省产学研项目,并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英文学术论文15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研究兴趣为电池材料的机理研究、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与微结构演化、原位透射电镜和电子层析三维重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在Matter,PRL,NanoLetters,Pattern,JMCA,NatureCommunications,ChemicalReview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探究锂电池中微观化学机制、理解电池材料的工作原理和构效关系,对构建下一代高比能电池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报告将围绕电解液和负极界面研究展开,基于锂键化学和离子–溶剂结构模型,讨论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尺度模拟方法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锂电池主要将能量存储在电极材料中。因此,提升能量密度的常用思路就是优化和开发电极材料,或者直接增加活性物质在电池中的比例。不过最近,锂电池研究领域的明星团队——斯坦福大学的崔屹课题组,通过革新电池中的非活性结构“集流体”,实现了电池能量密度再增加8%-26%。
材料与能源学院历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汇总序号年级专业研究生姓名导师获奖年份论文名称12005材料学马莉张国庆2009锂离子电池用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22005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陈雨婷张海燕2009储氢合金电极中添加碳纳米管对镍氢...
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生忠教授科研团队在CsPbI3钙钛矿太阳电池、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室内光伏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成果在材料类国际顶级期刊上陆续发表。刘生忠教授团队利用熔盐辅助结晶(MSAC)策略来改善全无机钙钛矿薄膜的晶粒生长,实现了更快的传质,这有利于前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