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9曹丕《典论论文》中基本文学观点652012-05-07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学观点是72010-06-27曹丕的《典论.论文》似乎我国第一步什么专著?62015-07-10曹丕《典论•论文》文论观点102012-08-14为什么说曹丕《典论、论文》标志着晋魏文
——曹丕《典论·论文》·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曹丕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图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旳解答还比较简单,但他启发后来的作家、批评家继续探索解答这些问题的先驱之功是不能...
代表作品:《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对酒》、《短歌行》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对文学批评有重要的影响。是建安文学自觉的标志。优秀作品有《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他...
8.汉代文学理论的作家论主要体现在对屈原的品评上。9.《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鉴赏论”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知音》。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B:著有《典论》二十篇C:善于创作拟征夫、思妇口吻的乐府诗D: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有“绣虎”之美誉答案:著有《典论》二十篇;善于创作拟征夫、思妇口吻的乐府诗6、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A:“文本同末异”B:“文人相轻”C:“文以气...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的复习要点,不知道大家看完了有没有一丢丢启发呢。感觉大家的文学史应该是学得不错的,每个人应该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一般来说这门课会开四个学期,学了这么长时间,应该…
摘要: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是东西方比较诗学领域的大作,玉石琳琅,但是也有瑕疵,中国学界不少学者已指出其部分阐释的错误疏漏之处。本文并不赘述宇文所安研究方法的得失,亦不考据其阐述的疏离,…
有时老师讲课比较快,脑子一时跟不上,可以先全部记下来,之后慢慢消化。.留出2、3部分就是为了课后即时梳理课堂内容(试着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去理解),定期回顾思考,这样知识慢慢地就变成自己的啦(听起来是不是很棒棒!.)。.(二)笔记载体...
2010-05-09曹丕《典论论文》中基本文学观点652012-05-07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学观点是72010-06-27曹丕的《典论.论文》似乎我国第一步什么专著?62015-07-10曹丕《典论•论文》文论观点102012-08-14为什么说曹丕《典论、论文》标志着晋魏文
——曹丕《典论·论文》·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曹丕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图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旳解答还比较简单,但他启发后来的作家、批评家继续探索解答这些问题的先驱之功是不能...
代表作品:《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对酒》、《短歌行》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对文学批评有重要的影响。是建安文学自觉的标志。优秀作品有《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他...
8.汉代文学理论的作家论主要体现在对屈原的品评上。9.《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鉴赏论”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知音》。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B:著有《典论》二十篇C:善于创作拟征夫、思妇口吻的乐府诗D: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有“绣虎”之美誉答案:著有《典论》二十篇;善于创作拟征夫、思妇口吻的乐府诗6、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A:“文本同末异”B:“文人相轻”C:“文以气...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的复习要点,不知道大家看完了有没有一丢丢启发呢。感觉大家的文学史应该是学得不错的,每个人应该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一般来说这门课会开四个学期,学了这么长时间,应该…
摘要: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是东西方比较诗学领域的大作,玉石琳琅,但是也有瑕疵,中国学界不少学者已指出其部分阐释的错误疏漏之处。本文并不赘述宇文所安研究方法的得失,亦不考据其阐述的疏离,…
有时老师讲课比较快,脑子一时跟不上,可以先全部记下来,之后慢慢消化。.留出2、3部分就是为了课后即时梳理课堂内容(试着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去理解),定期回顾思考,这样知识慢慢地就变成自己的啦(听起来是不是很棒棒!.)。.(二)笔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