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创世”或宇宙“生成”神话的解释问题上存在着“字面的解释”与“隐喻的解释”或“超越的神学目的论”与“内在的自然目的论”的分歧。尽管柏拉图的宇宙论更接近于一种精致的物活论和泛神论从而并不完全符合“内在的自然目的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
对柏拉图灵魂观的辩证思考——试析普鲁塔克对《蒂迈欧篇》的解读,试析柏拉图的正义观,普鲁塔克,蒂迈欧篇,柏拉图的辩证法,试析关税的经济效应,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普鲁塔克的生活,试析古典自然法学,试析周代礼乐文明..
但是笔者发现,这些解释并不适用于柏拉图在《蒂迈欧》中对于Akrasia的描述,同时这个译名也不适用于那个语境。本文从《蒂迈欧》篇的文本出发,试图探究柏拉图在《蒂迈欧》中所认为的Akrasia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在这种语境中给其一个合适的译名。
《蒂迈欧篇》所说的诸神即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波斯神。诸神不是经由推理使人们得知的,而是由传说、荷马等方式传给人们的。对于诸神的起源,蒂迈欧的态度颇可玩味,似显示出对传统、习俗的无可奈何的承认和接受,见40D-E:
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在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创世”或宇宙“生成”神话的解释问题上存在着“字面的解释”与“隐喻的解释”或“超越的神学目的论”与“内在的自然目的论”的分歧。尽管柏拉图的宇宙论更接近于…
宋继杰:柏拉图学的宇宙论基础:从《理想国》到《蒂迈欧篇》.【摘要】柏拉图在以《蒂迈欧篇》为中心的后期宇宙论对话中,放弃了《理想国》的精英主义,转而承诺,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在把握可见宇宙之上的理念的意义上占有哲学,但是…
2003年,我出版了柏拉图《蒂迈欧篇》的翻译和注释。这一晃就过去了近20年。那个译作原是1988年的工作。当时,我在北京大学做硕士论文,为了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这部著作,我就试着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开始时用康福特的英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理解上的困惑,于是有找了几个英译,对…
本文从《蒂迈欧》篇的文本出发,试图探究柏拉图在《蒂迈欧》中所认为的Akrasia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在这种语境中给其一个合适的译名。关键词:Akrasia意志软弱知识失控〇、引语在《尼各马可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用了很长的篇幅讨论“不能自制”[①](Akrasia)的情况。
蒂迈欧(TimaeusofLocri,约公元前420-公元前380)据信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晚期的一个代表人物,其著作《宇宙之灵》(OntheSouloftheUniverse)久已亡佚,但部分内容为柏拉图的《蒂迈欧篇》(Timaeus)保存。在这部以对
《蒂迈欧》的要点参见陆师短评,本书附的两篇论文也很精彩。在《蒂迈欧》篇中,第四个客人的角色是缺席的,是由其他三个客人扮演的;苏格拉首先通过“回忆”(米诺斯、斐多)回忆了《理想国》的内容;论文字:文字使得我们像小孩子一样重新开始,对古
【摘要】:在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创世”或宇宙“生成”神话的解释问题上存在着“字面的解释”与“隐喻的解释”或“超越的神学目的论”与“内在的自然目的论”的分歧。尽管柏拉图的宇宙论更接近于一种精致的物活论和泛神论从而并不完全符合“内在的自然目的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
对柏拉图灵魂观的辩证思考——试析普鲁塔克对《蒂迈欧篇》的解读,试析柏拉图的正义观,普鲁塔克,蒂迈欧篇,柏拉图的辩证法,试析关税的经济效应,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普鲁塔克的生活,试析古典自然法学,试析周代礼乐文明..
但是笔者发现,这些解释并不适用于柏拉图在《蒂迈欧》中对于Akrasia的描述,同时这个译名也不适用于那个语境。本文从《蒂迈欧》篇的文本出发,试图探究柏拉图在《蒂迈欧》中所认为的Akrasia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在这种语境中给其一个合适的译名。
《蒂迈欧篇》所说的诸神即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波斯神。诸神不是经由推理使人们得知的,而是由传说、荷马等方式传给人们的。对于诸神的起源,蒂迈欧的态度颇可玩味,似显示出对传统、习俗的无可奈何的承认和接受,见40D-E:
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在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创世”或宇宙“生成”神话的解释问题上存在着“字面的解释”与“隐喻的解释”或“超越的神学目的论”与“内在的自然目的论”的分歧。尽管柏拉图的宇宙论更接近于…
宋继杰:柏拉图学的宇宙论基础:从《理想国》到《蒂迈欧篇》.【摘要】柏拉图在以《蒂迈欧篇》为中心的后期宇宙论对话中,放弃了《理想国》的精英主义,转而承诺,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在把握可见宇宙之上的理念的意义上占有哲学,但是…
2003年,我出版了柏拉图《蒂迈欧篇》的翻译和注释。这一晃就过去了近20年。那个译作原是1988年的工作。当时,我在北京大学做硕士论文,为了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这部著作,我就试着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开始时用康福特的英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理解上的困惑,于是有找了几个英译,对…
本文从《蒂迈欧》篇的文本出发,试图探究柏拉图在《蒂迈欧》中所认为的Akrasia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在这种语境中给其一个合适的译名。关键词:Akrasia意志软弱知识失控〇、引语在《尼各马可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用了很长的篇幅讨论“不能自制”[①](Akrasia)的情况。
蒂迈欧(TimaeusofLocri,约公元前420-公元前380)据信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晚期的一个代表人物,其著作《宇宙之灵》(OntheSouloftheUniverse)久已亡佚,但部分内容为柏拉图的《蒂迈欧篇》(Timaeus)保存。在这部以对
《蒂迈欧》的要点参见陆师短评,本书附的两篇论文也很精彩。在《蒂迈欧》篇中,第四个客人的角色是缺席的,是由其他三个客人扮演的;苏格拉首先通过“回忆”(米诺斯、斐多)回忆了《理想国》的内容;论文字:文字使得我们像小孩子一样重新开始,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