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1.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2.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大家好!我想请问:共同一作(排名第二)的高影响因子期刊(如nature子刊,包括一般子刊和naturecommunication,JACS,PRL等),在找工作和评职称的时候有多少分量?有人说算50%,但是看到小木虫大部分坛友说国内毫无价值.比如有4篇共同第一作者的nature子...
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由于科研合作越来越多,而且大家越来越希望分享重要作者地位,尤其对于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一篇论文有两个重要作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做法也变得不够用了,因此就出现了共同第一作者(又称并列第一...
作者、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三者的区别~.写文章的人,我们称之为作者。.可是对于一篇科学术论文而言,我们常常看到的不只是文章的作者,还有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些作者又是怎么回事?.在一篇论文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作用呢?.国际医学期刊编辑...
举个例子,2018年,PLOSONE杂志撤稿了一篇文章,原因除了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对论文不知情外,还有数据疑似造假。图片来源:PLOSONE若不是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致信期刊出版社,相信这篇文章还很难被揪出来,可以说伪造作者身份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学术不端行为了。
(1)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E)影响因子位于1区(校科技处认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被SCI(E)收录。(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并均被SCI(E)收录,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56.67,包括中科院大类二区Top期刊《ThePlantJournal》(IF=6.141)、《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IF=5.908)等。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独著专著2部。培养博硕士20余名。论文网址:https://
累计影响因子(IF)≥4,并且必须具有1篇第一作者(含并列第一)的SCI论文。IF计算方法:IF=SIFpub×(1/n)+专利×数目注:IF:影响因子,IFpub:所发文章的影响因子,n:本人在文章中的排名。专利:未批准专利作为IF=1,授权专利作为IF=3。
(1)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E)影响因子位于1区(校科技处认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被SCI(E)收录。(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并均被SCI(E)收录,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导师(副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论文影响力积分超过4.0且其中1篇为高水平期刊论文[注1],或发表2篇高水平期刊论文[注2];(2)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整体达到校优秀博士论文的
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1.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2.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大家好!我想请问:共同一作(排名第二)的高影响因子期刊(如nature子刊,包括一般子刊和naturecommunication,JACS,PRL等),在找工作和评职称的时候有多少分量?有人说算50%,但是看到小木虫大部分坛友说国内毫无价值.比如有4篇共同第一作者的nature子...
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由于科研合作越来越多,而且大家越来越希望分享重要作者地位,尤其对于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一篇论文有两个重要作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做法也变得不够用了,因此就出现了共同第一作者(又称并列第一...
作者、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三者的区别~.写文章的人,我们称之为作者。.可是对于一篇科学术论文而言,我们常常看到的不只是文章的作者,还有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些作者又是怎么回事?.在一篇论文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作用呢?.国际医学期刊编辑...
举个例子,2018年,PLOSONE杂志撤稿了一篇文章,原因除了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对论文不知情外,还有数据疑似造假。图片来源:PLOSONE若不是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致信期刊出版社,相信这篇文章还很难被揪出来,可以说伪造作者身份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学术不端行为了。
(1)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E)影响因子位于1区(校科技处认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被SCI(E)收录。(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并均被SCI(E)收录,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56.67,包括中科院大类二区Top期刊《ThePlantJournal》(IF=6.141)、《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IF=5.908)等。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独著专著2部。培养博硕士20余名。论文网址:https://
累计影响因子(IF)≥4,并且必须具有1篇第一作者(含并列第一)的SCI论文。IF计算方法:IF=SIFpub×(1/n)+专利×数目注:IF:影响因子,IFpub:所发文章的影响因子,n:本人在文章中的排名。专利:未批准专利作为IF=1,授权专利作为IF=3。
(1)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E)影响因子位于1区(校科技处认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被SCI(E)收录。(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并均被SCI(E)收录,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导师(副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论文影响力积分超过4.0且其中1篇为高水平期刊论文[注1],或发表2篇高水平期刊论文[注2];(2)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整体达到校优秀博士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