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旺院士团队发表COP9信号复合体的综述文章.近日,JIPB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邓兴旺院士团队题为“COP9Signalosome:discovery,conservation,activityandfunction”的综述论文,概述了二十多年来在COP9信号复合体(COP9…
邓兴旺实验室何航课题组与合作实验室共同解析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的“育种选择指纹”2020.04.28邓兴旺实验室陈浩东课题组发现植物向重力性与向光性调控的新机制2020.04.22
2018年8月10日,ThePlant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邓兴旺课题组题为“BBX28negativelyregulatesphotomorphogenesisbyrepressingHY5activityanditselfundergoesCOP1-mediateddegradationinArabidopsis”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BBX...
随后,该团队又鉴定出一系列新的核不育基因,相关研究成果也于近期陆续发表。唐晓艳教授团队已毕业硕士张慧慧、博士后王梦龙和硕士研究生李伊琪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唐晓艳教授、邓兴旺教授和许纯珏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邓兴旺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新的光形态建成的正调控因子BBX11。BBX11能够与BBX21、HY5两个正调控转录因子协调促进光信号转导。在无光照条件下,BBX21和HY5受到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COP1-SPA的泛素化而被降解,而BBX11可能被一个尚未鉴定的因子降解,同时被COP1稳定。
唐晓艳和邓兴旺团队鉴定出水稻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广谱高抗新位点.杂草稻(weedyrice)是水稻区域最难防治的杂草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由于杂草稻与栽培稻在亲缘关系和生理特性上过于相近,没有除草剂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田中的杂草稻。.而...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兴旺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论文中五大研究内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阐释了极具战略意义的抗赤霉...
2009年9月2日,袁隆平来到邓兴旺团队在长沙雷锋镇的实验田基地。在袁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该研究也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的资助。2011年9月大运会前夕,袁先生来到我们位于深圳的研究场所,亲自考察杂交水稻第三代技术的进展情况。
邓兴旺团队发现,HY5在植物体内可通过与BIN2直接互作增强BIN2激酶活性,促进BZR1磷酸化及降解。...李健为论文第一作者,邓兴旺、朱丹萌以及龚新奇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科大是论文第二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南方科技大学、科技部国家重点...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兴旺阅读研究论文后,专门撰文给予高度评价。邓兴旺提到的科学故事正是,20年来孔令让团队从组装长穗偃麦草基因组,到发现、克隆、解析主效基因Fhb7抗病机理,再运用至小麦育种上,完整阐释了Fhb7基因抗病过程的“来龙去脉”。
邓兴旺院士团队发表COP9信号复合体的综述文章.近日,JIPB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邓兴旺院士团队题为“COP9Signalosome:discovery,conservation,activityandfunction”的综述论文,概述了二十多年来在COP9信号复合体(COP9…
邓兴旺实验室何航课题组与合作实验室共同解析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的“育种选择指纹”2020.04.28邓兴旺实验室陈浩东课题组发现植物向重力性与向光性调控的新机制2020.04.22
2018年8月10日,ThePlant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邓兴旺课题组题为“BBX28negativelyregulatesphotomorphogenesisbyrepressingHY5activityanditselfundergoesCOP1-mediateddegradationinArabidopsis”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BBX...
随后,该团队又鉴定出一系列新的核不育基因,相关研究成果也于近期陆续发表。唐晓艳教授团队已毕业硕士张慧慧、博士后王梦龙和硕士研究生李伊琪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唐晓艳教授、邓兴旺教授和许纯珏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邓兴旺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新的光形态建成的正调控因子BBX11。BBX11能够与BBX21、HY5两个正调控转录因子协调促进光信号转导。在无光照条件下,BBX21和HY5受到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COP1-SPA的泛素化而被降解,而BBX11可能被一个尚未鉴定的因子降解,同时被COP1稳定。
唐晓艳和邓兴旺团队鉴定出水稻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广谱高抗新位点.杂草稻(weedyrice)是水稻区域最难防治的杂草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由于杂草稻与栽培稻在亲缘关系和生理特性上过于相近,没有除草剂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田中的杂草稻。.而...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兴旺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论文中五大研究内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阐释了极具战略意义的抗赤霉...
2009年9月2日,袁隆平来到邓兴旺团队在长沙雷锋镇的实验田基地。在袁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该研究也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的资助。2011年9月大运会前夕,袁先生来到我们位于深圳的研究场所,亲自考察杂交水稻第三代技术的进展情况。
邓兴旺团队发现,HY5在植物体内可通过与BIN2直接互作增强BIN2激酶活性,促进BZR1磷酸化及降解。...李健为论文第一作者,邓兴旺、朱丹萌以及龚新奇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科大是论文第二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南方科技大学、科技部国家重点...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兴旺阅读研究论文后,专门撰文给予高度评价。邓兴旺提到的科学故事正是,20年来孔令让团队从组装长穗偃麦草基因组,到发现、克隆、解析主效基因Fhb7抗病机理,再运用至小麦育种上,完整阐释了Fhb7基因抗病过程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