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名宋立《大唐中兴颂》石刻版本研究刘瑞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书风源流考述罗林汐子唐庚浓论蔡襄对颜真卿的书法接受——以《万安桥碑记》为例康佳琦从元代鉴藏活动看颜真卿书法的接受情况周平浯溪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左行布局与平阙考略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63岁时所书,实为颜体最成熟,颜氏生平最得意的唯一巨幅杰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堪称颜氏翰墨之高峰。摩崖《大兴颂》碑刻高416.6厘米,宽422.3厘米,凡21行,行25字,竖写左引,共263字,其中序为83字,正文180字,其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本文借鉴了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传统文化及诗学理论的大背景下,对宋人笔记中诗谶、仕隐心态、《大唐中兴颂》、气象、理趣等五个诗学讨论熟点,作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学术论文要求以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及颜真卿书风的系列研究。稿件要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证之有图,引文须注明出处(包括论文作者、篇名、书名、报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或卷数),统一采用尾注,网上...
浯溪摩崖三绝《大唐中兴颂》,举世罕见,是浯溪摩崖的核心和精髓。明代曹来旬评赞:“元颂云烟霭,颜书金玉辉,山川无秀丽,天下看来稀。”清代杨翰刻在中兴颂碑前的石柱楹联称:“地辟天开,其文;山高水大,此石不磨!
近日,“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新闻发布会在湖南永州召开,永州将携近60件从唐至近代摩崖石刻拓片进京,于9月18日至10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民安国定,摩崖颂中兴。主要展示三大“中兴颂”和历代讨论“大唐中兴颂”的浯溪摩崖石刻...
周平.浯溪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左行布局与平阙考略.“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首届学术交流展优秀论文公示名单(14篇).作者姓名.论文标题.周正、王劲.谭延闿对颜真卿书法流派的继承与拓展.周再新、彭泽润.唐五代颜真卿书法的经典化.
其实,《大唐中兴颂》一文是元结于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所撰。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元结丁母忧而家于祁阳浯溪,乃请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手书此颂,刻于浯溪岸边的石崖。据《金石萃编》记载:《大唐中兴颂》“碑高丈二尺五寸,宽丈二尺七寸”。
张京华教授介绍道:“《大唐中兴颂》处理大气、雍容华贵,是气派,甚至于是威武。它的主题叫‘中兴颂’,历朝历代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富强,民族中兴。”据悉,之所以“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选择在9月18日开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一起...
下午又举行了论文交流研讨会,入选到会的10位论文作者参与了论文交流。分别从《大唐中兴颂》的版本与形制、艺术特色与美学价值、书法艺术探源及历史影响与当代意义四个方面对这次的论文进行了深入交流,采取了集中主题、专家点评、作者交流的方式。
论文名宋立《大唐中兴颂》石刻版本研究刘瑞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书风源流考述罗林汐子唐庚浓论蔡襄对颜真卿的书法接受——以《万安桥碑记》为例康佳琦从元代鉴藏活动看颜真卿书法的接受情况周平浯溪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左行布局与平阙考略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63岁时所书,实为颜体最成熟,颜氏生平最得意的唯一巨幅杰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堪称颜氏翰墨之高峰。摩崖《大兴颂》碑刻高416.6厘米,宽422.3厘米,凡21行,行25字,竖写左引,共263字,其中序为83字,正文180字,其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本文借鉴了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传统文化及诗学理论的大背景下,对宋人笔记中诗谶、仕隐心态、《大唐中兴颂》、气象、理趣等五个诗学讨论熟点,作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学术论文要求以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及颜真卿书风的系列研究。稿件要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证之有图,引文须注明出处(包括论文作者、篇名、书名、报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或卷数),统一采用尾注,网上...
浯溪摩崖三绝《大唐中兴颂》,举世罕见,是浯溪摩崖的核心和精髓。明代曹来旬评赞:“元颂云烟霭,颜书金玉辉,山川无秀丽,天下看来稀。”清代杨翰刻在中兴颂碑前的石柱楹联称:“地辟天开,其文;山高水大,此石不磨!
近日,“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新闻发布会在湖南永州召开,永州将携近60件从唐至近代摩崖石刻拓片进京,于9月18日至10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民安国定,摩崖颂中兴。主要展示三大“中兴颂”和历代讨论“大唐中兴颂”的浯溪摩崖石刻...
周平.浯溪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左行布局与平阙考略.“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首届学术交流展优秀论文公示名单(14篇).作者姓名.论文标题.周正、王劲.谭延闿对颜真卿书法流派的继承与拓展.周再新、彭泽润.唐五代颜真卿书法的经典化.
其实,《大唐中兴颂》一文是元结于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所撰。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元结丁母忧而家于祁阳浯溪,乃请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手书此颂,刻于浯溪岸边的石崖。据《金石萃编》记载:《大唐中兴颂》“碑高丈二尺五寸,宽丈二尺七寸”。
张京华教授介绍道:“《大唐中兴颂》处理大气、雍容华贵,是气派,甚至于是威武。它的主题叫‘中兴颂’,历朝历代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富强,民族中兴。”据悉,之所以“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选择在9月18日开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一起...
下午又举行了论文交流研讨会,入选到会的10位论文作者参与了论文交流。分别从《大唐中兴颂》的版本与形制、艺术特色与美学价值、书法艺术探源及历史影响与当代意义四个方面对这次的论文进行了深入交流,采取了集中主题、专家点评、作者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