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布和朝鲁研究员团队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研究了这两次强寒潮的关键特征及其发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大范围纬向伸展的寒潮关键区冷堆的形成是这次东亚超强寒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北极放大’的背景下...
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钱维宏张玮玮.【摘要】:使用中国气象局资料中心整编的572个站点1960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最低温度、日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和北极涛动(AO)指数等气象要素,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的...
【摘要】:利用1951~2004年中国740站逐日温度资料,对中国寒潮频次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寒潮频次减少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中国寒潮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秋冬季节西伯利亚上空低层冷堆温度和中国寒潮频次呈显著的负相关。
他们的研究为提前预报极寒天气以及科学防范寒潮事件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来源:中国科学报温才妃许文艳)相关论文信息:https...
他们的研究为提前预报极寒天气以及科学防范寒潮事件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后黄金龙,博士期间师从田文寿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
虞越越的论文研究发现,大气经向质量环流的强度变化是决定冬季大范围寒潮爆发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所有时间尺度、可预示寒潮低温事件发生的质量环流指标。.具体地,高质量环流指数时,将有更多的低层冷空气经两个和中亚-东欧地区...
北极大气环流异常对安徽寒潮的影响.【摘要】:1引言北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其大不仅影响高纬地区的大气和生态环境,而且与中纬度地区的寒潮等极端天气密切相关(Overland等[1],谢永坤等[2])。.寒潮是安徽省冬半年主要灾害性天气,伴随寒潮发生...
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异常对我国寒潮活动的可能影响,周星妍;朱伟军;顾聪;-大气科学2015年第05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
摘要2008年冬季,河北省连续3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近10a来之最。特别是2008年12月3~5日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从3次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要素特征等方面分析比较T213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
近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田文寿团队及国外合作者在《地球与环境通讯》发表题为《平流层弱极涡条件下北半球寒潮事件倾向于变得更强》的论文。.他们指出,在北极平流层极涡减弱条件下北半球多数地区的寒潮可能更加严重,如东亚中纬度地区严重...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布和朝鲁研究员团队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研究了这两次强寒潮的关键特征及其发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大范围纬向伸展的寒潮关键区冷堆的形成是这次东亚超强寒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北极放大’的背景下...
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钱维宏张玮玮.【摘要】:使用中国气象局资料中心整编的572个站点1960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最低温度、日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和北极涛动(AO)指数等气象要素,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的...
【摘要】:利用1951~2004年中国740站逐日温度资料,对中国寒潮频次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寒潮频次减少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中国寒潮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秋冬季节西伯利亚上空低层冷堆温度和中国寒潮频次呈显著的负相关。
他们的研究为提前预报极寒天气以及科学防范寒潮事件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来源:中国科学报温才妃许文艳)相关论文信息:https...
他们的研究为提前预报极寒天气以及科学防范寒潮事件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后黄金龙,博士期间师从田文寿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
虞越越的论文研究发现,大气经向质量环流的强度变化是决定冬季大范围寒潮爆发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所有时间尺度、可预示寒潮低温事件发生的质量环流指标。.具体地,高质量环流指数时,将有更多的低层冷空气经两个和中亚-东欧地区...
北极大气环流异常对安徽寒潮的影响.【摘要】:1引言北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其大不仅影响高纬地区的大气和生态环境,而且与中纬度地区的寒潮等极端天气密切相关(Overland等[1],谢永坤等[2])。.寒潮是安徽省冬半年主要灾害性天气,伴随寒潮发生...
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异常对我国寒潮活动的可能影响,周星妍;朱伟军;顾聪;-大气科学2015年第05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
摘要2008年冬季,河北省连续3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近10a来之最。特别是2008年12月3~5日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从3次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要素特征等方面分析比较T213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
近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田文寿团队及国外合作者在《地球与环境通讯》发表题为《平流层弱极涡条件下北半球寒潮事件倾向于变得更强》的论文。.他们指出,在北极平流层极涡减弱条件下北半球多数地区的寒潮可能更加严重,如东亚中纬度地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