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农业2017年第12期(总第461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王欣,李长锁(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38)摘要:初步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分子标记...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同时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育种技术主要以常规育种为主,大豆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已经鉴定...
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第28卷第5期2009年10月大豆科学SOYBEANSCIENCEV01.28Oct.No.52009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李文滨,韩英鹏(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分子...
【摘要】:【研究背景】光周期反应特性是影响大豆品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在植物复杂的光周期反应调控网络中,FT基因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信号整合因子。大豆中至少存在10个FT同源基因,前期研究显示:大豆FT同源基因不但在影响开花的遗传效应和调控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存在正反两种效应。
全球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发展态势研究,作者:杨小薇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欢迎阅读《全球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发展态势研究》,读书网|dushu
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粮食安全问题,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以种为先”,但多年来,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育种理念和手段落后,至今依然存在盲目性和主要依赖经验等突出问题。文章概述了我国科技人员创新性提出的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科技体系,介绍了其...
再次,要重视分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能还停留在100年前的传统育种方法上,而要学会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通量的育种手段。我国也初步...
“面对大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大豆总产量还需提高。”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南美业务负责人于彩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及“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大豆实现稳定增产。我国生物育种技术自主培育的大豆品种也开始大
大豆的性状耦合遗传网络讨论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最高目标是将许多优良性状聚合到一个基因组中,深入理解不状背后的遗传网络结构和基因调控机制有助于加速分子设计育种的进程。本研究对250份大豆种质进行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并对50个农艺性状进行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在大豆基因组编辑育种应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来源:ICS发布发表时间:2017-08-16浏览次数:字号:大中小.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杂志上...
现代化农业2017年第12期(总第461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王欣,李长锁(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38)摘要:初步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分子标记...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同时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育种技术主要以常规育种为主,大豆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已经鉴定...
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第28卷第5期2009年10月大豆科学SOYBEANSCIENCEV01.28Oct.No.52009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李文滨,韩英鹏(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分子...
【摘要】:【研究背景】光周期反应特性是影响大豆品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在植物复杂的光周期反应调控网络中,FT基因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信号整合因子。大豆中至少存在10个FT同源基因,前期研究显示:大豆FT同源基因不但在影响开花的遗传效应和调控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存在正反两种效应。
全球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发展态势研究,作者:杨小薇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欢迎阅读《全球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发展态势研究》,读书网|dushu
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粮食安全问题,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以种为先”,但多年来,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育种理念和手段落后,至今依然存在盲目性和主要依赖经验等突出问题。文章概述了我国科技人员创新性提出的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科技体系,介绍了其...
再次,要重视分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能还停留在100年前的传统育种方法上,而要学会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通量的育种手段。我国也初步...
“面对大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大豆总产量还需提高。”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南美业务负责人于彩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及“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大豆实现稳定增产。我国生物育种技术自主培育的大豆品种也开始大
大豆的性状耦合遗传网络讨论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最高目标是将许多优良性状聚合到一个基因组中,深入理解不状背后的遗传网络结构和基因调控机制有助于加速分子设计育种的进程。本研究对250份大豆种质进行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并对50个农艺性状进行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在大豆基因组编辑育种应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来源:ICS发布发表时间:2017-08-16浏览次数:字号:大中小.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