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乘五蕴论:一卷,唐玄奘三藏译。九、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三藏译。【3】诠释五蕴论的广五蕴论继世亲的《大乘五蕴论》之后百年间,又有一部《大乘广五蕴论》问世,造此论者是十大论师之一的安慧菩萨。
07第六章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言根能生识.《成唯识论》卷四云:【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十八界种应成杂乱。.[0019c27]】语译如下:《《另有一种说法:彼安慧及陈那之说法,是在理证上及教证上都有所违背的,如果五色根就是五识的...
第四章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灭尽定中无意根存在安慧“菩萨”于其所造《大乘广五蕴》中如是云:【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菩萨译【【云何识蕴】】。谓於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後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
附录一: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原文附录古天竺小乘法师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全文一卷,以供比对,证实此《识蕴真义》书中所举证安慧所说者,绝无断章取义、断句取义之事,所举其论文皆是如实举证而无变造及赃诬之事,证明此书所说者对安慧法师绝无无根诽谤之事,亦藉...
3.《大乘五蕴论》:阿赖耶识,亦名阿陀那识,属于识蕴。(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大乘五蕴论》:「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
他的《大乘广五蕴论》解读,不但严重误会世亲菩萨的论文,不通大乘法,也违背《阿含经》。因为世尊在《杂阿含经》说:“意、法缘,生意识。”(《杂阿含经》卷8)是不可改变的定说。
安慧认为意识即是意根,然而论中却又往往自语相违。譬如《大乘广五蕴论》中,安慧如是言:【“意”言者,谓是意识。】依安慧之论意,其意思乃是主张“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而不知意根与意识都各自别有自身种子,不知意根与意识种子同时并存于异熟识──阿赖耶识中,亦昧于意根...
八、大乘五蕴论:一卷,唐玄奘三藏译。九、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三藏译。【3】诠释五蕴论的广五蕴论继世亲的《大乘五蕴论》之后百年间,又有一部《大乘广五蕴论》问世,造此论者是十大论师之一的安慧菩萨。
07第六章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言根能生识.《成唯识论》卷四云:【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十八界种应成杂乱。.[0019c27]】语译如下:《《另有一种说法:彼安慧及陈那之说法,是在理证上及教证上都有所违背的,如果五色根就是五识的...
第四章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灭尽定中无意根存在安慧“菩萨”于其所造《大乘广五蕴》中如是云:【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菩萨译【【云何识蕴】】。谓於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後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
附录一: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原文附录古天竺小乘法师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全文一卷,以供比对,证实此《识蕴真义》书中所举证安慧所说者,绝无断章取义、断句取义之事,所举其论文皆是如实举证而无变造及赃诬之事,证明此书所说者对安慧法师绝无无根诽谤之事,亦藉...
3.《大乘五蕴论》:阿赖耶识,亦名阿陀那识,属于识蕴。(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大乘五蕴论》:「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
他的《大乘广五蕴论》解读,不但严重误会世亲菩萨的论文,不通大乘法,也违背《阿含经》。因为世尊在《杂阿含经》说:“意、法缘,生意识。”(《杂阿含经》卷8)是不可改变的定说。
安慧认为意识即是意根,然而论中却又往往自语相违。譬如《大乘广五蕴论》中,安慧如是言:【“意”言者,谓是意识。】依安慧之论意,其意思乃是主张“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而不知意根与意识都各自别有自身种子,不知意根与意识种子同时并存于异熟识──阿赖耶识中,亦昧于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