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寸口六脉分候脏腑理论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由于六脉与脏腑的配属不一,而对其价值也褒贬不一,为古今医家所争论.肯定者认为这理论有理论依据,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价值;否定者认为这理论缺乏科学依据,感性认识靠不住.但有不少学者认为六脉分候脏腑理论是中医多...
古脉诊法的演变及与针灸的关系.【摘要】:古脉诊法指的是从我们发现的最早的脉诊法以来至《脉经》成书之前的时期,人们疾病时所用的脉诊法。.自《脉经》以降,人多只知有寸关尺分候脏腑的寸口诊法。.但《脉经》的寸口诊法又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
02.寸口脉分侯脏腑,现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右寸侯肺,右关侯脾胃,右尺侯肾,左寸侯心,左关侯肝,左尺侯肾。.03.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指头齐平...
寸口脉分侯脏腑,现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右寸侯肺,右关侯脾胃,右尺侯肾,左寸侯心,左关侯肝,左尺侯肾。[图]3/3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三指应呈...
1瞿岳云;;寸口脉分候脏腑别议[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2刘文娜;赵晖;刘艳;王玉来;;寸口脉超声位置的初步观察[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3晁恩祥;张纾难;王微;张洪春;;肺痿再辨识[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王学岭;试析寸口脉分候脏腑[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10迟继铭;;浅析《金匮·胸痹》“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J];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01期11闫同德,高兵;寸口脉在决定针治法补泻时的作用[J];包头医学;1997年04期12
寸口脉分屑脏腑,《难经》提出独取寸口。至于为什么独取寸口?第二难中明确回答,寸口是脉之大要会,为阴阳十二经脉会合的要点。人体内营卫的运行,气机的升降出入,气血的盛衰等变化,这些阴阳往复的动向,无一不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寸口诊法的部位、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如下: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摘要:寸口六脉分候脏腑理论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由于六脉与脏腑的配属不一,而对其价值也褒贬不一,为古今医家所争论.肯定者认为这理论有理论依据,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价值;否定者认为这理论缺乏科学依据,感性认识靠不住.但有不少学者认为六脉分候脏腑理论是中医多...
古脉诊法的演变及与针灸的关系.【摘要】:古脉诊法指的是从我们发现的最早的脉诊法以来至《脉经》成书之前的时期,人们疾病时所用的脉诊法。.自《脉经》以降,人多只知有寸关尺分候脏腑的寸口诊法。.但《脉经》的寸口诊法又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
02.寸口脉分侯脏腑,现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右寸侯肺,右关侯脾胃,右尺侯肾,左寸侯心,左关侯肝,左尺侯肾。.03.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指头齐平...
寸口脉分侯脏腑,现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右寸侯肺,右关侯脾胃,右尺侯肾,左寸侯心,左关侯肝,左尺侯肾。[图]3/3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三指应呈...
1瞿岳云;;寸口脉分候脏腑别议[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2刘文娜;赵晖;刘艳;王玉来;;寸口脉超声位置的初步观察[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3晁恩祥;张纾难;王微;张洪春;;肺痿再辨识[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王学岭;试析寸口脉分候脏腑[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10迟继铭;;浅析《金匮·胸痹》“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J];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01期11闫同德,高兵;寸口脉在决定针治法补泻时的作用[J];包头医学;1997年04期12
寸口脉分屑脏腑,《难经》提出独取寸口。至于为什么独取寸口?第二难中明确回答,寸口是脉之大要会,为阴阳十二经脉会合的要点。人体内营卫的运行,气机的升降出入,气血的盛衰等变化,这些阴阳往复的动向,无一不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寸口诊法的部位、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如下: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