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历史学院2019级王哲指导教师评语:博通雅正,贵在自由。但何为“自由”?却见仁见智。这篇文章通过对庄子的“自由”和孟德斯鸠的“自由”的阐释与比较,提出了自己对“自由”的认识与理解,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这种“自由”在个体人生和当下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濮水之钓,庄子自比神龟,选择出世;隆中之时,卧龙走出茅庐,选择入世。采菊东篱,陶潜隐居田园,选择出世;东临碣石,孟德抒发壮志,选择入世。入世与出世是一个人对生活的两种不同的选择,不同态度。世间游走的圣人
出世与入世的动态失衡—论李白人生悲剧的思想根源.时间:2016-03-19作者:高寒.摘要:李白的人生遭际之所以以曲折复杂著称于世,其根源在于他思想和性格构成的复杂。.本文试对李白的思想性格构成之诸方面进行归类分析,欲以明了造成太白先生人生悲剧的...
摘要:《庄子》内七篇的生死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一是“物莫之伤”与“乘物以游无穷”的人生理想;二是在《养生主》、《人间世》篇中所表达的保身全生,以尽天年的“顺道尊生”的生命观;三是在《大宗师》篇所表达的不悦生、不恶死的“顺天安命”的生死观;四是通过心斋...
《庄子》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朝郭象的《庄子注》。是由庄周本人写了一部分,后人又增补了一部分。但哪些是后人增补的,学界莫衷一是。1980年,刘笑敢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引入了统计学的方法,从《庄子》文本的词汇和词频入手,判断出内篇的作者和外杂篇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
论庄子处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蜀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受儒、道、佛三家影响,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圆融的集大成者。.后世评价苏轼是以儒家思想入世,以道家思想保身,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有很大的偏颇。.苏轼出世...
2012-03-11《庄子.游》中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20.2015-03-17用字形容椿树的样子2.2013-12-16庄子《游》有什么寓意?.43.2009-07-29游中寓言故事的大体意思11.2016-07-15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是什么意思3.2016-03-20庄子游中...
庄子之道讲求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因此,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
本论文在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lwgsw,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韩非子》与《庄子》寓言的比较[摘要]在中国,寓言萌芽于春秋末年,成形于战国初期,在先秦时代便趋于成熟,并广为先秦诸子与史传广泛用,成为据谈雄辩、陈辞说理的重要手段。
体情·思理·悟境——“庄周梦蝶”式的诗意人生(文学论文).人生在世,孰能无情,由情生恨,因恨生愁,愁中生叹,叹人生如梦。.可知谓人生一梦,多乃悲情之所致,梦情其实是不可分的。.
作者历史学院2019级王哲指导教师评语:博通雅正,贵在自由。但何为“自由”?却见仁见智。这篇文章通过对庄子的“自由”和孟德斯鸠的“自由”的阐释与比较,提出了自己对“自由”的认识与理解,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这种“自由”在个体人生和当下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濮水之钓,庄子自比神龟,选择出世;隆中之时,卧龙走出茅庐,选择入世。采菊东篱,陶潜隐居田园,选择出世;东临碣石,孟德抒发壮志,选择入世。入世与出世是一个人对生活的两种不同的选择,不同态度。世间游走的圣人
出世与入世的动态失衡—论李白人生悲剧的思想根源.时间:2016-03-19作者:高寒.摘要:李白的人生遭际之所以以曲折复杂著称于世,其根源在于他思想和性格构成的复杂。.本文试对李白的思想性格构成之诸方面进行归类分析,欲以明了造成太白先生人生悲剧的...
摘要:《庄子》内七篇的生死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一是“物莫之伤”与“乘物以游无穷”的人生理想;二是在《养生主》、《人间世》篇中所表达的保身全生,以尽天年的“顺道尊生”的生命观;三是在《大宗师》篇所表达的不悦生、不恶死的“顺天安命”的生死观;四是通过心斋...
《庄子》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朝郭象的《庄子注》。是由庄周本人写了一部分,后人又增补了一部分。但哪些是后人增补的,学界莫衷一是。1980年,刘笑敢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引入了统计学的方法,从《庄子》文本的词汇和词频入手,判断出内篇的作者和外杂篇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
论庄子处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蜀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受儒、道、佛三家影响,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圆融的集大成者。.后世评价苏轼是以儒家思想入世,以道家思想保身,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有很大的偏颇。.苏轼出世...
2012-03-11《庄子.游》中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20.2015-03-17用字形容椿树的样子2.2013-12-16庄子《游》有什么寓意?.43.2009-07-29游中寓言故事的大体意思11.2016-07-15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是什么意思3.2016-03-20庄子游中...
庄子之道讲求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因此,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
本论文在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lwgsw,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韩非子》与《庄子》寓言的比较[摘要]在中国,寓言萌芽于春秋末年,成形于战国初期,在先秦时代便趋于成熟,并广为先秦诸子与史传广泛用,成为据谈雄辩、陈辞说理的重要手段。
体情·思理·悟境——“庄周梦蝶”式的诗意人生(文学论文).人生在世,孰能无情,由情生恨,因恨生愁,愁中生叹,叹人生如梦。.可知谓人生一梦,多乃悲情之所致,梦情其实是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