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论遇罗克(1967.1.18)编者按:目前,北京市的中动普遍呈现出一派奄奄一毙的气象,造反派虽然十分努力,群众却总是发动不起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依然猖獗如故。
1957年父母均被打成“右派”,因此他高中毕业后不被准许进入大学。1966年2月13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反对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遇罗克的《出身论》一文,激烈批判血统论,提倡“不唯出身”。
对不起,我们只要本科出身985、211的!虽然您是985博士,很遗憾”。“抱歉,我们只要本科以上学历”。01这个社会很看重出身拿出身论英雄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考研来说,虽然学校明确说了不在乎本科出…
老红卫兵打死人的一些血腥传闻,让遇罗克有了写文章反驳“出身论”的直接动力。他很快就完成了《出身论》的初稿。不久,红卫兵开始全国大...
反动血统论的新反扑──驳“大毒草《出身论》必须连根铲除”遇罗克(1967.3.6)北京轻工业学院东方红公社主办的《旭日战报》,不惜以六版篇幅,对《出身论》大肆攻击,发表了一篇又长又臭的文章,“大毒草《出身论》必须连根铲除”。
在文章作者看来,当前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深受“学历出身论”的荼毒,以为唯有出身名校才有学问。但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同学是否知道,在选择导师时,多方位地了解导师,有什么研究成果,从事领域与自己的研究兴趣是否契合,这比一味关注老师的本科出身重要的多。
关于遇罗克事件及其再包装问题——兼谈四十年来自由派造神努力的“反智特征”老田一遇罗克写作“出身论”之时,是站在造反派一边的批判行为——至少表面上是在反驳太子党“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对联的(所谓“鬼见愁”对联),所以,他的文章也都是造反派小报帮助他发表和...
在文章作者看来,当前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深受“学历出身论”的荼毒,以为唯有出身名校才有学问。但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同学是否知道,在选择导师时,多方位地了解导师,有什么研究成果,从事领域与自己的研究兴趣是否契合,这比一味关注老师的本科出身重要的多。
”围绕出身问题,遇罗克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他提出“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出身论》于1967年1月18日发表在《中学报》第1期上,原本印刷的三万份报纸在北京街头被抢售一空,不得不临时加印六万份。
《出身论》初写于1966年7月,经两度修改后以“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名义刊发在1967年1月18日的《中学报》上。他在文章中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血统论展开批判,并表示,“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
出身论遇罗克(1967.1.18)编者按:目前,北京市的中动普遍呈现出一派奄奄一毙的气象,造反派虽然十分努力,群众却总是发动不起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依然猖獗如故。
1957年父母均被打成“右派”,因此他高中毕业后不被准许进入大学。1966年2月13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反对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遇罗克的《出身论》一文,激烈批判血统论,提倡“不唯出身”。
对不起,我们只要本科出身985、211的!虽然您是985博士,很遗憾”。“抱歉,我们只要本科以上学历”。01这个社会很看重出身拿出身论英雄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考研来说,虽然学校明确说了不在乎本科出…
老红卫兵打死人的一些血腥传闻,让遇罗克有了写文章反驳“出身论”的直接动力。他很快就完成了《出身论》的初稿。不久,红卫兵开始全国大...
反动血统论的新反扑──驳“大毒草《出身论》必须连根铲除”遇罗克(1967.3.6)北京轻工业学院东方红公社主办的《旭日战报》,不惜以六版篇幅,对《出身论》大肆攻击,发表了一篇又长又臭的文章,“大毒草《出身论》必须连根铲除”。
在文章作者看来,当前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深受“学历出身论”的荼毒,以为唯有出身名校才有学问。但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同学是否知道,在选择导师时,多方位地了解导师,有什么研究成果,从事领域与自己的研究兴趣是否契合,这比一味关注老师的本科出身重要的多。
关于遇罗克事件及其再包装问题——兼谈四十年来自由派造神努力的“反智特征”老田一遇罗克写作“出身论”之时,是站在造反派一边的批判行为——至少表面上是在反驳太子党“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对联的(所谓“鬼见愁”对联),所以,他的文章也都是造反派小报帮助他发表和...
在文章作者看来,当前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深受“学历出身论”的荼毒,以为唯有出身名校才有学问。但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同学是否知道,在选择导师时,多方位地了解导师,有什么研究成果,从事领域与自己的研究兴趣是否契合,这比一味关注老师的本科出身重要的多。
”围绕出身问题,遇罗克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他提出“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出身论》于1967年1月18日发表在《中学报》第1期上,原本印刷的三万份报纸在北京街头被抢售一空,不得不临时加印六万份。
《出身论》初写于1966年7月,经两度修改后以“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名义刊发在1967年1月18日的《中学报》上。他在文章中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血统论展开批判,并表示,“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