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后缺乳血清催乳素水平较产后正常泌乳者低,提示血清催乳素与产后乳汁分泌有较密切的关系。3.疏肝通络法能促进肝郁气滞证产后缺乳血清催乳素的分泌,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为治疗肝郁气滞证产后缺乳及中医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了...
针对产后缺乳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出发,了解病因病机,评价不同疗法在产后缺乳治疗中的优势和不足,相对而言,中医外治疗法更具优势,需要科学、合理恰当的予以选用,以寻求更为显著的疗效。【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外治;催乳
【摘要】目的:1.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正常泌乳与产后缺乳两种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探讨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产后缺乳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产后缺乳的辨体-辨病-辨证提供依据,为临床防治产后缺乳提供新的...
目的探究低频脉冲电疗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催乳及排尿疗效.方法将130例产后出现尿潴留的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频脉冲电疗仪进行诱导排尿和催乳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诱导排尿法和常规催乳手段对进行干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排尿效果及催乳效果...
[2]潘奇霞.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中医穴位对产妇产后催乳及胀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v.25(18):91-74.[3]宋爱娇,吴虹,何志芳.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催乳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v.33(22):171
中医食疗论文范文第三篇.摘要:缺乳指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1],是产妇产后常见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产后2~15d内[2]。西医认为乳汁的分泌、排出主要受机体神经内分泌因素调节。产后缺乳的原因较多且复杂,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在...
孙亚娟王亚娟刘国霞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中医干预疗法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效果。方法:对46例产后缺乳产妇进行综合中医干预治疗。结果:治疗1~5个疗程后,痊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
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苏伟琴;陈怡君.目的:观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为催乳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8例产后缺乳的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催乳方(北芪30、党参15、当归10、王不留行20(炒)、通草12、猪蹄1...
穴位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穴位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
按揉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系统回顾及文献计量学评价方法,系统回顾中西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和少泽穴的相关研究;综述近十年来,产后缺乳的文献分布特点及研究概况,以指导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
2.产后缺乳血清催乳素水平较产后正常泌乳者低,提示血清催乳素与产后乳汁分泌有较密切的关系。3.疏肝通络法能促进肝郁气滞证产后缺乳血清催乳素的分泌,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为治疗肝郁气滞证产后缺乳及中医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了...
针对产后缺乳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出发,了解病因病机,评价不同疗法在产后缺乳治疗中的优势和不足,相对而言,中医外治疗法更具优势,需要科学、合理恰当的予以选用,以寻求更为显著的疗效。【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外治;催乳
【摘要】目的:1.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正常泌乳与产后缺乳两种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探讨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产后缺乳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产后缺乳的辨体-辨病-辨证提供依据,为临床防治产后缺乳提供新的...
目的探究低频脉冲电疗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催乳及排尿疗效.方法将130例产后出现尿潴留的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频脉冲电疗仪进行诱导排尿和催乳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诱导排尿法和常规催乳手段对进行干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排尿效果及催乳效果...
[2]潘奇霞.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中医穴位对产妇产后催乳及胀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v.25(18):91-74.[3]宋爱娇,吴虹,何志芳.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催乳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v.33(22):171
中医食疗论文范文第三篇.摘要:缺乳指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1],是产妇产后常见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产后2~15d内[2]。西医认为乳汁的分泌、排出主要受机体神经内分泌因素调节。产后缺乳的原因较多且复杂,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在...
孙亚娟王亚娟刘国霞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中医干预疗法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效果。方法:对46例产后缺乳产妇进行综合中医干预治疗。结果:治疗1~5个疗程后,痊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
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苏伟琴;陈怡君.目的:观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为催乳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8例产后缺乳的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催乳方(北芪30、党参15、当归10、王不留行20(炒)、通草12、猪蹄1...
穴位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穴位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
按揉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系统回顾及文献计量学评价方法,系统回顾中西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和少泽穴的相关研究;综述近十年来,产后缺乳的文献分布特点及研究概况,以指导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