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湘、淮系两大军政集团关系微妙复杂。在清军东线战区特别是沪上面临太平军威胁、形势危急之际,苏沪官绅一边推动"借师助剿",一边向湘军求援。曾国藩则无意"借师助剿",而选择东援,在其筹援、派援的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李鸿章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东援主帅的人选,并被"内定"为江苏...
曾国藩为了增加中央税入,极力规复两淮引界。先后经历了“重税邻私"、“禁川入淮’’、“川淮分界"三个阶段。但川、淮之争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第三,治理私盐。曾国藩放弃了“就场征收"的主流思路,采取了经济与行政手段并用的措施来治理私盐。
揭秘: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以下以“湘”“淮”“袁”简称之)。.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
曾几何时,曾国藩苦苦哀求咸丰给湖北巡抚一职,还被无情拒绝;丁忧回家之际,曾国藩请求再次出山,被咸丰以“赣省之事尚可为”说辞,婉拒。04.江南大营战略缺陷明显,曾国藩借鉴使用,最终成…
转者按:《汉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一文篇幅不太长,却是范文澜同志的代表作之一。此文在谋篇布局、史料剪裁、行文论证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堪称史学论文的典范。个人以为,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富有个性…
到了攻克天京前后,湘军发展达到巅峰,当时军队总数12万人,以每兵月银四两计算,则全军每月需饷银四十八万两,加上营哨官与统领的办公费用及他项杂费又需要十万余两。1864年夏,曾国藩因为饷银问题与江…
出版《曾国藩传》《胡林翼政迹与人生》《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等十余部著作;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吴汝纶弃官从教辨析》《胡林翼与湘系势力的崛起》《领袖导向与湘淮系势力的异流》《“迷拐”“折割
这是战争后与湘淮崛起同时出现的另一个重大的制度创设和体制突破,这一权力结构为后来的权力外移提供了前提和指向。崛起沪上:李鸿章和淮军的初步转型李鸿章与曾国藩有师承关系,淮军和湘军也颇有渊源,因而论者常常将湘淮、曾...
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1861年秋,为了增强太平天国的兵力,曾国藩将酝酿已久的编练淮勇的计划付诸实施,而组建这支军队的重任,就...
曾国藩用“师夷智”作为学习西方文化的行动纲领,比其同辈也要高明。四、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外交曾国藩的外交,过去多少年内一直被简单地认定为是妥协、投降的外交。10多年来,史学界开始提出异议。此次会议论及外交的文章也不少。
【摘要】:晚清湘、淮系两大军政集团关系微妙复杂。在清军东线战区特别是沪上面临太平军威胁、形势危急之际,苏沪官绅一边推动"借师助剿",一边向湘军求援。曾国藩则无意"借师助剿",而选择东援,在其筹援、派援的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李鸿章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东援主帅的人选,并被"内定"为江苏...
曾国藩为了增加中央税入,极力规复两淮引界。先后经历了“重税邻私"、“禁川入淮’’、“川淮分界"三个阶段。但川、淮之争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第三,治理私盐。曾国藩放弃了“就场征收"的主流思路,采取了经济与行政手段并用的措施来治理私盐。
揭秘: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以下以“湘”“淮”“袁”简称之)。.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
曾几何时,曾国藩苦苦哀求咸丰给湖北巡抚一职,还被无情拒绝;丁忧回家之际,曾国藩请求再次出山,被咸丰以“赣省之事尚可为”说辞,婉拒。04.江南大营战略缺陷明显,曾国藩借鉴使用,最终成…
转者按:《汉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一文篇幅不太长,却是范文澜同志的代表作之一。此文在谋篇布局、史料剪裁、行文论证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堪称史学论文的典范。个人以为,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富有个性…
到了攻克天京前后,湘军发展达到巅峰,当时军队总数12万人,以每兵月银四两计算,则全军每月需饷银四十八万两,加上营哨官与统领的办公费用及他项杂费又需要十万余两。1864年夏,曾国藩因为饷银问题与江…
出版《曾国藩传》《胡林翼政迹与人生》《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等十余部著作;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吴汝纶弃官从教辨析》《胡林翼与湘系势力的崛起》《领袖导向与湘淮系势力的异流》《“迷拐”“折割
这是战争后与湘淮崛起同时出现的另一个重大的制度创设和体制突破,这一权力结构为后来的权力外移提供了前提和指向。崛起沪上:李鸿章和淮军的初步转型李鸿章与曾国藩有师承关系,淮军和湘军也颇有渊源,因而论者常常将湘淮、曾...
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1861年秋,为了增强太平天国的兵力,曾国藩将酝酿已久的编练淮勇的计划付诸实施,而组建这支军队的重任,就...
曾国藩用“师夷智”作为学习西方文化的行动纲领,比其同辈也要高明。四、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外交曾国藩的外交,过去多少年内一直被简单地认定为是妥协、投降的外交。10多年来,史学界开始提出异议。此次会议论及外交的文章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