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三年(1861—1864),曾国藩驻辕安庆,弘扬文治,促成了桐城派的中兴之局。在此期间,得益于他的提携与指点,桐城后生萧穆的学术志趣逐渐从古文撰述转变为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此后四十年中,他铭记曾国藩的嘱托,不仅促成了桐城派诸多经典文献的搜辑、编
【摘要】:曾国藩是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其复兴桐城派是为了坚守程朱理学,维护封建统治和服务于洋务运动。他对桐城派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他继承了"文以载道"、"义法"和姚鼐文章之气学说;创新之处在于将"经济"纳入桐城派文章,改变桐城派文风,强调文章的"气"。
桐城文派一篇恢弘的文学评论大写真——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析记,曾国藩,桐城派,《圣哲画像记》。《圣哲画像记》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中精选三十二位,画龙点睛地概述其为学成就,并借此作为后辈为文的圭臬,给学者治学提...
湖南曾国藩为何归为安徽的“桐城派”?.来源|一往文学.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
桐城派不仅是桐城人的文派,更是安徽人乃至于全国的桐城派。在桐城文派先后出现的1200多位作家中,真正是桐城籍的作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左右都来自于其他地区。例如晚清的中兴之臣——曾国藩,就在桐城派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三年(1861—1864),曾国藩驻辕安庆,弘扬文治,促成了桐城派的中兴之局。在此期间,得益于他的提携与指点,桐城后生萧穆的学术志趣逐渐从古文撰述转变为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此后四十年中,他铭记曾国藩的嘱托,不仅促成了桐城派诸多经典文献的搜辑、编
【摘要】:曾国藩是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其复兴桐城派是为了坚守程朱理学,维护封建统治和服务于洋务运动。他对桐城派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他继承了"文以载道"、"义法"和姚鼐文章之气学说;创新之处在于将"经济"纳入桐城派文章,改变桐城派文风,强调文章的"气"。
桐城文派一篇恢弘的文学评论大写真——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析记,曾国藩,桐城派,《圣哲画像记》。《圣哲画像记》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中精选三十二位,画龙点睛地概述其为学成就,并借此作为后辈为文的圭臬,给学者治学提...
湖南曾国藩为何归为安徽的“桐城派”?.来源|一往文学.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
桐城派不仅是桐城人的文派,更是安徽人乃至于全国的桐城派。在桐城文派先后出现的1200多位作家中,真正是桐城籍的作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左右都来自于其他地区。例如晚清的中兴之臣——曾国藩,就在桐城派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