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文体的分类方法—“四科八体”说,在《典论·论文》中,曹丕不仅对文体进行了分类,并且精确地概述了每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
曹丕《典论·论文》按照文体写作规范与特点的相似性,将八种文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以“雅”“理”“实”“丽”对四类文体进行分类概括,简洁而凝练。
曹丕在讨论“文以气为主”时就看到地域、风俗对作家个性、气质及作品风格的影响。他评说徐干的辞赋:“徐干时有齐气。”(《典论·论文》)“齐气”指齐地之气,也指徐干的辞赋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学批评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文学创作走向专业化化的正轨以后,出现了一些文学批评的专著。而随着文学批评的大行其道,风力、风骨、形象、形神等中国古典文论一些重要的概念也开始出现。
曹丕在这里实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之先河。曹丕在论“气”时很清楚地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当时的三曹七子作品都以追求慷慨悲壮、清晰昭明为主要特征。所以曹丕的文学理论乃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特征的总结与概括。
2010-05-09曹丕《典论论文》中基本文学观点652012-05-07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学观点是72010-06-27曹丕的《典论.论文》似乎我国第一步什么专著?62015-07-10曹丕《典论•论文》文论观点102012-08-14为什么说曹丕《典论、论文》标志着晋魏文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2001)被认为是中国文体研究自觉批评的开端。(96)二、文体分类比较以及缺类现象研究(一)文体的划分中西方对文体的划分的差异: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曹丕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图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旳解答还比较简单,但他启发后来的作家、批评家继续探索解答这些问题的先驱之功是不能...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区分出的美的类型包括()主张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结合的是()。从主体方面,美可分为()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这里的“旷”与“豪”,相当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说明审美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内容摘要:《典论·论文》的文体学意义在于:气成文则化为体,在此意义上文体即风格,文类的风格应该是古代文体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有学者认为应将风格研究与文体学脱钩,其实理解了曹丕关于“气”与“体”的论述,我们就能理解文体本身是气的化身,体即风格,进而明白古人为何将各种...
曹丕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文体的分类方法—“四科八体”说,在《典论·论文》中,曹丕不仅对文体进行了分类,并且精确地概述了每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
曹丕《典论·论文》按照文体写作规范与特点的相似性,将八种文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以“雅”“理”“实”“丽”对四类文体进行分类概括,简洁而凝练。
曹丕在讨论“文以气为主”时就看到地域、风俗对作家个性、气质及作品风格的影响。他评说徐干的辞赋:“徐干时有齐气。”(《典论·论文》)“齐气”指齐地之气,也指徐干的辞赋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学批评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文学创作走向专业化化的正轨以后,出现了一些文学批评的专著。而随着文学批评的大行其道,风力、风骨、形象、形神等中国古典文论一些重要的概念也开始出现。
曹丕在这里实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之先河。曹丕在论“气”时很清楚地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当时的三曹七子作品都以追求慷慨悲壮、清晰昭明为主要特征。所以曹丕的文学理论乃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特征的总结与概括。
2010-05-09曹丕《典论论文》中基本文学观点652012-05-07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学观点是72010-06-27曹丕的《典论.论文》似乎我国第一步什么专著?62015-07-10曹丕《典论•论文》文论观点102012-08-14为什么说曹丕《典论、论文》标志着晋魏文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2001)被认为是中国文体研究自觉批评的开端。(96)二、文体分类比较以及缺类现象研究(一)文体的划分中西方对文体的划分的差异: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曹丕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图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旳解答还比较简单,但他启发后来的作家、批评家继续探索解答这些问题的先驱之功是不能...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区分出的美的类型包括()主张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结合的是()。从主体方面,美可分为()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这里的“旷”与“豪”,相当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说明审美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内容摘要:《典论·论文》的文体学意义在于:气成文则化为体,在此意义上文体即风格,文类的风格应该是古代文体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有学者认为应将风格研究与文体学脱钩,其实理解了曹丕关于“气”与“体”的论述,我们就能理解文体本身是气的化身,体即风格,进而明白古人为何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