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方鹿,胡长海,本书简介:本书全面扼要地论述了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儒学的基本理论,儒家经学,儒家道统思想,儒学心性论,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学、宗教、教育、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关系等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儒学在当代社会新文化中的位置。
蔡方鹿对四川省朱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举办朱子学会议、学术活动及推广普及活动共25次,发表朱熹研究及相关论文170余篇,出版《朱熹文集编年评注》等文集、著作、论文集共35部,取得了显…
蔡方鹿硬核理学家张栻《巴蜀史志》编辑部考拉看看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张栻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是其中唯一的理学家,其学识名气皆超越朱熹。他在与朱熹的“相与博约”中,发展了宋代理学,确立了理学中发展最盛的湖湘学派,并...
下午16:00,铁道兵精神报告会在蔡方鹿教授挺拔有力的军礼和台下一片掌声中结束。此次报告会让大家都深受启发,意识到作为当代新青年,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敢于拼搏,勇于奉献,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应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蔡方鹿教授的邀请,国际儒联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存山教授于2021年10月15日19点在四川师范大学第7教学楼B区105会议室做了以“天地信仰与儒家的道德取向”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蔡方鹿教授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合会理事...
蔡方鹿,1951年生于四川眉山。原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特聘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
理事名单(共246人,按姓氏拼音排序).安继民白奚白彤东才清华.蔡方鹿蔡志栋曹峰曹润青.柴可辅柴文华常会营陈畅.陈静陈明(湘潭大学)陈明(中国社科院).陈鹏陈赟陈壁生陈多旭.陈立胜陈乔见陈清春陈少明.程海霞崔发展代云邓...
蔡方鹿作品,中华道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伏羲、神农、黄帝,及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而后历经以孔、孟、荀、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古圣先贤的丰富与完善,并吸收融合儒、道、佛、名、法、墨等各家各派以..
(一)发表论文1.《杨慎与宋明理学的关系——以<论><孟>注为例》,《宋代文化研究》第2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2.《通三统与理学道统论的扩充》,蔡方鹿主编《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3.
蔡方鹿,胡长海,本书简介:本书全面扼要地论述了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儒学的基本理论,儒家经学,儒家道统思想,儒学心性论,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学、宗教、教育、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关系等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儒学在当代社会新文化中的位置。
蔡方鹿对四川省朱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举办朱子学会议、学术活动及推广普及活动共25次,发表朱熹研究及相关论文170余篇,出版《朱熹文集编年评注》等文集、著作、论文集共35部,取得了显…
蔡方鹿硬核理学家张栻《巴蜀史志》编辑部考拉看看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张栻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是其中唯一的理学家,其学识名气皆超越朱熹。他在与朱熹的“相与博约”中,发展了宋代理学,确立了理学中发展最盛的湖湘学派,并...
下午16:00,铁道兵精神报告会在蔡方鹿教授挺拔有力的军礼和台下一片掌声中结束。此次报告会让大家都深受启发,意识到作为当代新青年,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敢于拼搏,勇于奉献,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应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蔡方鹿教授的邀请,国际儒联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存山教授于2021年10月15日19点在四川师范大学第7教学楼B区105会议室做了以“天地信仰与儒家的道德取向”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蔡方鹿教授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合会理事...
蔡方鹿,1951年生于四川眉山。原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特聘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
理事名单(共246人,按姓氏拼音排序).安继民白奚白彤东才清华.蔡方鹿蔡志栋曹峰曹润青.柴可辅柴文华常会营陈畅.陈静陈明(湘潭大学)陈明(中国社科院).陈鹏陈赟陈壁生陈多旭.陈立胜陈乔见陈清春陈少明.程海霞崔发展代云邓...
蔡方鹿作品,中华道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伏羲、神农、黄帝,及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而后历经以孔、孟、荀、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古圣先贤的丰富与完善,并吸收融合儒、道、佛、名、法、墨等各家各派以..
(一)发表论文1.《杨慎与宋明理学的关系——以<论><孟>注为例》,《宋代文化研究》第2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2.《通三统与理学道统论的扩充》,蔡方鹿主编《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