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临床心身医学杂志简介

发布时间:

临床心身医学杂志简介

书名:心身医学作者:董淑敏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ISBN: 9787802319448开本: 16开定价: 元内容简介《心身医学》内容简介: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各省、自治区相继开展了乡村医生中医学专业的培训工作,以满足广大的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对实用性技能型中医药人才的迫切需求。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性技能型中医药人才,教材的选用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总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心身医学的概念第二节 心身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古代中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二、古代西方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三、现代心身医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三节 心身医学的研究范畴一、病因学研究二、理论研究三、临床研究第四节 学习心身医学的意义一、医学发展的需要二、心身健康的需要第二章 心理与健康第一节 认知过程与健康一、认知过程二、健康三、认知过程与健康的关系第二节 人格与健康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与健康的关系三、人格与心身疾病四、健康人格的标准五、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第三章 心身疾病概述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分类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分类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一、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二、心身疾病的其他流行病学特征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生理病理学基础一、心理应激理论二、情绪理论三、大脑与内脏相关学说四、中医的心身一体观第四章 心身疾病的诊断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一、病史采集二、体格检查三、心理学检查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五、确定心身疾病的诊断名称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一、明确的躯体症状二、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联系三、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似性四、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第三节 心理测验与量表在心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人格测验二、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三、心身疾病的相关因素评定第五章 心身疾病的治疗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及程序一、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二、心身疾病的治疗程序第二节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一、心理治疗的分类二、在心身疾病中进行心理治疗的原则三、常用的心理疗法第三节 药物辅助疗法一、抗焦虑药物二、抗抑郁药物第四节 中医中药疗法一、常用中医疗法二、常用中药第六章 心身疾病的预防第一节 心理健康及其水平一、心理健康的定义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三、心理健康的水平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三级预防一、三级预防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个人预防一、培养健全的人格二、提高应对能力三、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培养良好的情绪第四节 心身疾病的社会预防一、纵向社会预防——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二、横向社会预防——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各论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二节 高血压病第三节 心律失常第八章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第二节 应激性溃疡第三节 肠道易激综合征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糖尿病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第三节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一、神经性厌食症二、神经性贪食症第四节 肥胖症第十章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头痛一、偏头痛二、紧张性头痛第二节 中风第三节 老年性痴呆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过度换气综合征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二章 妇产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与月经相关的疾病一、痛经二、闭经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四、经前期综合征第二节 妊娠期的心身疾病一、妊娠剧吐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第三节 与流产相关的心身问题一、自然流产的心身问题二、人工流产的心身问题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第十三章 儿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厌食症第二节 神经性呕吐第三节 儿童哮喘第四节 遗尿症第五节 夜惊症第六节 孤独症第十四章 皮肤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神经性皮炎第二节 银屑病第三节 荨麻疹第四节 斑秃第十五章 五官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原发性青光眼第二节 ‘眼部异物感第三节 癔症性耳聋第四节 梅尼埃病第五节 癔病性失音第六节 咽喉部异物感第七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第十六章 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第一节 男性性功能障碍第二节 女性性功能障碍第三节 不孕不育第十七章 其他心身疾病第一节 疼痛第二节 睡眠障碍一、失眠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三、其他睡眠障碍第三节 癌症第四节 艾滋病附录 临床常用量表一、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三、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四、抑郁自评量表(SDS)五、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西安心身医学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西安心身医学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扩展资料

临床

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属于临床医学。 从医院内部分工来说,则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部门。 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即过去所说的“非临床”科室,它也有医生和护士,但是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只是为临床诊断、治疗直接提供服务。

涵义

直译为“直接接触病床”,即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实际的观察,称为临床。

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

原以诊治必临病床,故名。[clinic] 接触病人,诊治疾病临床经验。

医学上称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原以诊治必临病床,故名。

化石《山村接生员》:“训练班结束后,她临床实习的成绩好,同志们称赞说:‘莫看轻这个小姑娘,她才心又诚来手又灵哩!’”如:临床经验;临床教学。

引申

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上讲,临床相对基础。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部、基础部;所谓基础即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统称。“解剖、生理、生化、微生物、寄生虫、免疫、病理、药理......“即为基础课程,包含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临床医学则直接面对疾、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而行政、工勤则也为病人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间接的,是从行政管理、物资供应、生活保证等方面提出供的。 不难看出,所谓“临床”即直接面对病人、直接参与诊治病人,这里的“床”应该是病床,“临”应该是面对、面临的意思。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复健科学、麻醉科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床

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西安心身医学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宗旨为立足国内,准确、快速地反映我国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实践、医药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报道医学新动态、新理论、新进展,为医学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医学科研创新,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扩展资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作用:

1、对症治疗,抑或巩固性治疗、预防复发、限制功能丧失、预防并发症;应用全部能获得的数据,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

2、以人为本的原则、职业道德原则、重视心理治疗原则、整体性和统一性原则、个体化原则、最优化治疗原则、最低成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

3、在医学基础课范围内,按人体的器官系统作横向综合,如人体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异常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在临床课程范围内把各学科的内容以症状为中心加以横向综合。

参考资料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介绍

临床心身医学杂志

文稿要求 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研究课题严密、合理、方法正确,统计数字、结果准确无误。文字务求通顺、精练,重点突出。正文连同图表、摘要、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6000字,短篇报道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部分需提供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五项内容;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一般不超过250个单词,需标引3—5个关键词。 医学名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单位制。简化字以《新华字典》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只用化学名称,不用商品名称)。统计学符号依据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书写。 一般数词请用阿拉伯数字,如30、500等,量词请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如:g(克)、Kg(公斤)、min(分)、h(小时)等,其他一概用汉语序列数词表示,如:一支、二项、三组、四季、十二指肠等。年份请用阿拉伯数字,如2010年。节段序号为:1 顺序并顶格编排。 文稿请用A4纸单面打印,勿用手写、复写及印刷稿。表格要精练,并取三横线式,不用竖线。表、图应在表上或图下列出序号和题目。照片要有明显反差和良好的清晰度,显微照片内应画出长度标尺,并给出放大倍数,提请读者注意的重要部分可用↑指示。 参考文献以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的主要文章为限,按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在右上角以方角码注明序号。日文汉字勿与中文混淆。论著一般15条以内,综述稿25条以内。建议作者每篇文稿需采用本刊文献1~3条。 来稿请先经所在单位科研教学部门审核,附正式推荐信(请注明“无一稿多投,无著作权争议,无抄袭问题等)。投稿须同时提供纸质文稿和Word格式电子稿(亦可直接从本刊网站在线投稿。编辑部收稿后寄给作者收稿回执和作者通联表(请按要求填写,并寄回编辑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作者如在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可自行改投他刊(本刊未录用文稿不再另行通知作者)。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如作者不同意编辑部对文稿进行删改,请在来稿时加以申明)。 来稿时请寄审稿费50元,稿件确认刊用后需按稿件录用通知要求交(寄)付版面费,刊登后赠作者当期杂志2册。(注: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章,以及博士、硕士课题类文章,本刊将直接纳入绿色快速通道,就近刊期急速发表。)

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西安心身医学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扩展资料

临床

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属于临床医学。 从医院内部分工来说,则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部门。 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即过去所说的“非临床”科室,它也有医生和护士,但是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只是为临床诊断、治疗直接提供服务。

涵义

直译为“直接接触病床”,即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实际的观察,称为临床。

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

原以诊治必临病床,故名。[clinic] 接触病人,诊治疾病临床经验。

医学上称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原以诊治必临病床,故名。

化石《山村接生员》:“训练班结束后,她临床实习的成绩好,同志们称赞说:‘莫看轻这个小姑娘,她才心又诚来手又灵哩!’”如:临床经验;临床教学。

引申

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上讲,临床相对基础。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部、基础部;所谓基础即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统称。“解剖、生理、生化、微生物、寄生虫、免疫、病理、药理......“即为基础课程,包含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临床医学则直接面对疾、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而行政、工勤则也为病人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间接的,是从行政管理、物资供应、生活保证等方面提出供的。 不难看出,所谓“临床”即直接面对病人、直接参与诊治病人,这里的“床”应该是病床,“临”应该是面对、面临的意思。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复健科学、麻醉科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床

现代临床医学不属于核心期刊,在统计源核心目录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里均没有!属于省级普刊!如帮到你,望采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西安心身医学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在论文质量、编辑质量、印刷质量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期刊编辑规范和要求,追求以内容为王,注重质量,坚持规范。

临床身心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医生》比较好!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算是普通国家级期刊。但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大众医学》《中国医药导报》《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医生》每个方面都有专业的杂志和内部资料类阅读刊物,可以找导师或者专业教授询问。这个网站可以提供全面的杂志介绍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系列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谢临床医学杂志简介

是科技核心期刊;凭正高级有效

这个要看你预设的范围,是国内还是世界呢?往大了说目前世界权威四大医学杂志分别有:《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

是个垃圾杂志,审稿居然收费500,发行更是勒索了1W8,有也不要投这种垃圾期刊。

这两本杂志都是核心期刊《中国医刊》 级别:国家核心 主要内容:临床卫生 医药论坛 学术理论《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36。选题方向:专题论述,基础研究,各科临床研究和实践,护理医学,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与思考,讲座,综述等。

临床心身医学杂志2013

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2月/28日/第004版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使我国心身医学发展具有特色优势 王春鸣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又称心理生理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精神、心理)与身(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为医学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探索途径,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向。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心理负荷日益加重,心理因素已成为多种致病因素中一项重要病因,心理因素诱发的心身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面对社会需求和医学学科自身发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于1996年10月应运成立。 心身医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内涵广泛。从广义讲,涉及人的健康和疾病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狭义地讲——心身医学是研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基础和临床问题。 我国是世界心身医学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形神合一”为核心的情志致病理论和既调“神”又调“身”的综合防治思想和方法与现代心身医学有相通之处,中医学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和多层次病机学说,更为认识和归纳现代心身疾病所借鉴,因此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结合研究心身医学,既符合社会需求,更是我国心身医学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正是本着这种特色和优势来开展学术活动,并力求在顺应医学模式转变、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心身医学体系,及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 我国心身医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虽晚,但由于具备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有多学科整合研究的基础和经验,因而起点较高,与国际心身医学研究几近同步。其发展趋势,一是整合(微观与宏观的整合、心身整合、多学科、多病因整合等),二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三是心身兼顾思想扩展到几乎所有疾病领域。我国心身医学发展的现状是: 心身相关观念的建立和普及 目前该学科已走出精神专科医院,并扩展到其他机构,综合性医院、社区、学校、企业,纷纷成立与心理、心身相关的机构,并开展咨询、治疗、教育等具体工作。 基础研究 天津、北京、广东、四川、上海、山东等地对心身疾病心身相关的机制、证候学特征及治则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中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具备系统化,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特色。他们将内科各系统心身疾病,做为一个整体研究,从病因(心理因素)和中医病机上寻找共性,评价其证候学特征,并将心身疾病的证候、治则和心身相关的生物学机制进行同步研究。 1.从中医基本病机层次评价了心身疾病的证候学特征,是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和由此产生的瘀血、痰浊、寒结、热结、寒热聚等合而为病,并提出了理气降逆散结为基本治则。 2.以多种心身疾病为对象,从器官、系统、组织、细胞、分子生物学层次探索并验证了心身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和具有理气降逆散结作用的复方中药的良好干预效应。 3.证实了心身疾病气机失调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密切相关,是气机失调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临床研究 目前全国不少综合性医院建立了心身疾病科、心理咨询或医学心理科,开展了包括心身疾病在内的多种心身障碍和神经症的临床综合防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心身疾病科,建科十多 年来,已逐渐建立起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标准、治疗常规及疗效判断标准,研制并生产了系列复方中药“心身1~5号”院制剂,分别用于消化、内分泌、呼吸、心脑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在治疗手段上依据病种、病程,采用中、西药、心理等综合治疗。 人才培养 南京、浙江、天津等地中医院校已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培养了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中西医学背景的本科生,不少院校还培养了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心理学奠定了人才基础。 心身医学学术发展证明,坚持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是我国心身医学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其结果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和中医学的现代发展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基于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的学术发展和成果,2005年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申报的“心身疾病心身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及复方中药干预的研究”项目,获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三等奖。 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医学的高速发展相比,我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发展仍显缓慢。今后,专业委员会在继续深入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应借助国家支持和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心身相关的健康和疾病观念,普及心身医学知识,为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而不断努力。

书名:心身医学作者:董淑敏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ISBN: 9787802319448开本: 16开定价: 元内容简介《心身医学》内容简介: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各省、自治区相继开展了乡村医生中医学专业的培训工作,以满足广大的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对实用性技能型中医药人才的迫切需求。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性技能型中医药人才,教材的选用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总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心身医学的概念第二节 心身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古代中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二、古代西方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三、现代心身医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三节 心身医学的研究范畴一、病因学研究二、理论研究三、临床研究第四节 学习心身医学的意义一、医学发展的需要二、心身健康的需要第二章 心理与健康第一节 认知过程与健康一、认知过程二、健康三、认知过程与健康的关系第二节 人格与健康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与健康的关系三、人格与心身疾病四、健康人格的标准五、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第三章 心身疾病概述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分类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分类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一、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二、心身疾病的其他流行病学特征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生理病理学基础一、心理应激理论二、情绪理论三、大脑与内脏相关学说四、中医的心身一体观第四章 心身疾病的诊断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一、病史采集二、体格检查三、心理学检查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五、确定心身疾病的诊断名称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一、明确的躯体症状二、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联系三、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似性四、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第三节 心理测验与量表在心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人格测验二、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三、心身疾病的相关因素评定第五章 心身疾病的治疗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及程序一、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二、心身疾病的治疗程序第二节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一、心理治疗的分类二、在心身疾病中进行心理治疗的原则三、常用的心理疗法第三节 药物辅助疗法一、抗焦虑药物二、抗抑郁药物第四节 中医中药疗法一、常用中医疗法二、常用中药第六章 心身疾病的预防第一节 心理健康及其水平一、心理健康的定义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三、心理健康的水平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三级预防一、三级预防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个人预防一、培养健全的人格二、提高应对能力三、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培养良好的情绪第四节 心身疾病的社会预防一、纵向社会预防——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二、横向社会预防——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各论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二节 高血压病第三节 心律失常第八章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第二节 应激性溃疡第三节 肠道易激综合征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糖尿病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第三节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一、神经性厌食症二、神经性贪食症第四节 肥胖症第十章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头痛一、偏头痛二、紧张性头痛第二节 中风第三节 老年性痴呆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第一节 过度换气综合征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二章 妇产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与月经相关的疾病一、痛经二、闭经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四、经前期综合征第二节 妊娠期的心身疾病一、妊娠剧吐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第三节 与流产相关的心身问题一、自然流产的心身问题二、人工流产的心身问题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第十三章 儿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厌食症第二节 神经性呕吐第三节 儿童哮喘第四节 遗尿症第五节 夜惊症第六节 孤独症第十四章 皮肤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神经性皮炎第二节 银屑病第三节 荨麻疹第四节 斑秃第十五章 五官科心身疾病第一节 原发性青光眼第二节 ‘眼部异物感第三节 癔症性耳聋第四节 梅尼埃病第五节 癔病性失音第六节 咽喉部异物感第七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第十六章 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第一节 男性性功能障碍第二节 女性性功能障碍第三节 不孕不育第十七章 其他心身疾病第一节 疼痛第二节 睡眠障碍一、失眠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三、其他睡眠障碍第三节 癌症第四节 艾滋病附录 临床常用量表一、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三、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四、抑郁自评量表(SDS)五、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