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儿科尿血中医辩证施治论文

发布时间:

儿科尿血中医辩证施治论文

【答案】:尿血证的辨证论治要点:血尿为本证临床主要表现,但血尿证情复杂,临证时多以八纲结合脏腑辨证为主,其病性有寒热虚实的不同,病位有表里、气血、脏腑的区别,病情有轻重缓急的差异。临床上辨证的要点是辨病之虚实、外感内伤、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颜色以及病情的急缓等,使用清热、凉血、理气活血、补虚等法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临床的诊疗特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中医学在注重辨病论治,对症治疗的同时,更注重辨证论治。 辨证的关键是“辨”,即审辨、甄别的意思。要明白证的概念,就要把“病”、“症”和“证”作一比较。“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所谓“证”,即“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因而,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全面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并加以实施。治疗的效果,又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论治是否得当。辨证论治的过程,也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二者密切相连,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也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融会贯通。 辨证论治要求辨证精当,抓住本质,运作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例如临床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治疗方法,就是其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具体体现。 辨证论治还强调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差异;侧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针对疾病过程中不同情况,随机应变,抓住主要矛盾,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治疗方案。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做到每方、每药都有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另一方面,注重证候的时空变化,证变方药变,方药随证转,表现为灵活应变的随机模式。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实质与精髓。 小贴士(几个名词) 1.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是有生命的人体。形,形体;神,心理,精神,生命现象。 2.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表现的“证候”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不同。 3.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由于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表现出相同的或相似的“征候”,所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4.宏观辨证症、证、病,它们都是疾病外在的宏观表现。 5.微观辨证辨证的对象正在走向微观,如尿蛋白、尿潜血、血清病毒标志物、酶系统、血液检验等等,并且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般治疗尿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大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对于尿血反复不止的患者,要予精神上安慰,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并诱导分析,避免激动,防止心火亢盛,节制房事。 中医辨证论治(1)热结膀胱,表现为小便带血、血色鲜红、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酸痛,可选用八正散加减(生大黄10克、扁蓄10克、车前子10克、滑石10克、生甘草6克、白茅根15克、藕节10克、琥珀6克)以清热利水,凉血止血。(2)阴虚火旺,表现为尿血屡发、色鲜红或淡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颧红潮热、咽干盗汗,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淮山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萸10克、丹皮10克、琥珀6克、花蕊石15克)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3)脾不统血,表现为久病尿血、色淡红、体倦乏力、气短声低,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茯神10克、蒲黄10克、阿胶10克)以益气摄血。(4)肝胆湿热,表现为小便短赤、尿色鲜红、口苦、目赤红肿、头痛耳聋、胁肋疼痛,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小蓟15克)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3.单方验方(以下方药可据证选用)(1)苎麻根10根,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口服,每日1剂,可治尿血。(2)琥珀末6克、灯芯草10克、薄荷6克煎汤调下,可治尿血。(3)竹茅饮: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顿服,用治血尿。(4)茅根30~60克,煎服,治热证尿血。(5)鲜车前草、鲜藕节、鲜小蓟草各60克共捣汁,空腹服,治各种尿血。(6)乌蔹莓30克,煎汁,饭前服,治热证尿血。(7)茅根车前饮:白茅根、车前子各50克、白糖25克,水煎服,治尿血。 饮食疗法(1)黄芪粥:黄芪6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晨起空腹食之,治脾虚不能统血引起的尿血。(2)丝瓜饮:黄丝瓜一段,将丝瓜洗净熬水,不拘时凉饮之,有凉血止血之功。 针灸疗法(1)心火内动,表现为尿中带血、血色鲜红、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等,主穴:劳宫、行间、中极,配穴:阴陵泉、小肠俞,用泻法。(2)脾肾不固,气血亏虚,表现为久病尿血、血色淡红、面色苍白、精神困顿、体倦食少、头晕目眩等,主穴:隐白、关元、足三里,配穴:脾俞、膈俞、肾俞、三阴交,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儿科尿血中医辩证论治论文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

【答案】:尿血证的辨证论治要点:血尿为本证临床主要表现,但血尿证情复杂,临证时多以八纲结合脏腑辨证为主,其病性有寒热虚实的不同,病位有表里、气血、脏腑的区别,病情有轻重缓急的差异。临床上辨证的要点是辨病之虚实、外感内伤、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颜色以及病情的急缓等,使用清热、凉血、理气活血、补虚等法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儿科久咳中医辩证施治论文

许多婴幼儿一到秋冬季就久咳不停、缠绵难愈,消炎药用了很多,作用并不明显。中医有句话叫“初咳在肺,久咳在脾,喘在肾”。也就是说,婴幼儿在咳嗽初期的时候问题多出在肺上,是由肺气上移导致的咳嗽。但久咳则是由于“痰随气升,阻于气道”引起。“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出痰之气”,要想让久咳患儿停止咳嗽,不仅要止咳,健脾化痰更为重要。 初咳在肺 分清风寒与风热 一般来讲,小儿初咳时用药一定要对证,否则就会导致久咳。小儿初咳多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风寒咳嗽患儿多伴有鼻塞、流涕、咽痒、咳白痰等症状,需要选用麻黄、杏仁、甘草、细辛等进行解表、宣肺、止咳的药物治疗。而风热咳嗽除了有鼻塞、流涕外,还会伴有咽红、咽疼、咯黄痰等。治则应是清热、疏风、宣肺,选用桑叶、菊花、薄荷等中草药效果会更好。 久咳在脾 健脾化痰用平补 如果小儿出现久咳的话,就应当以健脾、化痰、止咳为主了。一般可用党参、白术、陈皮、半夏等进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脾胃功能本身发育就不完善的孩童来讲,家长在为其选用具有补脾作用的食物的时候,运用“平补”的方法,选择性平味甘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大枣、南瓜、粳米、马铃薯等。 咳喘在肾 调理肾脏很重要 “咳喘”的患儿在门诊上非常多见,他们大多呼吸表浅,吸气困难,表现为吸气时张口抬肩。中医有句话叫“纳气责之于肾,呼气责之于肺”。因此,如果有的小儿出现咳喘的时候,对肾脏的调理非常重要。 久咳不愈 耐寒锻炼促排便 家庭护理不当也是造成小儿久咳难愈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家长一到冬天生怕孩子冻着,让孩子穿非常厚的衣服。这样的孩子易出汗、易受风、易感冒,自然容易使咳嗽加重、迁延不愈。中国有句俗话叫“欲要小儿安,耐得三分饥和寒”就是这个道理。 久咳患儿摄入高蛋白食物不宜过多。临床发现,久咳的患儿多伴有大便干结,这主要是因为蔬菜摄入过少,导致纤维素缺乏而无力促使肠道蠕动。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大便不排,肺气不畅”,咳嗽自然难以停止

清人程钟龄《医学心悟》一书中,总结了自己行医三十年的心得,硕果累累。其中对于咳嗽的辩证论治,说理透彻,立法精准,处方用药十分精彩。现在此与大家一起学习程国彭关于咳嗽的治疗经验。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关于咳嗽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处,第二卷伤寒兼证,以及第三卷的虚劳病篇和咳嗽病篇。      内伤外感论咳嗽。对于咳嗽的分类自古有之,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陈无己持三因说。而程国彭不落窠臼,将咳嗽分为内伤外感两大类。《医学心悟》中对此有形象比喻,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自外叩击之则鸣,自内叩击之亦鸣。所以对咳嗽的治疗程国彭提出了去除内伤外感之因,“医者不去其鸣钟之具,而日磨锉其钟……钟其能保乎?”       创制一代止咳名方-止嗽散。此方在《医学心悟》中治咳嗽之通剂,至今在临床上运用及广,随证加减可以用来治疗多种咳嗽,《医学心悟》中关于止嗽散的加减多达数十种。原方仅仅七味药用苦辛温润平和之剂,寒热相宜,故程国彭说“治诸般咳嗽”。程国彭认为,外感咳嗽虽然原因很多,但咳嗽初起,因风寒十居其八、九,故需发散。但肺为娇脏,过散,过温,过寒均非所宜,故制此方。所谓“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宜,大有启门逐贼之势,是以客邪自散,则肺自安宁。”外伤咳嗽重风寒,内伤咳嗽重肺脾肾。     重视早期治疗,提出“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在。”程国彭继承了中医学关于治未病理论。他认为对咳嗽的治疗要趁早并且要辩证准确,立法要得当,处方用药要精当。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因为稍有不慎便生变证。      辨证精当,用八纲分内外,再以六经脏腑确定治疗。程国彭提出“治咳者,宜细加审详。”咳嗽虽轻,但一旦治误,后患无穷,更提出“患咳者,宜戒口慎风。勿令久咳不除,变为肺痿、肺痈,虚损,虚劳之候,慎之,戒之。”谆谆教诲尤在耳旁。      综上所述,程国彭治疗咳嗽既吸收了前贤之经验,又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到见解,对至今的咳嗽的中医治疗有临床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其中的精华。程国彭在自序中提出,医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以警示后学者,与大家共勉。

儿科尿血中医辩证分析论文

尿血分“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中医属“血症”范畴。 血尿的病因多有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临近组织器官病变、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泌尿系肿瘤、肾动脉硬化、先天性肾畸形,肾下垂或游走、重体力劳动或长跑运动、药物毒性损害、腰部外伤等因素使脉络受损,血渗尿中。临床表现不一,有泌尿系结石所致者,腰痛剧烈、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明显;有泌尿系感染引起者,双侧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有肾结核并发者,有午后低热、盗汗之特征;有肾炎引起者可见浮肿、血压升高;有肾癌所致者有无痛全程血尿;有前列腺癌导致者排尿终末时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潴留、头晕、耳鸣、心烦、口渴、腰膝酸软、小腹坠胀是各种血尿的共有特征。 治疗血尿宜辨证求因,标本兼治,滋阴降火以凉血,清热利湿以摄血。 中成药疗法 1:药名:七里散 用法:每服5克,日2次,同时配用青霉素、链霉素。 疗效:用药十天,可获痊愈 2:处方:生大蓟150克,生地龙40条,白糖150克。 用法:将生地龙洗净,置清水中,加香油3滴,使地龙吐出腹中泥杂,加白糖溶化,再将大蓟水煎,去渣取液,与前药调匀,饭前饮服,日2次。 疗效:服药3天见效,10天可愈。

尿血 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素问》称“溺血”、“溲血”。 尿血与血淋相似而有别,若小便时不痛者为尿血,小便时点滴涩痛,痛苦难忍者即为血淋。《类证治裁·溺》:“溺血与血淋异,痛为血淋,出精窍,不痛为溺血,出溺窍。” 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致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而致尿血,发病部位在肾和膀胱,但与心、小肠、肝、脾有密切联系,并有虚实之别。常见的有心火亢盛,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肾虚火旺,脾肾两亏等证。 【常见证候】 心火亢盛:尿血色鲜红,小便灼热,短涩,面赤身热,口舌糜烂或生疮,心悸,心烦,失眠,大便燥结,舌尖红,苔黄,脉数。 膀胱湿热:尿血,尿频,尿急,尿道灼痛,腰痛,少腹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肝胆湿热:尿血,小便短赤,兼见发热口苦,渴不欲饮,纳减腹胀,恶心欲呕,胁肋疼痛,或身目发黄,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肾虚火旺:尿血,血色鲜红,反复不止,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舌鲜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脾肾两亏: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反复不愈,神疲倦怠,纳减腹胀,便溏,腰膝酸软,耳鸣,头晕,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尿血是泌尿系统出血,伴不伴有疼痛,患者今年多大?

(1)应急措施:尿血量多者,当先行止血,可选用:

①云南白药,每次1g,4~6/d,口服。

②生三七粉,每次1g,3~4/d,吸取。

③紫珠草50g,水煎300ml,3/d,口服,或紫珠草片,每片0.3g,每次4~6片,4/d,口服。

(2)分证论治

①下焦热盛

主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生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药用:小蓟10g,生地黄10g,藕节10g,栀子10g,木通6g,竹叶10g,滑石10g,当归10g,炒蒲黄10g,生甘草3g。

②肾虚火旺

主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药用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

③脾不统血

主证:久病尿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或兼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药见鼻出血气血亏虚证)。

④肾气不固

主证:久病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用:山药10g,肉苁蓉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茯神10g,菟丝子10g,五味子6g,赤石脂10g,巴戟天10g,泽泻10g,杜仲10g,牛膝10g。

(3)单验方

①白茅根30~60g,水煎服。治热证尿血。

②鲜车前草、鲜藕、鲜小蓟草各60g,共捣汁,空腹服。治各种尿血。

③车前茅根汤:车前草、白茅根各30g,白糖适量,水煎后去渣,加白糖代茶饮。用于膀胱湿热之尿血。

(4)针灸疗法:心火亢盛者,针刺大陵、小肠俞、关元穴,施加泻法,大敦穴以三棱针刺血。脾肾两亏者,针刺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穴,施补法,三阴交亦可平补平泻,气海穴宜导出针感向阴部放射,可在针柄上用艾卷灸之。

眼科疾病中医辩证施治论文

在中医角度上来说,我们把近视叫做“能近怯远症”或者“目不能远视”。和眼睛息息相关的脏腑为肝与肾。肝血肾精不足,产生淤血,经络不通导致近视,这是近视和我们人体五脏六腑所产生的结果。(1)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侯;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2)心主血脉,血养目珠;心和血脉,诸脉属目;心舍神明;目为心使。(3)脾主运化,输精于目;脾升清阳,通至目窍;脾气统血,循行目络;(4)肺为气本,气和目明;肺主宣降,眼络通畅;(5)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生脑髓,目系属 脑;肾藏阴阳,涵养曈神。眼睛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各具特点,其密切程度虽不等同,但人体毕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临证时不可片面强调某些脏腑的作用,而应从实际出发全面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现在各种眼底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眼底病变能清楚地由影像检查出来,面对这些临床资料,要运用中医理论来审视、分析这些病变产生的病因,而后确定治疗方药,是中西医眼科十分重要的结合。

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主要决定于正邪双方的相争。在眼底病中正邪是指:

正气 :机体对病邪的防御、抵抗和康复能力及眼组织的屏障和修复功能。

邪气 :眼病的病理产物,如气滞、痰湿、寒凝、瘀血、郁火等……。

眼底病的病位部位血管、神经、络脉十分丰富,形成网路循环,它将气、血、津液输布、输送给眼组织,又将代谢产物排出。

眼底络脉以「 通」 为常,若有郁滞、邪毒留结则发病。眼底病尽管病位「 深」 ,但其病变可以由眼底镜观测到,形态色泽如同皮肤外观的疮疡、斑疹,可以进行病机分析,参合其他四诊结果做证候诊断,并可直观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这种可视性对病证结合的意义很大。(推荐阅读: 视力不代表眼睛没问题!眼底出血为糖尿病患的隐形杀手 )

眼和全身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医理论里「有诸内者,形诸外」。眼底病可涉及心、肺、脾、肝、肾各个系统,病因复杂,眼科临床应实施双重诊断,即西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病」以病理改变为基础,是具有一定发展的演变规律,「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人体的综合表现。所以引起眼底病的因素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分析。如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变、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眼病变、肾脏病引起的眼病变,必然会伴有全身的异常症状,整体因素起主导作用,要辨析虚实寒热, 脏腑盛衰对眼底病发病的影响。

常见的眼底病,如视网膜病变和黄斑部退化。眼底影像上的病理损害,如产生出血、水肿、渗出、微血管瘤和新生血管等改变,其中以视网膜水肿和新生血管较为常见,且对视力的危害较大。

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位于视网膜的中心位置,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份,布满视觉感光细胞,主要负责中心视力和分辨颜色的功能。

患有视网膜黄斑病变的病人会出现黄斑水肿和渗出或出血、组织萎缩变性的症状,中心视力会变得模糊,影像会变形、变大或变小,甚至影响分辨颜色的能力,严重者因而致盲。从中医学角度来说,黄斑与脾、心、肝和肾有密切关系,视网膜则与心、肝和肾有密切关系。

黄斑部退化可能症状有:视力模糊、黑影、变色、扭曲。主要可能是视网膜色素细胞层的退化,以及代谢废物囤积。(推荐阅读: 用眼过度致黄斑部病变4招自救 )

临床上分成干性黄斑部退化与湿性黄斑部退化,其中干性占所有患者9成左右,主要为视网膜色素细胞层退化及萎缩,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只能保养眼睛;湿性(渗出性老年性黄斑部退化)则可能是黄斑部血液供应不足产生新生血管,并发出血、水肿……等。若没有及时治疗,最严重可能导致失明。

一般来说,高度近视(度数大于500度)、抽菸、老年、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等)的朋友们都是视力疾病高危险群。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通过现代化眼底镜等检查技术可以准确的了解到古代眼科难以发现的眼底变化情况, 包括眼底出血特征、血管状况、是否有水肿或渗出及新生血管增生等, 这些检查资讯为我们进行眼内的气、血、津、液、精、脉络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提高了眼科临床辨证分期论治的准确性,如:

中医采用「全身及眼底辨证法」,综合分析病人眼底的病变特征与整体状况进行辨证治疗。中医的角度、眼底循环修复的前提都是身体自己的气血精气充足,从内在脏腑经过脉道、血脉、经络……等通道送到眼睛,使其养分充足,局部循环恢复祛除代谢物、瘀血、沉积物,来提高眼底修复能力。

(本文作者为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主治医师林琬翎)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

古代人认为近视眼是一种眼疾 刚刚搜到这个答案。“眼睛通五脏贯六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以下)中度近视()高度近视(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1、脏腑问题,中医讲脏腑精华皆上注于目,近视患者一定是脏腑功能性失调或者不完善,以至于气血不足,达不到眼部的营养供应。这个问题,这能通过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慢慢调理解决2、脊柱问题,脊椎有弯曲、错位等,影响了运输营养的通道,造成气血上不去。我们可以靠手法矫正这个问题中医万里行特有的纯手法可治疗青少年近视,想了解的话可咨询胡老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