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医学就业前景:毕业之后适合到医药等部门当中从事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或是教学部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去国家医疗器械司或各级医疗器械检测所;也可以到各级医院的医学工程处、设备处、信息中心以及医学影像科工作。
纳米医学致力于在不久的将来提供一套有价值的研究工具和临床有用的设备。所述的国家纳米技术计划预计,在新的商业应用制药工业,其可以包括先进的药物递送系统、新的疗法和体内成像。
纳米医学的主要分支:
1、生物医药学:利用纳米颗粒技术设计制备具有多种响应功能或者靶向的药物(基因)递送载体,发展药物新剂型及新药物。
2、再生医学:发展引导组织再生和促进组织/材料界面融合的纳米结构材料,用于组织修复与替代的永久性植入物表面涂层、引导组织再生支架、结构性永久植入物、植入性治疗与监测用传感器等。
3、外科手术辅助:基于纳米光学和纳米电子学技术发展智能仪器设备、手术机器人等。
4、诊断工具:基于纳米流体和纳米加工技术,发展基因检验、超灵敏标记与检测技术、高通量和多重分析技术等。
5、医学影像:基于纳米颗粒技术的新型造影剂、靶向标记技术。
最近,来自俄亥俄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多晒点阳光可能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这项研究表明,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由身体自然生成的维生素D3能显著恢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另外,维生素D3补充剂也是有用的,而且是非处方药,所以你可以很方便的买到。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纳米医学杂志》上。“一般来说,维生素D3与骨头有关。然而近年来,人们在临床中发现许多心脏病患者会缺乏维生素D3。这并不意味着缺乏维生素D3会引起心脏病发作,但它可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马林斯基教授说。”我们使用纳米传感器观察并弄清楚了维生素D3对心血管有益的原因,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恢复方面。” 研究者发现,维生素D3可刺激产生一氧化氮(NO),而NO是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可以调节血流量并预防血栓的形成。此外,维生素D3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系统的氧化应激水平。最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3能显著恢复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同时还能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研究使用的对象是高加索裔美国人和非裔美国人的细胞,最终对这两个族群的细胞产生了相似的结果。“目前已知的可用于恢复心血管中受损内皮细胞的治疗方法非常少,而维生素D3就是其中一个,“马林斯基说。”而且它的优点是非常便宜。”虽然这项研究用的是高血压细胞模型,但维生素D3在治疗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与缺血性事件相关的疾病。因此,该研究的作者认为,维生素D3可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疗发生心脏病、中风、血容量降低、血管病变、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后出现的内皮细胞损伤方面。这个研究结果得到了一些临床研究的有力支持,这表明维生素D3对于治疗功能失调的心血管系统可能是非常有益的,但它的剂量需要比治疗骨骼疾病时要大。如果对更多内容感兴趣的话,请订阅我的文集“国外医学新研究杂录”哦~~
杂志名称全称 IF(2009)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REVIEW OF IMMUNOLOGY REVIEWS REVIEWS GENETIC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是由美国化学协会出版的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顶级权威刊物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学位。 198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完成博士后的深造。1989起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生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从事细胞生物物理及生物膜研究工作七年。1996年10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执教,并在生物工程系兼职。冯教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兴趣包括化工容器设计,粘弹性流体力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力学、组织工程, 化疗工程, 癌症纳米技术及纳米医学。他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钱煦教授开创并定义的化疗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他将纳米医学定义为应用和发展纳米技术以解决医学中的疑难问题, 也就是要在分子层面上诊断和治疗疾病。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生物工程走廊创建了首间化疗工程实验室。他提出了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课题 - 新概念化疗 - 并介绍怎样通过纳米生物技术、特别是纳米粒子技术来实现新概念化疗, 使在家化疗不再是一种梦想。他断言化疗工程学将改变人类制药和服药的方式。冯思慎教授现为国际著名杂志“生物材料” (Biomaterials, 影响因子,该杂志在Elsevier 出版的两千多种科学杂志中名列前五名) 和“纳米医学”(Nanomedicine,影响因子,是现有三种纳米医学杂志中最好的) 的副主编, 冯教授也是诸多国际著名杂志如 “国际纳米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国际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 “国际药物传输与制剂专利杂志” (Recent Patents on Drug Delivery and Formulation), “国际医学工程与信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肝癌评论” (Liver Cancer Review Letters)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编委。冯思慎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协和医科大学的特聘国际顾问和客座教授,也是山东大学组织工程研究所的特聘客座教授。
国际上权威杂志及其影响因子排名(仅列前十):
1、杂志名称: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译:自然评论材料;影响因子:
2、杂志名称:Nature Energy;译:自然能源;影响因子:54
3、杂志名称:NATURE MATERIALS;译:自然材料;影响因子:
4、杂志名称:Nature Nanotechnology;译:自然纳米技术;影响因子:
5、杂志名称:ADVANCED MATERIALS;译:新材料;影响因子:
6、杂志名称: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译:先进能源材料;影响因子:
7、杂志名称:Materials Today;译:今日材料;影响因子:
8、杂志名称: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译:材料科学进展;影响因子:
9、杂志名称: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译: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告;影响因子:
10、杂志名称: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译:国际材料评审;影响因子:
AFM全称为: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M全称为:Advanced Materials
扩展资料:
AFM的分类:
AFM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接触式﹕利用探针和待测物表面之原子力交互作用(一定要接触),此作用力(原子间的排斥力)很小,但由于接触面积很小,因此过大的作用力仍会损坏样品,不过较大的作用力可得较佳分辨率,所以选择较适当的作用力便十分的重要。
(2) 非接触式﹕为了解决接触式之AFM 可能破坏样品的缺点,便有非接触式之AFM 被发展出来,这是利用原子间的长距离吸引力来运作,由于探针和样品没有接触,因此样品没有被破坏的问题,不过此力对距离的变化非常小,所以必须使用调变技术来增加讯号对噪声比。
(3) 轻敲式﹕将非接触式AFM 改良,将探针和样品表面距离拉近,增大振福,使探针再振荡至波谷时接触样品由于样品的表面高低起伏,使的振幅改变,再利用接触式的回馈控制方式,便能取得高度影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AFM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FM ,影响因子 Materials ,AM ,影响因子
不是,都是国家级期刊
1.慢性病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慢性病学杂志》以从事慢性病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根据国内外慢性病学研究、教学和临床的需要,报道慢性病学的新进展、新动向...
2.转化医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着眼当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技术的发展,研究新条件下转化医学建设的理论,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动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具体包括:基础-临床-预防转化整合;临床-康复-预防转化整合;药学-临床-预防转化整合;军事医学...
转化医学的含义如下: 1、转化医学称作转化性研究,在它被正式提出前,有很多类似的术语来描述相关的工作。 2、发展性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利用、研究应用、知识转化。 3、这些术语所阐述的概念与转化医学的基本含义大致相同。 4、转化医学第一次作为一个新的名词正式出现,是在1996年《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5、从实质上来说,转化医学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从实验室到临床以及从临床到实验室,即通常所说的B2B过程。
是由美国化学协会出版的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顶级权威刊物
是EI 不是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本刊收录在:Ei Compendex (2010年)本刊收录在:Ei Compendex (2008年)提示: EI COVERAGE: COR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如,医学类的有: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这些你都可以在百度百科里查询的到!
1、《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中文译名: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期刊名缩写:JALLERGY CLIN IMMUN2、《ALLERGY》中文译名:过敏期刊名缩写: ALLERGY3、《CONTACT DERMATITIS》中文译名︰接触性皮炎期刊名缩写:CONTACT DERMATITIS4、《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双月刊)5、《内蒙古社会科学》6、LancetlSSN: 0140-6736 (印刷版)1474-547X(电子版)0140-6736 (ISSNLinking)7、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SSN: 0028-4793(印刷版)1533-4406(电子版)0028-4793 (ISSNLinking)8、Nature medicineISSN: 1078-8956
nanoscale影响因子是7点76。纳米尺度nanoscale是一本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出版了高质量的关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研究。nanoscale属于国际期刊,为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出版期刊,是国际工程研究领域SCI检索一区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7点76。
影响因子的含义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of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ISSN:0366-6999 影响因子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理学杂志
有《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经济》、《中国中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等。
1、《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根据2018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十八届编委会拥有顾问17名、编委179名、外籍编委14名、特邀编委3名及通讯编委71名。
根据2018年4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医学杂志》总被下载923465次、总被引109872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根据2018年4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医学杂志》载文量为18099,被引量为137385,下载量为1326756。
2015年期刊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434名,在医药卫生总论(122种)中排名第11名;2015年期刊影响因子为。
2、《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综合反映中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业务进展与动态,推广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各级各类卫生预防保健机构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方法。
据2018年5月《中国公共卫生》官网显示,《中国公共卫生》编委会共有编委94人,常务编委15人。据2018年5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公共卫生》总被下载2472531次、总被引132476次;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5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公共卫生》被引量为95363、下载量为337430;
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公共卫生》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499名,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128种)中排第17名。
3、《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于1982年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
据2019年3月《中国卫生经济》官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64人。
据2019年3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出版文献14737篇,总被下载1772865次、总被引7397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3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卫生经济》载文量为7019篇,被引量为46937次、下载量为514121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影响因子为。
4、《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7月。
据2019年4月《中国中药杂志》官网显示,《中国中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拥有常务编委会委员29人,编委165人。
据2019年4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中药杂志》出版文献22199篇,总被下载6365080次、总被引300539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4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中药杂志》载文量为13679篇,被引量为161298次、下载量为39058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杂志》影响因子为。
5、《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创刊于1990年,是由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主管、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杂志。
截至2015年3月,《时珍国医国药》编辑委员会共有顾问23人、编委53人。
据2019年2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时珍国医国药》出版文献共28843篇、总被下载5039253次、总被引193956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2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时珍国医国药》载文量为18488篇,基金论文量为6579篇,被引量为105132、下载量为785652,2015年影响因子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公共卫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卫生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中药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珍国医国药
医学界的“四大灌水神刊”—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四大神刊”的传说,为什么说是四大神刊呢,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因为影响因子适中,科研单位认可;二是这些期刊每年发文量大,又对创新性没有过高的要求,发表相对容易。《Oncotarget》在2018年已经被SCI剔除,已经走下了神坛,在此不多做介绍。《Medcine》的影响因子为,研究领域涉及到医药科学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等各类疾病药物,投稿周期3-5个月作用。《Scientific Reports》为Natrure 出版集团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对文章创新性没有过高要求,但要求一定要数据严谨,影响因子在,投稿周期快则两周,慢则一年不等。《Plos One》,属于3区的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2-3个月。03、肿瘤领域的王牌SCI生物学中以肿瘤研究最火,在肿瘤领域有几大王牌SCI,影响因子甚至比CNS都高个几倍,一旦能发上个一篇,科研道路必定平顺得多了。(1)经典期刊《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一个月左右,以约稿居多;《Nature reviews cancer》,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3个月之间,以约稿居多;《Cancer cell》,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2)高性价比期刊《Med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Oncology reports》,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个月-半年之间。《psycho-onc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3-8周。04、神经科学领域的SCI大咖神经科学领域作为生物学中“高大上”的一支,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专业领域的SCI大咖的存在。我们就介绍最为著名的几个期刊。(1)经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2个月之间;《Neuro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Brai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Brain Research》,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8个月之间;《Brain Research Bulleti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4个月之间。05、免疫领域的几大SCI期刊免疫学领域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很多医学研究往往都涉及到了免疫学的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的几个常见的期刊。(1)经典期刊《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或约稿;《Nature Immunit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Immunit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平均6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Autoimmunit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为1-3个月;《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为1个月;《BMC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为1个月左右。06、心血管领域的SCI大佬和平民期刊心血管领域也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吸引着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心血管领域有哪些大佬级的SCI期刊呢(1)经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2-4周;《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一个月;《Circulation》,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 《Cardi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个月左右。07、内分泌领域的不可不知的SCI期刊内分泌领域涉及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多种常见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研究。我们介绍几本常见的内分泌领域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3个月。《Molecular Metabolism》,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NEUROPEPTIDES》,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Nutrition & Diabetes》,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08、消化领域的热门SCI期刊消化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该领域不乏重量级以及价优质廉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1-5个月。《Gut》,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1-2个月。《HEPAT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3个月;《Gut Pathogens》,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个月左右或约稿;《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09、骨科领域的必备SCI期刊骨科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到各种支架材料,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元化。那么,骨科领域有哪些常见的期刊呢?(1)经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2-4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8周;《Journal of Physiotherap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个月或约稿。(2)高性价比期刊《PHYSICAL THERAP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4-8周;《JOURNAL OF ARTHROPLAST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2-4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6周。010、呼吸领域不能忽略的SCI期刊近年来,对于呼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缺氧和进行呼吸病学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一些呼吸领域关于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呼吸领域有哪些SCI值得我们关注呢?(1)经典期刊《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影响因子,审稿周期2-4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周-8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RESPIRATION》,影响因子,审稿周期4-8周;《BMC Pulmonary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6-12周;《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6-12周。最近得知有一些发表很快的SCI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还不低,抓紧投稿还能趁一波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