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不好怎么调理?可以试试 中药 方来调理。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补脾 补肾 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补脾补肾中药方
补肾养脾丸
【处方】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熟地(酒洗)4两,当归2两,知母(酒炒)2两,苁蓉(酒洗)3两,黄柏(酒炒)1两,桂7钱半,白茯2两,杜仲(炒)1两半,山药2两,故纸5钱,白芍(炒)1两,牛膝1两半,五味子1两,沉香7钱半,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养脾,益气血,长精神。主虚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注意】忌三白。
【摘录】《便览》卷三
脾肾双补丸
【处方】人参(去芦)500克 莲肉(去心,每粒分作八小块,炒黄)500克 菟丝子(如法研细末)750克 五味子(蜜蒸,烘干)750克 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烘干)500克 真怀山药(炒黄)500克 车前子(米泔淘净,炒)360克 肉豆蔻300克 橘红180克 砂仁180克(炒,最后入)巴戟天360克(甘草汁煮,去骨)补骨脂(圆而黑色者佳,盐水拌炒,研末)50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肾两亏,阴阳不固,以致虚寒飧泄, 腹痛 泻痢,食少神倦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空腹时服之。
如虚而有火或火盛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补骨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羊血。
【摘录】《先醒斋 医学 广笔记》卷二
补脾益肾汤
【处方】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 清热 化湿。主膏淋(乳糜尿)。
【用法用量】
尿混减轻, 湿热 未清,去茜草,加泽泻、益母草; 头晕 、腰酸,加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药。
【摘录】方出《张伯臾医案》,名见《古今名方》
补肾中药
1、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中医 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汤时,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由于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水或汤中。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 营养 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 保健 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2、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 阳痿早泄 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若出现 感冒 、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除了泡酒,鹿茸还可以和食物炖着服用或直接吃。如果想使鹿茸达到补肾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
3、芡实
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4、女贞子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有补肾 滋阴 ,养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 耳鸣 ,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常用的提神、强壮体力之药。《本经》上说:女贞子能补中气,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制酒久服,可增强体质,长筋肉,壮筋骨等功效。日本的研究也表明女贞子确有防止衰老,强筋骨,镇静 神经 的功效。
女贞子性偏寒凉,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5、菟丝子
菟丝子,为旋花科 植物 菟丝子的种子。有“续绝伤、补不足、益健人”之功。《名医别录》谓其有“养肌强阴、坚筋骨”的作用。为补肾益精、壮腰强脊、养肝明目之圣药,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 先兆流产 、带下等症。
菟丝子茶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长期服用能明目、轻身、益寿延年,且可治疗男女 肾虚 不育症。菟丝子10克,洗净后捣碎,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6、淫羊藿
中药淫羊藿又名仙灵牌,具有补肾 壮阳 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补骨”作用显着,它能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促进骨生长,增加骨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常出现口干、舌红、潮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者忌服本品。
可以做成淫羊藿酒。淫羊藿60克,白酒500克。将淫羊藿洗净,沥干,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置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饮用,每次30-50毫升,每晚一次。可益肝肾,强筋骨,适用于阴阳两亏,命门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不仁等。
7、杜仲
杜仲是补肾的良药,能缓解腰膝酸软、疲倦遗精的症状。杜仲是杜仲树的树皮,《本草经集注》里记载,在选择杜仲时可以把它折断,里面有像棉纤维一样的白丝,就是质量较好的杜仲。
杜仲几乎无味,只有一些微苦,每天将其用沸水泡着喝不仅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还能达到补肾理气的作用。杜仲无毒,因此用量多少并没有特别的讲究,每天泡个八九克就行。除杜仲外,还可以适量抓一小把枸杞和桑葚泡在一起。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补虚生精;而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养心益智的功效。
8、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
9、何首乌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熟品是经过加工炮制的,能乌须黑发,生首乌则含大黄酚等物质,可以促进肠道运动并引起轻微 腹泻 。此外,何首乌与蒜同食也可能引起腹泻。医生提醒要用何首乌治疗肝肾两虚时,需要将其进行炮制,最好向医生咨询后食用。
疏肝益肾汤 【来源】《医宗己任编》卷一。 【组成】柴胡白芍熟地山药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滋肾。 【主治】肝血虚,胃脘痛,大便燥绪,服逍遥散不愈者。
脾肾不好怎么调理?可以试试 中药 方来调理。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补脾 补肾 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补脾补肾中药方
补肾养脾丸
【处方】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熟地(酒洗)4两,当归2两,知母(酒炒)2两,苁蓉(酒洗)3两,黄柏(酒炒)1两,桂7钱半,白茯2两,杜仲(炒)1两半,山药2两,故纸5钱,白芍(炒)1两,牛膝1两半,五味子1两,沉香7钱半,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养脾,益气血,长精神。主虚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注意】忌三白。
【摘录】《便览》卷三
脾肾双补丸
【处方】人参(去芦)500克 莲肉(去心,每粒分作八小块,炒黄)500克 菟丝子(如法研细末)750克 五味子(蜜蒸,烘干)750克 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烘干)500克 真怀山药(炒黄)500克 车前子(米泔淘净,炒)360克 肉豆蔻300克 橘红180克 砂仁180克(炒,最后入)巴戟天360克(甘草汁煮,去骨)补骨脂(圆而黑色者佳,盐水拌炒,研末)50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肾两亏,阴阳不固,以致虚寒飧泄, 腹痛 泻痢,食少神倦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空腹时服之。
如虚而有火或火盛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补骨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羊血。
【摘录】《先醒斋 医学 广笔记》卷二
补脾益肾汤
【处方】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 清热 化湿。主膏淋(乳糜尿)。
【用法用量】
尿混减轻, 湿热 未清,去茜草,加泽泻、益母草; 头晕 、腰酸,加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药。
【摘录】方出《张伯臾医案》,名见《古今名方》
补肾中药
1、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中医 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汤时,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由于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水或汤中。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 营养 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 保健 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2、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 阳痿早泄 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若出现 感冒 、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除了泡酒,鹿茸还可以和食物炖着服用或直接吃。如果想使鹿茸达到补肾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
3、芡实
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4、女贞子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有补肾 滋阴 ,养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 耳鸣 ,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常用的提神、强壮体力之药。《本经》上说:女贞子能补中气,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制酒久服,可增强体质,长筋肉,壮筋骨等功效。日本的研究也表明女贞子确有防止衰老,强筋骨,镇静 神经 的功效。
女贞子性偏寒凉,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5、菟丝子
菟丝子,为旋花科 植物 菟丝子的种子。有“续绝伤、补不足、益健人”之功。《名医别录》谓其有“养肌强阴、坚筋骨”的作用。为补肾益精、壮腰强脊、养肝明目之圣药,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 先兆流产 、带下等症。
菟丝子茶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长期服用能明目、轻身、益寿延年,且可治疗男女 肾虚 不育症。菟丝子10克,洗净后捣碎,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6、淫羊藿
中药淫羊藿又名仙灵牌,具有补肾 壮阳 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补骨”作用显着,它能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促进骨生长,增加骨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常出现口干、舌红、潮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者忌服本品。
可以做成淫羊藿酒。淫羊藿60克,白酒500克。将淫羊藿洗净,沥干,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置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饮用,每次30-50毫升,每晚一次。可益肝肾,强筋骨,适用于阴阳两亏,命门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不仁等。
7、杜仲
杜仲是补肾的良药,能缓解腰膝酸软、疲倦遗精的症状。杜仲是杜仲树的树皮,《本草经集注》里记载,在选择杜仲时可以把它折断,里面有像棉纤维一样的白丝,就是质量较好的杜仲。
杜仲几乎无味,只有一些微苦,每天将其用沸水泡着喝不仅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还能达到补肾理气的作用。杜仲无毒,因此用量多少并没有特别的讲究,每天泡个八九克就行。除杜仲外,还可以适量抓一小把枸杞和桑葚泡在一起。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补虚生精;而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养心益智的功效。
8、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
9、何首乌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熟品是经过加工炮制的,能乌须黑发,生首乌则含大黄酚等物质,可以促进肠道运动并引起轻微 腹泻 。此外,何首乌与蒜同食也可能引起腹泻。医生提醒要用何首乌治疗肝肾两虚时,需要将其进行炮制,最好向医生咨询后食用。
疏肝益肾汤 【来源】《医宗己任编》卷一。 【组成】柴胡白芍熟地山药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滋肾。 【主治】肝血虚,胃脘痛,大便燥绪,服逍遥散不愈者。
肝是我们身体十分重要的一个器官,那么养肝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8款养肝汤,欢迎大家阅读。
1、养肝炖汤食谱:双花猪肝汤
材料:密蒙花10克、菊花10克、猪肝500克、枸杞子10克、干姜10克、食盐10克。
做法:猪肝洗净切片,放入冷水加热,水沸后1分钟后捞出,放入汤锅里,加3升水,放入洗净的密蒙花、菊花、枸杞子、干姜,先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6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适合3人食用。
功效:清肝明目,养肝解郁。猪肝是养肝明目、疏解肝郁之佳品;密蒙花是清热养肝、明目退翳之优品;菊花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良味;枸杞子甘平入肝、滋补肝阴、益精明目,诸品协同可达到清除肝火、明亮双眸之效。
2、养肝炖汤食谱:番茄墨鱼汤
材料:番茄200克、鲜墨鱼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绍酒10克、素油30克。
做法:把番茄洗净,切薄片;鲜墨鱼洗净,去黑色筋膜,切4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把墨鱼和番茄放入盆内待用,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注入清水600毫升,烧沸,下入蕃茄、墨鱼、盐,用文火煮25分钟即成。
功效:滋阴润燥,补中和血,宽肠通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
3、养肝炖汤食谱:猪肝豆腐汤
材料:猪肝、豆腐各2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2片,香菜10棵,姜汁、植物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把豆腐洗净切小块,猪肝切薄片。将猪瘦肉、猪肝片洗净,加姜汁及食盐腌10分钟,放进沸水中焯至将熟捞起。锅内下少许植物油爆生姜,加入适量水烧沸,下豆腐块,煮沸约5分钟,下猪肝片、猪瘦肉片,再煮沸,放入香菜,下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猪肝豆腐汤养肝明目,疏风透表。适用于肝虚血弱致眼圈黑暗、两目视弱、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
4、养肝炖汤食谱:鲜白茅根猪肝汤
材料:鲜白茅根100克、猪肝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鲜白茅根浸泡,洗净;猪肝漂洗净,切为薄片,用生粉、生油、生抽各1小汤匙拌腌均匀片刻。
2.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和鲜白茅根,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0分钟,弃鲜白茅根,并把药液放入铁锅内,下姜片。
3.再滚沸后下猪肝,滚至刚熟,调入适量食盐、少许油便可。
功效:鲜白茅根猪肝汤鲜美清香可口,有清热、养肝、疏泄之功,且男女老少皆宜。
5、养肝炖汤食谱:红枣枸杞牛筋汤
原料:红枣4个,枸杞100g,牛筋150g。
做法:将牛筋煮熟切片备用。砂锅中放人鸡汤、红枣、枸杞、牛筋同煮30分钟。汤中加盐、鸡精、少许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6、养肝炖汤食谱:黄花菜菠菜猪肝汤
材料:猪肝60克,菠菜120克,干黄花菜30克,枸杞5克,火腿适量,姜4克,大葱5克,盐3克
做法:
1、将干黄花菜用温水浸泡20分钟左右,清洗两到三次,挤去水分,切段备用。
2、菠菜去根,洗净切段。
3、猪肝洗净,切薄片,用开水飞去血水,然后用油、盐、姜丝腌好。
4、起锅下清水适量及黄花菜、枸杞,武火煮沸后,再煮十分钟,下菠菜、猪肝煮沸后加入葱花、盐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补肝养血。迁延性肝炎属血虚有热者,症见右胁隐痛,食欲减退,低热,头晕眼花,肝功能异常,经久不愈,亦可用于贫血;脾虚便溏者不宜饮用本汤。
7、养肝炖汤食谱:阿胶红枣乌鸡汤
材料:阿胶、红枣、乌鸡、葱姜、党参、枸杞、盐。
做法:乌鸡切块,姜切片备用;锅里水烧开,乌鸡块入锅汆烫捞出,放入到瓦罐中,加入党参、红枣、清水;锅里加油,下入葱姜炒香,也加入到瓦罐中一起炖制1个半小时;最后加入阿胶、枸杞用小火炖制10分钟。调入盐即可。
功效:养肝、益气、补血、滋阴。适合经期补血养肾;熬夜养肝血;经常开车要好养肝血;打牌、电脑族用眼时间长养肝血;气血不足脸色不够红润等人群。
8、养肝炖汤食谱:猪肝枸杞子汤的做法
用料:猪肝100克,枸杞子50克。
制法:猪肝与枸杞子共煮熟,调味即可。
功用:能补肝、养血、明目。
鸡骨草蜜枣瘦肉汤对养肝、护肝有很好的效果。做法如下:材料:鸡骨草:100克 、梅头肉300克 、陈皮1小块 、蜜枣3粒 、姜1片 、水6碗。步骤:1、 鸡骨草冲洗,稍浸泡;2、 梅头肉洗净切块,氽水捞起;3、 陈皮用清水泡软,刮去白瓤;4、 将6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养肝护肝汤1、田七木耳汤材料:田七苗150g、水发黑木耳50g、西红柿适量、姜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胡椒粉适量、做法:田七苗清洗干净,黑木耳提前水发好,西红柿切片,姜切末,黑木耳撕成小片。锅中放少许的油,炒香姜末后下入西红柿翻炒。西红柿出红油后放入黑木耳炒一下。加入一碗高汤,没有的话可以直接放开水。加盐和胡椒粉。放少量的生抽提鲜,水开后煮1--2分钟。最后下入田七苗,待田七苗变色即关火,淋上几滴香油。如果喜欢酸汤的,可以点上一点醋。功效:田七苗清热解毒,养肝清脂,还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养生食材。田七木耳汤,有养肝护肝的功效。2、菊花红萝卜炖猪月展材料:菊花(最好选胎菊)15克、干荷叶5克、红萝卜250克、猪肉400克、生姜3片。做法:菊花、荷叶稍浸泡,漂洗净;红萝卜刮皮、洗净,切块;猪洗净,切方块状,把各汤料一起放入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功效: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日之功,红萝卜性平味甘,中医认为它有健脾、补血、助消化、助发育的功效。合而为汤,清香甘润可口,有滋阴润燥、养肝明目、益肺生津的功效。3、百合绿豆汤材料:干百合15克、绿豆15~25克、冰糖少量。做法:绿豆及干百合去掉杂质后洗净;将绿豆、干百合放入锅中,加水煮30分钟;加少量冰糖调味后即可饮用。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养肝,可以排毒去火,另外绿豆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增进食欲等作用,而百合是白色润肺,二者一起来煮,清热解毒效果会更好。4、木瓜排骨汤材料:排骨500克、木瓜半个(挑选比较生的那种木瓜)、葱姜适量、料酒适量、醋适量、盐少许。做法:木瓜削皮,去籽,切大块;锅中放入姜丝、料酒,放入排骨,水开后撇去浮沫,煮3分钟捞出排骨,用热水冲净干净;砂锅中放水,放入排骨,葱、姜、料酒、少许醋,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放入木瓜块。继续煲三十至四十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功效:木瓜,有“百益水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性温、味酸,入肝、脾经,最适宜春季养肝护脾时食用。木瓜排骨汤,还有美容护肤养颜的功效。5、菊花枸杞汤材料:菊花8克、枸杞5克、食盐适量、味精2克、清汤适量、香油5克。做法:热锅后注入清汤,放入菊花、枸杞、食盐。待材料都煮熟后,淋上香油、味精即可。功效:菊花性凉、味苦,入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菊花与枸杞一同食用,可起到养肝肾、明目的作用。下面还有5种养肝护肝汤的做法,有需要的朋友记得去了解哦。6、山药甲鱼汤材料:山药(干)30克,桂圆肉20克,甲鱼1只(重约500克)。做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肠杂,连甲壳带肉加水适量,与山药、桂圆肉清炖至烂熟。功效:山药补脾利湿,桂圆肉、鳖肉补益气血,鳖甲软坚散结,该方适用于肝硬化早期和慢性肝炎恢复期。7、桑葚红枣炖鹌鹑材料:桑葚子15克,红枣3个,鹌鹑1只,猪瘦肉50克,生姜2片。做法:各物洗净,桑葚子稍浸泡,红枣去核,鹌鹑宰后洗净,猪瘦肉切块。所有材料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500毫升(约2碗量),隔水炖约两小时,饮时下盐,可供2人用。功效:养阳益气,养肝滋肾。8、芹菜红枣汤材料:芹菜400克、红枣12个、生姜3片。做法:将食材分别洗净;红枣去核,芹菜切小段状待用;在锅内加入清水200毫升,放入姜、枣,大火滚沸后改小火约滚10分钟。放芹菜,改中大火滚至刚熟,放入盐、油便可。功效:中医认为,芹菜味辛微甘、性凉,有平肝安神、清热透疹之功效,还可治麻疹初期、肝阳上讥、失眠多梦等。而红枣能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祛风。两者搭配熬汤,不仅养肝,还能补脾补血养颜。该汤清甜鲜润,有疏肝利胆健脾之功效,男女老少皆宜。9、兔肝鸡蛋汤材料:兔肝1~2个,鸡蛋1~2个,盐等调味品适量。做法:将兔肝切片,用生粉、盐、姜、酱油腌一下;锅内水烧开后放入腌好的兔肝,再打入鸡蛋搅匀,煮开几分钟,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食用。功效:养肝明目、清肝止痛,适用于夜盲症及肝热目赤痛者。兔肝为兔的肝脏,其味甘、苦、咸,性寒,归肝经。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钙、磷、铁等。兔肝可养肝清肝以明目,最适宜肝热所致目花、目赤肿痛之人。10、天麻白芍生蚝汤材料:天麻20克,白芍10克,生蚝肉300克,西芹50克,生姜4片。做法:药材、生蚝稍浸泡,西芹切段。先把药材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弃药渣留药液,改为武火下生蚝,再下西芹、盐和油便可。可供3-4人食用。功效:有滋阴益血、养肝补肾的功效,此汤可安神平肝。
养肝汤的做法:红枣汤材料为7颗红枣、400毫升水, 红枣(饱满鲜红的红枣,剪7刀,左三刀,右四刀,红枣的营养成分就能出来了,每天的分量是7粒,先放到煲里。约400毫升的水,把水煮开后,直接冲到已放好红枣的煲里,盖上锅盖,等八小时后(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开温火,就是煤气炉头最小的火,炖煮1个小时候,就是养肝汤了。养肝汤的做法:枸杞羊肝汤材料:羊肝100克、草菇20克、胡萝卜5克、生姜1小块、杜仲10克、枸杞5克、何首乌5克。生姜、胡萝卜、草菇洗净均切薄片。三味中药用冷水浸泡、洗净备用。 羊肝洗净切厚片,加入生姜片、料酒,拌匀腌10 分钟,再放入沸水烫一下,捞出洗净。 用杜仲、何首乌和骨头事先熬好高汤,再放入生姜片、胡萝卜片、草菇片、精盐、枸杞和羊肝片一起烧开。加入白胡椒粉,炖煮约10分钟即可出锅。养肝的做法:猪肝汤将猪肝切成方块,先放置麻油半勺,猪肝下锅炒至变色往后马上起锅。在锅中放水,水开往后放入猪肝,值到全熟。养肝汤的做法:蜜糖红茶红茶叶5克,放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片刻;调适量蜂蜜、红糖。每日饭前各饮 1次,能温中养胃。此茶适用于春天肝气偏旺,脾胃功能不佳。养肝汤的做法:绿豆汤绿豆洗净,冷水下锅,加盖熬煮,中途不可开盖;沸腾5-6分钟后立刻关火,将汤倒出来,天天当水喝。此时是汤最绿的时候,也是最养肝护肝的,切不可煮过头,那就只有解毒的作用了。剩下的绿豆也别糟蹋了,加点百合和大米,煮粥吃。鲜百合不仅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还富含黏液质和维生素,对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好处。养肝汤的做法并不难,关键在于要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体质的做法。另外,要长期坚持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夏季新陈代谢速度快,燥热的天气让人们心烦意乱,影响了肝脏正常的运转。除了做好防中暑工作之外,也应该多注意休息,多吃养肝和护肝的食物来帮助吸收营养。适合燥热天气的5款养肝汤1、黑木耳田七汤把50克黑木耳放在水里面泡发撕成小片,150克田七苗清洗干净,西红柿清洗干净切成片,姜切成末,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植物油,爆香姜之后放入西红柿和黑木耳翻炒,然后放入一碗开水和适量的调料味,水煮开二分钟之后再放入田七苗,一直把田七苗煮变色为止。田七苗具有养肝清脂以及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也可活血化瘀,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可减轻肝脏的负担,达到了保肝护肝功效。2、绿豆百合汤15克干百合和25克绿豆清洗干净,放在锅里面加入水,大火煮半个小时之后,放入冰糖调拌均匀。绿豆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脂,提高了食欲,帮助排毒去火和养肝。3、枸杞子菊花汤把5克枸杞子和8克菊花清洗干净放在锅里面,煮开之后再放入调料味即可,菊花能够入肝经、肾经和肺经,具有凉血止血和清热解毒的功效,若和枸杞子搭配在一起养肝肾明目的效果会更好。4、猪肉炖胡萝卜把5克干荷叶和15克菊花清洗干净,胡萝卜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块,猪肉处理干净切成块,把这些材料全部放在锅里面加入1200毫升的水,隔水炖煮三个小时后放入调料味即可。菊花能够清肝明目,胡萝卜具有健脾补血以及促进食物消化的功效。此类食疗方法能够养肝明目以及滋阴润燥。5、木瓜排骨汤把半个木瓜取出皮和籽切成块,锅里面放入适量排骨,葱姜蒜、料酒和醋,大火煮开之后再用小火煮个小时,最后放入木瓜块再煮40分钟,此方法具有养肝护脾以及美容养颜护肤的功效。温馨提示夏季再热也不能贪凉,不能直接冲冷水澡。每天要保证有2500毫升的水量,减少吃烤串和喝酒的次数。夏季天长夜短,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不妨中午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午休,让肝细胞得到充足的休息和调整。
补中益气汤 是李东垣的代表方,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之组成为 黄芪、白术、人参、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 。
其主治为脾胃之证,始得之则声高气喘,身热发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此证与白虎汤之症状略有相似,但二者切不可误用,用之则死,补中益气汤是气少,其热上午重下午轻;白虎汤气盛,其热上午轻下午重。
从其病机来看, 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内伤,喜怒忧恐,劳逸过度,而耗损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李东垣之元气即为胃气,从五行角度来看, 火生土,土不足,则火旺 。阴火上冲如何体现?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阳气不升)。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阳气不能外达),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故补中益气汤证之病机主要有 脾胃虚 ——阳气不能升浮外达、阴火内生。其治疗主要是三点: 补脾;陷者升之;甘温除大热 。
需要注意一点,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症状所写不全,因金元医学只为说理而非重在方证对应。
现在常用的方证对应主要来自于医方考—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懈于言语,恶食便溏(脾气虚不能克制中宫之湿故便溏,脾气虚不能胜谷气故恶食),日渐消瘦(脾主肌肉),此方主之。
主要涉及李东垣之 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补泻法 。
夫脾胃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位,其次肺金受邪(火生土,土生金,土少则金少,被火所扰),肺主一身之气,肺金受邪,故一身之气不行,阳道不通。故需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黄芪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炙甘草之甘温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之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太虚,腹中急痛者,宜多用之。
黄芪 :陈修园所言,入脾胃而主肌肉(通过补脾虚以治肌肉之病),入肺而主皮毛(故可以治疗表皮之疮疡),入胆而主中正之气(临床上治疗胆怯主要有三个手段,一是用桂枝或肉桂,二是用温胆汤以化痰清热,三是用黄芪),入中焦而主决渎之用(肺主一身之气,补肺以补三焦);且黄芪可治疗热(如当归补血汤治疗肌热,燥热,脉洪大而虚;黄芪当归汤治疗热上攻头目)。
人参 :气温,味甘。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能补肺,气促,短气少气,补而缓中,泻脾肺胃中火邪,善治疗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升麻一份,人参三份,为相得也。若补下焦元气,泻肾中火邪,茯苓之为使。入中焦,上补肺气,下补肾气,配寒药则可退热退阴火。人参补五脏基于补脾胃之气,黄芪补五脏基于补肺气。
甘草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以补脾,能缓之也。故汤液用此以建中,生用大泻热火,炙则能温,能补上中下焦元气,和诸药相协而不争,性缓善解诸急也。
白术 :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其苦燥、甘补、温散可使湿去正复,阴火自去。
升麻、柴胡为两位重要之品,胃中清气在下(李东垣多脾胃互用,且胃为主,脾为胃化生水津、传津),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之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薄,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为点睛之品。
升麻 :入胃经,为阳明经之本经药,发散本经风邪,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气上行,若补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有助于脾之升清,为引脾胃之气上升之首选药)
柴胡:少阳经、厥阴经之行经之药,李东垣云:能引胃气上行升腾,而行春之令也。能去脏腑内外俱乏,既能引清气上行而顺阳道,盖少阳之气,初出地之皮为嫩阳,故以少阳当之。春气起则四时气起,春升则万物生,少阳生则诸气升。春夏之气不可降也。(行肝胆之春之气)
陈皮 :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脾胃虚则升降失司,气陷气滞),故用陈皮以理气,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主理气,入中焦)
当归 :以和血脉。
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湿化成类
升麻、柴胡—风升生类。
李东垣之药类法象,以人法天地。
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中,有一条: 心烦而乱,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气虚之病人为何会有心烦?—因肾水不足,不能制心火,心火不降,故心烦不已(肾火旺用黄柏,肾水亏用生地,肾火旺加肾水亏使肾水不足)。
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用朱砂安神丸亦为泻心止心火。
从加减中可看出李东垣的另一个理论,即阴火理论。
补中—用湿化成药
升清—用风升生药
阴火—用寒沉藏药
此为三大治则。
—芍药甘寒,佐以益气生津,但是不可,芍药属于燥降收类,湿化成类药会与此相争以致使用量愈大。
—川芎和血又行血,其和血之力好于当归,且可助升清。但是不可,川芎属于风升生类药,与当归相比,更易耗气散气,温散会导致黄芪人参之使用量加大,则加大温燥之力,此时需要加大甘寒佐治,使整张方子用量加大。
—即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不可,茯苓为燥降收类,不利于升清,茯苓泽泻尽量不加,若加也是暂时。
①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②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
在我国金元时期有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非常擅长治疗脾胃病,与同时期的其他三位大医并成为“金元四大家”。
直到今天他的学术思想与著名仍然被我们中医后辈推崇备至,他的名字叫做李东垣。
李东垣生活在金元时期,那时战乱与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很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生活艰苦,时常饥不饱食,脾胃病在那时成为了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李东垣深感百姓疾苦,他总结出八个字: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人的脾胃一旦受损,各种疾病便会趁虚而入。
所以,李东垣在治病的过程中尤其注重脾胃的调理,创立了调脾胃以治病的的名方,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健运脾胃、补益中气的方子—— 补中益气汤 。
补中益气汤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主要治疗中气下陷。
中气就是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不仅身体输送营养物质,还对脏腑的位置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那么中气下陷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第一,中气下陷的人 脾胃功能比较差,胃口不好,消化也不好 ,吃一点东西就饱了,稍微吃的不合适就会不消化,胃里堵得慌,很长时间后打个嗝,还有饭菜的味道,还会经常拉肚子。
因为胃主腐熟,脾主运化,就是胃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初步腐熟,脾再进一步加工,把有用的精微物质运输至各个脏腑、四肢、头面,把没有的糟粕运送至肠道,变成尿液和粪便排出。
如果脾胃之气虚弱,那么胃主腐熟、脾主运化的功能减弱,胃肠运动无力,所以会导致胃口差、消化不良、甚至粪便中带有不消化的食物。
第二,中气下陷的人经常感到 疲乏、身上没劲,不愿意说话 ,整天懒洋洋的,就是我们所讲的“ 少气懒言 ”。
时间长了,还会有 面色萎黄、头晕、出虚汗 等症状、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低血压、低血糖症状。
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将吃进去的食物进行消化加工,再把营养物质运输至脏腑、四肢、头面,脾胃之气虚弱,营养物质不能充盈头面、四肢,所以会导致全身无力、面色五华,甚至头晕、冒冷汗。
第三,中气下陷的人会有 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 的症状。
因为脾主升清,脾气不仅能把精微物质上输至心肺、头面,这种上升的力量还对保持体内脏腑的位置有托举的作用。
在生活中,中气下陷的人也比较常见,他们一般从事脑力劳动,或者平时比较喜欢刻苦钻研,大多身形消瘦,与常年的劳心劳神损伤脾胃有关。
补中益气汤为什么可以治疗中气下陷证症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补中益气汤的组成。
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升麻6g、柴胡12g、陈皮6g、当归10g。
如果你感觉不好记,我可以给你一个趣味记法:
“麻人甘术,胡皮当芪”——长麻子的人赶猪,(拿了张)虎皮当大旗。
黄芪是君药,是最主要的药,黄芪可以补气,可以补五脏六腑之气,尤其擅长 补脾肺之气 ,在治疗气虚的方子中必不可少。
《本草备要》中讲黄芪“ 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 。
黄芪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它药效比较缓和,不像人参一般骏猛,它是缓缓地补,并且补气守中有通,它进入到脾胃之后,缓缓地、柔和地流动,一点点得补,力道绵柔而稳健。
人参,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药,大补元气,不是小补,而是大补,但一味药组成的独参汤,就有回阳救逆之效,可见补气功能之强盛。
如果说黄芪补气犹如成年男人一般绵柔稳健,人参就犹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强壮霸道,很多人一吃人参就上火,所以换成药效比较缓和的党参,价格也比较实惠。
白术,除了补气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效就是 健脾祛湿 ,是祛湿的神药,仲景很多祛湿的方子中就用到了白术,一切脾胃虚弱、痰湿困脾之症都离不开它。
白术有一股很好闻的气味,凡是带有香味的药都有醒脾的功效,白术还有带有一丝丝甜味,甘味入脾,白术性温,还有一定的燥性,脾喜温喜燥,所以能够 燥湿健脾 。
脾胃为后天之本,好比一个任劳任怨的搬运工,如果体内湿气太多,就会困住脾,让它无力干活,而白术正好能够把湿气给排出,所以能够健脾,督促脾更好地干活。
炙甘草味甘入脾,能 补脾胃之气 ,还有 调和诸药 的功效,可以将这些药拧成一股绳,使劲儿往一处使。
升麻和柴胡,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整个方子配伍的药力就往上走,用于气虚不足导致的 脏腑下陷 。
古人告诉我们,上越必降气,下陷必升举。下垂、下陷之像,也是气虚之像,像胃下垂、子宫下垂,这就好比 汽车 轮胎没气了,就会瘪下来一样。升麻和柴胡就是给车胎打气的。
少量的升麻和柴胡,使整个方子补中有升,升阳举陷,“ 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 ”。
升麻“ 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 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
升麻、柴胡二药苦平味薄,具有清轻清升散的特性,少量地用他们,可以借助它们的升发之气,振动清阳,和上面黄芪、白术、甘草甘温补气的药想脾胃,一举扭转 中气下陷 的局面。
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补血。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好比太极八卦里的阴阳鱼,阴阳和合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气虚的人一定程度上血也是虚的。当归在这个方子里的作用就是补血的,让气血生化有源。
整个方子既能 补气健脾 ,又能 升阳举陷 ,简直是 少气懒言、脾胃虚弱、头晕头昏、脏器下垂 等症状的人们福音。
如有以上症状,可以服药两周,药店也有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 可供选择。
在李东垣生活的时代,人们生活困苦,饥不饱食因此脾胃大多不好,而在现代,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条件已大大改善,但是人们的生活压力非常大。
思虑伤脾,再加上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所以得脾胃病的人也不在少数,也更需要补中益气汤为我们的脾胃保驾护航。
十神汤喝2天。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十神汤是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早期要服的汤药,服用2天后可以击退病毒。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观点: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此方擅长治疗各种温疫,亦包括普通感冒和流感。当代大医蒲辅周用之治寒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