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精神科危险品管理有关论文

发布时间:

精神科危险品管理有关论文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妍。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探索的命题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1严峻的现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病的原因中80%—85%与化学因素有关。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全国现有尘肺病人累计达55万人,其中已死亡近13万人,新发病人数每年以1.5—2万例的速度增长;全国每年报告的各类职业中毒人数有数千人,死亡数百人。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职业健康危害已成为我国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我国危险化学品所造成的事故频频发生,有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潜在影响。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估计仅化工系统每年发生300多起事故,严重地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订的,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及执法客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由于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下放,使原有的一些管理部门失去原有作用,而红头文件根本触及不到众多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致使这些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安全监督管理的空白点。 另一方面,我国危险化学品立法管理体系不健全,与国外化学品管理体系不接轨,需要补充完善。例如,我国缺少一部控制工业化学品和民用化学品的综合性环境立法。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新的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90年代起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也建立了新化学品申报审查制度。而我国作为化学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至今尚没有建立这一制度,难于从源头控制污染危害大的化学品的生产和进口。 第三,我国化学品的污染防治工作更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据不完全统计,一部分国外已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化学品,如滴滴涕、甲胺磷、久效磷、砷化合物、偶氮染料等,我国仍有一定量的生产,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危害。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主要注重化学品的易燃性、爆炸性、氧化性、腐蚀性及毒性,很少考虑其环境危害性。因此,迫切需要根据PIC公约等国际公约要求,充分考虑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结合国情筛选确定我国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名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登记制度。 2.2生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老化 我国目前许多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相当落后,设备老化陈旧,由于资金紧张又无力更新改造,造成大量化学事故的发生。例如2000年12月17日,浙江建德某化学工业公司液氨车间发生的大量液氨泄漏事故,就是由于液氨储槽的阀门质量不高、老化陈旧发生炸裂而导致液氨泄漏,造成4人死亡,12人中毒的重大事故。企业安全生产设施配备不齐或质量差、防护效能低,一些设施本身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甚至带病运转,这是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其危害远远大于非危险化学品事故。2.3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有些企业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纪律松懈。加之当前各级机构改革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有些企业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专业人员,致使安全生产监督力量薄弱,安全生产管理不严,安全生产监督不力。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事件处罚不严,造成重大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和废弃后的事故呈上升趋势。 2.4安全教育培训亟待加强 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缺乏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意识差,致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致使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旦遇到反应失控、有毒、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可燃、有毒液体泄漏等现象无所适从,不会操作、不会自救、不会判断,在不正常现象面前无能为力,以致事态扩大。 3对危险化学品应采取的对策 3.1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对策 3.1.1企业应研究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安全措施企业在试制新的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对每种产品应按照实验标准进行试验,并将实验结果得出的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物化性质的技术数据以及防火、防爆、灭火方法制定出技术方案,送交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批量生产。 3.1.2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厂房、车间必须按规定布局 生产使用化学品的厂房、车间必须按照它的危险性的类别,满足建筑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结构构造、厂房防爆泄压、通风采暖、安全疏散、防爆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的要求,并在建筑物内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3.1.3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必须合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要合理,生产设备、管道、容器、反应器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相应地设置安全液封、阻火器、阻火闸门、单向阀、安全阀、防爆片、放空管、液面计、压力计等与防火防爆有关的设施。 3.1.4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生产设备除了经常检查维修管理外,还要定期进行停车大检修,检修的设备、管道、安全附件,要经企业安全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1.5作业的安全要求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电焊、氧割明火作业,最好是将需要动火检修的设备拆卸到安全地点动火修理。无法拆卸而又必须进行电焊、氧割的设备、凡装过或使用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容器、反应釜、管道等,须事先采取水冲洗,蒸汽吹扫,或用惰性气体置换,经取样分析合格,有科学根据不会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动火管理规定,办理动火手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或维修。 3.1.6严禁烟火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间厂房内严禁烟火。禁止带入一切火种,不准穿带有铁钉的鞋和化纤衣服进入车间。开启盛装易爆液体的容器时,应采用碰击不发火花的工具。 3.1.7生产车间不准作仓库使用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车间内不准作仓库存放生产原料和成品。车间内的成品要随时运出入库。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一般要做到当天生产使用需要多少,由领料员到仓库领多少,余料要在每天下班前归还仓库,车间内不应有余料过夜。 3.1.8灌装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时容器应留有空间 在生产和使用易燃液体时,容器内灌装应留有5%的空间。充装可燃液化气体时,其容器应留有15%的空间。在灌、充装液体、气体前,对容器要认真检查,有锈蚀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不准灌、充装液体、气体。 3.1.9容器、包装及包装材料应适应化学危险品的性能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以及包装材料应当适应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性能。产品包装要牢固,能承受挤压并符合安全要求。用过的容器、包装必须经过检查处理,消除危险后方可再用。 3.2运输的安全管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是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借助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在地区上往往是不一致的,有的是集中生产,分散使用,有的则是分散生产,集中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只有通过运输过程完成这种地区间的转移之后,才能满足社会生产使用的需要。 3.2.1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运输爆炸物品、一级可燃气体、一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液体、一级遇水燃烧物品、一级氧化剂时,应由经过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押运员证、司机证的人员押运和驾驶车、船。 (2)在运输公安、消防部门管理规定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须在消防监督机关领取《易燃易爆化学品准运证》后,才能运输。 (3)运输工具上应有(危险标志)。国家安全危险标准规定:红色表示“危险”,黄色表示“警告”。因此,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时,其运输工具上应插红黄双色小旗,夜间运输时,还应安没有红灯,以示“警告危险”。 (4)运输较大量危险化学品,应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使用以柴油做燃料的汽车、拖拉机、自动卸货车、三轮车、畜力车和自行车运输爆炸物品。 (5)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上相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应急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急管理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转折期,也正处在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发频发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朱瑞博在《突发事件处置与危机 领导力 提升研究》一书中就提到“:准确认识和把握公共危机管理特征,提升领导者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对各级政府而言,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执政能力大小的直接体现。”[1]因此,作为培养培训党员干部的党校、行政学院,如何开展应急管理课程教学助推干部学员能力素质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通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分析,在系统 总结 公共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对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是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能够多领域融合且虚拟现实的一种高新技术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这种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成都市委党校“处理突发事件专题班”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真正使得学员成为了应急管理教学课堂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一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学员处于行政生活终端,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若干棘手问题,他们有切身的体认。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应急管理中的各类书籍、信息、文献、录像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让学员自己提出问题。这样,不仅使学员引起了共鸣,而且还使大家的思路集中,进而把问题引向实际、引向具体。二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的讨论推进教学过程。讨论过程中,播放一些典型案例的视频资料,以增强现场感。同时,围绕课程主题就各个案例的得失成败,分组讨论,交流分析,各抒己见,在不同观点的比较乃至于彼此之间的争锋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三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之间的互动来盘活日常积累的工作 经验 。由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学员的观点能够即时地在教室屏幕中呈现出来,学员阐发不同观点的画面,也在教室的另一屏幕同步展示,学员的参与热情、角色意识较快地焕发出来,平时积存心底深处的智慧与潜能,在不同意见的对峙、诘问中得以激活。学员代表作交流发言,不同屏幕同时以文字展示各小组讨论的基本结论和视频播放发言人的发言。最后,对照各小组的结论性主张,对危机应急管理中各种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达到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基本法理的认知和把握。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如电视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的延伸,音响是耳朵的延伸。因此多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超越了一般的机器媒体。[2]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呢?

(一)优化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硬件环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教学的成功开展,完备的“硬件环境”是重点“。硬件环境”即利用多媒体技术所需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营造,包括基本的技术手段,如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计算机及网络、投影、录音录像、跟踪监控与回放等。认知规律告诉我们,认知总是以感知为前提,只有切身感知,才能被人们更好地认知。基于此,校院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创设情景,图文声并茂,充分调动学员的多种感官,使其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寓学于做,加快学员理解、吸收,切实提高其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应急管理课程教学软件环境

人是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主体,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人的素质是关键。“软件环境”里的人主要包括主持教师、学员、教辅人员和一线专业人士。只有四者相互配合,才能在拥有较为完备的“硬件环境”下,真正发挥出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最大效益。主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很大程度上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都极大地影响着课堂的最后效果。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对课堂和所讲授的知识具有完全的控制权。教师会按自己事先备好的课程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取知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较少,基本都在教师先前的课堂计划之中。而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应急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性大大减弱。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围绕案例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还可能会出现争执,甚至偏离讨论的中心话题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保证讨论能够实现既有教学目的。

(三)利用非线性编辑等多媒体技术自主开发应急管理课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立足时代前沿, 创新思维 ,以开放的视野全力打造生动形象的应急管理课程。当今世界是一个复合的视觉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蕴含高科技含量的产物越来越爆炸性的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科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培养干部学员的党校、行政学院,要结合实际,真正提高应急管理培训效益,就需要打造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干部学员需要的高质量多媒体应急管理课程。打造高质量多媒体应急管理课程是成都市委党校自主开发应急管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充分利用PR、VEGAS、AE等非线性编辑软件,在系统梳理应急管理信息、文献、录像等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自主开发、打造视听、声画同步的视觉艺术产物——应急管理视频教程。这种方式利用多种感官交互或同时产生多重刺激来传递信息,一方面为学员创造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模拟制造出了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引发了学员的 想象力 ,使得学员的感官与想象力相互配合,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资源,更加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学员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灵活应变和处理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与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在未来的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方面,教学的焦点就必须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课程”,由“知识”转向“能力”,以学员获取信息、创造知识为衡量尺度。在未来的多媒体技术与应急管理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所能包容、整合的信息量和可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未来,应急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必将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文字、声音、图形等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 网络技术 ,仿真应急处置训练环境,在网络技术的配合下,使学员置身于身临其境的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鼻等器官,锻炼学员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其记忆、思考和探讨,从而提高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应急管理课程教学能否高效有力地开展就与多媒体技术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息息相关。鉴于这一情形,作为培养培训干部的党校、行政学院就必然要在培养学生认知、选择和理解信息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先进技术,模拟、仿真现实环境,自主开发应急管理教学课程,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创新思维,开拓内容全面、思想深入,并且极具操作性和感染力的应急管理教学课程,真正做到创新学员思想,切实有效培养其在面临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应变和灵活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薛澜,钟开斌中国行政管理2005-02-01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范维澄;中国科学基金2007-03-30

摘要:各种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对应急处置要求很急,对处置 措施 要求很高。因此,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来熟悉预案的程序,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应急管理

一、我国图书馆应急管理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关于图书馆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

(一)应急管理的教育意识淡薄

危机意识是应急管理的起点,也是建立危机预防培训机制的基本前提。在我国,不论是政府官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是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还很淡薄。根据网上初步调查,我国只有极少数图书馆制定了防灾应急预案。如首都师范大学于2004年11月制定的《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新疆 财经 学院图书馆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但这些预案的规定都过于简单化,缺乏可操作性,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难情况少有预见,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可见,这样的预案根本无法实施应急教育,应急教育普遍被淡化了。这样的预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然会使防灾救灾工作大打折扣,容易在危机出现时导致措施无力,从而造成很多机会丧失,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应急管理的教育常设机构缺乏

一直以来,图书馆应对危机的通常做法是当危机来临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决策机关紧急宣布成立一个临时性机构,选派得力干部依托有关职能部门组成救灾办公室、抗灾指挥部等,风风火火地紧抓一阵子,待危机过后就撤销解散,人员各自回归原单位,以后再遇到大的危机事件,就如法再次炮制一遍,循环往复,但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常设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组织。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缺失,造成图书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战略性和延续性,因而也往往无法为图书馆长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指导[2]。

(三)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技能缺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掌握必要的应对危机的技能是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馆员应对危机的技能却十分有限,许多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正确地实施自救和疏散读者,并及时抢救宝贵文献资料了。实施应急教育,必须要以科学的教材作为支撑。我国目前可供使用的公共危机教育教材十分稀少,而且内容大多过时、陈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如,防火教育,只告诉人们遇到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避免烟雾侵害。其实现代建筑大部分都使用了化学合成的建筑材料,如果遇火燃烧,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仅靠湿毛巾是挡不住毒气的,最可行的办法是使用防毒口罩,并且提前确认安全出口[3]。此外,不论是在教育部门还是在行政机构,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专门负责应急教育的部门,专业的公共危机教育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图书馆馆员的应急教育显得更加棘手而又重要。

二、完善图书馆应急教育培训的建议

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是事发突然、破坏力极强。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对图书馆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增强防范意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已引起很多图书馆的重视,但仅靠应急预案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全馆一盘棋,需要加强应急教育培训作后盾和保障。

(一)设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

应急管理在现代图书馆是一项长期而急迫的工作,应从制度上成立对突发性事件进行预测、监控和训练的机构。该部门的职责在于:一是建立、健全统一的突发事件管理指挥系统,对图书馆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作出具体安排,变被动性应付危机为主动性反危机;二是编制图书馆应急预案。针对有可能对图书馆造成威胁的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应急方案;三是建立应急管理教育和训练系统,对广大图书馆馆员和读者进行应急管理教育和危机应对模拟训练,增强应对危机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修订绩效考评体系,在制度上为工作人员有效的应急管理业绩和处理危机的培训成绩提供正向激励。

(二)树立科学的危机教育培训理念

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教育培训理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工作,除国家立法,有关主管部门规定之外,领导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应急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行动上进行落实。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事实证明,只有领导层真正重视了这项工作,才能促使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并形成长效机制,发生突发事件时才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第二,积极开展危机教育。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危机防范教育、危机处理教育、危机案例教育等多种 方法 来帮助馆员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技能,使馆员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培训

从大量的突发事件案例来看,由于我国图书馆馆员及广大读者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以至于一些原本可以避免或减少的伤害反而扩大,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实证明,如果每位馆员及读者本身拥有自救和施救能力,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求助、求生、自救以及施救技能,为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创造条件。

1•学习应急预案

编制完善、适用的图书馆防灾应急预案公布后,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图书馆员工认真学习,要让应急预案从文件柜中走出来,不仅要走进大家的文件夹,更要走进全体工作人员的头脑中、意识里。要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手段,普及防灾知识和应急预案。例如在馆内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指示标牌,张贴清晰简单的馆内平面图;在图书馆网站的首页醒目位置公布图书馆应急预案,让读者可随时查看。这都是简单可行、收效显著的方法。

2•开展案例教育

为了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可选择一些公共场所的突发事例和历史事件进行案例教育。对于图书馆来说,公共场所以及图书馆领域曾经发生过的每一次事件,都是前车之鉴,一定要深刻 反思 并引以为戒。比如2007年7月,云南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自动灭火设备发生异常,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突然喷发,十多名读者和二十多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中毒症状[4]。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如何进行妥当的处置,不仅要进行讨论学习,还要请专业人员辅导,从而寻找最佳处理方案,为此类事故的处理提供解决的依据。

3•应急手段培训

要开展各种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的学习与培训,使大家掌握一些处理应急事件的常识和方法。每个馆员都要熟悉馆舍布局,电源控制地点,安全疏散的设施、 渠道 、顺序、方法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及时报警,及时疏散读者;还要掌握一些逃生自救的原则和手段,如电器电路的切断、外伤急救的包扎止血、人工急救、消毒隔离和消防器材、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等等。仅在馆内进行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走出去,到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如2000年11月,全国第一家消防防灾教育馆———湖南消防防灾教育馆正式开馆。整个教育馆通过实物展览、现场演示、亲身体验等参观模拟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实,使消防宣传教育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5]。到这类专业的教育机构学习,会学习到更加全面的防灾知识,弥补馆内学习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4•应急素质教育

要在馆内开展应急素质教育。面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或盲目指挥,只能导致局面更加混乱,后果更加严重。训练有素、有预案可循的员工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措施得当,从而降低损失、减少伤亡。要教育党团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教育全体员工发扬团队精神,同舟共济,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5•开展应急演练

各种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对应急处置要求很急,对处置措施要求很高。因此,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来熟悉预案的程序,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应急处置靠的是指挥员的临场指挥和应急工作人员的战斗力。只有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实战演练,才能使各级指挥员和应急工作人员熟知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熟知应急处置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不断提高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更加扎实地做好应急工作。最重要的是,对已经成型的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可以检查预案的正确性、程序的科学性,最后根据演习结果分析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尽管有许多突发的灾害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但如果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工作,培养馆员和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沉着应对、自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危害。各级图书馆应当始终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摆在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为读者构筑一道坚固的生命之墙。

参考文献

1、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行政管理2005-01-01

2、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邹逸江;灾害学2008-03-20

精神科危险品管理论文

探索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问题和应对论文

前 言

铁路危险货物的种类比较多,最常见的包括易爆、毒害、易燃、放射性、腐蚀等货物。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有效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为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解决, 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 铁路危险货物概述

什么是铁路危险货物

所谓的铁路危险货物,是指的具有爆炸、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对于其进行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以及处置的过程中,十分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者是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依据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细则的规定,具有以上特征的货物都是属于铁路危险货物。 而根据《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中的规定,铁路危险货物共计九大类,第一类是爆炸品,第二类是气体,第三类是易燃液体,第四类是易燃的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易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五类是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是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七类是放射性物质,第八类是腐蚀性物质,第九类是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铁路运输危险货物的意义

虽然这些危险货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但是同时它们也是工业生产原料和其它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必需品, 又或者是一些危险品不适宜于在某些地方进行处理而需要将其运输到其它的地方来进行处理, 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对于这些货物进行运输。 而之所以要选择铁路这种运输方式,是因为铁路运输的管理相比于公路运输更为严格, 在对于这些危险货物进行运输之前,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查,而相比于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而言, 铁路运输的危害性又相对较小, 即使出现事故,也不会造成如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一样的恶劣后果,所以说通过铁路的方式来对于这些货物进行运输是最为合适的。

铁路危险货物具有的特性

爆炸危险性

爆炸属于一种迅速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在进行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一旦危险货物发生爆炸,将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铁路事故,给周围地区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近些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由于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 由于火灾爆炸引发的人员伤亡数量非常之大, 而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毒害危险性

在所有铁路危险货物中, 毒害品排名第六, 主要包括砷类、异氰酯类、氰化物,其具有非常大的毒性,有可能引发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因此这类货物被国家列为重点监管物品。 同时,一些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毒害副特性,同样需要给予特殊的对待。

燃烧危险性

通常情况下,危险货物的燃烧需要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3 个要素。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如果未能给予有效的控制,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几乎所有的货物都具有燃烧危险性,所以在进行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放射危险性

研究发现, 过量的'射线照射会对人体的器官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诱发呕吐、出血甚至死亡现象。 除了急性大剂量照射外,其余的放射性致伤通常存在一个“潜伏期”,不可能立即表现出来,甚至一些放射性伤害会在下一代表现出来。 由于经常办理放射性货物的车站, 未按照规范和标准对放射性货物进行装卸,工作过程中未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装卸、码放不当等都会引发对身体的放射性伤害。

腐蚀危险性

所谓“腐蚀”通常是指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作用下,使与之相接触的物体逐渐发生损坏的现象,如硫酸、氢氧化钠、硝酸等。 该类物品能够和大多数的物品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一旦与人体、纤维和金属物质发生接触,就会引发比较严重的伤害。 同时发烟硝酸、发烟硫酸、氟硅酸、氢氟酸或素溴等腐蚀性物品还会释放出有刺激性的气体,从而对人体的粘膜、眼睛造成严重的损害,吸入人体后还会对身体脏器造成损害。

2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危险物品仓库设施仍有待改进

虽然目前我国加大对了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并且已经逐渐关闭了大量的危险货物站内办理站,加大对危险物品仓库的投资改造, 但是这些危险物品仓库设施还无法更好的满足需求,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例如,杭州北站月台地面和仓库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破损和下沉现象,导致危险性固体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危险货物专用线过多

调查发现, 目前杭州铁路分局共有 57 条危险货物专用线,并且有 52 条为货主专用线,还在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样一来将会导致危险货物专用线过多, 增加了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安全隐患,极易出现管理盲区。 由于最近几年开始拒绝危罐车站内装卸作业,不断压缩办理站,因此导致危险货物专用线过多,如果通过行政手段给予强行压缩,将会对专用线单位设备造成较大的损失,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设施有待改善

( 1 )仓库。 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仓库是车站的重要设备,是储存和发送易爆、毒害、易燃、放射性、腐蚀等危险货物专用仓库。 此时就需要对危险货物的特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做好仓库的防潮、防热、防雨、防火、防爆等工作。 但是我国大部分的铁路危险货物仓库都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建成的砖木结构仓库,这些仓库在防火、防腐蚀、通风、静电导除、建筑材料等方面都无法更好的满足现代需求,急需对其进行改善。

( 2 )安全检查设备。 其主要用于危险货物放射性物质监测和泄漏检测等方面。 一旦危险货物发生泄漏时,则要求施救人员根据相关设备的检测结果, 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放射性浓度和危险气体类型,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给予解决。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危险货物办理站所具有的安全检查设备比较落后,使用效率较低,基本上是凭借经验判断来制定安全防护及应急处理措施。

( 3 )人身安全防护设施。 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人身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及洗衣房、淋浴房、更衣室、职工保健站等。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办理站所使用的卫生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与铁路《危规》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给予进一步的改进。

危险货物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 专业性比较高的工作, 但是我国大部分的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并未按照要求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 并且危险货物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在岗时间短、缺乏专业知识、员工流动性大、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等,这些都会对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3 确保铁路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的应对策略

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在进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一些易爆、毒害、易燃、放射性、腐蚀等物品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首先,严格托运人资质审查工作。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危险货物严禁办理托运,从源头上杜绝危险货物进入铁路运输系统;其次,严格检查危险货物包装。 对于未按照要求进行包装的危险货物严禁受理和承运;最后,抓好液化气罐车运输工作。 严禁超量运输,对装运液化气的罐车要求具备“液化气罐车准运证”和“液化气罐车许可证”,并且要求充装单位凭借过磅单才能进行托运。 例如在1998 年 7 月 13 日,由湖北武昌开往云南昆明方向的 1913 次货运列车在经过镇远站向西行驶时, 在其进入朝阳坝二号隧道之后发生了爆炸,因为在其 57 节车厢中,列车机后的 13 至25 位编组了 13 节液化气罐,正是这些液化气罐发生了爆炸,造成了列车脱轨、铁路中断和严重的火灾。 这一事故的发生正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对于安全措施加以落实。 所以说要对于危险货物进行运输, 必须要保证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严控自身行为,落实包装检查

① 承运车站要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危险货物运输规范和标准的宣传与教育, 严禁选择不合格的材料来对货物进行包装; ② 承运人受理危险品的过程中,要对包装材质、包装方式、规格尺寸等进行详细的检查, 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对其办理托运; ③ 危险货物承运站除了对包装进行严格检查之外,还需要严控自身行为,明确规范使用车辆,并保证货物堆码等装卸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行。

实行危险货物集中化运输

对于存在违反营业办理限制的车站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如果系发站误办到达, 需要立即通知发站联系托运人前来处理,并且在严密的监护下,把车辆调往就近专用线进行卸车,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完全由责任单位付。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联营点、代办点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货运人员对夹带危险品、匿报托运可能诱发的火灾危害、行车事故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危险品辨识本领和查危警觉, 提高托运人的法律意识。 目前,虽然我国的查危设备存在严重的短缺现象,但是要尽可能提高检查人员的“零意外”意识,对送交的零担货物要适当的增加开箱开包抽查次数,如果发现夹带危险品、匿报托运的现象要给予及时的停业整顿, 同时对路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提高危险货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① 定期对危险货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培训时细化考核标准,明确培训内容,确保培训质量,取得相关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② 对托运人填报的货物品名、标志和包装等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出现匿报、谎报现象。 对于性质可疑或不明物质的托运,要求托运人按照要求提交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说明书; ③ 装卸作业人员在进行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铁路装卸作业安全管理规则》,以确保货物和人身的安全。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铁路网建设不断推进,并且在我国的运输总量中铁路运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属于一项业务性质复杂、技术难度高的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引发不必要的危害, 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范和标准, 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实行危险货物集中化运输,不断提高危险货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妍。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探索的命题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1严峻的现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病的原因中80%—85%与化学因素有关。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全国现有尘肺病人累计达55万人,其中已死亡近13万人,新发病人数每年以1.5—2万例的速度增长;全国每年报告的各类职业中毒人数有数千人,死亡数百人。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职业健康危害已成为我国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我国危险化学品所造成的事故频频发生,有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潜在影响。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估计仅化工系统每年发生300多起事故,严重地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订的,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及执法客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由于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下放,使原有的一些管理部门失去原有作用,而红头文件根本触及不到众多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致使这些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安全监督管理的空白点。 另一方面,我国危险化学品立法管理体系不健全,与国外化学品管理体系不接轨,需要补充完善。例如,我国缺少一部控制工业化学品和民用化学品的综合性环境立法。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新的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90年代起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也建立了新化学品申报审查制度。而我国作为化学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至今尚没有建立这一制度,难于从源头控制污染危害大的化学品的生产和进口。 第三,我国化学品的污染防治工作更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据不完全统计,一部分国外已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化学品,如滴滴涕、甲胺磷、久效磷、砷化合物、偶氮染料等,我国仍有一定量的生产,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危害。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主要注重化学品的易燃性、爆炸性、氧化性、腐蚀性及毒性,很少考虑其环境危害性。因此,迫切需要根据PIC公约等国际公约要求,充分考虑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结合国情筛选确定我国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名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登记制度。 2.2生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老化 我国目前许多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相当落后,设备老化陈旧,由于资金紧张又无力更新改造,造成大量化学事故的发生。例如2000年12月17日,浙江建德某化学工业公司液氨车间发生的大量液氨泄漏事故,就是由于液氨储槽的阀门质量不高、老化陈旧发生炸裂而导致液氨泄漏,造成4人死亡,12人中毒的重大事故。企业安全生产设施配备不齐或质量差、防护效能低,一些设施本身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甚至带病运转,这是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其危害远远大于非危险化学品事故。2.3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有些企业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纪律松懈。加之当前各级机构改革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有些企业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专业人员,致使安全生产监督力量薄弱,安全生产管理不严,安全生产监督不力。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事件处罚不严,造成重大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和废弃后的事故呈上升趋势。 2.4安全教育培训亟待加强 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缺乏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意识差,致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致使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旦遇到反应失控、有毒、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可燃、有毒液体泄漏等现象无所适从,不会操作、不会自救、不会判断,在不正常现象面前无能为力,以致事态扩大。 3对危险化学品应采取的对策 3.1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对策 3.1.1企业应研究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安全措施企业在试制新的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对每种产品应按照实验标准进行试验,并将实验结果得出的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物化性质的技术数据以及防火、防爆、灭火方法制定出技术方案,送交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批量生产。 3.1.2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厂房、车间必须按规定布局 生产使用化学品的厂房、车间必须按照它的危险性的类别,满足建筑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结构构造、厂房防爆泄压、通风采暖、安全疏散、防爆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的要求,并在建筑物内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3.1.3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必须合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要合理,生产设备、管道、容器、反应器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相应地设置安全液封、阻火器、阻火闸门、单向阀、安全阀、防爆片、放空管、液面计、压力计等与防火防爆有关的设施。 3.1.4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生产设备除了经常检查维修管理外,还要定期进行停车大检修,检修的设备、管道、安全附件,要经企业安全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1.5作业的安全要求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电焊、氧割明火作业,最好是将需要动火检修的设备拆卸到安全地点动火修理。无法拆卸而又必须进行电焊、氧割的设备、凡装过或使用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容器、反应釜、管道等,须事先采取水冲洗,蒸汽吹扫,或用惰性气体置换,经取样分析合格,有科学根据不会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动火管理规定,办理动火手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或维修。 3.1.6严禁烟火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间厂房内严禁烟火。禁止带入一切火种,不准穿带有铁钉的鞋和化纤衣服进入车间。开启盛装易爆液体的容器时,应采用碰击不发火花的工具。 3.1.7生产车间不准作仓库使用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车间内不准作仓库存放生产原料和成品。车间内的成品要随时运出入库。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一般要做到当天生产使用需要多少,由领料员到仓库领多少,余料要在每天下班前归还仓库,车间内不应有余料过夜。 3.1.8灌装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时容器应留有空间 在生产和使用易燃液体时,容器内灌装应留有5%的空间。充装可燃液化气体时,其容器应留有15%的空间。在灌、充装液体、气体前,对容器要认真检查,有锈蚀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不准灌、充装液体、气体。 3.1.9容器、包装及包装材料应适应化学危险品的性能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以及包装材料应当适应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性能。产品包装要牢固,能承受挤压并符合安全要求。用过的容器、包装必须经过检查处理,消除危险后方可再用。 3.2运输的安全管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是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借助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在地区上往往是不一致的,有的是集中生产,分散使用,有的则是分散生产,集中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只有通过运输过程完成这种地区间的转移之后,才能满足社会生产使用的需要。 3.2.1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运输爆炸物品、一级可燃气体、一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液体、一级遇水燃烧物品、一级氧化剂时,应由经过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押运员证、司机证的人员押运和驾驶车、船。 (2)在运输公安、消防部门管理规定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须在消防监督机关领取《易燃易爆化学品准运证》后,才能运输。 (3)运输工具上应有(危险标志)。国家安全危险标准规定:红色表示“危险”,黄色表示“警告”。因此,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时,其运输工具上应插红黄双色小旗,夜间运输时,还应安没有红灯,以示“警告危险”。 (4)运输较大量危险化学品,应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使用以柴油做燃料的汽车、拖拉机、自动卸货车、三轮车、畜力车和自行车运输爆炸物品。 (5)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上相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论文

[1]张雷,舒宇,梁永明. 优化服务推进管理确保奥运安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剧毒物品安全管理工作侧记[A]. 高祥阳.北京大学出版社(Peking University Press)[C].: 北京大学出版社(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 [2]邢国显.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物品管理[A]. 张建功 主编.[C].: 方志出版社,2009:196-197. [3]郭加先. 公安 加强民爆物品、危剧毒物品管理[A]. 熊姜义,汪龙舞 常务主编.[C].: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006:228. [4]公安 民爆物品、剧毒物品和枪支管理[A]. 苏志平 主编.[C].: ,2004:167. [5]谢业祥. 公安工作 加强枪支弹药、民爆物品、剧毒物品管理[A]. .[C].: 中华书局,2000:97. [6]郑鹏青. 公安加强特种行业、民爆物品、危险剧毒物品管理工作[A]. 余朝林,汪龙舞 主编.[C].: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188. [7]刘永利,闫克勤,赵志强. 剧毒物品库房管理引发的思考[J]. 中国医学装备,2008,(12). [8]王君霞 刘晏. 安全重于泰山[N]. 中国国门时报,2003/08/21(T00). [9]范德宝. 民爆剧毒物品使用管理十年平安[N]. 人民公安报,2008-12-24(006). [10]记者 宋玮 通讯员 王建明. 地区公安局与民爆剧毒物品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N]. 哈密报(汉),2008-06-18(002). [11]李慧云,于峰崎,袁海. 一种生化和剧毒物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Z]. CN101159057: ,2008. [12]王飞. 剧毒物品出入库双人双帐管理方法[Z]. CN101470826: ,2009. [13]谢业祥. 公安工作 严格枪支和民爆、剧毒物品管理[A]. 卜映芬 主编.[C].: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3. [14]郭加先,周兰燕. 公安 严格危剧毒物品管理[A]. 熊姜义 主编.[C].: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240. [15]张灿. 公安 民爆与剧毒物品管理[A]. 吴帆子 主编.[C].: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3:103. [16]王小平. 保山市公安局 剧毒物品管理[A]. 和金星 主编.[C].: 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126. [17]杨树萍. 公安工作剧毒物品管理[A]. 刘仁健 主编.[C].: ,2008:187.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六年的小学生活眨眼就要过去了。而今,我即将毕业。在这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我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 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熟悉;再回首,母校的一砖一瓦是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的教诲,忘不了,您那亲切的目光。从认字学数到能写会算,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陈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在评选“三好生”时,我落选了。放学的路上,我撅起小嘴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您见了,说:“怎么了,小婷?看,嘴巴上能挂油瓶了!”可我还在赌气,不理您。您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心平气和地对我说:“是不是因为没选上‘三好生’而生气呀?”我没有说话,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您掏出手帕,为我擦去腮边的泪水,和蔼地说:“小婷,你仔细想一想,我们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仅仅为了当选‘三好生’?你这次落选,说明你还有不足之处,不要灰心丧气,机会还是有的。”在你的亲切教导下,我的心胸豁然开朗,从此端正了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终于在期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您说,我能忘记您的教诲吗?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在这六年中,我们度过了多少岁岁月月,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我们曾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地玩耍。现在我们就要分手了,我的心中怎么能够平静呢? 忘不了,可爱的校园!您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每天早晨,含情脉脉地望着我们走进校园。当您看到我们一个个在操场上龙腾虎跃,锻炼出健壮的体魄时,您向我们露出迷人的微笑。更难忘的是,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得到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实用的才干,做人的道理。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再见了,哺育我六年的母校!

危险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性,不仅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存在极大的潜在威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论文,供大家参考。

《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处置要点 》

在化学工业中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槽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之形成了大量的流动危险源,一旦发生泄漏灾害事故后,往往会造成爆炸燃烧、人员中毒、污染周边环境等后果发生。国内外统计表明,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占危险化学品事故总数的30%-40%。考虑到我国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我国发生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概率更大,导致的后果更为严重[1]。

1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槽车的分类

目前国内流动的槽车数量很多,将槽车正确的分类有助于事故处置预案归类,简化培训;有助于事故处置人员熟悉事故车辆,认清事故情况,从而合理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本文中将车辆分为五类,分别是常压罐车、液化气体罐车、冷冻液化气体罐车、管束式压缩气体罐车、罐式集装箱车。

常压罐车

常压罐车一般用来运输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的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二甲苯、盐酸、液碱等,根据运输介质的理化性质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罐体材质,如碳钢、不锈钢、碳钢衬塑、铝合金等。

液化气体罐车

液化气体罐车一般指罐体的设计压力为,设计温度为50℃的装载运输液石油气、丙烯、丁二烯、液氨、液氯等介质的液化气体运输车,主要有半拖挂式汽车罐车和固定式汽车罐车两种型式。

冷冻液化气体罐车

冷冻液化气体罐车是将介质加压制冷而进行运输,常见的冷冻液化气体罐车有液化天然气(LNG)、液氧、液氮、液氩等。

管束式压缩气体罐车

管束式压缩气体罐车为集束罐体组成,分为8管、9管、10管等,设计压力可至20MPa,目前常见的运输气体介质是压缩天然气(CNG),压缩氢气。

罐式集装箱车

罐式集装箱车由箱体框架和罐体组成,罐体有常压的,也有带压的,类似液化气体罐。该类型的罐车有多种种类,如梁式罐箱、框架式罐箱等。

2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槽车的安全附件

槽车由车辆底盘和罐体部分组成,在罐体上一般设有安全阀、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液相管和气相管及阀门、紧急切断装置等主要部件及导静电接地装置等组成,其中安全阀和紧急切断装置是主要的安全附件。

安全阀

安全阀是设置在罐车罐体上最重要的安全附件。其作用是当罐体内介质超压时,安全阀能自动起跳,使液化气体迅速汽化逸出,罐体内压力下降:当降至安全压力以下,便自动回座关闭,以此来排除罐体的异常超压带来的危险,从而使罐车运行安全可靠。

紧急切断装置

紧急切断装置安装在罐车罐体与液相管、气相管接口处,以便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时进行紧急止漏。当罐车的装卸球阀发生故障,泄漏已无法控制时,可用紧急切断阀关闭止漏。装卸作业过程中,如发现火灾或管道破裂等意外事故,操作人员已无法靠近阀门箱去关闭装卸阀门时,可以通过远控 操作系统 关闭紧急切断阀,制止继续泄漏。

3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槽车的应急救援要点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槽车的应急救援的处置步骤一般有划定警戒区域、个人防护、冷却降温、稀释抑爆、倒罐输转、引流控烧等,本文就其中要点展开说明。

划定警戒区域

到达事故现场后,不要盲目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应停在事故现场上风方向。现场指挥员,应首先向知情人了解槽车所运输的介质理化性质、储量、泄漏部位等情况。同时,派出侦察小组,利用侦检器材查明泄漏部位、泄漏物质、扩散范围等。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划定警戒区域,即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封锁事故路段交通,疏散现场车辆,并进行不间断地动态监测,并根据泄漏险情和风力风向,随时扩大警戒范围,禁止无关人员围观和进入现场。警戒区内禁绝一切火种,使用防爆通信工具,不准使用产生火花、静电的工具。积极组织警戒区域内人员向逆风向疏散,除留应急处置所必须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以防人员中毒及突然爆炸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个人防护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展开侦检,根据危化品浓度确定危险区域,进入现场处置人员要根据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防护等级及防护标准如下[4]:a.重危区,采取一级防护,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防静电内衣,戴防静电手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b.轻危区,采取二级防护,着封闭式防化服,防静电内衣,戴防静电手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c.安全区,采取三级防护,着战斗服,戴口罩。

(1)冷却降温当罐车罐体受损、泄漏或着火时,利用雾状水对罐体冷却降温,以达到降低罐体内压、防止罐体破裂目的的一种处置 措施 。在冷却降温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冷却要均匀,不要留下空白,防止罐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破裂;二是对于满液位状态倾翻的罐车,不能对安全阀射水,防止水流结冰冻结安全阀引起罐内压力聚升。

(2)稀释抑爆当罐车发生泄漏时利用雾状水对泄漏物不断进行稀释,降低其浓度,以达到抑制爆炸的目的。在稀释抑爆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由于直流水与罐壁碰撞会产生静电,因此在稀释抑爆的过程中,不能喷射直流水。二是当介质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易产生静电,因此在稀释抑爆的过程中,排险组应及时将罐体尾部及阀门箱内的接地线接入大地。

(3)倒罐输转通过自然压差或利用输转设备将介质通过管线从事故罐体中倒入安全罐内的操作过程。倒罐输转对罐体内压控制较为严格,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操作。排险组可由技术人员及消防骨干力量组成,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操作,消防力量负责配合保障。在实际处置中常用的有静压高位差法、压缩气体加压法、烃泵加压法和压缩机加压法。

(4)引流控烧引流控烧,是通过主动点燃、控制燃烧的方式消除现场危险因素的一种处置措施。由排险组在事故罐车下风方向设置钢丝缠绕软管和燃烧喷嘴,将气相介质送至安全区域点燃,相关技术人员负责监护,直至罐内不再蒸发气相组分。若罐车受损罐体阀门箱处于正常行驶状态,连接导管应由气相管路阀门接出引气;若罐车倾翻罐体阀门箱处于180°对称状态,则罐内液相管口与气相管口位置颠倒,这时连接导管应由液相管路阀门接出引起。

4结语

我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大国,发生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概率较大,必须加强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了解各类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槽车的类型、结构,掌握危化品的理化特征、灾害类型特点,在处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置程序、 方法 对策、手段措施、安全防护,有效处置各类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交通事故。

《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分析 》

1、对于危险化学物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理

当今社会,化学工业随着社会科学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其化学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明显增多,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多发性的等级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就可以判定出来。危险化学品对于人体是存在危害性的,所以,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中毒及上网时间的发生,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之前企业必须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及筛选,避免操作失误,在对容器进行密封时一定要严密,尽最大可能避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发生。现代化学工业的生产表现出设备多样化、复杂化等特征,故而对于所需求的化学品种类以及数量愈来愈多。所以,为了保证人们的声明及身体健康不受伤害、保证社会经济及环境不受到损失,则必须要切实地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理工作。我们不能单单的看到化学品带给我们的益处,同时也要看到危险化学品本身存在的危险性,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牢靠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但是依旧不够完善,就安全评价体系而言,化学物质种类更新比较迅速,申报许可制度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一些相关的技术不是很成熟,导致了对于化学品风险评价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平。安全监管制薄弱,监管部门并没有构成一个百密无一疏的网络,由于一些部门对于责任的分担问题,遇到某些环节是置之不理的,出现了监管方面的漏洞。不仅如此,硬件条件也是不乐观的,实验缺乏技术支撑。所以对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加强危险化学物品有效的安全监理迫在眉睫。

2、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生产过程是受到社会任何方面都比较重视的,这是由于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其危害和牵涉到的各方面利益是非常多的。总而言之,针对突发事件,国家应对突发公李艳伟共事件应急体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把 安全生产 工作做好,这一体系完善的作用就是一旦发生事故,化工企业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对于事故产品物理特性以及性质还有其可能会导致的危害进行充分地了解和研究,并且要及时有效的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方案,以便事故发生时可及时开展救治活动,迅速控制住事故现场,有条不紊地化解危机带来的危害,选出最佳有效的措施阻止危险进一步恶化,在能够确保社会正常秩序的同时,将不良的影响降低至理想化的程度,经济上的损失也要尽可能的降低。在化工企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是十分的关键点的。

3、加强从业培训及 安全 教育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由于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往往会存在人员素质低、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和技术管理落后以及生产条件简陋等特点,所以,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则有必要从其从业人员的实业培训以及安全教育方面着手,另外,为了规范和监督企业人员严谨办公,则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从业培训方面

企业在招录人员时,有必要开设相关知识的测试,草拟合格录用规格,并且严格按照其规格进行录用,不容偏差。在招录人员之后,在任用这些人员之前,企业应当开设相关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培训课程,要求被录用人员一一参与培训,从而巩固员工的专业知识,更加熟悉其设备的操作方法与技能,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与测试。进行多种事故模拟演练,并对其传授各种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措施,以及预防中毒的方法,并制定逃生方案及路径,从而培养员工实际操作和应急救助能力。

安全教育方面

在招录人员时,企业单位除了开设相关知识的测试外,还有必要开设安全教育方面的测试,以明确要求其在从事此工作时必须要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在招录人员之后,在任用人员之前,企业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的方式对其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其讲座的演讲人则可为一些 经验 丰富的化学品管理的专业人士,并且明确要求各级人员必须参加,这主要是因为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地确保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通过.安全教育来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决不允许出现违法违规现象。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理,仅仅靠加强从业培训和安全教育时往往不够的。除了要掌握熟练地专业和操作知识,以及安全意识之外,员工必须要有着严谨工作的态度,所以,为此,企业有必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帮助员工克服习惯性违章作业现象,从而提高安全系数,更为有效的防范风险。

4、加大设备检验力度

在进行化工品生产、储存以及使用时,除了要操作技艺要醇熟意外,对其所用到的设备也要予以注意,不容忽视。为防止设备组装失误和设备陈旧以及设备零件脱落坏死导致严重性事故发生,企业方应当保证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的运行,即对其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检验,除此之外还要市场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其检验效果进行监督并签字。对于盛放危险化学品的容器,部分属于压力容器,而压力容器又属于特种设备,一旦特种设备出现问题,会累及设备内所保存的危险化学品,为保证容器的使用安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制检验,并保存检测 报告 。

5、结束语

发展科技、经济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在从事化工品事业的同时,首先一定要确保自身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旦管理不善,就容易引发事故。上文通过分析加强危险化学物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管理、如何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率作出了一系列阐述,充分说明了做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意义,除此之外,对于企业和社会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从今以后,我们有必要透彻了解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做到放眼世界,努力借鉴和学习各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弃其糟粕,充分借鉴其精髓,并且秉着遵循科学规律的精神,将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从而做到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进而更大的降低事故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论文推荐:

1. 危险化学品运输论文

2. 浅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3. 危险化学品安全论文

4. 浅谈运输物联网在危险品运输监测中的应用论文

5.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论文

6. 有关交通运输论文

7. 运输公司实习论文

我的的的的的1的的的的的的大SF你拉谁看见nfl看哈双方就开了房间阿斯利康发挥撒开了房间里看见1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为大家整理推荐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论文,欢迎各位护理学毕业的同学参考 优质护理的研究 !

【摘要】 目的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保证护理质量安全为目标。方法 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高危人员管理,及时纠正质量偏差;加强护理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急危重患者的护理,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及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业务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结论 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的存在,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处理对策和科学管理。有组织,有效地采取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减少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识别,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成为护理工作管理有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2年来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1 方法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护士责任心不强 急诊科护士接诊一位车祸患者,中午接诊时测生命体征未发现异常,就简单处理报告医生后,放置推车上继续观察,大约2 h,患者呻呤主诉下腹部痛,B超提示肝破裂大出血,导致死亡发生医疗纠纷。分析:由于护士不能履行护理岗位职责,不把患者当回事,误认为患者还是攥车党,忽略了患者的病情,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忽视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耽误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

护士履行知情同意告知不足 脑出血的患者给予翻身,执行翻身卡签名放置护士办公室。分析:由于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告知,忽视了患者举证的依据。

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 重症监护室护士被锐器刺伤的事,而患者HIV阳性,防范措施不到位。分析:由于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知之甚少,不能使用正规的锐器盒,从事高危操作不能提供防护用品,以成本高为理由,忽视了自我保护意识或者职业培训不到位[1]。

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入脂肪乳的过程中,药液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分析:由于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未系统的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巡视患者不及时,发现药液渗出处理方法有误或经验不足等原因,违反了护理技术规范。

用药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 新毕业的护士在未取得注册护士,而单独执行用药医嘱、执行技术性配药流程。分析:由于护士长管理意识模糊,用药安全重点监控不落实,发错药、打错针、重复用药等护理缺陷时有发生不重视药,护理人员紧缺,就利用了未取得护士执业注册的助理护士执行医嘱,造成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护理缺陷主动报告不严格 骨科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未按术后护理常规执行,护士未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急送ICU抢救,造成护理纠纷。分析:由于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手术后护理常规不落实,护士长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作用,主管部门监督或指导工作疏忽,流于形式等影响。事发护理纠纷讨论,科室依然未报告护理部。

护理环节管理

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如危重患者护理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药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如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流程,制定急救-站位-目标流程,通过培训熟练掌握该项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加强护理高危人员管理,及时纠正质量偏差 对新毕业的护士、转岗护士和毕业5年的低年资护士具有潜在风险,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工作。岗前培训内容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2]。重点护理环节包括:患者出入院、转出转入院、围手术期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输血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特殊检查前后的指导等。发生意外及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如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自杀、灾害等)。每天用交班15 min的时间,进行提问护士,每周业务学习,每月考核评估知识目标达标。护理目标到达护士能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意外与紧急事件,掌握意外及紧急事件的处理程序与原则(请示报告、抢救流程、护理记录)。对每个护士进行考核,并建立护士业务档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回馈,并指导护士提高护理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自我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及卫生法律知识,教育护士学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以患者为中心”、“因病施护、因人施护、因需施护”的人性化细节化护理目标;规范护理文书记录:给药注射输液单上签名规范,执行者/核对者双签名严格把关,配药时间、输液时间、输液滴数认真填写。门诊患者皮试每个患者除了有告知,必须还要有告知后护士与患者的双签名证实已履行了告知制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护士缺乏风险意识及危机意识,有的护士盲目执行医嘱,缺乏临床经验,没有辨别执行医嘱的能力,如转抄医嘱和口头医嘱,机械执行医嘱而又缺乏法律文书的记录;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遇突发事件时,对药物存放地点、性能、不良反应等知之甚少,不仅忙乱无序而且不能在第一时间保证用药;护士发药打针后很少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严格执行用药流程,如发口服药的流程规范,双人床边查对签名,防止出现护理差错事故,是临床护理过程管理的一个重点监控。

加强急危重患者护理,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士长对危重患者每天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抓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每天提前和推迟半小时上下班,检查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落实执行情况。每天利用晨间大交班15 min时间,进行工作讲评,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如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技术时,患者气管内痰多,如果不及时发现进行吸痰,造成患者窒息。护士长利用现场演练的方式,培养年轻护士的临床评判性思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

2 结果

通过护理管理者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的存在,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从小事做起(如发口服药)到细节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为临床一线护士提供正确指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 讨论

推行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3],提高护士层级管理。急诊科、ICU、外科、内科病房开展APN连续性排班,为了保证夜班的护理质量,增加夜班护士人数,夜班为全夜班制。护士排班方式:①责任护士班:分为A班(8:00一15:30)、P班(15:00-22:30)、N班(22:00-8:30),每班均由1名组长带领3名责任护士值班,负责本班所有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②日班:(8:00-11:30,14:30-17:30)2名护士负责医嘱处理与核对、收费管理、常用药品与物品准备领取等工作;日班护士2名共同核对医嘱1次。责任组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督促和管理,护理质量由终末控制变为过程控制,使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推行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活动过程中,一旦发生护理差错缺陷,护士就胆心受处罚而隐满不报,要求当事人主动报告,保护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立即通知医师,及时纠正错误,尽可能地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事件报告制度:24 h内及时逐级上报。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夜间通知夜班护士长和总值班。发生差错、事故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按规定报告,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上报程序:病房护士→病房护士长→护理部→院领导。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护理安全用药规范[4],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及危机意识,没有责任感。护士盲目执行医嘱,缺乏临床经验,护士机械执行医嘱又缺乏法律文书的记录;或者在抢救过程中及遇突发事件时,对药物存放地点、性能、不良反应等知之甚少,不仅忙乱无序而且不能在第一时间保证用药;或发药打针后很少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在发现问题中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在解决问题中寻找更好的方法,才能实现持久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参 考 文 献

[1] 陈照坤.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5,4:44-45.

[2] 唐玉平.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和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6,09,26.

[3] 蓝惠兰.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8,12:41-42.

[4] 沈云梅.精神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报,2007,11:39-40.

护理安全是全球性的研究课题,也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和核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安全管理大专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把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但能加深护理人员对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意识,为临床护理操作实践奠定执业安全的基础。综上所述,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也能极少安全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教学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调查物件选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共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名与对照组30名,观察组其中男1例,女29例;年龄18-23岁,平均±岁;其中中专学历25例,大学专科学历5例。对照组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8-22岁,平均±岁;其中中专学历24例,大学专科学历6例。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培训教师配备上没有差别。对照组的培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按照培训手册要求采取集中讲授、个案护理、集中操作示教、电化示教、自学等方式培训,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回示教—临床应用—考核总结。观察组的实践课则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将护理安全内容融人到教学过程中。护生无临床工作经验,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保护病人。带教老师为由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师担任,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做到从手把手到放手不放眼,绝对不允许既放手又放眼。严格要求,确保医护安全。带教老师对每一批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要认真进行评估,仔细了解护生的情况,针对性组织护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预案;可采取集中学习,也可个别指导;利用案例、图片、多媒体进行讲解,使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用法保护自己、保护病人,在工作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

3.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前,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理论考核标准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同操作专案的考核,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同时记录两组实习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4.统计学处理。

用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护生顺利结束8个月的实习,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详见附表。观察组在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病情恶化[2]。现阶段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对护理技术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由于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3],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使护理技术操作的不安全性增加。因此,临床护理带教更应关注护理技术操作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将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设计为重点教学内容,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即在教学中就不断强化学习者的安全意识,为临床实践安全打下基础。在教学设计时,引入安全教育思想,关注护理技术操作关键环节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将护生掌握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护生掌握操作的安全措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护生识别护理技术操作存在安全隐患薄弱环节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难点。设计时依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隔离原则,医务人员的防护原则,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处理”有机结合。把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但能加深护理人员对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意识,为临床护理操作实践奠定执业安全的基础。综上所述,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也能极少安全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张敏;蒋萍;卢绮萍;李建群;护理管理杂志2006-09-1083

2、国外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季晓鹏;王志红;陈亚华;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摘要: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护理安全直接威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影响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养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同时制订护理动态质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医院护理安全;对策;企业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临床护理人员短缺严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随着我院新住院大楼的启用,住院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服务质量更高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过度的工作和身心的劳累必然会造成工作时注意力、警惕性和质量的下降,发生缺陷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加。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技术能力差大多数年轻护士缺乏专科理论知识,特别是新引进的护理人员未经过考核选拔,业务素质、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同时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各种仪器操作不熟练,抢救时手忙脚乱,观察病情不全面。

患者的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改革,患者的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缺乏沟通的技巧,不能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服务态度差现在的学生都是80后的人,独生子女多,在家娇生惯养,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不认真,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解答问题语言生硬,导致患者误解、反感等,给工作埋下许多隐患。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不认真,字迹不清,有涂改现象;护理记录不能全面、客观、动态、连续反映患者病情,常常是记一些客观的内容,未能体现观察的要点、采取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整对一些危险因素监管不到位如压疮、坠床、跌倒等,出现护理缺陷没有很好地分析和改进,责任只落实到当事人,但并未真正让当事人和当事科室采用积极态度应对,使安全隐患不断,最终导致严重缺陷。

管理层监管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好护理部、科护士长监管不力,短时间床位扩编,引进大量的低年资临聘护士,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同时护理管理人员年轻化,导致安全管理经验缺失,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导致缺陷的发生。

二、护理安全的对策及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根本所在。院医德医风办公室、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同时护理部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护士语言行为规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自觉规范行为,增加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部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工作现场会,认真分析、讨论临床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积极制订改进措施,并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月下发护理缺陷案例,要求各科室学习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通过学习让护理人员做到知法、守法、会用法,给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护理制度根据卫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平时工作中出现的缺陷,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比如预防压疮、坠床、跌倒、导管滑脱等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危机值”登记报告制度等,院科两级经常督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

改变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制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用标准规范的仪表、语言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化护理人员工作流程,克服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随意性,使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安全保证。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每年新引进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到科室轮转,对来院3年内的年轻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取得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防止缺陷发生护理部督查、护士长夜查房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排班新老护士搭配,加强重患者的护理重要环节管理,抓入院、出院及转科患者管理环节,加强执行医嘱环节,对易出错环节强化管理就是要改变发生护理不安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事件的积极预防,即把处置行为转变为预防控制行为,消除和减少护理隐患。

规范计算机处理及执行医嘱流程2011年我院计算机网路应用,医嘱的开出、整理、药房发药同步确认,各项治疗卡服药、注射、处置等均由手工抄写变为计算机输入、输出、列印,为保证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及治疗措施,护理部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计算机处理及执行医嘱流程,保证了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有效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应用护理安全标识,防范护理缺陷发生护理安全标识是最直观、最快捷、最具影响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我们先后采用了护理级别标识、药物警示标识、环境区域标识、预防意外标识、导管标识、腕带等。通过标识的使用,可以对护士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使患者参与安全,起到督促作用,有效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三、讨论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护理安全直接威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影响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养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同时制订护理动态质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郑小伟;王泠;中国护理管理2009-06-1566

2、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黄美珍;兰香;中华护理杂志2008-07-05

自制标识在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笑脸标识的应用,可使有些护理人员改变思维定式,改变对质量、对做事的观念,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自制标识在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之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自主设计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针对精神科常见风险类型,用不同颜色及大小的笑脸贴纸在床头卡及一览表中进行标识,每班护士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风险类型,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笑脸标识后,患者常见风险的发生率有所下降(p<),精神科主要风险(自杀、暴力行为、外走)由2014 年12% 的降至2015 年的8%(p<)。结论:笑脸标识清晰醒目,操作性强,美观实用,能警示、提醒医护人员,防范意外事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笑脸标识;精神科;风险管理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性的工作。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等原因而出现各种危急事件:自杀自伤、暴力伤人、外走等;或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患者噎食、跌倒坠床的风险。此类行为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冲动性及不可预测性,正确识别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我科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经验,自主设计笑脸标识并应用于临床,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执行力,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14 年及2015 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均确诊为精神障碍患者,符合ICD-10 诊断标准。其中2014 年具有护理风险患者603人,男性317 名,女性286 名,年龄14-78 岁,平均年龄(±) 岁。2015 年具有护理风险患者691 人,男性378 名,女性313 名,年龄14-82 岁,平均年龄(±)岁。主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根据精神科常见危急事件,设计五种防范标识

统一使用笑脸式样,红色笑脸防范自伤自杀,黄色笑脸防范冲动伤人毁物,蓝色笑脸防范外走,紫色笑脸防范跌倒坠床,绿色笑脸防范噎食以及吞食异物。一览表上面使用直径一厘米的笑脸,床头卡上面使用直径两厘米的笑脸,每种颜色的笑脸在床头卡及一览表上面位置固定:依次为红、黄、蓝、紫、绿。

风险防范标识的使用

在精神科新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分别进行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包括:外显攻击风险行为评估,自杀风险行为评估,跌倒风险评估,外走风险评估以及噎食风险评估5 项。评估发现:2014 年有自杀风险患者105 人,实际发生4 例;暴力行为风险患者219 人,实际发生47 例;外走风险患者178 人,实际发生9 例;跌倒风险患者86 人,实际发生9 例;噎食风险患者15 人,实际发生3 例。2015 年有自杀风险患者127 人,实际发生2 例;暴力行为风险患者237 人,实际发生36 例;外走风险患者196 人,实际发生6 例;跌倒风险患者114 人,实际发生6 例;噎食风险患者17 人,实际发生2 例。以上两组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具有可比性。

根据评估分数确定风险等级,并在床头卡及一览表进行笑脸标识。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好转,风险解除,则撕掉相应笑脸;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出现新的风险,则贴上相应笑脸。进行交接班,使每班护士能够清楚知道患者的风险。

统计学方法

采用 统计软件包,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通过使用笑脸标识前后我科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风险发生率的比较,2015 年低于2014 年,见表1。

(2) 通过使用笑脸标识前后我科风险总发生率的比较,2015 年低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同时,精神科主要风险类型(自杀、暴力行为、外走)总发生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1)护理标识是指为保障临床医疗护理及患者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应用规范的图案、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行业特征标识的总称。实施三防警示标识就是将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的一种超前管理方法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使病区单元的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范于未然。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种警示信息,使之对此有所反应、有所触动,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笑脸标识的设计醒目而又给人以美感,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笑脸标识的使用,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收治患者时更加善于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以便对有风险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此外,笑脸标识方便粘贴及撤除,便于护理人员动态评估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换;而笑脸的设计,减少书写的文字,既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保护患者的隐私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更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及关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

(3)总之,笑脸标识的应用,可使有些护理人员改变思维定式,改变对质量、对做事的观念,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但是,由于笑脸标识使用时间短,其具体功用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主编. 精神病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2] 王雪玲. 精神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20-121,138.

精神科护理风险与管理论文

为大家整理推荐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论文,欢迎各位护理学毕业的同学参考 优质护理的研究 !

【摘要】 目的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保证护理质量安全为目标。方法 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高危人员管理,及时纠正质量偏差;加强护理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急危重患者的护理,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及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业务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结论 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的存在,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处理对策和科学管理。有组织,有效地采取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减少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识别,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成为护理工作管理有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2年来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1 方法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护士责任心不强 急诊科护士接诊一位车祸患者,中午接诊时测生命体征未发现异常,就简单处理报告医生后,放置推车上继续观察,大约2 h,患者呻呤主诉下腹部痛,B超提示肝破裂大出血,导致死亡发生医疗纠纷。分析:由于护士不能履行护理岗位职责,不把患者当回事,误认为患者还是攥车党,忽略了患者的病情,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忽视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耽误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

护士履行知情同意告知不足 脑出血的患者给予翻身,执行翻身卡签名放置护士办公室。分析:由于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告知,忽视了患者举证的依据。

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 重症监护室护士被锐器刺伤的事,而患者HIV阳性,防范措施不到位。分析:由于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知之甚少,不能使用正规的锐器盒,从事高危操作不能提供防护用品,以成本高为理由,忽视了自我保护意识或者职业培训不到位[1]。

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入脂肪乳的过程中,药液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分析:由于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未系统的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巡视患者不及时,发现药液渗出处理方法有误或经验不足等原因,违反了护理技术规范。

用药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 新毕业的护士在未取得注册护士,而单独执行用药医嘱、执行技术性配药流程。分析:由于护士长管理意识模糊,用药安全重点监控不落实,发错药、打错针、重复用药等护理缺陷时有发生不重视药,护理人员紧缺,就利用了未取得护士执业注册的助理护士执行医嘱,造成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护理缺陷主动报告不严格 骨科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未按术后护理常规执行,护士未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急送ICU抢救,造成护理纠纷。分析:由于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手术后护理常规不落实,护士长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作用,主管部门监督或指导工作疏忽,流于形式等影响。事发护理纠纷讨论,科室依然未报告护理部。

护理环节管理

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如危重患者护理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药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如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流程,制定急救-站位-目标流程,通过培训熟练掌握该项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加强护理高危人员管理,及时纠正质量偏差 对新毕业的护士、转岗护士和毕业5年的低年资护士具有潜在风险,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工作。岗前培训内容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2]。重点护理环节包括:患者出入院、转出转入院、围手术期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输血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特殊检查前后的指导等。发生意外及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如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自杀、灾害等)。每天用交班15 min的时间,进行提问护士,每周业务学习,每月考核评估知识目标达标。护理目标到达护士能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意外与紧急事件,掌握意外及紧急事件的处理程序与原则(请示报告、抢救流程、护理记录)。对每个护士进行考核,并建立护士业务档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回馈,并指导护士提高护理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自我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及卫生法律知识,教育护士学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以患者为中心”、“因病施护、因人施护、因需施护”的人性化细节化护理目标;规范护理文书记录:给药注射输液单上签名规范,执行者/核对者双签名严格把关,配药时间、输液时间、输液滴数认真填写。门诊患者皮试每个患者除了有告知,必须还要有告知后护士与患者的双签名证实已履行了告知制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护士缺乏风险意识及危机意识,有的护士盲目执行医嘱,缺乏临床经验,没有辨别执行医嘱的能力,如转抄医嘱和口头医嘱,机械执行医嘱而又缺乏法律文书的记录;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遇突发事件时,对药物存放地点、性能、不良反应等知之甚少,不仅忙乱无序而且不能在第一时间保证用药;护士发药打针后很少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严格执行用药流程,如发口服药的流程规范,双人床边查对签名,防止出现护理差错事故,是临床护理过程管理的一个重点监控。

加强急危重患者护理,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士长对危重患者每天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抓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每天提前和推迟半小时上下班,检查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落实执行情况。每天利用晨间大交班15 min时间,进行工作讲评,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如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技术时,患者气管内痰多,如果不及时发现进行吸痰,造成患者窒息。护士长利用现场演练的方式,培养年轻护士的临床评判性思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

2 结果

通过护理管理者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的存在,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从小事做起(如发口服药)到细节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为临床一线护士提供正确指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 讨论

推行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3],提高护士层级管理。急诊科、ICU、外科、内科病房开展APN连续性排班,为了保证夜班的护理质量,增加夜班护士人数,夜班为全夜班制。护士排班方式:①责任护士班:分为A班(8:00一15:30)、P班(15:00-22:30)、N班(22:00-8:30),每班均由1名组长带领3名责任护士值班,负责本班所有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②日班:(8:00-11:30,14:30-17:30)2名护士负责医嘱处理与核对、收费管理、常用药品与物品准备领取等工作;日班护士2名共同核对医嘱1次。责任组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督促和管理,护理质量由终末控制变为过程控制,使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推行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活动过程中,一旦发生护理差错缺陷,护士就胆心受处罚而隐满不报,要求当事人主动报告,保护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立即通知医师,及时纠正错误,尽可能地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事件报告制度:24 h内及时逐级上报。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夜间通知夜班护士长和总值班。发生差错、事故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按规定报告,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上报程序:病房护士→病房护士长→护理部→院领导。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护理安全用药规范[4],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及危机意识,没有责任感。护士盲目执行医嘱,缺乏临床经验,护士机械执行医嘱又缺乏法律文书的记录;或者在抢救过程中及遇突发事件时,对药物存放地点、性能、不良反应等知之甚少,不仅忙乱无序而且不能在第一时间保证用药;或发药打针后很少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在发现问题中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在解决问题中寻找更好的方法,才能实现持久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参 考 文 献

[1] 陈照坤.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5,4:44-45.

[2] 唐玉平.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和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6,09,26.

[3] 蓝惠兰.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8,12:41-42.

[4] 沈云梅.精神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报,2007,11:39-40.

护理安全是全球性的研究课题,也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和核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安全管理大专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把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但能加深护理人员对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意识,为临床护理操作实践奠定执业安全的基础。综上所述,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也能极少安全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教学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调查物件选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共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名与对照组30名,观察组其中男1例,女29例;年龄18-23岁,平均±岁;其中中专学历25例,大学专科学历5例。对照组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8-22岁,平均±岁;其中中专学历24例,大学专科学历6例。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培训教师配备上没有差别。对照组的培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按照培训手册要求采取集中讲授、个案护理、集中操作示教、电化示教、自学等方式培训,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回示教—临床应用—考核总结。观察组的实践课则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将护理安全内容融人到教学过程中。护生无临床工作经验,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保护病人。带教老师为由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师担任,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做到从手把手到放手不放眼,绝对不允许既放手又放眼。严格要求,确保医护安全。带教老师对每一批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要认真进行评估,仔细了解护生的情况,针对性组织护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预案;可采取集中学习,也可个别指导;利用案例、图片、多媒体进行讲解,使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用法保护自己、保护病人,在工作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

3.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前,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理论考核标准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同操作专案的考核,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同时记录两组实习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4.统计学处理。

用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护生顺利结束8个月的实习,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详见附表。观察组在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病情恶化[2]。现阶段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对护理技术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由于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3],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使护理技术操作的不安全性增加。因此,临床护理带教更应关注护理技术操作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将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设计为重点教学内容,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即在教学中就不断强化学习者的安全意识,为临床实践安全打下基础。在教学设计时,引入安全教育思想,关注护理技术操作关键环节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将护生掌握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护生掌握操作的安全措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护生识别护理技术操作存在安全隐患薄弱环节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难点。设计时依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隔离原则,医务人员的防护原则,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处理”有机结合。把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但能加深护理人员对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意识,为临床护理操作实践奠定执业安全的基础。综上所述,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也能极少安全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张敏;蒋萍;卢绮萍;李建群;护理管理杂志2006-09-1083

2、国外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季晓鹏;王志红;陈亚华;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摘要: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护理安全直接威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影响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养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同时制订护理动态质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医院护理安全;对策;企业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临床护理人员短缺严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随着我院新住院大楼的启用,住院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服务质量更高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过度的工作和身心的劳累必然会造成工作时注意力、警惕性和质量的下降,发生缺陷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加。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技术能力差大多数年轻护士缺乏专科理论知识,特别是新引进的护理人员未经过考核选拔,业务素质、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同时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各种仪器操作不熟练,抢救时手忙脚乱,观察病情不全面。

患者的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改革,患者的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缺乏沟通的技巧,不能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服务态度差现在的学生都是80后的人,独生子女多,在家娇生惯养,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不认真,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解答问题语言生硬,导致患者误解、反感等,给工作埋下许多隐患。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不认真,字迹不清,有涂改现象;护理记录不能全面、客观、动态、连续反映患者病情,常常是记一些客观的内容,未能体现观察的要点、采取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整对一些危险因素监管不到位如压疮、坠床、跌倒等,出现护理缺陷没有很好地分析和改进,责任只落实到当事人,但并未真正让当事人和当事科室采用积极态度应对,使安全隐患不断,最终导致严重缺陷。

管理层监管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好护理部、科护士长监管不力,短时间床位扩编,引进大量的低年资临聘护士,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同时护理管理人员年轻化,导致安全管理经验缺失,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导致缺陷的发生。

二、护理安全的对策及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根本所在。院医德医风办公室、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同时护理部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护士语言行为规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自觉规范行为,增加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部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工作现场会,认真分析、讨论临床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积极制订改进措施,并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月下发护理缺陷案例,要求各科室学习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通过学习让护理人员做到知法、守法、会用法,给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护理制度根据卫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平时工作中出现的缺陷,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比如预防压疮、坠床、跌倒、导管滑脱等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危机值”登记报告制度等,院科两级经常督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

改变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制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用标准规范的仪表、语言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化护理人员工作流程,克服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随意性,使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安全保证。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每年新引进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到科室轮转,对来院3年内的年轻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取得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防止缺陷发生护理部督查、护士长夜查房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排班新老护士搭配,加强重患者的护理重要环节管理,抓入院、出院及转科患者管理环节,加强执行医嘱环节,对易出错环节强化管理就是要改变发生护理不安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事件的积极预防,即把处置行为转变为预防控制行为,消除和减少护理隐患。

规范计算机处理及执行医嘱流程2011年我院计算机网路应用,医嘱的开出、整理、药房发药同步确认,各项治疗卡服药、注射、处置等均由手工抄写变为计算机输入、输出、列印,为保证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及治疗措施,护理部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计算机处理及执行医嘱流程,保证了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有效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应用护理安全标识,防范护理缺陷发生护理安全标识是最直观、最快捷、最具影响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我们先后采用了护理级别标识、药物警示标识、环境区域标识、预防意外标识、导管标识、腕带等。通过标识的使用,可以对护士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使患者参与安全,起到督促作用,有效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三、讨论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护理安全直接威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影响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养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同时制订护理动态质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郑小伟;王泠;中国护理管理2009-06-1566

2、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黄美珍;兰香;中华护理杂志2008-07-05

自制标识在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笑脸标识的应用,可使有些护理人员改变思维定式,改变对质量、对做事的观念,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自制标识在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之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自主设计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针对精神科常见风险类型,用不同颜色及大小的笑脸贴纸在床头卡及一览表中进行标识,每班护士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风险类型,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笑脸标识后,患者常见风险的发生率有所下降(p<),精神科主要风险(自杀、暴力行为、外走)由2014 年12% 的降至2015 年的8%(p<)。结论:笑脸标识清晰醒目,操作性强,美观实用,能警示、提醒医护人员,防范意外事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笑脸标识;精神科;风险管理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性的工作。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等原因而出现各种危急事件:自杀自伤、暴力伤人、外走等;或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患者噎食、跌倒坠床的风险。此类行为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冲动性及不可预测性,正确识别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我科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经验,自主设计笑脸标识并应用于临床,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执行力,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14 年及2015 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均确诊为精神障碍患者,符合ICD-10 诊断标准。其中2014 年具有护理风险患者603人,男性317 名,女性286 名,年龄14-78 岁,平均年龄(±) 岁。2015 年具有护理风险患者691 人,男性378 名,女性313 名,年龄14-82 岁,平均年龄(±)岁。主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根据精神科常见危急事件,设计五种防范标识

统一使用笑脸式样,红色笑脸防范自伤自杀,黄色笑脸防范冲动伤人毁物,蓝色笑脸防范外走,紫色笑脸防范跌倒坠床,绿色笑脸防范噎食以及吞食异物。一览表上面使用直径一厘米的笑脸,床头卡上面使用直径两厘米的笑脸,每种颜色的笑脸在床头卡及一览表上面位置固定:依次为红、黄、蓝、紫、绿。

风险防范标识的使用

在精神科新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分别进行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包括:外显攻击风险行为评估,自杀风险行为评估,跌倒风险评估,外走风险评估以及噎食风险评估5 项。评估发现:2014 年有自杀风险患者105 人,实际发生4 例;暴力行为风险患者219 人,实际发生47 例;外走风险患者178 人,实际发生9 例;跌倒风险患者86 人,实际发生9 例;噎食风险患者15 人,实际发生3 例。2015 年有自杀风险患者127 人,实际发生2 例;暴力行为风险患者237 人,实际发生36 例;外走风险患者196 人,实际发生6 例;跌倒风险患者114 人,实际发生6 例;噎食风险患者17 人,实际发生2 例。以上两组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具有可比性。

根据评估分数确定风险等级,并在床头卡及一览表进行笑脸标识。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好转,风险解除,则撕掉相应笑脸;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出现新的风险,则贴上相应笑脸。进行交接班,使每班护士能够清楚知道患者的风险。

统计学方法

采用 统计软件包,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通过使用笑脸标识前后我科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风险发生率的比较,2015 年低于2014 年,见表1。

(2) 通过使用笑脸标识前后我科风险总发生率的比较,2015 年低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同时,精神科主要风险类型(自杀、暴力行为、外走)总发生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1)护理标识是指为保障临床医疗护理及患者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应用规范的图案、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行业特征标识的总称。实施三防警示标识就是将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的一种超前管理方法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使病区单元的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范于未然。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种警示信息,使之对此有所反应、有所触动,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笑脸标识的设计醒目而又给人以美感,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笑脸标识的使用,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收治患者时更加善于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以便对有风险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此外,笑脸标识方便粘贴及撤除,便于护理人员动态评估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换;而笑脸的设计,减少书写的文字,既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保护患者的隐私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更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及关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

(3)总之,笑脸标识的应用,可使有些护理人员改变思维定式,改变对质量、对做事的观念,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但是,由于笑脸标识使用时间短,其具体功用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主编. 精神病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2] 王雪玲. 精神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20-121,13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