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早期仔猪断奶腹泻病的论文

发布时间:

早期仔猪断奶腹泻病的论文

怎样过好仔猪断奶关,使仔猪快速生长,减少疫病,这里介绍几点:1、适时断奶,从繁殖周期看,断奶越早越好。但在生产中,断奶越早往往发生腹泻较多。根据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验,因为工厂化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平均25日龄断奶,实际上晚生的仔猪断奶只有30日龄左右。此外,仔猪4~5周龄是消化器官发育相对较快的一个时期,所以目前早期断奶以25日龄为宜。2、早补料 从仔猪7日龄开始抓紧早期补料,尽可能早开食,既有利增重,也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减轻断奶后某些饲料对仔猪消化道的敏感刺激。有资料证明,断奶后第一周的泻痢发生率与断奶前消耗的饲料量成反比。因此,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发生。早期补要抓好两个关键。一是饲料的诱食性,二是仔猪补料的配方要全价营养,并容易消化。

问题一:猪仔断奶后拉稀怎么办,该如何防治 猪仔断奶后拉稀的原因 一、断奶应激:突然把仔猪和母猪分开,导致仔猪应激引发拉稀。 二、母源抗体降低:母源抗体1到7天内是最强的可以有效的保护仔猪预防拉稀,随着日龄的增加,母猪分泌的母源抗体减少,会逐渐有强变弱,此时仔猪从母猪身上获得的抗体减少,导致断奶后仔猪拉稀。 三、饲料的更变:仔猪断奶前是食用母猪的乳汁,断奶后摄入的是别的食物,导致突然更变的饲养模式,导致拉稀。 四、预防的措施 仔猪断奶前,要进行药物保健。 仔猪断奶后,要保暖,可以使用保温灯保暖。 保持仔猪的生长环境干燥,避免潮湿,会增加细菌的繁殖速度。 问题二:仔猪断奶后腹泻怎么办 仔猪由于肠胃功能不完善容易细菌感染,凡特施特健乐保氧化锌有抗菌,抑菌,杀菌的功效,有效防止仔猪腹泻。 问题三:断奶小猪腹泻怎么办 1. 注射消炎药物,庆大霉素,痢菌净,磺胺嘧啶钠;按照公斤体重用药,分别注射,不要混合,分别注射到不同部位,以便提高疗效。 2 缺硒地区,可以补充注射亚硒酸钠; 3. 用红糖炒二丑,喂小猪;红糖炒二丑制作方法:二丑适量,去杂,放锅里炒,不停搅拌,等二丑都鼓起来时,加入红糖,继续搅拌,等到红糖熔化均匀沾满二丑时倒出,候凉,粉碎成粉,装瓶备用。根据小猪体重,每个小猪一次喂3---5克,一天喂2次。 问题四:仔猪断奶后拉稀原因/什么病 怎样过好仔猪断奶关,使仔猪快速生长,减少疫病,这里介绍几点: 1、适时断奶,从繁殖周期看,断奶越早越好。但在生产中,断奶越早往往发生腹泻较多。根据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验,因为工厂化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平均25日龄断奶,实际上晚生的仔猪断奶只有30日龄左右。此外,仔猪4~5周龄是消化器官发育相对较快的一个时期,所以目前早期断奶以25日龄为宜。 2、早补料 从仔猪7日龄开始抓紧早期补料,尽可能早开食,既有利增重,也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减轻断奶后某些饲料对仔猪消化道的敏感 *** 。有资料证明,断奶后第一周的泻痢发生率与断奶前消耗的饲料量成反比。因此,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发生。早期补要抓好两个关键。一是饲料的诱食性,二是仔猪补料的配方要全价营养,并容易消化。 问题五:小猪拉稀怎么办 小猪拉稀(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以上的称为白痢,着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 临床症状 1、仔猪黄痢 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 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2、仔猪白痢 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 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 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病理变化 1、仔猪黄痢 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 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 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 2、仔猪白痢 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 肠壁变薄半透明,畅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防治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是小猪常患病,很多养猪户都害怕遇到这样的猪病,一旦发生带来的影响将是很大的,那么如何做好一些日常的小猪黄白痢防范呢? 小猪黄白痢怎么预防: 1、仔猪出生后保证所有仔猪及时的喝到初乳,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仔猪抵抗外界病原的侵入。 2、仔猪刚出生后肠移健(英国凯诺生物)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套肠移健治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预防200Kg体重。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可以有效预防由细菌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 3、猪舍要清洁、卫生、干燥、温暖,定期使用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剂进行带猪喷淋,防止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感染仔猪。 4、合理调节母猪营养,防止母猪乳汁粘稠,引起仔猪发病,可以消除母猪胃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防止母猪体内的致病菌通过奶水传给仔猪。 仔猪发生黄白痢后要立即进行仔猪黄白痢治疗,以免仔猪大面积死亡,引发不必要的损失。 小猪黄白痢治疗: 1、一只仔猪发病后,最好是全窝的仔猪都一起进行治疗,以免仔猪反复出现腹泻。肠移健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套肠移健治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预防200Kg体重。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 2、如果仔猪发生腹泻时间较长,要同时灌服适量的补液盐和葡萄糖辅助治疗,以免仔猪因为脱水死亡。

腹泻绝对是猪场非常头疼的问题,上一期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了仔猪黄白痢,本次根据猪场常发的腹泻总结了仔猪断奶腹泻。断奶仔猪一般腹泻率在20%~30%左右,病死率达10%~15%,发病仔猪生长迟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期我与大家分享断奶仔猪腹泻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1环境变化 环境应激,如果舍内的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增加25%~30%。湿度过高,也会增加腹泻的次数。原来在产房温度高,保育舍温度偏低。 2消化机能不全,饲养方法不正确 由于断奶后饲料没有限制饲喂,本身此时小猪消化机能不健全,导致小猪消化不完全,造成营养性腹泻。 3免疫力下降 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而仔猪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再加上环境、饲料变化等一系列应的反应,使原来不健全的免疫系统有所降低。这样仔猪对抗病的抵抗力就非常脆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就会很容易侵入,导致仔猪腹泻的发生。 4病毒性腹泻 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主要表现拉水样,脱水,呕吐等。 哺乳仔猪和保育前期仔猪死亡率高。 5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球虫、蛔虫引起的腹泻多见,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猪只,呈慢性经过,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病猪发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作初步的诊断。怀疑寄生虫引起的,可收集粪便作病原培养或作虫卵检查。 二、仔猪断奶腹泻防治措施 1提高日粮能量 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保证每天所需能量的绝对摄人量,可以减少仔猪应激。适量添加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可维持仔猪肠道健康的作用。 2调控日粮蛋白饲料 降低日粮的蛋白水平,一般不宜超过20%。减少植物蛋白的用量,增加动物蛋白,如乳蛋白、血浆蛋白的用量,减少应激。 3适量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 维生素在代谢过程中起辅助酶催化作用。在应激过程中,最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是脂解作用,需一系列辅助因子参与酶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维生素E与维生素c。维生素c被认为是抗应激因子,在体内可直接杀死病毒或细菌,增强中性白细胞,有效减缓因断奶造成的应激。 缺铁,可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易感染病菌,发生腹泻甚至死亡。缺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胃肠平滑肌细胞脂质膜会因过氧化发生质变,从而引起仔猪消化紊乱,并伴有顽固性腹泻。因此,断奶日粮要注意补铁和硒。 4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 5饲料液态过渡到固体 可以从液态流食过渡到粉料或颗粒料由于仔猪哺乳期主要吃奶,再加上仔猪肠胃特点流食更容易消化,而且亲身试验过。代乳粉温水冲,就像喝奶粉似的喂刚断奶仔猪过渡。会大大降低仔猪拉稀,大大缩短出栏时间,有兴趣朋友可以做下实验。 6饲喂方式 要勤喂少添,防治消化不良营养性腹泻。

仔猪腹泻病论文

论文仔猪腹泻头次48(21)是一个研究仔猪腹泻的论文名称,在这个名称中的有三个关键部分:论文、仔猪腹泻和头次48(21)。论文是指这是一篇关于腹泻的学术研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腹泻的原因、治疗方法、症状等等相关问题。仔猪腹泻则是这篇研究的重点,意思是研究者主要探讨的是仔猪腹泻的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为仔猪腹泻是论文的主题。而头次48(21)则是一种病因分类方式,可能是论文研究中采用的一种分类标准,或者是所研究对象的特征之一。总之,这个论文的名称并不是很容易理解,需要进一步阅读论文,以了解其具体内容和研究目的。

(一)猪腹泻的疗法 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达50%~60%。 1.停食法:停食是治猪腹泻最简单的一种疗法。 它主要用于中毒引起的一类腹泻, 如饲喂过有毒、霉变饲料引起腹泻。 治疗时首先采用停食法, 防止有毒, 霉变饲料继续进入体内, 让毒物迅速排除猪体,切忌早期使用治泄药, 造成闭门留寇,同时选用最佳的解毒药, 采取对因治疗。常用解毒药有解磷定、美蓝、阿托品、葡萄糖等。 2.驱虫法:这类腹泻主要表现患猪呈现慢性腹泻, 体瘦, 被毛粗乱, 精神不振, 生长迟缓, 发育不良, 泻粪渣粗, 有时虫随粪便排出体外等症状。取粪便镜检, 有大量的虫卵存在。 治疗时, 应选用驱虫法, 虫驱掉腹泻即止。常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盐酸左旋咪唑、阿福丁等。 3.抗生素疗法:该法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腹泻。这类腹泻的特点是有一定的传染性, 共同的临床症状, 相同的病理解剖特征。取病料进行试验室诊断, 可检出病原性微生物。对患有一、二类传染病引起的腹泻, 在选用抗微生物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接种疫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常用的抗微生物药有磺胺类、呋喃类和抗菌类等药。 4.口服补盐类: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猪体都要失去大量的水分、盐分、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 给猪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 严重时还能危害猪的生命。 脱水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使用不便而很难在治疗腹泻之中应用。口服补液盐简单易行、经济,在治疗畜禽腹泻上取得显著的疗效。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组成,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中毒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应用时每25克加水1 000~1 500毫升,任其自由饮用或灌服,灌服量每天4次,用量为轻度腹泻50~80毫升,中度脱水80~100毫升,重度脱水100~130毫升,总液量要求在4~8小时内用完(二)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2003年下半年,我市某养猪户先后3批购进仔猪216头,购回后7天用2头份的猪瘟苗防疫。11月中旬,一圈刚购进的16头猪发病,到12月初先后有67头猪发病,死亡13头,兽医用青、链霉素及磺胺嘧啶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我所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1 临床症状 病猪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精神差,喜打堆,体温40~41℃,眼角有脓性分泌物。病初表现便秘,后腹泻呈淡绿色,有恶臭味,1周后猪耳末端、颈部、腹部出现紫斑。�2 病理变化 共剖检25 kg体重左右病死猪2头,均见脾脏肿大,呈蓝紫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在大肠的后段黏膜上有棕褐色的大小不等的坏死性假膜覆盖,撕开假膜,可见溃疡;其中1头肝上可见散在的点状坏死灶。其他脏器未见异常。�3 实验室诊断 (1)取病死猪的肝、肠系膜淋巴结、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2)无菌取病死猪的肝直接涂布于普通琼脂、.琼脂上,37℃培养24 h时,均长有直径�2 mm�、湿润的灰白色小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革兰氏阴性菌.(3)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板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高敏;磺胺嘧啶、土霉素中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低敏。(4)随机对�8头�病猪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诊断液由省畜牧兽医总站提供,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8份血清抗体均为3log�2和4log�2。结合剖检病变,排除猪瘟感染。�4 防制措施 (1)深埋病死猪,病猪隔离饲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2)有病猪选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剂,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用药5天。(3)全群使用氟哌酸拌料,每次10 mg/kg体重,1天3次,饮水中加入可溶性多维,连用1周。按上述方法用药,除3头症状较重的猪死亡外,其他仔猪均恢复正常。(三)母猪难产治疗法 母猪难产要立即进行助产,助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手和手臂应用0.1%高锰酸钾液或者2%来苏尔液洗净,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猪外阴部周围也可用上述浓度的来苏尔液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助产器械也要煮沸消毒。根据母猪难产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对老龄体弱的母猪,可注射脑垂体后叶素10~3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使仔猪产出。如半小时左右胎儿仍未产出,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按摩子宫颈,随着母猪阵缩,将胎儿慢慢拉出。对母猪羊水排出过早、产道狭窄干燥、胎儿过大等引起的难产,可向产道注射油类润滑剂,助产人员将手伸入产道,随着母猪阵缩,缓缓地将胎儿拉出。对胎位异常而引起难产的母猪,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推入胎儿后肢或前肢,取出胎儿;如果母猪产道干燥,可向产道注射清洁的润滑剂。如果无法矫正胎位,又不能或不宜进行剖腹产,可将胎儿的某些部位截断取出。在助产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损伤产道和感染,助产后应当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以防感染。母猪不吃或有脱水症状,应在耳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维生素C0.5克,加强对母猪的产后护理工作。(四)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山东省费县4-6月某养殖场的猪群中流行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不到2个月内相继有204头猪发病(占猪群总数的68%),死亡82头,死亡率为40%。经调查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共养猪300头,均为3~4月龄育肥猪。4月初,天气连阴雨,猪群中曾出现过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现象,当时诊断为感冒,用抗生素(主要是卡那霉素)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4月11日后,猪群又相继发病,发病后仍使用卡那霉素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从4月11日至5月25日,共发病204头,死亡82头,发病率,死亡率40%。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经及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综合治疗,2天基本控制了病情,以后未再发生猪只死亡。�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在~42℃,呈稽留热型。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眼结膜充血,尿液发黄。除少数猪拉稀粪外,多为干燥粪便,呈煤焦油色。有的粪便上附有黏液,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增数,咳嗽,脉搏加快。有的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的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皮肤上有红斑,指压退色;有的皮肤上有出血斑。病猪消瘦、衰弱,死亡时间为6~18天。�3 病理剖检 取病死猪和病重猪各4头进行剖检,可见病猪消瘦,皮肤发绀,皮下有瘀血斑或出血点,耳部和四肢有浅紫红斑,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肺出血,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水肿。有的可见小块肝变区,肺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黏液,胸膜有纤维素沉着。有的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腹水稍多;肝表面有点状出血及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心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胃底部出血、溃疡;脾有出血斑。�4 实验室诊断 (1)无菌采取病猪胸水、腹水、心血、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等进行涂片和触片,经革兰氏或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散在的卵圆形、两极染色的细小杆菌和弓浆虫滋养体以及假膜。(2)无菌取病猪肺及支气管内黏液,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后,细菌生长良好,形成淡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从典型菌落钩取纯培养物制成涂片,进行染色、镜检,发现散在的卵圆形、呈明显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几种培养基37℃ 24 h纯培养后,发现本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在血清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淡灰白色、露珠样、表面光滑闪光、边缘整齐的小菌落,于45度折光下观察时,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光带;在肉汤培养基中呈轻度混浊,于管底生成黏稠沉淀,表面形成菌环。 (3)用分离菌的纯培养物做各项生化试验,结果该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山梨糖、肌醇、伯胶糖;可产生靛基质和H�2S,.、VP试验均为阳性,不液化明胶。 (4)用pH 的PBS将病猪脾脏和淋巴结研磨制成1∶10悬液后分成2份,第1份不加任何抗生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ml;第2份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 000 IU(μg)处理后,按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ml,结果第1组小鼠在接种后48~�72 h内全部发病死亡。取其濒死小鼠的心血、腹水、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均检到卵圆形的两极染色的小杆菌和典型的弓浆虫。第2组小白鼠在�10~�12天内全部发病。取其腹水抹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游离的弓浆虫滋养体。 (5)从病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作燃料试验,结果为阳性。�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5 防制措施 (1)将病猪集中隔离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因素。病死猪严格处理,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 (2)对病猪可用青霉素(按万~万IU/kg体重)、链霉素(按10~20 mg/kg体重),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10 ml中含TMP g,SMM g,按2种药总量计算为20~25 mg/kg体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后改用土霉素和SMM按500 mg/kg混于饲料中喂3~5天。(3)未发病猪可用土霉素和SMM以500 mg/kg混饲3~5天。经采取上述防制措施后,很快猪只停止死亡,并控制了疫情

仔猪腹泻病料实验论文

(一)猪腹泻的疗法 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达50%~60%。 1.停食法:停食是治猪腹泻最简单的一种疗法。 它主要用于中毒引起的一类腹泻, 如饲喂过有毒、霉变饲料引起腹泻。 治疗时首先采用停食法, 防止有毒, 霉变饲料继续进入体内, 让毒物迅速排除猪体,切忌早期使用治泄药, 造成闭门留寇,同时选用最佳的解毒药, 采取对因治疗。常用解毒药有解磷定、美蓝、阿托品、葡萄糖等。 2.驱虫法:这类腹泻主要表现患猪呈现慢性腹泻, 体瘦, 被毛粗乱, 精神不振, 生长迟缓, 发育不良, 泻粪渣粗, 有时虫随粪便排出体外等症状。取粪便镜检, 有大量的虫卵存在。 治疗时, 应选用驱虫法, 虫驱掉腹泻即止。常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盐酸左旋咪唑、阿福丁等。 3.抗生素疗法:该法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腹泻。这类腹泻的特点是有一定的传染性, 共同的临床症状, 相同的病理解剖特征。取病料进行试验室诊断, 可检出病原性微生物。对患有一、二类传染病引起的腹泻, 在选用抗微生物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接种疫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常用的抗微生物药有磺胺类、呋喃类和抗菌类等药。 4.口服补盐类: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猪体都要失去大量的水分、盐分、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 给猪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 严重时还能危害猪的生命。 脱水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使用不便而很难在治疗腹泻之中应用。口服补液盐简单易行、经济,在治疗畜禽腹泻上取得显著的疗效。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组成,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中毒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应用时每25克加水1 000~1 500毫升,任其自由饮用或灌服,灌服量每天4次,用量为轻度腹泻50~80毫升,中度脱水80~100毫升,重度脱水100~130毫升,总液量要求在4~8小时内用完(二)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2003年下半年,我市某养猪户先后3批购进仔猪216头,购回后7天用2头份的猪瘟苗防疫。11月中旬,一圈刚购进的16头猪发病,到12月初先后有67头猪发病,死亡13头,兽医用青、链霉素及磺胺嘧啶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我所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1 临床症状 病猪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精神差,喜打堆,体温40~41℃,眼角有脓性分泌物。病初表现便秘,后腹泻呈淡绿色,有恶臭味,1周后猪耳末端、颈部、腹部出现紫斑。�2 病理变化 共剖检25 kg体重左右病死猪2头,均见脾脏肿大,呈蓝紫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在大肠的后段黏膜上有棕褐色的大小不等的坏死性假膜覆盖,撕开假膜,可见溃疡;其中1头肝上可见散在的点状坏死灶。其他脏器未见异常。�3 实验室诊断 (1)取病死猪的肝、肠系膜淋巴结、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2)无菌取病死猪的肝直接涂布于普通琼脂、.琼脂上,37℃培养24 h时,均长有直径�2 mm�、湿润的灰白色小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革兰氏阴性菌.(3)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板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高敏;磺胺嘧啶、土霉素中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低敏。(4)随机对�8头�病猪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诊断液由省畜牧兽医总站提供,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8份血清抗体均为3log�2和4log�2。结合剖检病变,排除猪瘟感染。�4 防制措施 (1)深埋病死猪,病猪隔离饲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2)有病猪选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剂,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用药5天。(3)全群使用氟哌酸拌料,每次10 mg/kg体重,1天3次,饮水中加入可溶性多维,连用1周。按上述方法用药,除3头症状较重的猪死亡外,其他仔猪均恢复正常。(三)母猪难产治疗法 母猪难产要立即进行助产,助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手和手臂应用0.1%高锰酸钾液或者2%来苏尔液洗净,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猪外阴部周围也可用上述浓度的来苏尔液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助产器械也要煮沸消毒。根据母猪难产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对老龄体弱的母猪,可注射脑垂体后叶素10~3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使仔猪产出。如半小时左右胎儿仍未产出,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按摩子宫颈,随着母猪阵缩,将胎儿慢慢拉出。对母猪羊水排出过早、产道狭窄干燥、胎儿过大等引起的难产,可向产道注射油类润滑剂,助产人员将手伸入产道,随着母猪阵缩,缓缓地将胎儿拉出。对胎位异常而引起难产的母猪,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推入胎儿后肢或前肢,取出胎儿;如果母猪产道干燥,可向产道注射清洁的润滑剂。如果无法矫正胎位,又不能或不宜进行剖腹产,可将胎儿的某些部位截断取出。在助产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损伤产道和感染,助产后应当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以防感染。母猪不吃或有脱水症状,应在耳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维生素C0.5克,加强对母猪的产后护理工作。(四)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山东省费县4-6月某养殖场的猪群中流行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不到2个月内相继有204头猪发病(占猪群总数的68%),死亡82头,死亡率为40%。经调查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共养猪300头,均为3~4月龄育肥猪。4月初,天气连阴雨,猪群中曾出现过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现象,当时诊断为感冒,用抗生素(主要是卡那霉素)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4月11日后,猪群又相继发病,发病后仍使用卡那霉素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从4月11日至5月25日,共发病204头,死亡82头,发病率,死亡率40%。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经及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综合治疗,2天基本控制了病情,以后未再发生猪只死亡。�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在~42℃,呈稽留热型。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眼结膜充血,尿液发黄。除少数猪拉稀粪外,多为干燥粪便,呈煤焦油色。有的粪便上附有黏液,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增数,咳嗽,脉搏加快。有的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的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皮肤上有红斑,指压退色;有的皮肤上有出血斑。病猪消瘦、衰弱,死亡时间为6~18天。�3 病理剖检 取病死猪和病重猪各4头进行剖检,可见病猪消瘦,皮肤发绀,皮下有瘀血斑或出血点,耳部和四肢有浅紫红斑,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肺出血,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水肿。有的可见小块肝变区,肺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黏液,胸膜有纤维素沉着。有的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腹水稍多;肝表面有点状出血及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心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胃底部出血、溃疡;脾有出血斑。�4 实验室诊断 (1)无菌采取病猪胸水、腹水、心血、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等进行涂片和触片,经革兰氏或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散在的卵圆形、两极染色的细小杆菌和弓浆虫滋养体以及假膜。(2)无菌取病猪肺及支气管内黏液,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后,细菌生长良好,形成淡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从典型菌落钩取纯培养物制成涂片,进行染色、镜检,发现散在的卵圆形、呈明显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几种培养基37℃ 24 h纯培养后,发现本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在血清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淡灰白色、露珠样、表面光滑闪光、边缘整齐的小菌落,于45度折光下观察时,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光带;在肉汤培养基中呈轻度混浊,于管底生成黏稠沉淀,表面形成菌环。 (3)用分离菌的纯培养物做各项生化试验,结果该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山梨糖、肌醇、伯胶糖;可产生靛基质和H�2S,.、VP试验均为阳性,不液化明胶。 (4)用pH 的PBS将病猪脾脏和淋巴结研磨制成1∶10悬液后分成2份,第1份不加任何抗生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ml;第2份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 000 IU(μg)处理后,按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ml,结果第1组小鼠在接种后48~�72 h内全部发病死亡。取其濒死小鼠的心血、腹水、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均检到卵圆形的两极染色的小杆菌和典型的弓浆虫。第2组小白鼠在�10~�12天内全部发病。取其腹水抹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游离的弓浆虫滋养体。 (5)从病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作燃料试验,结果为阳性。�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5 防制措施 (1)将病猪集中隔离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因素。病死猪严格处理,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 (2)对病猪可用青霉素(按万~万IU/kg体重)、链霉素(按10~20 mg/kg体重),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10 ml中含TMP g,SMM g,按2种药总量计算为20~25 mg/kg体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后改用土霉素和SMM按500 mg/kg混于饲料中喂3~5天。(3)未发病猪可用土霉素和SMM以500 mg/kg混饲3~5天。经采取上述防制措施后,很快猪只停止死亡,并控制了疫情

[摘要] 仔猪腹泻是猪的常见多发病,易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危害较大。在规模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据统计,仔猪的死亡率一般为20%-30%,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于仔猪腹泻的占总死亡数的49%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措施得当,防治及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疫病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规模猪场;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腹泻是仔猪饲养阶段相当普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此类症候发病率常常在20%-30%左右,严重的小猪场甚至到70%-100%发病,并引起一定量的仔猪死亡,痊愈猪生长缓慢,推迟出栏时间,给养猪业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在实践中对该类症候采取预防、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以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一、病因 我们认为仔猪腹泻是一类综合症候,多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下痢,甚至脱水、水肿的仔猪疾患。 1.病原微生物,细菌以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常见,病毒类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饲料、饲喂方式的改变,也能引起内源性感染引起腹泻。 2.饲养管理方面,补料、断奶、转圈等因素引起仔猪应激;母猪少乳、缺乳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仔猪怕冷,如不能搞好保温工作,铁、硒等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也是此病的诱因。 二、防治措施 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综合防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1.疫苗预防注射,针对本场常发生的仔猪腹泻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如用大肠杆菌四价基因苗或自家苗在母猪产前20d接种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注射疫苗使仔猪获得主、被动免疫是一种经济、方便可行的方法。 2.抓好母猪产时管理。母猪进入产仔栏(床)前应对产房彻底消毒,可用2%烧碱液消毒产房,对产栏、产床可用1‰碘黄金消毒液消毒。产前对母猪的腹部、乳房、外阴部用1-2‰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擦洗,然后用温开水洗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保证卫生接生。 3.母仔一针保平安。仔猪出生后未吃乳前口喷2mL鱼腥草加2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同时母猪注射800万单位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20mL鱼腥草。可防治母猪产后感染仔猪奶源性腹泻和清理仔猪胃肠道预防仔猪腹泻。 4.搞好仔猪管理。正像我们分析病因时,仔猪刚出生时是怕冷的,仔猪出生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以后逐步降温至22℃左右,简单的可用灯箱保温,有条件的小猪场自制应用电热保育箱也取得明显的效果。及时补料,仔猪出生后5d开始诱食,也可人工塞入仔猪口腔2粒颗粒料,不但可使仔猪胃肠尽早适应饲料,还可明显提高断奶重。注射铁、硒针剂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刚断扔时应限饲,并采取少添勤喂避免腹泻。为预防细菌感染可在仔猪3、7、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mL、;此方法在多个中小猪场应用效果很好。 5.抓好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根据附近村及本村养猪场疫情情况,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的饲养管理,制订疫病防疫和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进行定期消毒,无疫情时7d消毒一次,疫情临近时,每天消毒一次。有条件的猪场建沼气池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发生仔猪腹泻时,及时隔离病猪,及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圈舍、场地。 6.饲喂添加剂: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健全,就需要添加助消化类添加剂如柠檬酸、酶制剂、益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保证正常消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1%柠檬酸维持胃内正常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并且对有些病毒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 三、药物治疗 正确用药、早用药、用对药是减少患病仔猪死亡的重要方法。 1.对因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母猪可采用饥饿疗法,即减一顿料即可,但是应保证有清洁的饮水,母猪、仔猪同时注射鸡新城疫I系50羽/头干扰病毒繁殖可起很好的治疗效果。 2.仔猪后海穴注射十滴水每头5mL,一天一次,一般2次可痊愈。 3.土霉素,,,次碳酸铋, g共研末,加水少许拌成糊状,用器具送入仔猪口中每天2次,2d仔猪可痊愈。 4.用去氧氟沙星口投,连用两天,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调节生理机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维生素B12mL,30%维生素C2mL混合后采用腹腔注射。仔猪体型小,静脉注射有一定难度;腹腔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避免扎伤肠等器官。 6.中药防治。仔猪白痢散由白头翁、黄连、车前子等组成。 以上药物方法可选用一至二种使用,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殖场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国汉,阙俏敏.规模猪场仔猪腹泻综合防治措施初探.畜牧市场,2009(07) [2] 王红宁.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国畜牧杂志,2006(06) [3] 高广生,孙放.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介绍.养殖技术顾问,2011(03) [4] 李兵,韩建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因与防治对策.农技服务,2009(02)

猪腹泻病论文

[摘要] 仔猪腹泻是猪的常见多发病,易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危害较大。在规模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据统计,仔猪的死亡率一般为20%-30%,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于仔猪腹泻的占总死亡数的49%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措施得当,防治及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疫病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规模猪场;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腹泻是仔猪饲养阶段相当普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此类症候发病率常常在20%-30%左右,严重的小猪场甚至到70%-100%发病,并引起一定量的仔猪死亡,痊愈猪生长缓慢,推迟出栏时间,给养猪业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在实践中对该类症候采取预防、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以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一、病因 我们认为仔猪腹泻是一类综合症候,多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下痢,甚至脱水、水肿的仔猪疾患。 1.病原微生物,细菌以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常见,病毒类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饲料、饲喂方式的改变,也能引起内源性感染引起腹泻。 2.饲养管理方面,补料、断奶、转圈等因素引起仔猪应激;母猪少乳、缺乳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仔猪怕冷,如不能搞好保温工作,铁、硒等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也是此病的诱因。 二、防治措施 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综合防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1.疫苗预防注射,针对本场常发生的仔猪腹泻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如用大肠杆菌四价基因苗或自家苗在母猪产前20d接种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注射疫苗使仔猪获得主、被动免疫是一种经济、方便可行的方法。 2.抓好母猪产时管理。母猪进入产仔栏(床)前应对产房彻底消毒,可用2%烧碱液消毒产房,对产栏、产床可用1‰碘黄金消毒液消毒。产前对母猪的腹部、乳房、外阴部用1-2‰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擦洗,然后用温开水洗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保证卫生接生。 3.母仔一针保平安。仔猪出生后未吃乳前口喷2mL鱼腥草加2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同时母猪注射800万单位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20mL鱼腥草。可防治母猪产后感染仔猪奶源性腹泻和清理仔猪胃肠道预防仔猪腹泻。 4.搞好仔猪管理。正像我们分析病因时,仔猪刚出生时是怕冷的,仔猪出生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以后逐步降温至22℃左右,简单的可用灯箱保温,有条件的小猪场自制应用电热保育箱也取得明显的效果。及时补料,仔猪出生后5d开始诱食,也可人工塞入仔猪口腔2粒颗粒料,不但可使仔猪胃肠尽早适应饲料,还可明显提高断奶重。注射铁、硒针剂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刚断扔时应限饲,并采取少添勤喂避免腹泻。为预防细菌感染可在仔猪3、7、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mL、;此方法在多个中小猪场应用效果很好。 5.抓好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根据附近村及本村养猪场疫情情况,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的饲养管理,制订疫病防疫和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进行定期消毒,无疫情时7d消毒一次,疫情临近时,每天消毒一次。有条件的猪场建沼气池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发生仔猪腹泻时,及时隔离病猪,及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圈舍、场地。 6.饲喂添加剂: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健全,就需要添加助消化类添加剂如柠檬酸、酶制剂、益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保证正常消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1%柠檬酸维持胃内正常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并且对有些病毒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 三、药物治疗 正确用药、早用药、用对药是减少患病仔猪死亡的重要方法。 1.对因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母猪可采用饥饿疗法,即减一顿料即可,但是应保证有清洁的饮水,母猪、仔猪同时注射鸡新城疫I系50羽/头干扰病毒繁殖可起很好的治疗效果。 2.仔猪后海穴注射十滴水每头5mL,一天一次,一般2次可痊愈。 3.土霉素,,,次碳酸铋, g共研末,加水少许拌成糊状,用器具送入仔猪口中每天2次,2d仔猪可痊愈。 4.用去氧氟沙星口投,连用两天,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调节生理机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维生素B12mL,30%维生素C2mL混合后采用腹腔注射。仔猪体型小,静脉注射有一定难度;腹腔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避免扎伤肠等器官。 6.中药防治。仔猪白痢散由白头翁、黄连、车前子等组成。 以上药物方法可选用一至二种使用,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殖场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国汉,阙俏敏.规模猪场仔猪腹泻综合防治措施初探.畜牧市场,2009(07) [2] 王红宁.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国畜牧杂志,2006(06) [3] 高广生,孙放.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介绍.养殖技术顾问,2011(03) [4] 李兵,韩建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因与防治对策.农技服务,2009(02)

分布地区pED早于1971年在英格兰地区的架子猪和育肥猪群中暴发,为区别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ofswine,TGE),Avon称之为“流行性腹泻”(Ⅰ型)。1976年Wood报道了在英国各年龄段的猪群(包括乳猪)中暴发了类似TGE的急性腹泻,被称为“流行性腹泻Ⅱ型”,其与Ⅰ型腹泻的区别在于暴发时可侵害哺乳仔猪。1978年Chasey和Cartwright在Wood送检的病料中检出一种冠状病毒样颗粒与Ⅱ型腹泻暴发有关。1978年pensaert和DeBouck从四个猪场病料检测到的原发性致病因子是冠状病毒样颗粒,并肯定地排除了TEGV病毒感染的可能,这种病毒被他们称为猪“类冠状病毒因子”(coronavirus-likeagent,CVLA),将分离的毒株命名为CV777(比利时株)[5-6]。从而证实1978年流行于比利时和英国的流行性腹泻由pEDV(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引起。因Ⅰ型和Ⅱ型腹泻均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故统称为“猪流行性腹泻”(pED)。1980年,西德Hess等报道了相似的猪下痢病例,并与Witte等合作,于1981年指出西德的猪下痢与比利时、英国的pED一致,从而终证实pEDV导致了pED的发生。几乎与此同时,在加拿大、匈牙利、日本都相继报道了这种疾病。然而,目前关于Ⅰ型和Ⅱ型腹泻暴发的临床差异的基础仍然未知。pED在亚洲已成了地方性疾病,这种严重的病情并非由于病毒发生了变异,而可能与受害猪群缺乏免疫力有关。1973年,在我国上海首先发生了猪群类TEG的急性腹泻,终于1983年证实该病的病原是pEDV。1984年,宣华等pEDVJ株(吉毒株)及其它地方分离的H株、CH株(川毒株)培养于猪胎肠单层细胞,并经荧光抗体染色试验和中和试验,进一步证实我国猪群中确实存在pED。当前,据有关部门对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疫病普查的不完全统计,在36种猪病总死亡率中,pED的死亡率占。该病的流行区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在2005年到2007年间,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猪的几种腹泻病进行了RT-pCR检测的结果显示,我国的养猪业因病毒感染而导致腹泻的主要病毒有pEDV、pROV和TEG3种,其中,pED占46%、pORV占8%、TGE占15%,而受3种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占31%。可见pED在我国猪病毒性腹泻中占主导地位[12]。可以看出,pED已成为当前国内猪群腹泻流行的主要原因。2011年后,以哺乳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仔猪腹泻征候群,已成为某些猪场出栏率及生猪价格持续高位的原因之一。国内学者对这种现象众说纷纭,多涉及到“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diarrhea,pED)。猪流行性腹泻1971年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陆续发生,自2013年以来,本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多地暴发,现已有4000多个爆发案例,累计扑杀400多万头仔猪,该病的发生对养猪业的影响沉重。病原猪流行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本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本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从患病仔猪的肠灌液中浓缩和纯化的病毒不能凝集家兔、小鼠、猪、豚鼠、绵羊、牛、马、雏鸡、和人的红细胞。流行特点1传染源病猪、隐性带毒猪。2传播途径pEDV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肌肉接种途径感染猪体,消化道传播(经粪-口)是pED主要但并不是的传播途径[1],王新平等[14]发现pEDV还可在呼吸道内复制,经呼吸道分泌物向外排毒后感染易感猪群;在临床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粪便传播,在猪群(或地区)中呈明显的传染性,从一个猪群(或地区)传到另一个猪群(或地区);可在一个猪群中长期、反复流行;pEDV可经人员、车辆、鼠类等机械性携带引起易感猪发病。3易感染动物易感动物是无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低下的猪群。新生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90%~100%。在免疫过疫苗的猪群,也有可能因免疫注射、其它疫苗干扰、疫苗质量、疫苗种类、猪只机体免疫应答等因素导致免疫后保护力低下。4季节性发生多在11月份开始到次年的5月份逐渐平息。在寒冷季节本病多发,其原因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温带气候有关,此期间天气寒冷、温度偏低、紫外线不强、光照时间短等气候因素均有利于病毒的存活与传播。5在特定猪群中流行时间延长、有周期性、症状减轻在曾有本病流行的地区(场),该病在猪群中每次发生后流行期逐渐延长,pEDV在猪群中反复循环有时甚至在某些猪群中的流行期长达4~5个月之久,但残余的特异性免疫力使发病猪群整体症状减轻。6地方流行性地方流行性是指本病和本病毒在一个猪场持续存在。在国内猪群,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经常引进的易感猪,而是本场新生仔猪在某一阶段对pEDV有易感性。7发病率和死亡率因猪群而异,仔猪发病率高,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90%~100%,稍大日龄哺乳猪群通过治疗与精心护理可使病仔猪成活率达70%以上,但这只是少数病例;断奶至20千克的仔猪,病死率在10%~90%;体重稍大猪,如无其他疾病并发,病死率不高。8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情况增多在临床中多见的并发疾病有仔猪副伤寒、水肿病、增生性回肠炎、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猪瘟、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感染等。这些疾病的存在使病情复杂化,迁延不愈、预后不良的比例会增加,腹泻病愈的猪群因肠道受损、消化与吸收功能部分障碍导致生长不良、死亡病例的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8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24小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的死亡率达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育肥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如果没有继发其他疾病且护理得当,猪很少发生死亡。病猪表现出呕吐、腹泻和脱水,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应加以鉴别。病理变化病死猪眼球深陷;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腺区充血、出血;小肠壁菲薄呈半透明样,肠腔扩张,肠内有大量充盈的无色、或奶样白色的液体内容物,时有黄绿色或白色卵清样物质夹杂其中;肠系膜血管扩张,肠系膜淋巴结肿胀;个别猪有肠套叠发生。诊断一临床诊断猪流行性腹泻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轮状病毒(RV)感染无明显差异,均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但猪流行性腹泻似乎季节性较明显,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并且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出现。1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猪流行性腹泻病死率相对比猪传染性胃肠炎稍低,在猪群中传播的速度也较缓慢些,但近二年暴发的猪流行性腹泻在临床上多为混合感染,因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不差上下。在兽医临床诊断上,有专家把症状为严重呕吐和腹泻并具有传染性的猪病称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而把猪群严重水泻为主、伴有个别猪呕吐并具有传染性的猪病称为猪流行性腹泻。在病理变化方面,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部份病死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2与轮状病毒感染的区别感染轮状病毒主要危害7周龄内特别是12~36日龄的哺乳仔猪,7日龄仔猪以内一般不发病,发病猪如无继发感染则症状较轻,病死率一般不超过10%;但在临床上常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使病情加重,发病率可达90%~100%,死亡率升高,可达30%~80%;大猪为隐性传染。病猪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继而出现下痢,打堆,粪便呈暗黑、黄白色或深灰色水样,较腥臭,持续2~4天。在病理变化方面,轮状病毒感染主要病变在胃和大、小肠,剖检可见胃驰缓,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大小肠黏膜呈条状或弥漫性充血出血,尤以小肠病变较为严重,肠壁黏膜易脱落,小肠绒毛萎缩、肠壁变薄、充气、内容物稀薄如水,呈灰黄色或灰黑色。3与牛病毒性腹泻(BVD)感染的区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类似于猪瘟,感染猪发病通常于生后2~4周龄,部份在出生后几天发病死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仔猪腹泻、急或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与持续感染、免疫抑制、先天性缺陷、母猪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临床表现为贫血、被毛粗乱、生长迟缓及消瘦,有些还见有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腹泻。在病理变化方面区别较大,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以慢性胃肠炎及败血症变化为特征。心外膜、肾脏及淋巴结有多量出血点,消化道卡他性炎症,胃、结肠、盲肠黏膜溃疡,可见有多量的扣状肿,类似慢性猪瘟的病变。二实验室诊断pED的确诊应包括完整的流行病学诊断、临床及病理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过程。并需与其它病毒性腹泻(尤其是传染性胃炎)进行鉴别诊断;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不能将该病与传染性胃肠炎区分;其它检测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免疫电镜(IEM)、免疫荧光(FAT)等方法,在临床诊断中以直接荧光法(FAT)和ELISA较方便、准确,应用广泛。防控措施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产房,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做好消毒等细节工作。断奶仔猪也可以通过感染来缩短该病持续的时间。当存在猪痢疾或其他并发疾病时,治疗并发疾病可加速pEDV的康复。2.加强饲养管理。随时为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并为所有被感染母猪所产的仔猪提供代乳品,因为被感染的母猪会发生无乳症状。患病仔猪可用葡萄糖(如甘氨酸电解质溶液)进行治疗。3.虽然猪用干扰素已用于减少体重损失,而且也已发现混合单克隆抗体和卵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但该病没有特异性疗法。母猪注射疫苗,可以通过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但有些猪场很难起到理想的保护率。4.建议无害化处理仔猪、深埋、消毒。

本病的潜伏期随着猪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仔猪为12~24小时,大猪2~4天。①哺乳仔猪。患猪突然呕吐,严重水样腹泻;下痢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有恶臭;多数发病后2~7天死亡;5日龄内仔猪病死率95%~100%。②肥育猪。染、发率可达100%。突然发病,水样腹泻,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约5~7天,腹泻初期有极少数猪呕吐。③成猪染病但绝大多数不发病,部分猪轻度腹泻或一时便软便,对体重无明显影响。治疗方案: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高,可减少死亡。可用于猪群的预防和治疗。采用肠清 鞣酸蛋白 阿托品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病。1、首先,先注射阿托品,按照每头2-4mg注射;严重病猪可后海穴封闭。2、肠毒清100斤/套,连用23天,同时口服次硝酸铋2-6g或鞣酸蛋白2-4mg,活性碳2-5g。中药可选用地榆炭、肉桂、煅龙骨、神曲、煎煮饮或灌服,一日二次疗效极佳。满意请采纳,如病情紧急(特殊)可点击我头像或名字,有专业的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腹泻病诊断依据论文

【答案】:E分析:①轻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体重下降5%),临床表现不明显,稍有精神不振、轻微口渴,尿少、皮肤弹性正常。治疗只需去除病因,口服补液盐(ORS)冲剂,24小时总入液量达100~150ml/kg即可恢复;②中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10%(体重下降5%~10%)。临床表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治疗时应静脉输液,量为120~150ml/(kg·d),按其计算量的1/2~2/3补充,其余量根据病情及治疗效果决定其取舍;③重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体重的10%以上。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反应差,无欲状,躁动或昏睡,四肢凉,脉细弱,皮肤弹性消失,尿极少或无尿、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短期内即可死亡。掌握“小儿腹泻病的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知识点。

没必要,不知道信息的真假,可能是有人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了解一下腹泻类型及原因。腹泻,这个疾病很常见,但它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却不能忽视。引发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患者饮食不当。但由于这个疾病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腹泻其发病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腹泻病因1、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腹泻病因2、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其特点是: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腹泻病因3、消化不良。夏天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返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腹泻病因4、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就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腹泻病因5、旅游者腹泻。因为出行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而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全身及敏感的消化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和变化。腹泻病因6、饮食贪凉。夏天,很多人喜欢吃冷食,喝凉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腹泻病因7、着凉腹泻。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小儿腹泻病的原因是什么全世界的儿童里面每年因为小儿腹泻要死亡500万左右,我国小儿腹泻的死亡率很低,但是发病率不低。尽管死亡率低,但是我们仍然需要重视小儿腹泻。毕竟腹泻即使不导致小儿死亡,但是总拉肚子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所以腹泻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小儿腹泻不但要重视,而且应该及时治疗。一、第一种叫做感染性腹泻,是由致病因子引起的。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有三大类:1、第一类是细菌。主要有致泻型的大肠杆菌、痢疾、沙门氏菌等。2.、第二大类是病毒。现在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很多,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3.、第三大类是寄生虫。有阿米巴等。二、另一种叫做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饮食不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小儿患其它疾病影响到了消化功能而引起的腹泻。目前我们重视的还是感染性的腹泻,因为非感染性的腹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治疗的。以上为您详细介绍的就是几种不同种类的腹泻的发病原因,希望这些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你带来一定的帮助。虽然腹泻的发病率很高,但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我们就能很好地防止患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