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浙江医学杂志主编是谁

发布时间:

浙江医学杂志主编是谁

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 本科 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 硕士 浙江大学 博士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住院医师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主治医师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副主任医师至今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主任医师至今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呼吸科主任至今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副院长最后学历:博士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1.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2.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3.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4.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分会副主委5.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6.《国际呼吸病学》编委7.《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副主编8.浙江省干部保健专家

1. 陈力等.珊瑚人工骨复合游离骨膜瓣的肌内植入试验. 1/3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4:193~1952. 游离骨膜复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肌肉内移植的成骨效应. 1/3浙江医学, 1995; 17:65~663. 五种骨骼移植替代材料成骨性能的比较研究. 1/3中华医学杂志, 1996; 76:527~5304. 牛骨羟基磷灰石复合游离骨膜肌肉内植入成骨的计量研究. 1/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6; 10:207~95. 肠道缝线对实验性大肠肿瘤发生的影响. 1/3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150~1516. 肝脏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4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17:268~2717. 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2/5实用肿瘤杂志,2005;21:316-3198. 老年患者肝脏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调查. 2/3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8:200~19.游离骨膜复合磷酸三钙人工骨的肌肉内植入试验. 1/4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 18:116~11810.肝癌病人生存质量调查. 1/3暨南大学学报,1998;19:60~6111.假性动脉瘤15例临床分析. 1/3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8;13:31412.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研究进展。2/2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157-16013.外科肝癌病人生存质量研究. 1/5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6(6): 430-43214.胃癌根治手术后病人生存质量随访研究. 2/3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14-1615.人工血管基因工程改造研究的进展。2/2医学与工程,2001:3(3):33-3716.壶腹部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2/3中国癌症杂志,2001;11:301-30417.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2/5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5):316-32018.腹部外科手术出血量的观察和评估。2/3护士进修杂志,;17(7):499-50119.胃癌根治术术中出血量的观察。2/3护理学杂志,;17(5)20.避免损伤胰尾的巨脾切除术:二级脾蒂离断法 3/6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12): 758-75921.外伤性胫腓骨骨折伴血管损伤16例分析.1/4中华外科杂志,2005; 43 :1621-162222.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1/4中华外科杂志, 2002; 40(10):762-76523.重组人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家猪凝血和免疫指标的影响.1/4血管外科2002; 3(3):46-5024.双层血管细胞种植提高人工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的实验研究. 1/5中华外科杂志,2003; 41(2): 143-14525.重组人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家猪凝血和免疫指标的影响.1/4浙江医学,2003; 25(1): 19-2326.变异型tPA基因转染对血管内皮细胞tPA活性和种植粘附性的影响.1/6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10):624-62627.携载VEGF基因人工血管的移植实验研究. 1/5血管外科2004; 5(2);42-例残胃癌外科治疗预后生存分析。1/5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2):208-21029.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治。1/5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1):6830.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修补外伤性脾破裂。2/2浙江医学,2004;26(1):57~5831.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2/3国外医学外科分册,2004;31(5):271-27432.门脉高压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2/2浙江医学,2004;26(12):911~912,9573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会。2/2浙江实用医学,2005;10(1):33,5034.肝脏尾状叶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二例。1/6中华外科杂志,2004; 42(16):108835.全小肠切除术后患儿短肠综合征治疗经验。1/5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19(8):6893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和补体的影响.2/3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37.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制备的技术改良。3/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3):211~21438.意外胆囊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2/7中华外科杂志,2005;14(3):211~21439.胃癌组织中CD97stalk和CD55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2/5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327-331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美国罗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联合腔镜诊治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医院管理学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浙江临床医学杂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二十多本杂志编委。蔡秀军教授在他近20年的从医生涯中,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及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众多病人及同道们的称赞。在长期的临床一线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腹部外科和腔镜外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造诣。开展了背驮式肝移植,高难度的肝脏尾状叶、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完成了国内病例数最多的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他除了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外,还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至今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编、参编的著作10余部。曾获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英才奖、1999年浙江省青年科技奖、中国普通外科杰出中青年学者称号,入选2002、2004年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是浙江省优秀医生、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 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2002年度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黑龙江医学杂志主编是谁

康巍康巍,女,出生日期:,技术职称:主任医师,职务:科主任,毕业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最高学位:本科。中文名:康巍国籍:中国出生日期:职业:主任医师毕业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要成就:1998年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代表作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工作单位:哈医大五院基本信息所学专业:医疗系从事专业:消化内科工作单位:哈医大五院通讯地址: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邮政编码:163316工作简历1970年12月至1974年09月集贤地区医院护士1974年09月至197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1977年10月至1979年12月会龙山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医师1979年12月至2001年03月双鸭山矿务局总院主任医师2001年03月至今哈医大五院主任医师擅长领域消化内科重症、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治疗。消化道内窥镜的操作,镜下诊断及治疗。ERCP的操作和诊断技术。论著论文1.《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刊于1991年《黑龙江医学杂志》2.《雷尼替丁与麦滋林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刊于1994年《国际麦滋林学术汇编》3.《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3例》刊于1997年《中国新消化病学杂志》4.《介入性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刊于1998年《中国超声杂志英文版》5.《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刊于1998年《中国医药论从》6.《贝络纳治疗功能性便秘58例》刊于2000年《中华临床医学杂志》7.《洛塞克和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观察》刊于2001年《中华临床医学杂志》8.《高山红景天对大白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刊于2007年《肝脏杂志》9.《高山红景天对肝纤维化大鼠PDGF-BBMRA表达的影响》刊于2007年《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核心期刊》科研成果1.肝利健软胶囊临床开发研究荣获1998年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胃镜下应用微波凝除胃息肉的研究荣获双鸭山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大庆地区肝硬化流行病学研究荣获大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不是,只是普通的期刊。核心期刊查询:

医学杂志主编是谁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术团体。学术团体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果,会上的发言常被记录下来,然后印成若干副本分发给团体内外的成员。有些科学家则用交谈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这就是期刊问世前科学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一种新的学术工具──期刊在学术通讯和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诞生,使学术思想和知识的收集、交流和传播进入一个新时期。历史最久享有盛誉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建立,1665年创刊(至今仍继续出版)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和同年法国出版的《学者周刊》(1665~1938)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早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涌现,科学门类越分越细,于是分支学科的学术团体和出版物逐渐产生。公认最早的医学期刊,首推1679年法国出版的《医学新进展》。中国的中医药杂志约有 400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内容包括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别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说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早期的西医药期刊,19世纪中叶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主编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博医学报》创刊于1887年,后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今天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学刊物,至今仍由中华医学会总会编辑出版。随着科技的发展,刊物增多,文献量增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往往从本专业的少数期刊中难以窥察某项研究课题的全貌,于是把原始论文收集、浓缩和排序的摘要、提要、题录等形式的期刊出现了,这就是二次文献,即检索性期刊。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摘杂志是德国1769~1776年出版的《各学院优秀外科论著摘要汇编》。文摘杂志在报道和交流科学成果的同时,又可作为检索工具,使科技情报活动获得新的发展,又可视为科技情报诞生的标志。由于文摘简明扼要,且包含原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深受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因此发展较快。中国的医学文摘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报道国内文献的《中国医学文摘》,分为16个分册和《中国药学文摘》;另一个是报道国外文献的《国外医学》共分44个分册,这些分册覆盖了医学大部分的专业面。

张宏光,男,心脑血管研究中心主任医师,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教授,1948年出生,1974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现任卫生部心脑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脑血管中心主任医师。中国高血压防治学会副会长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流行病分委会委员 、心血管疾病杂志编委 、世界心脏联盟全球心脏论坛指导委员会成员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委员会会员、《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老年心脏瓣膜病防治以及冠状动脉CT成像诊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展了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国家教委科研基金)、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参加研究“心气虚实质”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别获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心脑血管病的研究项目,在世界卫生组织MONICA合作研究项目中负责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工作,是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先后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杂志》、《中华中医学杂志》、《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先后曾经参加了8部学术专著的编写。并担任《中国医药导刊》、《世界医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脑血管疾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多种国内外杂志副主编、编委。

一个个不高的女人带个痦子吧?我也在怀疑这个人

浙江医学杂志主编

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 本科 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 硕士 浙江大学 博士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住院医师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主治医师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副主任医师至今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主任医师至今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呼吸科主任至今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副院长最后学历:博士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1.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2.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3.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4.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分会副主委5.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6.《国际呼吸病学》编委7.《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副主编8.浙江省干部保健专家

1.左心声学造影现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3年9卷5期, 347~349 赵博文,王新房.2.心肌声学造影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4年10卷3期198 ~200 赵博文,王新房.3.超声对比剂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5年18卷4期224~225 赵博文,王新房.4.声振微气泡右心声学造影20例报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年11 卷2期 95~99 赵博文,王新房.5.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瘤2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5年11卷5期 319~320 赵博文 高敏 范妙英 寿金朵 夏萍6.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49例 浙江医学1995年17卷6期 321~325 赵博文 冼棠超 高敏,范妙英 寿金朵7.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5年11卷增刊1号23 赵博文 高敏,范妙英 寿金朵8.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瘤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5年11卷 增刊1号 104 赵博文 高敏,范妙英 寿金朵9.左室条束改变155例分析 浙江医学 1996年第18卷3期 149~150 何红 冼棠超 赵博文10.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诊断永存动脉干3例 浙江医学 1996年第 18卷4期 252~253 沈同芳 赵博文 范妙英 寿金朵11.前上纵隔纤维粘液肉瘤心腔内转移1例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年12卷5期 Page 68 赵博文 范妙英 寿金朵 冼棠超12.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位碟瓣的评估 中国超声 医学杂志1997年13卷3期31~33 赵博文 范妙英 寿金朵13.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Ebstein畸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7年 13卷2期 139~140 赵博文 冼棠超 范妙英 寿金朵14.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深插管监测中的应用 浙江医学 1998年第20卷3期 163 李洪根 赵博文 范妙英 寿金朵 吕江红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of Medical (SJM) mitral valve.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98 Vol Supplement II, 1998 Page 149 Zhao Bo-wen; Fan Miao-yin, Shou Jin-duo, Fan Xiao-min, Mizushige K, Matsuo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improving diagnosis of interatrial shunting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aneurysm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98 Vol 32 Supplement II, 1998 Page 150 Zhao Bo-wen; Fan Miao-yin, Shou Jin-duo, Fan Xiao-min, Mizushige K, Matsuo of myocardial v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contrast echaocardiography(MCE) and low dose 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98 Vol Supplement II, 1998, 129 Zhao Bo-wen. Mizushige K. Watanabe K. Takagi Y. Ueda T. Iwado Y. Kondo I. Matsuo .心脏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的应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 杂志 1999年第6卷1期, 33~34, 何启才 赵博文 李泽坚 王永清 郦志军 叶伟文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atrial shunting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aneurysm detected by 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Angiology 1999, Vol 50, 745~753, Bo-wen Zhao, Katsufumi Mizushige, Tang-chao Xian, Hirohide Matsuo2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三尖瓣闭锁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增刊1号, 64, 孙亚萍 赵博文21.声学造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膨出瘤心房水平分流的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增刊1号, 65,22.心肌声学造影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慢性冠心病行PTCA术患者的心肌功能及血流灌注特点的对照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增刊1号 ,174, 赵博文 水重克文 渡边一史 高木雄一郎 植田 孝 古本 涉 岩藤泰庆 近藤 功 松尾裕英23.心脏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年第16卷1期, 42, 何启才 赵博文 李泽坚 王永清 郦志军 叶伟文24.心肌声学造影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慢性冠心病行PTC术患者的心肌功能及血流灌注特点的对照研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0年2卷 增刊 Page 44 赵博文 杨倩 范晓明 汤富刚 范妙英 吕江红 寿金朵 冼棠超 水重克文 渡边一史 植 田孝 高木雄一郎 松尾裕英2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三尖瓣闭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15卷 , 64, 孙亚萍 赵博文26.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三尖瓣闭锁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 11期, 874~ 875, 卢一丹 赵博文27.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 2001年第17卷6期,345, 何启才何正富 赵博文28.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膨出瘤心房水平分流的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1卷3期,181~ 182。赵博文 寿金朵 吕江红 范妙英 范晓明 汤富刚 徐海珊 杨倩 冼棠超29.自制声振微气泡心脏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年第 3卷 第2 期89~91。马新光 赵博文寿金朵 范妙英 吕江红 范晓明 汤富刚 徐海珊 杨 倩 冼棠超30.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成形术的监测评估研究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 7卷 第 4期 286~287 赵博文 何启才 周大春 王永清 范晓明 汤富刚 范妙英 寿金朵 吕江红 徐海珊31.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诊及ICU/CCU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华急症医学杂志 2002年 11卷 第3期, 206, 赵博文 鲍德国 潘孔寒 范晓明 汤富刚 范妙英 寿金朵 吕江红 徐海珊 冼棠超32.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体外循环主动脉深插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18卷第8期, 599~600, 赵博文 吕江红何启才 陈自立 周大春 范妙英 寿金朵 汤富刚 范晓明 徐海珊3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声学造影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18卷第9期 赵博文 吕江红 徐海珊 寿金朵 范妙英 汤富刚 范晓明34.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第11卷8期506~507。赵博文 宋伊丽 陈湫波 徐海珊 寿金朵 吕江红 汤富刚 范妙英 范晓明 冼棠超3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钝性外伤性室间隔缺损1例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第11卷10 期 615赵博文 范妙英 徐海珊 寿金朵 汤富刚 吕江红 范晓明 of valvuloplasty using intraoperative transesopg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Scientific Sessions Abstracts of The 13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diac Doppler Society(ICDS), Vol 9 Supplement P 62. Zhao Bowen, He Qicai, Zhou Dacun, Wang Yongqing, Fan Xiaomin, Tang Fugang, Fan Miaoying, Shou Jindou, Lu Jianghong, Xu Haishan37.谐波成像在胎儿超声心动图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1卷11 期 673~675. 赵博文 寿金朵 徐海珊 吕江红 范妙英 汤富刚 范晓明38.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三尖瓣反流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超声影像 学杂志2002年第11卷11期 694~695 赵博文 宋伊丽 徐海珊 吕江红 寿金朵 汤富刚 范妙英 范晓明3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 1例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18卷第11期878 徐海珊 冯剑 赵博文40.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 术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卷第1期 64~65 潘美 赵博文 姚向平 王永清4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第5卷1期 64 吕江红 范晓明 赵博文 汤富刚 范妙英 寿金朵 comparison study of harmonic imaging (HI) and fundamental imaging (FI) in fetal echocardiography。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2003年4(3): 374~377 Zhao Bo-wen, Tang Fu-gang, Shou Jin-duo, Xu Hai-shan,Lu Jiang-Hong, Fan Miao-yin, Fan Xiao-min, Pan Mei43.超声诊断胎儿单心室并永存动脉干1例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2卷 6期 384 潘美 赵博文44.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卷第7期 赵博文 潘美 宋伊丽 寿金朵 吕江红 徐海珊 汤富刚45.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内强回声结构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2卷 8 期 赵博文 潘美 宋伊丽 寿金朵 吕江红 徐海珊 汤富刚 范晓明 范妙英46.频谱多普勒及 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19卷8期591~594 赵博文 汤富刚 潘美徐海珊 寿金朵 吕江红 范晓明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 Index 的对照研究 临床超声学杂志 2004年 6卷1期 7~11 赵博文 潘 美 寿金朵 徐海珊 吕江红 汤富刚 范晓明 林 莎48.室间隔缺损并双腔右心室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赘生物1例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2期 156 赵博文 潘美 指数综合评估正常胎儿心室功能的定量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 13卷3期 165~169 赵博文 潘 美 汤富刚 范晓明 寿金朵 吕江红 徐海珊 林 莎 applications of fetal echocardiography in detection of fetal arrhythmia : 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451 fetus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ZHAO Bowen 赵博文, ZHANG Songying 张松英 Pan Mei 潘美, XU Haishan 徐海珊, SHOU Jinduo 寿金朵, LU Jianghong 吕江红,TANG Fugang 汤富刚, FAN Miaoying 范妙英, FAN Xiaoming范晓明 and Lin Sha 林莎 2004 Vol 117 3期 474~4775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主动脉缩窄.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20卷3 期 221~222 赵博文 潘 美 罗叶旋 吕江红 寿金朵 徐海珊 林 莎5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20卷 4期 307~309 赵博文 潘 美 汤富刚 寿金朵 吕江红 徐海珊 林 莎53.胎儿超声心动图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4, 23卷2期 潘美, 赵博文54.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妇产科学杂志,2004年 39卷6期 365~368 赵博文 潘 美 张松英 宋伊丽 徐海珊 寿金朵 吕江红 林 莎 唐海林 1.《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血管畸形及心律失常的检测研究》200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启动基金 万元.2.《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血管畸形及心律失常的检测研究》200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资助经费12万元。3.《急性冠脉阻塞和再灌注时收缩期及收缩期后室壁改变的动物试验研究》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科学基金, 万元. 1.《临床介入治疗新趋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9月。2.《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陈兴灿陈兴灿,博士后,主任医师,现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南京军区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放射学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CT和MRI杂志》、《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等职务。中文名:陈兴灿职业:主任医师主要成就: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二等奖代表作品:《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器械》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40多篇,被SCI收录1篇,参编专著5部。获南京军区医学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各一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一项。《自控腰椎纵轴加压器》获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器械》获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胶原酶溶核术的疗效比较》获2003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直接穿刺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获2004年《介入放射学杂志》优秀论文三等奖。参与完成的《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研究》获200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二等奖。荣立总政授予三等功一次。主要从事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等骨与关节病及其他各系统肿瘤的介入治疗和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

新医学杂志主编是谁

1960年生。现任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科,任内科住院医师,1987年任血液科住院医师,1990年晋升为血液科主治医师,1996年晋升为血液科副主任医师,200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0年起任血液科副主任。擅长各种恶性血液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血液病。长期以来主要从事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诊治各种恶性血液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血液病。经常参加院内外会诊,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担任内科教研组血液病教研室副主任,经常承担大学生的理论课授课及临床带教工作。先后参与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初临床研究、小剂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砷剂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的临床研究。近期参与小剂量砷剂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获2001年上海市卫生局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同时也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论著十篇。参加十部专著的编写工作,其中担任主编一部,副主编三部,编委一部。担任《新医学》杂志特邀编委。

侯铁胜现兼任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协会肢残委员会创伤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等37个学术任职。曾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首任组长、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等12个学术任职。1974年开始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6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超过3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45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25部专著编写工作,发明专利4项。曾担任长海医院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每年参加本科生、进修生和研究生教学,深受好评。共指导研究生47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18名。英语水平达到“四会”,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1979年2月和“模范军医”吕世才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手术队,在战场上救治了上千名伤员,荣立集体二等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五项。1992年评为第二军医大学首批A级教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998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0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6年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晋升为将军级教授。侯铁胜,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少将军衔。1950年10月生,1968年4月入伍,1969年2月入党。1974年10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6年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2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12月始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12月任该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8月任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7年,长海医院骨科主任10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脊柱学组组长。创立了长海医院脊柱外科,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6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手术队,获集体二等功及个人嘉奖;1993年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骨科学突出成就奖。1998年、2006年各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党员、A级教员,先后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侯铁胜教授在33家学术团体任职及兼职,具体如下: 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伤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颈腰痛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学会副主委;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杨浦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中国外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委;中华微创骨科杂志常委;中华新医学杂志常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编委;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外科年鉴编委;临床骨科杂志编委;现代骨科与研究杂志编委;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委;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澳大利亚生物医学科学家学会(FACBS)委员;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组长上海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承担9项科研项目。获奖26次。发表论文79篇。编写专著26部。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3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5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达2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行认可。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72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13部专著编写工作。共指导研究生42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17名。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贰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五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10年晋升为三级教授。侯铁胜教授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2013年获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引领学科发展成就奖。2013年聘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2014年当选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理事。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