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军事医学期刊现任编委简介

发布时间:

军事医学期刊现任编委简介

眭维国眭维国出生于1964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文名:眭维国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64年6月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主要成就: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代表作品:《器官移植内科学》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基本信息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6月专业技术职务:主任医师专业:外科学(泌尿外)导师层次:博士生导师导师类别:专业学位型最后学历: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学历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任职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主任医师,肾脏科主任,全军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主任,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军区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器官移植内科学杂志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科研简介概述主持开展了全国例数最多的在线式透析病人血容量监测工作,主持肾移植高致敏患者应用多种血液净化方法清除肾移植高致敏患者体内抗体研究,使该类肾移植受者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在国内首次采用交叉反应组配型为PRA阴性患者进行供受者配型,同时在军内最早为高致敏人群采用交叉反应组配型,显著提高供受者HLA相配率,上述两项研究均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在肾移植研究方向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编《器官移植内科学》,参编《器官移植并发症》,《肾脏替代治疗学》,《临床医学动物实验基础理论与方法》等专业论著。于2004年获得军队医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军区医学科技创新一等奖,2006年军队医学成果三等奖,2007年军队医学成果三等奖。于2008年发表的关于肾移植排斥反应研究方面的SCI文章,并获得卫生部、广州军区以及广西科技计划基金课题三项。于2006年先后被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肾脏学组成员,广西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器官移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军区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器官移植内科学》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特约编委。于2005年起任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近3年来共主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参编《器官移植内科学》,《肾脏替代治疗学》,发表论文11篇(第一作者),其中SCI论文2篇(第一作者)。主要研究方向1、肾脏移植排斥反应分子生物学机理2、肾脏、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术表学术专著《器官移植内科学》2009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获奖情况1、致敏与非致敏患者肾移植配型研究获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高致敏人群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预防获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肾移植排斥反应分子机理系列研究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研课题1、广州军区课题“军事损伤所致MODS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研究”,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课题经费12万。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IgA肾病患者B淋巴细胞编程紊乱机制的研究”,项目经费8万元。目前可支配总经费:20万元

李春德,男,出生,编审, 硕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研究方向:医学编辑学。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指导者发表论文共 4 篇,1998年以来,共主编出版专著(译著等) 2 部,获奖成果 10 项。李春德,男,1951年4月生,1974年1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1986年毕业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学专业(硕士)。现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军优秀医学编辑、科技开发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荣立三等功1次。兼任第三届、第五届全军医学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新闻出版专业高评委,第三届、第四届《军事医学科学院刊》常务副主编及其他杂志编委。曾从事神经药理学研究10多年,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在20多年编辑工作中,历任期刊编辑部主任、期刊编辑室主任和图书编辑室主任、期刊副主编和出版社副总编、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等职。

张西正教授目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与装备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教授是国家生物力学学科带头人之一,担任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同时他还是《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医疗卫生装备》、《医用生物力学》、《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等杂志的编委,可以说是国内生物力学界成果颇丰的一位学者。张西正教授所领导的团队借助生物力学和组织工程学所研制了许多医疗器材,如:水刀、机器搬运床等。张西正教授在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生物力学学科的科研项目申请方面有一定关系。总体来说,所从事的研究军地通用,发展前景较好。你如是那名调剂的考生,专业和导师都不错。

军事医学期刊简介

解放军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0258-879X]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 - 第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 第6位主题分类:Health Sciences: Clinical MedicineR:综合性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000-5404]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 - 第3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 第2位主题分类:Health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R:综合性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000-2790]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 - 第2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 第3位主题分类:Health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Health Sciences: Public healthR:综合性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1009-3486]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 - 第117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 第98位主题分类:Engineering: Marine Engineering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9-3443]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0年)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1年)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 - 第110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 第80位主题分类:Engineering: General and Others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al and Others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eneral and Others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002-722X]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外国语 - 第8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外国语类 - 第8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版)提示: 排序:语言学 - 第18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年版)提示: 排序:语言学 - 第6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年版)主题分类:Arts and Humanities: Language & LinguisticsH3/H9:外国语: H3/H9:外国语解放军医学杂志 [0577-7402] 期刊详细信息 看看投稿指南? 哪里有全文? 获取全文,请点击: DOAJ开放获取期刊指南收录起始年 2011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 - 第6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 第7位主题分类:Health Sciences: Clinical MedicineHealth Sciences: Emergency Medicine and Critical CareHealth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Health Sciences: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 & ResearchR:综合性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000-5501]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 - 第20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 第36位主题分类:Health Sciences: Clinical MedicineHealth Sciences: Emergency Medicine and Critical CareHealth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Health Sciences: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 & ResearchR:综合性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9-3516]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 - 第73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 第57位主题分类:Engineering: Aerospace and Aeronautics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挂“军”字的核心,请看下哪个刊物适合呗,谢谢。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按学科分门别类的进行系统评价的医学学术期刊目录,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主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也叫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参照标准,

同时各地高校和卫生机构根据各地的需要按期刊的影响引子等条件将医学类期刊分为一类、二类或者A、B、C、D等,这种分类方法由于各地的要求不统一,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9 药学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军事医学研究(英文) [2095-7467]期刊详细信息期刊名称:军事医学研究(英文)MIL MED RESNo Pinyin Available2095-74672014243611同行评议:是 PubMed Central 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开放获取电子期刊收录起始年 2014 卷: 1

军事医学杂志编委

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常任理事,国际Cochrane组织热带病组成员,国家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反恐(生物)应急处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三防”医学救援(防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军结核病防治技术指导组成员,北京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中国热带医学》特邀编委,《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编委,《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编委。

邱景富 副院长(主持工作)邱景富,男,1967年5月出生,1991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预防医学博士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的分子耐药性与环境微生物控制。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加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厅校级课题。共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 收录10篇。完成省级科研成果3项,1项获得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解放军医学杂志》特约编委,卫生部预防医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卫生微生物学》副主编。主要学术任职包括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预防医学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分会委员,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卫生局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周荣华 书记周荣华 男、1955年10月出生,1973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调重庆医科大学(原重庆医学院)工作,先后在设备科任副科长、科长,设备处任副处长,机关总支任副书记、书记,检验医学院党总支书记,2011年10月任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蒲 川 副院长蒲川,男,四川人,1968年6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会员,重庆市部门级“五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重庆市卫生政策支持专家。199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从事医事法学、卫生政策研究。先后承担卫生部、WHO、最高人民法院、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教委等10余项研究课题;出版专著2部;总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事法律专业系列教材1套,主编教材3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法制研究钟晓妮 副院长钟晓妮,,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第二届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与《医学教育探索》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近年,主要从事居民健康、卫生服务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参编了国家级统编教材6本、专著5部,先后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等项目10余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我国西部高危人群暴露前用药减少HIV新发感染的可行性研究”;主持研究项目《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获重庆市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何俊琳 副院长何俊琳,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遗传优生教研室主任。重庆市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生物学组西南组理事。主要从事遗传与优生学、医学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向涉及:①胚胎着床及其发育的分子机制;②遗传性出生缺陷临床诊断及其发生机制和预防;③环境与生殖健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儿童基金会项目3项,重庆市科委项目2项、以及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人口与计生委等厅局级项目5项。作为主研人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规划教材4本,专著1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尹定洪 副院长尹定洪,男,湖北人,1969年3月出生,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2年、1998年在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分获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和卫生统计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先后参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七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等医药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学校和重庆市重大、重点教改项目并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现分管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

欧共体ARC科学基金及荷兰DAA科学基金评审委;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 、国家973、863基金评审、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及人事部留学归国优秀人员和博士后基金评审委;中国国家骨髓库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理事;全军、北京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等。国际《Stem Cells》、《Inter J Hematol》、《Vaccines》、《Intern J Exp Path》及《Tissue Antigens》杂志审稿专家;《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华实用医学杂志》、《国际输血与血液学分册》、 《军事医学》、《中国生物技术杂志》等编委;军队及北京市科学基金、成果及药品评审委; 军队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

叙事医学期刊简介

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是在2001年由 丽塔·卡伦 (Rita Charon)提出的医学概念。 叙事医学是“由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充分挖掘了个体的叙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医学的专业性与普世性,为 科学 与 人文 之间的交流开辟了通道。 2006年,中国国内期刊第一次出现了“叙事医学”一词。

知识拓展

概念简介:

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丽塔·卡伦(Rita Charon) [5-6]  在2001年提出   ,她也是叙事医学的倡导者。

叙事医学是“由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而叙事能力指的是“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动的能力”。

叙事医学充分挖掘了个体的叙事能力,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医学的专业性与普世性,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流开辟了通道。

提出背景:

医学经历了巫医盛行的神灵主义、朴素经验主义、机械主义时代。

随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工业革命的兴起,在机械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人体被视为机器,治疗疾病和修理机械异曲同工。随着进化论的提出、细胞学说的发展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发现,医学进入了现代的生物医学模式,这一模式以生命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知识,探寻致病因子,从而清除病灶,修复躯体。

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得医学进入了现代科学的范畴,离“治病”更近,但也离“救人”更远。20世纪以降,医学知识迅速积累,医学技术不断革新,医学成为了一门专业化极强的学科,诊疗治病的成功率逐渐提升,人类的预期寿命稳步增长。然而,生物医学模式将“病”与“人”分离,把重心放在了对抗疾病,忽略了人的因素,不时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

医学界内部对此早有反思。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恩格尔在美国《科学》上发文,提倡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这是医学模式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飞跃。

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已有近半个世纪,但占据目前医学理论和实践主流的依旧是生物医学模式。该医学模式虽在理念上令人信服,却难从行动上落实,偏重于理论化、框架化、道德化,最后不免陷入理想化、空泛化乃至说教化的倾向。

医学界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医学转化实践方式,这便是叙事医学诞生的契机。

不是 这个是一个国家级普刊 质量挺好的 双月刊

叙事医学是与循证医学互补的重要医学分支。

叙事医学临床应用是通过沟通、写作、反思等方式,与患者同理共情,建立医患互信,提高患者医从,改善就医体验,叙事医学是收集和解释患者病历的有效工具,医患共同决策,为医生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参考,它是医学和文学范畴的交叉学科。

1、叙事医学的两工具。

医者的自我是带着叙事能力的医者是实践叙事医学的最佳工具,是“倾听”“再现”的主体。医者的在场)是全身心地聚焦于当前的病人,吸收病人给出的信息,用提问得到更多信息

2、叙事医学的三要素。

叙事医学实践过程的三个要素是关注患者,倾听疾病故事再现,指通过创造性的方式为关注的内容赋予意义获得归属关系即伙伴关系。

叙事医学介绍:

1、基本简介。

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医学也是在当时提出了一种看待病人的新方式。要求医生引导病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而不是对每一位病人都用千篇一律的规则强迫说出空白表格所要求填写的信息。

2、叙事医学的意义。

学医之外的人,或朋友或亲戚,在听到他人的医疗故事时,他们通常只能表现出怜悯、安慰或呼叫医生。相反,医生不仅仅是听故事,而要必须从这些故事中收集临床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从而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就要像训练有素的读者与小说家之间形成互动的方式一样,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重拾医学人文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医生更谦逊、更尊重病人、更能够站在病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当然这种医生的养成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3、叙事医学的践行。

卡伦医生既是叙事医学的提出者,也是叙事医学的践行者,在每次临床工作中她都亲力亲为。例如,在查房中,她注意聆听病人所讲述的故事,在病人脱衣服准备检查时,她暂时离开房间,按照病人所述顺序把刚才的内容记录下来。

安徽医学杂志现任编委

担任以下杂志编委和评审:《Neuroimage》、《中华预防医学杂志》、《Neur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华精神科杂志》、《浙江医学》、《浙江医学教育》、《中国现代药物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主要的科研方向有:性定向研究、药物依赖研究、神经功能与脑成像研究、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优化治疗方案研究

胡 志(1957—),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安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科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安徽医科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艾滋病政策与管理研究室主任。学习经历1982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原华西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安徽医科大学皮肤与性病学专业(艾滋病预防干预方向)博士学位。2001年-2002年赴英国做访问学者,并先后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地考察学习。研究领域(1)卫生政策与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是艾滋病政策与管理;(2)卫生服务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是初级卫生保健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3)疾病控制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是艾滋病预防干预、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4)卫生管理教育。社会兼职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CDC艾滋病防治专家,安徽省艾滋病协会理事,安徽省卫-8项目专家。全国卫生管理中青年学会副主任、全国卫生管理教育学会常委、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副主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编委、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科技奖励《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研究报告》获得2007-2008年度安徽省人民政府社科类一等奖;《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获201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排名第一);《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策略研究》获安徽省人民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卫生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培养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卫生管理学教程编写框架与思路》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指标体卫生管理学教程》《卫生经济学教程》、《社会医学教程》、《医院管理学教程》、《管理心理学教程》系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出版专著教材:担任编委会主任,策划并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套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8本,包括《卫生管理学基础教程》、《、《管理运筹学教程》、《医院财务管理学教程》。其中主编《卫生管理学教程》、《卫生管理学基础教程》、《医院管理学教程》,主审《医院财务管理学教程》,已在2003年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受聘担任卫生部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医院管理学》副主编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编委。副主编《初级卫生保健管理》、自编《卫生政策概论》试用教材等。专著:主编《<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使用手册(试用)》,2008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理论与实践》,201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

《安徽日报》《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6月1日,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2019年3月21日,获得“全国党媒优秀扶贫报道”奖项。《新安晚报》《新安晚报》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晚报,1993年1月1日创刊,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晚报”、2009年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等。《决策》《决策》(原《安徽决策咨询》)是由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安徽预防医学杂志》《安徽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95年7月,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安徽医学》《安徽医学》杂志是由安徽省卫生厅主管、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于1973年创刊,系月刊,于当月28号出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日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