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口腔分册

发布时间:

中华医学杂志口腔分册

一般三类,五年一评。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口腔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R9 药学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0、重庆医学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2、天津医药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5、营养学报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环境与健康杂志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中国卫生统计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中国职业医学14、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6、中国卫生经济17、毒理学杂志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中国妇幼保健23、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辽宁中医杂志16、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18、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解剖学报5、中国免疫学杂志6、免疫学杂志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解剖学杂志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生理科学进展15、中华病理学杂志16、神经解剖学杂志17、现代免疫学18、病毒学报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5、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检验杂志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护士进修杂志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中华内科杂志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中华血液学杂志6、中华肝脏病杂志7、中华消化杂志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中华肾脏病杂志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中国循环杂志18、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病杂志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中国内镜杂志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外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外科杂志2、中华骨科杂志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中华创伤杂志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7、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中华神经外科杂志9、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0、中华烧伤杂志11、中华麻醉学杂志12、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3、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4、中华手外科杂志15、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8、中国器官移植杂志19、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临床麻醉学杂志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6、中华男科学杂志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妇产科杂志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实用妇产科杂志4、现代妇产科进展儿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儿科杂志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临床儿科杂志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中华小儿外科杂志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肿瘤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肿瘤杂志2、癌症3、中国肿瘤临床4、肿瘤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7、肿瘤防治研究8、中国癌症杂志9、实用肿瘤杂志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神经科杂志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3、中华精神科杂志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5、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临床神经病学杂志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皮肤病杂志2、临床皮肤科杂志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眼科杂志2、中华眼底病杂志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4、眼科研究5、眼科新进展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5、口腔医学研究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放射学杂志2、临床放射学杂志3、实用放射学杂志4、中华核医学杂志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类核心期刊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中国药理学通报4、药物分析杂志5、中国新药杂志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中国抗生素杂志1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3、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中国药房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7、华西药学杂志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每4年更新一次,最新一次是2015年8月出版第七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分为核心库以C为标记和扩展库以E为表记)

你具体看看你的文章方向和这个期刊相关性吧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会员注册

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含),下载两份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申请表,填表需两位老会员介绍推荐鉴字,寄中华口腔医学会即可.

加入口腔医学会的方法是可以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公众号申请。

中华口腔医学会是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群众团体,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社团法人,是政府联系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我国口腔医学科学的社会力量。

学会成立以来致力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先后加入了“国际牙科联盟(FDI)”、“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及“国际牙医师院(ICD)”,发展了IADR及ICD会员,成立了IADR中国分部。学会成立后派团参加了国际牙科联盟大会,和IADR年会。

相关信息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团结广大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推进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促进口腔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口腔医学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

为会员和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口腔健康水平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医学科学技术工作、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科教兴国、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国家科研重点和卫生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在学术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优良学风,发扬学术民主,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倡“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及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发扬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这个会员的话大约应该有3000人左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集体来的呢?

可在新闻出版总署首页“在线办事”→“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 →“媒体类别:电子期刊”里输入“CN11-9285/R”查询

国外医学杂志口腔分册

7月 现在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任教授,正畸科主任,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参加学术团体及任职务 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2002,3-2006,3)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02,3-2006,3)四川省医学会口腔医学专业会员会第五届会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2,8)《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2002,11-2006,11)《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委(2002,4-2006,4)《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副主编(2002,4-2006,4)《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2002,4-2006,4)《医用生物力学》编委(2002,9-2006,9)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2002,8-2006,8)中华口腔医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8-2006,8) 固定功能矫治器前伸大鼠下颌后髁突适应性生长改建特征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颌前伸时髁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张应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来源成骨细胞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多曲唇挡的设计、作用及临床应用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结构的比较研究Osteogenesis in the glenoid fossa in response to mandibular advancementExpression of type X collagen and capillary endothelium in condylar cartilage during osteogenic transition-a comparsion between adaptive remodelling and natural growthHerbst矫治器在不同重建时对髁突软骨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支抗的稳定性体外不同张应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诱导分化过程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的表达变化成都地区青少年下领牙弓后可利用间隙的预测研究Forward deviation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enhances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of condylar cartilage indiacted by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ype X collagen体外不同张应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元纤维合成的影响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后舌的形态、位置和舌骨位置变化的初步分析Early responses of osteoblast-like cells to different mechanical signals through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固定功能矫治器前伸大鼠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窝新骨形成的定量评价Herbst矫治器在不同重建时对口颌肌肉后牵引矫形力的方向对上颌腭部位移及应力分布的影响骨质疏松老年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

(1)担任的社会及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容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颌面创伤学组副组长第二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程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执业资格认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容外科技术项目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员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成都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校内技术管理委员会委员成都医学会第七届五次口腔专业委员会秘书成都市第三届科技术顾问团顾问《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副主编《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第一届编委会编委《解剖与临床》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编委(2)已获科研及学术成果:1、 2003年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 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 四川省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4、“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教学中的口腔种植学教学实践”四川省2001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六5、“《口腔颌面部手术应用解剖学》新课程的创建与实施”四川大学2001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第一(3)培养研究生情况: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18名。

(近年):1. H. He, P Ngan, , of onplants as stable anchorage for facemask treatment:A case report. The Angle ;75(3): 402-4092. H. He, , M. and cephalometric evaluation of Class II malocclusion treatment by distal molar movement using the pendulum applianc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03;82 (special issue C):.贺红,樊明文,边专等.兔牙本质磷酸蛋白稳定性分析. 口腔医学研究.2003 ;19(1):.贺红,韩光丽,张漫等.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治疗II类错合的临床及头影测量评价. 口腔医学纵横.2001;17(4):.兰青,贺红,程祥蕙.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法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2004;25(3):325-327,.赵殿才,贺红,陈国新等.错合少年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2004;20(2):. 赵殿才,贺红.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器治疗OSAS疗效评价.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8):. Hong H, Guang Li Han, Man Zhang et al., Effects of modified pendulum appliance on Class II malocclusion and dentomaxillofacial development.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679-56819. 兰青、贺红。 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法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扫描电镜观察. 口腔医学研究. 200310. 贺红。成人正畸的牙周状况.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29(1):36-3811. 刘志坚、贺红。Onplant 骨膜下种植体支抗系统. 口腔医学研究.2004;20(1):95-9712. 刘加荣、边专、贺红。固定矫治器与菌斑形成.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29(3):186-188著作:1. 口腔正畸功能矫治技术( 万字).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2. 口腔生物学( 万字). 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3. 口腔正畸临床操作与技术( 万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编委.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论文分值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论文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大家不妨来看看我推送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论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前言

在我国教育制度的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也在教育主流中占据一片天地,近些年高职教育在国家扶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越发被人们所关注与重视,因此提高和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教学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现今教学发展,符合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加强高职口腔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同行间交流,一起探索高职口腔专业教学的新道路。

2提高高职口腔专业教学质量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性

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评估以及《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健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培养方案,找到提高高职教学教学方法和质量保障的措施方法。确定好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明确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出高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向社会和用人单位输出高水平人才。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放心等。中国的口腔医疗市场在不断扩大规模,高素质的人才紧缺。高职口腔专业的教学极其重要,其能培养出面向基层、高素质的高等口腔医学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职业教育改革滞后等原因,导致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单位的工作,所以,提高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本着对学生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进行改革。

3当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高职口腔医学的教学道路上起步较晚,教学理论基础较为不足,同时存在着教学理论研究不够、观念落后、不符合实践应用等弊端。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对高职教育的理论缺乏一定的研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足,教学观念也没有丝毫创新。当前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该以学科的理论导向为主要特征,而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继续把学科理论作为教育重点。

4提高高职口腔专业教学质量的方式

职业院校要注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说也属于医学的范围范畴,但其与口腔医学专业在教学要求、教学目的以及培养目标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科为中心来展开教学的教学模式,其基础和口腔、临床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分开授课,进行实践课的时间非常少,教学的前后期内容不能连贯,许多的专业基础内容都不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导致超过一半的内容不能适应实际而被学生快速遗忘,从而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的手动能力差现象;传统教学内容中的轻预防、保健及康复,重治疗、医疗的医学观念在关于防止口腔疾病上将学生带入医学观点误区;传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课程不仅学科门数多,而且必修课程也不少,学生每个星期的学时数也不少,但因为内容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在学习负担如此重的情况下关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差强人意。所以,针对以上原因,对于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的高职院校,自然注重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关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是针对培养具有口腔修复技术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其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其教学内容也偏向于贴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而非传统教学的理论知识。

高职口腔专业教学授课内容、计划及教材的选定

在目前,开设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院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通常都是选择以“专业目标培养为导向,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的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这类教材才关于实践和理论的度上掌握得当。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飞速进步,这类教材已经不能满足随之发展迅速的口腔医学技术要求了。再加上不同院校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及理念,教师在套用相同教材时,又会因为口腔医学的出身从而将学生带回传统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因此在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材修订也显得极为迫切。在编写教材时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进行专业教材制定,同时根据院校所处地理环境及优势特点开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具体课程,以此保证技术专业能与社会需求相挂钩。但也要保证理论知识的完整性,使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毕业时不仅拥有专业的技术实践能力,还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高职口腔专业教学在院校国际上的沟通合作

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院校在创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时间不同,其教学模式、理念、设备、方法还有大纲、计划、具体教材都有着不同的差别,再加上各个学院设置专业也要考虑到其办学专业的特色与实际效果,所以在口腔医学技术的教学上各自有着其教学优点与经验。因此,就要通过多方面途径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取长补短,在资金及办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派遣教师及学者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办出色的国家参观访问及学习。现如今,科学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达与创新,在进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时自然要合理利用,从而加强校际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相互学习与沟通合作的条件下,共同进步,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现相互启发、优势互补、智慧资源共享的办学共赢局面。再通过对国外先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学习后,将适合学院的办学技术与方式引进,从而保证教学的实际操作课程的先进性。

高职口腔专业教学与就业单位的加强合作

高职院校通过对参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培养,而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在技工所以及齿科加工中心从事作业,一般在学生进入实习期后院校也会安排学生进入这些地方实习。在技工所以及齿科加工中心这些企业中,通常都会有着水平极高的口腔修复技术人才,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有着数十年以上的口腔实践教学经验,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得到他们的实践指导与帮助,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莫不是一种极大的教学帮助,因此学校要重视这一社会教学资源,要通过加强与这些企业间的合作,从而保证这一社会教学资源的'稳定。院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科研活动、学术组织以及科研合作、人员互访等具体方式与途径来实现合作关系的加强,专业教师通过与企业在不同程度上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丰富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还能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当下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新型工艺有所了解,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非常有益。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沟通,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参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能对实践教学有更深的体会和经验的累积,也为以后的专业技术在实践方面打下牢固基础。

5提高高职口腔专业教学质量的经验

教学教学目标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和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就职于口腔医院诊所这类用人单位,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上,一定要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口腔诊所或者是基层的卫生院中,需要毕业生具备诊断口腔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具体知识。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口腔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能够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合理地选用教材,把培养职业技能作为基本纲要,要始终坚持在工作教学过程中强化好实践的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用的资源配置,职业资格认证要把握好。再根据岗位要求,确定教学任务,以实际行动来作为教学导向,积极训练专业技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实施临床实践,比如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来传授经验,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学生的技能得以加强。在假期中,可以为优秀努力的学生安排医院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才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在毕业生工作以后,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核实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通过这些回馈能够快速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

要把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满意程度

大部分的高职学校中,学生都是刚成年的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鲜动力,他们富有极大的生机活力。青年人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的实物,好奇心很强,同时责任意识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到受教育的主体,充分了解青少年心理状态,尊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使之对自己的专业更加了解,更加努力地学习。在课程编排上,我们也要搞清楚受众群体,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书籍,合理设计选择教学内容,结合口腔专业的课程特色。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对本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自我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也要积极创新,比如添加游戏环节、辩论环节、抢答环节等,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加强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高职教师的素质培养以提高教学水平

一个学校的综合教学水平与整体老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高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为此,我们要对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严格把关。比如施行双师型教师资源库,加强教师的双师培养的双师资格认证。在教学中,要积极聘请在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各学科的专家来进行教学任务。更要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医师来传授临床经验。在教授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把最前沿的技术和学科动态介绍给学生,及时更新教学材料和专业知识,只有不断灌输新的知识才能给教学添加活力。在本校任职的教师也应该定期进行学院的附属医院等进行实践,把实践和教学相结合,来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

6结语

我国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应该适应好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要,培养出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实现高职教育思想,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一共4种:华西,实用,和口腔医学研究等,

*专业介绍为了完善我国口腔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口腔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口腔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的要求,特此设置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StomatologicalMedicine,)。*院校排名口腔医学考研院校排名,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报考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心健康,愿献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口腔医学事业。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3、掌握口腔临床医学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一、口腔解剖生理学(一)绪论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内容2.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二)牙体解剖学1.恒牙外形特点2.恒牙内层解剖特点3.乳牙外形特点4.乳牙内层解剖特点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三)牙咬合与颌位1.牙列形态特点2.咬合形态特点3.颌位的概念4.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四)下颌运动1.开闭口运动2.侧向咬合运动3.前伸与后退运动4.下颌边缘运动(五)咀嚼功能1.咀嚼过程分期与咀嚼周期2.咀嚼运动与牙合运循环3.咀嚼中的咬合关系4.咀嚼中的肌功能活动5.牙合力与咀嚼效率(六)骨学1.上颌骨、下颌骨,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2.蝶骨、腭骨、颞骨,结构特点及意义(七)肌学1.表情肌、咀嚼肌,起止、功能、神经支配2.颈部肌肉分层、筋膜间隙(八)关节颞下颌关节组成、运动、韧带及其意义(九)脉管学1.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走行、分支及特点2.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的位置、收集、交通3.胸导管颈段走行特点及收集4.颈内、颈外动脉的交通及其左右的吻合5.颅内、外静脉交通6.头颈淋巴结群位置、收集(十)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位置特点(十一)神经1.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2.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3.颈丛组成、分支、分布4.头颈部植物神经来源、分布(十二)头部局解1.唇、舌、颊的组成及其动脉、静脉、特点2.面部蜂窝组织间隙及其通连3.腮腺咀嚼肌区、面侧深区、解剖特点。(十三)颈部局解1.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颈根部应用解剖2.颈段气管、颈后三角局部解剖3.颅顶及颅底内面解剖特点二、口腔组织病理学(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神经嵴、鳃弓和咽囊2.面部的发育3.腭的发育4.舌的发育5.颌骨的发育(二)牙的发育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2.牙体组织的形成(三)牙体组织1.釉质2.牙本质3.牙髓4.牙骨质(四)牙周组织1.牙龈2.牙周膜3.牙槽骨(五)口腔黏膜1.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六)涎腺1.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2.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七)牙结构异常(八)龋病1.龋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说2.龋病的组织病理学(九)牙髓病1.牙髓炎2.牙髓变性和坏死3.牙体吸收(十)根尖周炎1.急性根尖周炎2.慢性根尖周炎(十一)牙周组织病1.牙龈病2.牙周炎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十二)口腔黏膜病1.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2.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理变化(十三)颌骨疾病1.常见的颌骨非肿瘤性疾病2.常见的颌骨非牙源性肿瘤(十四)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与涎腺肿瘤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2.涎腺肿瘤(十五)口腔颌面部囊肿1.牙源性囊肿2.非牙源性囊肿3.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十六)牙源性肿瘤1.良性牙源性肿瘤2.恶性牙源性肿瘤三、口腔内科学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牙体牙髓病学(一)龋病1.病因及其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结构及组成(2)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有关因素2.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3.龋病治疗(1)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2)深龋的治疗(3)并发症及其处理(二)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1.牙结构异常2.牙形态异常3.牙慢性损伤4.牙本质过敏症(三)牙髓和根尖周病1.牙髓、根尖周组织生理特点2.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牙髓、根尖周病的分类4.牙髓、根尖周病临床表现和诊断5.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1)活髓的保存治疗(2)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6.根管治疗术(1)髓腔应用解剖(2)根管治疗术的主要步骤及其原则(3)并发症及处理牙周病学(一)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基础1.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2.牙周组织的结构和代谢特征(二)牙周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概念及致病机制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三)牙周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四)牙周炎伴发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五)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六)牙周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的拟定(七)牙周基础治疗内容和方法(八)牙周病药物治疗原则(九)牙周病的手术治疗1.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2.常见牙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方法(十)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内容口腔黏膜病学(一)口腔黏膜结构及临床病损特点(二)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感染性疾病2.变态反应性疾病3.溃疡类疾病4.大疱类疾病5.斑纹类疾病6.肉芽肿性疾病7.唇舌疾病(三)性传播病、艾滋病及全身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四、口腔颌面外科学1.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2.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3.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4.口腔颌面部感染5.口腔颌面部损伤6.口腔颌面部肿瘤7.唾液腺疾病8.颞下颌关节疾病9.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10.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11.牙颌面畸形12.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五、口腔修复学(一)绪论1.修复前的临床检查与诊断2.修复治疗计划3.修复前的准备与处理(二)印模与模型技术1.印模技术2.模型技术(三)嵌体1.嵌体种类2.嵌体适应证3.嵌体预备的各项基本要求(四)桩冠、桩核冠1.适应证2.桩核修复的牙体预备方法及要求(五)全冠1.全冠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2.各类全冠的临床特点3.全冠修复的固位原理及抗力要求(六)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1.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与类型2.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3.固定义齿的修复设计与基牙选择4.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七)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优缺点2.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及支持方式3.牙列缺损修复类型及选择4.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作用5.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6.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7.可摘局部义齿的戴入与戴入后出现问题的处理(八)覆盖义齿1.覆盖义齿的生理学基础、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2.覆盖基牙的处理及其利用方式(九)附着体及套简冠义齿修复1.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适应证、禁忌证2.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及分类3.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修复特点(十)全口义齿1.牙列缺失后的口腔内软硬组织变化特点2.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3.印模与模型要求4.颌位关系记录5.全口义齿戴入6.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十一)种植义齿1.种植义齿的组成和结构2.种植义齿的种类3.种植义齿的修复治疗原则4.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其防治(十二)粘接修复技术1.粘接形成的机制2.粘接贴面修复技术(十三)其它特殊修复1.颌面缺损修复的特点2.牙合与咬合病的修复治疗原则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修复治疗方法4.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适应证、治疗原则5.牙科CAD/CDM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三 满分300分,分值比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约25%口腔内科学 约25%口腔颌面外科学 约25%口腔修复学 约25%四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 约20%单项选择题 约20%多项选择题 约20%论述题 约40%五 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为主。①《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六版②《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第六版③《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六版④《口腔修复学》,赵铱民主编,第六版⑤《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三版⑥《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第三版⑦《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主编,第三版*学位论文/授予申请人必须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5名具有口腔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含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组成。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口腔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1)学位论文可以是包含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3)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才培养目标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口腔生物医学杂志注册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口腔微生物名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第17卷 专业词汇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名称 Bacteria 细菌 Actinobacillus 放线杆菌属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ctinomyces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georgiae 乔格放线菌 Actinomyces gerencseria 杰锐斯放线菌 Actinomyces israelii 衣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naeslundii 内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 溶齿放线菌 Actinomyces viscosus 粘性放线菌 Bacteroides 拟杆菌属 Bacteroides capillosus 多毛拟杆菌 Bacteroides distasonis 狄氏拟杆菌 Bacteroides forsythus 福氏拟杆菌 Bacteroides fragilis 脆弱拟杆菌 Bacteroides ovatus 卵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多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ureolyticus 解脲拟杆菌 Bacteroides vulgatus 普通拟杆菌 Bifidobacterium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adolesentis 青春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分叉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 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denticola 栖牙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dentum 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eriksonii 艾氏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婴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inopinatium 殊形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长双歧杆菌 Branhamella 布兰汉氏菌属 Branhamella catarrhalis 粘膜炎布兰汉氏球菌(卡他布兰汉氏菌) Branhamella caviae 豚鼠布兰汉氏菌 Branhamella cuniculi 兔布兰汉氏菌 Campylobacter 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 concisus 简明弯曲菌 Campylobacter curvus 曲形弯曲菌 Campylobacter gracilis 纤细弯曲菌 Campylobacter rectus 直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showae 昭和弯曲菌 Campylobacter sputorum 生痰弯曲菌 Campylobacter succinogenes 产琥珀酸弯曲菌 Capnocytophaga 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 Capnocytophaga gingivalis 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granulosa 颗粒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haemolytica 溶血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ochracea 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apnocytophaga sputigena 生痰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Clostridium 梭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 Clostridium botulinum 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艰难梭菌(难辨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tetani 破伤风梭菌 Corynebacterium 棒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白喉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maturchotii 马氏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ulcerans 溃疡棒杆菌 Eikenella 艾肯菌属 Eikenella corrodens 侵蚀艾肯菌 Escherichi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 Eubacterium 优杆菌属(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alactolyticum 解优杆菌 Eubacterium brachy 短优杆菌 Eubacterium lentum 迟缓优杆菌 Eubacterium minutum 小优杆菌 Eubacterium nodatum 缠结优杆菌 Eubacterium saburreum 砂优杆菌 Eubacterium saphenus 藏匿优杆菌 Eubacterium timidum 胆怯优杆菌 Eubacterium yurii 尤里优杆菌 Fusobacterium 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 alocis 龈沟梭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具核梭杆菌 Fusobacterium periodonticum 牙周梭杆菌 Fusobactorium sulci 龈沟迹梭杆菌 Haemophilus 嗜血菌属 Haemophilus aphrophilus 嗜沫嗜血菌 Haemophilus hemolyticus 溶血嗜血菌 Haemophilus influenae 副流感嗜血菌 Haemophilus parahemolyticus 副溶血嗜血菌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流感嗜血菌 Haemophilus paraphrophilus 副嗜沫嗜血菌 Helicobacter 螺杆菌属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Kingella 金氏菌属 Kingella denitrificans 反硝化金氏菌 Kingella orale 口腔金氏菌 Lactobacillus 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acidophius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revis 短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chneri 布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ellobiosas 纤维二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德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oris 口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imae 龈沟乳杆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唾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uli 龈乳杆菌 Leptotrichia 纤毛菌属 Leptotrichia buccalis 颊纤毛菌 Leptotrichia dentium 齿纤毛菌 Micrococcus 微球菌属 Mitsuokella 光岗菌属 Mitsuokella dentalis 齿光岗菌 Mycobacterium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bovis 牛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Neisseria 奈瑟菌属 Neisseria flava 黄奈瑟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 脑膜炎奈瑟菌 Neisseria mucosa 粘液奈瑟菌 Neisseria sicca 干燥奈瑟菌 Neisseria subflava 微黄奈瑟菌 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 厌氧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asaccharolyticus 不解糖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lanceolatus 矛形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magnus 大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微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arvalus 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revotii 普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roductus 产生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taetradius 四联消化链球菌 Porphyromonas 卟啉单胞菌属 Porphyromonas asaccharolytica 不解糖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circumdentaria 齿周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 牙髓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levii 利氏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salivosa 唾液卟啉单胞菌 Prevotella 普氏菌属 Prevotella bivia 二路普氏菌 Prevotella buccae 颊普氏菌 Prevotella buccalis 口颊普氏菌 Prevotella corporis 人体普氏菌 Prevotella denticola 栖牙普氏菌 Prevotella heparinolytica 解肝素普氏菌 Prevotella intermedia 中间普氏菌 Prevotella loescheii 洛氏普氏菌 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 产黑普氏菌 Prevotella nigrescens 变黑普氏菌 Prevotella oralis 口腔普氏菌 Prevotella oris口普氏菌 Prevotella oulorum 龈炎普氏菌 Prevotella veroralis 真口普氏菌 Prevotella zoogleoformans 动胶普氏菌 Propionibacterium 丙酸杆菌属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疮疱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avidum 贪婪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费氏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granulosum 颗粒丙酸状菌 Propionibacterium jensenii 詹氏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propionicum 丙酸丙酸杆菌 Proteus 变形杆菌属 Proteus mirabilis 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 vulgaris 普通变形杆菌 Rothia 罗氏菌属 Rothia dentocariosa 龋齿罗氏菌 Selenomonas 新月形单胞菌属 Selenomonas artemidis 蛛形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dianae 月神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flueggei 福氏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infelix 损伤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noxia 有害新月形单胞菌 Selenomonas sputigena 生痰新月形单胞菌 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apitis 头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ccharolyticus 解糖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livarius 唾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腐生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chleiferi 施氏葡萄球菌 Stomatoccus 口腔球菌属 Stomatoccus mucilaginosus 粘滑口腔球菌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Intermedius streptococci 中间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咽峡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 星群链球菌 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 中间链球菌 Mutans streptococci 变形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cricetus 仓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downei 汗毛链球菌 Streptococcus ferus 野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macacae 猕猴链环菌 Streptococcus mutans 变形链球菌 Streptococcus rattus 大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obrinus 远缘链球菌 Oralis streptococci 口腔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crista 嵴链球菌 Streptococcus gordonii 格登链球菌 Streptococcus mitis 轻链球菌 Streptococcus oralis 口腔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arasanguis 副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anguis 血链球菌 Pyogenic hemolytic streptococci 化脓性溶血性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 酿脓链球菌 Salivarius streptococci 唾液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唾液链球菌 Streptococcus vestibularis 前庭链球菌 Treponemas 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s denticola 栖牙密螺旋体 Treponemas maltophilum 嗜麦芽糖密螺旋体 Treponemas medium 中间密螺旋体 Treponemas pallidum 苍白密螺旋体 Treponemas pectinovorum 食果胶密螺旋体 Treponemas phagedenis 溃蚀齿密螺旋体 Treponemas socranskii 索氏密螺旋体 Treponemas scaliodontium 曲齿密螺旋体 Treponemas vicentii 文森密螺旋体 Veillonella韦荣菌属 Veillonella alcalescens 产碱韦荣菌 Veillonella atypica 非典型韦荣菌 Veillonella dispar 殊异韦荣菌 Veillonella parvula 小韦荣菌 Veillonella ratti 大鼠韦荣菌 Vibrios 弧菌属 Vibrios cholera 霍乱弧菌 Vibrios parahaemolyticus 副溶血霍乱弧菌 Wolinella 沃廉菌属 Wolinella succinogenes 产琥珀酸沃廉菌 Fungi 真菌 Candida 念珠菌属 Candida albicans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krusei 克柔念珠菌 Candida pseudotropicalis 伪热带念珠菌 Candida stellatoidea 类星形念珠菌 Candida tropicalis 热带念珠菌 Cryptococcus 隐球菌属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型隐球菌 Yeasts 酵母菌 Virus 病毒 ademovirus 腺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virus 疱疹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类乳头瘤病毒 influenze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 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 mumps virus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parainfluenza virus 副流感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hlamydiae 衣原体 Chlalmydia 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 Chlalmydia psittaci 鹦鹉衣原体 Mycoplasmas 枝原体 Mycoplasmas hominis 人型枝原体 Mycoplasmas orale 口腔枝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肺炎枝原体 Mycoplasma salivarium 唾液枝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 解脲脲原体 Rickettsia 立克次体 Coxiella 柯克斯体属 Rickettsia 立克次体属

陈德敏,男,1952年11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材料教研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口腔生物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对无机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孔隙结构与骨融合性、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曾负责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和多项部、局级课题。已发表研究论文70 多篇。1988年、1990年分别赴日本大阪齿科大学和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研修、留学;2002年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功能材料》、《上海口腔医学》杂志编委,《口腔材料器械杂志》编辑部主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