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华显微外科论文授权书

发布时间:

中华显微外科论文授权书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以下是一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可能适合医学论文发表: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 中华医学杂志4.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7. 中国医师杂志8. 中华内科杂志9.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0.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请注意,不同期刊的专业领域和发表条件略有不同。建议在投稿前详细了解期刊的征稿要求,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论文发表。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一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具体要求:

1,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发表论文3篇,且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其中1篇必须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另2篇可以在一级或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

2,主任医(药、护、技)师

发表论文3篇,其中2篇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且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另1篇可以在一级或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

扩展资料:

学历和任职条件

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任现职满5年及以上;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晋升正高要求从事本专业工龄满25年,任现职5年及以上;晋升副高要求从事本专业工龄满20年,任现职5年及以上。

(3)具备中专学历,晋升乡镇社区级正高要求从事本专业工龄满30年,任现职5年及以上;晋升县级及乡镇社区级副高要求从事本专业工龄满25年,任现职5年及以上。中专学历不能正常晋升县级基层医疗机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参考资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全省基层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权威期刊网-2016浙江省申报卫生系列正副高职称提供论文要求汇总

显微外科论文

1. Xu Cui, Boxun Zhang, Yan Wang, Yongliang Gao. Effect of chitson-coated pressed calciumsulfate pellet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morphogeneticprotein 2 on restoration ofsegmental bone defect.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8, 19(2): 459-466. 2. Xu Cui, Dewei Zhao, Boxun Zhang, Yongliang Gao. Osteogenisis mechanism of chitosancoated calcium sulfate pellet on restoration of segmental bone defect.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9, 20(5): 1445-1450. 3. Yuanzheng Ma, Xu Cui, Hongwei Li, Xing Chen, Xiaojun Cai, Yibing Bai. Outcome of anterioro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under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Int Orthop, 2012, 36(2): 299-305. 4. Xu Cui, Yuan Zheng Ma, Xing Chen, Xiao Jun Cai, Hong Wei Li, Yi Bing Bai. Outcomes of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Med Princ Pract,2013, 22: 336-350. Cui, Yuan Zheng Ma, Xing Chen, Xiao Jun Cai, Hong Wei Li, Yi Bing Bai. Reply: To PMID 23391830. Med Princ Pract, 2014, 23: 96-97. 6. 崔旭, 张伯勋, 赵德伟. 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硫酸钙片植入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 (11):777-781. 7. 崔旭, 张伯勋. 壳聚糖包衣加压硫酸钙片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 中华创伤杂志, 2009, 25 (7): 648-652. 8. 崔旭. 带血管蒂骨膜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验和临床研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 23 (1): 62-63. 9. 崔旭, 张伯勋,李静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9): 666-668. 10. 崔旭, 张伯勋,李静东. 不同方法髋臼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8): 602-604. 11. 崔旭, 张伯勋. 可降解聚合物作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 14(15): 1159-1161. 12. 崔旭, 赵德伟, 古长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5, 23(2): 193-198. 13. 崔旭, 赵德伟. 生物力学研究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3): 211-213. 14. 崔旭, 马远征, 芦健民, 廉皓屹, 付大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3): 197-199. 15. 崔旭, 马远征, 芦健民, 廉皓屹, 付大鹏, 胡明, 薛海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11): 105-107. 16.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明. 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10): 807-812. 17. 崔旭, 马远征, 李宏伟, 陈兴, 才晓军, 白一冰, 郭立新, 薛海滨. 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9): 1325-1329. 18. 崔旭. 胸椎结核治疗的术式选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6(17): 27-28. 19.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胡明. 胸椎结核治疗的术式选择:81例分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 11(10): 755-760. 20. 崔旭, 马远征, 李大伟, 薛海滨.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51): 9558-9562. 21. 崔旭, 马远征, 李大伟, 薛海滨.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的成骨检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3), 381-386. 22. 崔旭, 马远征,陈 兴,李宏伟,才晓军,郭立新,薛海滨,胡 明.非跳跃性胸椎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和疗效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 (2): 123-129. 23.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薛海滨, 胡明, 罗小波, 孟传龙. 经椎旁肌间隙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和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中华外科杂志, 2014, 52(2):157-159. 24. 崔旭, 马远征, 陈 兴, 李宏伟,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 明.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式选择. 中华骨科杂志, 2014, 34 (2): 189-195. 25.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罗展鹏, 李力韬, 罗小波. ILIF与TLIF治疗腰椎结核和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30(9): 37-41.

1998年8月我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AL.Rhoton Jr.神经解剖研究室学习回国后,在我的导师王忠诚院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国内出版了一本《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图谱》,虽然该书对当时神经外科同道们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现在看来,由于当时时间仓促和工作的关系,该书在图片排版和文字表达上总感到不尽完美。我在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学习期间,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做了一些脑显微解剖研究工作,其中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和第三脑室后部静脉复合结构的一些显微解剖图片被北美神经外科医生选用为解剖培训教材,并在2000年和2001年美国神经外科杂志(Neurosurgery)特别增刊上发表。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将这些图片作为外科解剖图谱保留。在临床外科工作中,这些脑显微解剖图片经常被拿出来复习,每次重温时,总会对临床工作和手术操作有所启发。许多同事在临床工作中常与我谈到,神经外科医生对于显微解剖的理解和应用,常常直接关系到临床手术水平和治疗效果。从北美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神经外科医生的培训和成长来看,显微神经外科解剖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这些研究甚至贯穿其临床神经外科生涯。从根本意义上讲,作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离不开显微神经解剖技术的训练和显微神经解剖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可以把解剖知识与临床外科比作太阳和行星不可脱离(Anatomy to the surgery is like the sun for our planet.Anatomy gives us the life—sustaining knowledge to traverse the intricate pathway through the brain)。近些年来,我国一些神经外科中心也相继开展了显微神经外科解剖研究,建立了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这些工作对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必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便于神经外科临床学习和显微神经外科解剖研究,我把在国外所做的显微神经解剖照片编写成书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我国神经外科技术和显微解剖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和促进。显微神经外科解剖研究是以临床显微手术为基础,研究如何显露脑内病变以及对神经结构和功能的保护,特别是利用脑的沟回、裂隙、神经血管间隙显露脑的重要微细结构和神经核团以及这些细小结构中穿通动脉的保护。目前显微神经外科解剖研究进展较快,每年都有一些相关论文发表,有许多医生在这方面已有较深的造诣。......目前脑结构解剖名词繁杂,为了便于学习和与国际接轨,所用的中英文对照解剖结构和名词均以较公认的1999年6月第38版《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为准。......石祥恩于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2004年11月15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论文位次

医学杂志排名【篇一:医学杂志排名】国内医学杂志排名2008 年1534 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表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gastroenterolog1633 冰川冻土674 地理学报1204 地质学报93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4151 中华肝脏病杂志767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638 草业学报32 中国科学d1020 10 地理研究 559 11 中华传染病杂志 763 12 物理学报 2870 1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49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362 15 chin phys 563 16 地理科学进展 276 1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812 18 生态学报 2257 19 高原气象 536 20 岩石学报 711 21 中国沙漠 657 22 中华肾脏病杂志 721 23 中华内科杂志 1902 24 海洋与湖沼 1061 25 中华护理杂志 1761 26 水土保持学报 713 27 中华儿科杂志 1863 28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932 29 力学进展 423 30 地理科学 587 31 中国内镜杂志 764 3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44 33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186 34 中华放射学杂志 2241 35 植物生态学报 1045 36 第四纪研究 642 37 新型炭材料 282 38 测绘学报 376 39 中华消化杂志 1180 40 地学前缘 634 41 管理科学学报 263 42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652 43 自然资源学报 579 44 中国临床康复 1984 45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21 45 中华精神科杂志 432 47 摩擦学学报 530 48 无机化学学报 743 49 植物学报 2927 50 地球物理学报 1051 51 计算机学报 1024 52 遗传学报 983 53 环境科学 1453 5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758 55 地球化学 640 56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26 57 中华肿瘤杂志 1249 58 中华创伤杂志 1072 5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159 60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514 60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741 62 生物多样性 333 63 中华神经科杂志 893 64 中华骨科杂志 2463 【篇二:医学杂志排名】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预防医学、卫生学类1、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172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829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875 、 中华传染病杂志 953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968 、 中国消毒学杂志 438 、 中国艾滋病性病 569 、 营养学报 773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531 、环境与健康杂志 562 、卫生研究 751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681 、中国防痨杂志 473 、中国卫生统计 293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64 、中国职业医学 386 、中国学校卫生 852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95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421 、中国公共卫生 1662 、环境与职业医学 251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421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333 、华南预防医学 230 、疾病控制杂志 249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317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351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87 、热带医学杂志 107 、实用预防医学 442 、现代预防医学 411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35 、职业与健康 337 〈康复医学类型 〉1、 中国康复 420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801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881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671 *** 3929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799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539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672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2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71 、中国老年学杂志 624 、实用老年医学 207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53 妇、儿科医学类1、 中华儿科杂志 2909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719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827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353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890 、 实用妇产科杂志 1091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401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649 、 临床儿科杂志 767 、现代妇产科进展 331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95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385 、生殖与避孕 317 、新生儿科杂志 327 、小儿急救医学 295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763 、生殖医学杂志 203 、中国妇幼保健 692 、中国小儿血液 117 护理医学类1、 中华护理杂志 4411 、 护理管理杂志 611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3323 、 解放军护理杂志 1291 、 护理学杂志 1660 、 南方护理学报 610 、 护理研究 1754 、 护士进修杂志 1419 、 现代护理 674 神经精神医学类1、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723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1 、 中华精神科杂志 724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341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822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276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44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前两种英文字母的是针剂,后两种大概是片剂,不知它们的各自作用是什么,联合使用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副作用?能不能长期使用?因为是疑癫痫病患者使用,所以比较谨慎。谢谢各位啦! 解析: 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NGF包含α、β、γ三个亚单位, 活性区是β亚单位, 由两个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与人体NGF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生物效应也无明显的种间特异性。αNGF亚基 功能尚不清楚(红色) γ亚基 具有蛋白酶活性(绿 色) β亚基 具有生物活性的NGF(兰色) 2.研究历程 1953年 意大利科学家Levi-Montalcini发现了NGF。 1960年 美国科学家Cohen提取纯化NGF,证明其生物活性。 1970年 Cohen证明NGF是个复合蛋白。 1984年 NGF的研究重点从周围神经系统拓展到中枢神经系统,乃至非神经系统。 1986年 Montalcini和Cohen因对NGF研究的杰出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90年代 国内外多家制药公司和药物研究机构相继开始进行NGF开发研究。 2001年 北京圣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一个获得中国SDA颁发NGF新药证书。 2002年 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圣日合作开始了NGF产业化进程。 2003年1月6日 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在武汉海特上市。 3.NGF在机体中的分布? NGF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脑、神经节、虹膜、心脏、脾、胎盘等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平滑肌、骨骼肌、胶质细胞、雪旺氏细胞等。 4.制备来源 (1)雄性小鼠颌下腺 :与人类NGF有90%同源性 (2)牛精浆 (3)蛇毒 (4)豚鼠前列腺 5.理化特性 (1)7s NGF:分子量接近140kD,沉降系数为7s的复合物.它由α,β,γ三个亚单位和锌离子构成。其生物活性位于β亚单位。β亚单位是2条由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 (2) NGF:分子量13~14kD,沉降系数为 。其结构与β亚基基本相同。故又称β-NGF。 6.受体分类 (1)膜受体: 低亲和力受体:快NGF受体,跨膜糖蛋白,分细胞外部分、跨膜连接区、胞浆部分,具有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功能。 高亲和力受体:慢NGF受体,跨膜糖蛋白,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2)核受体 7.受体存在的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脊髓运动神经元、脑干运动神经元、中脑三叉核神经元、视网膜节细胞、小脑部分神经元。 8.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NGF与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机制产生内在化,形成由轴膜包绕、含有NGF、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的小泡,经轴突沿微管逆行转运至胞体,经酪氨酸蛋白激酶、脂酰肌醇钙、内源性环腺苷酸等第二信使体系的转导,启动一系列级联反应,对靶细胞的某些结构或功能蛋白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而发挥其生物效应。 9.NGF 生物效应 发育期 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 *** 胞体和树突的发育 增加神经纤维支配区的密度 促进神经元的分化发育 能使感觉神经,交感神经节数目增加,体积增大,纤维延长 成熟期 NGF和NGF受体的水平和分布都明显减少,主要效应神经对NGF的依赖性也显著降低,只有部分交感神经元仍需依赖NGF存活。 神经损伤后 NGF受体增加,反映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对NGF的 需求。 靶区NGF的水平也明显升高。 10. 何谓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营养作用? 在胚胎发育的一定时期内,NGF为效应神经元生存所必须。体外实验证实,如果培养液中不加NGF,神经细胞即不能长出轴突,也不能存活。NGF及其受体也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由海马和脑皮质产生的NGF可通过胆碱能神经逆行运输至前脑基底核,维持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在胚胎发育早期,中枢NGF的含量决定胆碱能神经的密度。在无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小脑区和下丘脑,NGF含量也较高,表明除胆碱能神经外,NGF对其他类神经元也有营养作用。 11. 何谓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当NGF的效应神经元受到损伤时,例如切断轴突、药物损害,甚至缺血、缺氧等,神经元将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包括死亡,实验研究证实NGF通过: (1)抑制毒性氨基酸的释放; (2)抑制钙离子超载; (3)抑制超氧自由基的释放 (4)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而明显减轻或防止这些继发性病理损害的发生。 12. 何谓神经生长因子的促神经生长作用? 如上所述,在切断轴突后给予NGF将减少某些神经元的变性与死亡,无疑这将有助于提高轴突再生的可能性。同时它还影响轴突再生开始的时间和参与再生的神经元数目以及再生神经的质量和速度。 13. 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系统以外还有哪些作用? • NGF的非神经系统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神经生长因子不但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而且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 • NGF可以抑制某些肿瘤的有丝分裂,促其向良性分化。 • NGF促进创口组织的修复反应,促进创口愈合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对神经组织的生物学效应 puson 汪华侨 庞水发 2004-8-5 19:39:00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第21卷 综述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对神经组织 生物学效应 早在1940年,Hoftman等在脑和垂体的抽提物中发现一种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物质。1974年该物被分离纯化,并命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接着,人们又分离出一种与之高度同源的物质,由于它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碱基,等电点为酸性(),故命名为酸性FGF(aFGF)。先发现的FGF因对酸和热敏感,等电点呈碱性(),则称为碱性FGF(bFGF)。aFGF和bFGF与后发现的int-2、FGF-5、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FGF-7)、hst-1/kfgf、FGF-6基因表达产物……共9个成员组成FGF家族〔1,2〕。随着bFGF的高度纯化(Bohlen,1984)、测序(Esch,1985,Simpson,1987)和DNA克隆成功(Araham,1986,Gospodarowicz,1984)引入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提纯bFGF,可得到纯度达90%以上,由此bFGF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现今资料表明,bFGF的生物学作用极其广泛,它在血管形成、促进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促进组织再生和神经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bFGF的一般性质、分布、对神经组织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以促进bFGF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一、bFGF的一般性质 bFGF是含155个氨基酸的促有丝分裂的阳离子多肽,其氨基酸序的55%和aFGF相同,分子量为16~ KD。bFGF分子结构中有4个半胱氨基酸,以此形成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由丝氨酸取代半胱氨酸的重组bFGF的生物学活性不变,而单链多肽则易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3〕。 bFGF基因位于人的第5对染色体上,为单拷贝基因,呈不连续状态,其功能区被两个内含子隔开分为三个外显子区域。bFGF基因长度大于38 kb,第一个内含子位于第60、61位密码间,第二个内含子位于第94、95位密码子之间。bFGFmRNA有 kb和 kb两种形式,有bFGFmRNA反转录的cDNA序列已清楚,在bFGFcDNA可读框架中可见到一个常见的AUG起始密码、UGA终止密码。在AUG前面有起始密码CUG存在,它可启动氨基末端的延长。bFGF羧基末端较氨 基末端稳定,如果氨基末端截取少于25个氨基酸时并不影响其生物学活性。bFGF活性比aFGF大30~100倍〔4〕。bFGF在生物进化上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各种动物的FGF都有很高的同源性。人和牛bFGF氨基酸顺序同源性达%。 bFGF有很强的肝素亲和力,在其114~123位氨基酸为高亲和力区,其它部位则有低亲和力区。抗bFGF与受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对其与肝素结合力无影响,取消有羟基端42位氨基酸,肝素亲和力即消失,而且可丧失部分生物学活性。bFGF基因中未发现信号肽顺序,用bFGF的cDNA转染3 T3细胞,能观察到bFGF对单个细胞的趋化作用,且用抗bFGF的mcAb可中和这一活性,说明bFGF可经自分泌方式释放〔5〕。 二、bFGF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垂体、脑和神经组织及视网膜、肾上腺、胎盘等〔17〕,尤以垂体含量最高,能纯化大量的bFGF( mg/kg),其它组织含量很少,约为其1/10~1/50。bFGF不存在或以极低浓度存在于血清和体液中。 bFGF作为细胞分裂原,主要作用在起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骨骼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骨细胞等,其受体也相应的分布于上述细胞表面。FGF存在两类受体:一类是亲和力受体,属跨膜性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受体;另一类是低亲和力受体,即肝素样受体,为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类物质〔6〕。它们是一条单链多肽,约110~150 KD,受体数目约2×103~8×104/细胞,受体对bFGF的亲和力KD=18~80 pm。受体至少有4种形式,由细胞外区、跨膜区、胞浆区的近膜区和酪氨酸激酶区组成,由于每种FGF受体均能和FGF家族每个成员结合,而不同FGF受体的表达存在着组织细胞特异性。bFGF与受体亲和力显著大于aFGF。 三、bFGF的作用机制 bFGF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生作用,因此细胞内合成的bFGF需分泌至细胞外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但bFGF的mRNA翻译产物缺少引导它们向细胞外分泌的信号序列,其分泌途径与经典途径不同,除了可能是细胞受损或死亡后释出〔7〕,还有自分泌和旁分泌起作用〔8〕。 bFGF与高亲和力受体结合时需低亲和力受体的参与,提示低亲和力受体的结合使高亲和力受体结合更容易、更牢固〔9〕。bFGF与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将信号传至胞核:(1)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与鸟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PLC-rl)磷酸化,又使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分解为甘油二酯(DG)和三磷酸肌醇(IP3),导致蛋白激酶C激活和Ca2+内流;(2)与受体结合后定位于细胞核,影响RNA聚合酶Ⅰ,加强 *** 白体基因的转录,以加速细胞由G0→G1和→G1→S期的转换, *** 细胞的DNA合成增强,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殖〔9〕;(3)bFGF与FGFR复合物的内部化。 四、bFGF的生物学功能 bFGF的生物学效应分体内和体外两大部分。体外作用十分强烈,成纤维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具有很强的促细胞分裂增殖活性〔10〕。体外细胞培养中能在低浓度(1 mg·ml-1)发挥其作用。bFGF是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因子,也是形态发生和分化的诱导因子〔11〕。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有:(1)作为血管生长因子;(2)促进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3)促进组织再生;(4)参与神经再生等。 五、bFGF对神经组织的生物学效应 在神经组织的表达 从多种神经外胚层和中胚层起源的组织(如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和视网膜等)可提取、纯化出bFGF。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出神经元胞体、轴突与树突近端bFGF浓度为40~120 pm*g-1〔12〕。在星形胶质细胞和海马神经元、腰段脊髓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坐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郎飞氏结等也发现有bFGF的分布〔13,14〕。在鹌鹑的胚胎期,发现神经管和神经嵴有bFGF表达,后期在脊索和脊索神经节根表达。 中枢神经损伤后,有关bFGF表达情况的研究较多。Finklestine等(1988)发现脑损伤后bFGF明显增加,尤其病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最为显著;Salley(1991)报道大脑损伤后3天,患侧皮层、室管膜和海马神经元中bFGF增加;Christine等(1994)诱发成年大鼠癫痫发作时,前脑神经元和胶质中bFGFmRNA显著增多。但在周围神经有关神经损伤后bFGFmRNA的表达,尚未见文献报道。 作为神经营养因子 (1)是神经胶质细胞和雪旺氏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原。bFGF有 *** 神经胶质细胞的非有丝分裂活性,如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和纤溶酶活剂的释放;调节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谷氨酸和S-100蛋白的合成;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典型的细胞进程和细胞膜结构;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并形成纤维状外形;也可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并增加其髓磷脂相关蛋白和类脂的含量。 (2)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的作用 bFGF能延长培养液中多种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存活, *** 胆碱乙酰化酶的合成以及突起的生长。Aoyagi等〔15〕报道在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bFGF,可使神经元成活时间增加和其轴突延长。在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bFGF10~30pg·ml-1,使原只能存活5~7天的神经元生命延长14天,数目增加4倍;当浓度增至200~500pg·ml-1时,可使原只30μm的突起延长至100μm。Patner等(1988)在培养的雪旺氏细胞中加入bFGF后,5%~10%的细胞进入分裂期。bFGF对培养中的胚鼠脑的额区、顶区、纹状体、丘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交感节细胞、鸡胚脊髓前角神经元等都有营养和促进作用。 (3)体内神经营养作用 当bFGF用于损伤的大脑时,能促使海马神经元存活,而无bFGF时海马神经死亡。在外周神经系统,当bFGF加入紧靠坐骨神经切断处,能够促进神经的髓鞘化,防止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死亡〔16〕。Seivers(1987)、Gospodarowicz(1990)等也证实bFGF可使切断视神经后的视网膜后的视网膜节细胞成活。将bFGF注入大鼠脑中,也可保持切断轴突的大脑皮层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Anderson,1988)。Ferrari等(1989)经体内实验证实,bFGF能提高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物的成活。 (4)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 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中,有资料表明,bFGF有明显的促进外周神经纤维再生的作用是比较肯定的,也已在体的神经“套管”模型实验中得到证实〔16〕。自Lundb(1982)建立神经再生模型后,有关加入某些因子对神经再生影响的研究很多。Cuevas〔17〕等给切断坐骨神经灌注bFGF,可提高神经的再生率。Laquerriere等〔18〕在桥接大鼠7mm长坐骨神经缺损中使用bFGF,4周后发现神经再生成功。Koshinaga等〔19〕研究了脊髓损伤后bFGF、aFGF的表达情况后认为,aFGF、bFGF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有研究表明bFGF的促神经再生作用可与NGF家族、睫状节神经营养因子(CNT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的神经营养活性相互协同〔2〕。 (5)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分化 bFGF有对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Gen *** urgeror(1987)发现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加入bFGF后,出现胆碱能成份分裂并增殖。Dicico-Bloom(1990)观察到成神经细胞的分裂受bFGF的调节,分裂过程中出现轴突突起生长出生长锥、神经递质合成、递质小泡的转运等神经元特性。此外,bFGF还可通过它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来影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 六、存在的问题和临床应用前景 bFGF是一种促细胞分裂的肝素结合蛋白,可诱导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种间bFGF结构的高度守恒性,提示它在个体发育中起着原始的促进作用。鉴于以往bFGF的研究多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损伤后,bFGFmRNA的表达情况、bFGF受体表达的细胞、bFGF如何与受体识别以及结合后的变化?bFGF促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生理状态下存在多种生长因子,它们的相互协调作用以及调节关系怎样?等,这些问题的阐明将为临床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此外,由于bFGF易被酶分解,其在体内作用的发挥需持续长时间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如研究一种既能让bFGF稳定不受蛋白酶降解,又能使bFGF持久缓慢释放的载体,则解决了bFGF临床的一大难题。虽然bFGF在体内含量甚微,但分布广泛,生理功能复杂多样。bFGF生物活性的多效性以及神经营养的广谱性,为其从基础走向临床提供了保证,bFGF对于神经损伤再生的研究,是对于神经损伤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探索和拓宽,目前在动物实验上已现成效。国内第二代基因重组h-bFGF也已经问世〔4〕,它的出现,展示着bFGF临床应用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 左藤靖史.血管新生の诱导因子と阻害因子.最新医学,1995,50(6):25-30. 2 周廷仲主编.多肽生长因子基础与临床.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09-230. 3 Arakawa T. Characterization of a cystein-efree *** og of re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89,161:335-341. 4 林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暨南大学学报,1993,14:99-103. 5 Mignatti P.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leased by single isolated cells stimulated their migration in an autocrine mann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11007-11011. 6 Eckenstein FP.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in the nervous system. J Neurobio,1994,25:1467-1471. 7 Muthukrishnan L, Warder E, Mchelt PL.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s efficiently released from a cytolsolic storage site through pla *** a membrane disruptions of endothelial cells. J Cell Physiol,1991,148:1-16. 8 Mignatti P, Morimoto T. FGF: a protein devoid of secretory signal seguence, is release by cells via a pathway independant of the endopla *** ic reticulum-golgi plex. J Cell Physiol,1992,151:81-93. 9 Jaye M, Schlessinger J, Craig A, et al. FGFR tyrosine kinases molecular *** ysi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Biochem Biochem Acta,1992,1135:185-199. 10 Coltrini D. Biochemical bases of the interaction of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ith glycosamine-glycans. Eur J Biochem,1993,214:51-58. 11 Doniach T. Basic FGF as an inducer of anteroposterior neural pattern. Cell,1995,83:1067-1072. 12 Pettman B, Labourdette G, Weibel M, et al. The brai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s Localized in neurons. Neurosci Lett,1986,68:175-181. 13 Eckenstein FP, Kuzis K, Nishi R. Cellular distributio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possible functions of bFGF and aFGF. Biochem Pharmacol,1994,47:103-111. 14 Hassen SM, Kerkhoff H, Troost D. bFGF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peripheral motor system of the rat. Acta Neuropathol Berl,1994,87:405-411. 15 Aoyagi A, Nishikawa K, Sait OH. Characterization of bFGF-mediated acceleration of axonal bronching in cultured rat hippocampal neurons. Brain ,661:117-123. 16 Denielsen 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effects on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a silicone chamber modil. J Neurosci Res,1988,20:320-330. 17 Baird A, Walicke PA. FGFs. Med Bull,1989,45:438-454. 18 Laquerriere A, Peulve P, Jin O. Effects of bFGF and alpha-melanocytic stimulating hormone on nerve regeneration through a collagen channel. Microsurg,1994,15:203-211. 19 Koshinage M, Sanon HR, Whittemore SR. Altered acidic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Exp Neurol,1993,120:32-41. 扶济复®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 国家一类新药 ●全面促进组织创伤的修复; ●生产工艺先进,稳定性好; ●国家行政保护,12年独家生产。 【适应症】 促进创面愈合,可用于烧伤创面(包括浅II度、深II度、肉芽创面)、慢性创面(包括慢性肉芽好、溃疡和褥疮等)和新鲜创面(包括外伤、手术伤等)。 【规 格】 20000AU/支 扶济复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 20000 AU (35000IU)批发价 零售价

中华医学杂志授权书

是的都是需要作者自己亲笔签名然后发给杂志社

稿件编号是杂志社给你拟定的编号,自己填写,方便日后查询稿件。科技核心1,医药论坛杂志2,河南中医3,中医学报 本科学报4,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学会可以代为安排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只接受网上投稿,登录网址为:http:// cma.org.cn/ywzx/ywzx.asp2.推荐信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请作者从中华医学会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投稿时附上单位介绍信及授权书,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 ,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投稿清单 :(1)投稿函(推荐信);(2)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项 目,项目负责人,Email地址 ,电话 ,传真 ,投稿 日期;(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正文:引言,材料与方法 ,结果,讨论 ,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 目)。 在线投稿的时, 应该按以上要求同时提供相应材料,邮寄审稿费。必要时您可主动与编辑部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1.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与教训、临床病理(例)讨论、继续教育讲座和病例报告,以及反映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要进展的文献综述等。2.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工作成果的论文。3.新技术、新疗法、新器械的创制,书评、学术讨论、学术动态等。二、网上投稿及投稿要求1.本刊已于2006年11月1日开始使用网络远程投稿审稿系统,2009年5月又进行了系统升级。使用远程投稿审稿系统的方法如下:①登录网站;②注册作者信息时请将姓名、单位、邮政编码、Email地址和电话等尽量填写完整,在稿件正文中不允许出现作者姓名及单位信息。注册完毕后使用“用户登录”进行网上投稿,上传文件采用Word格式(图表均插入该文件中)。投稿成功后,作者会收到包含稿号的电子邮件(由远程网络系统自动发出,系统不接收回信,请勿直接回复,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部。网上投稿的同时,请作者将一份纸样稿件(需注明稿号)、论文投寄介绍信(从本刊网页上下载)、会员证复印件及邮局出具的审稿费缴纳凭证一并邮寄至编辑部。若1个月内没有收到作者提供的以上文件,将按自动退稿处理。查询稿件处理情况,退修稿件等均在网上进行。本刊不退还纸样稿件。2.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讲座、综述一般不超过8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不超过3000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3.单位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三、稿件处理1.本刊采用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外审和编委会终审。在后两个环节中采用双盲法审稿。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在网上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直接从网上提交。同时从网上下载中华医学会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填妥后寄回编辑部。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①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②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③ 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4.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四、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及所有作者的亲笔签名。作者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及邮政编码,并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 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的数据)和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短篇论著仅附中文摘要,项目与论著相同。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及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如通信作者和第一作者不属同一单位,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单位、邮政编码、电话或Email。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400个实词左右)。6.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7.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 ;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的处理有以下要求:①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③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卡方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④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或P<)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χ2=,F=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P<和P<三种表达方式,无须再细分为P<或 P<。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8.名词术语 ①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②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③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CT等。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9.图表 应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高宽比例以5∶7为宜。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10.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或ng·kg-1·min-1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ng/L± ng/L”可以表示为“(±)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 或cm 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 kPa,1 cm H2O= kPa)。11.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应写成“71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不能写成±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12.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不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五、“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1.定义: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快速通道”栏目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2.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3.论文投稿要求:①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②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③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④同时有两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以上材料及一份打印稿件和单位介绍信一并寄至编辑部。⑤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⑥作者应提供通信地址、单位电话、手机、传真、Email等详细的联系方式。4.快速通道处理费: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快速处理费每篇400元。汇款至: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韩丹 收。附言中请务必注明“稿件快速处理费”。六、相关费用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4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者减半(需提供会员证复印件),本刊VIP会员免交稿件处理费(注明会员编号)。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支付以上费用确有困难者可以申请减免相关费用。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需要单行本的作者请提前与编辑部联系。七、论文专有使用授权来稿一经接受,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八、地址及联系方式: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100710)。

显微外科毕业论文

自从首例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之后,胆道外科技术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外科手术方法被腹腔镜外科所取代。然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非平安无事。当前,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对肝内、外胆道的虚拟现实、三维重建等,可以有助于对复杂胆道外科问题如肝内胆管结石和其他肝内病变的手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约占原发性肝癌5%~10%的肝内胆管癌由于其与肝细胞癌有不同的病理-生物学特点,故在治疗措施选择上应得到特殊的关注,一般应该施行广泛的肝切除手术而不是局部切除或消融。关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扩大的肝切除术可以改进早期的、无淋巴结转移病变治疗结果。当前,在微创外科时代,许多传统的外科手术将在微创外科理念下重新受到检验。

吴景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沈阳军区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委员,《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委。参编《神经外科学》、《现代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急症神经外科学》、《颅脑损伤诊治指南》、《中风的诊断与治疗》、《头痛诊断与治疗》等专著6部;承担国家自然科技基金2项和“211工程”基金3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6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沈阳军区后勤部优秀党员和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称号,荣立三等功2次。从事神经外科专业近20年,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和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神经调控技术,对于脑和脊髓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各类精神病、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颅骨缺损等治疗上具有丰富经验 。曲超法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沈阳军区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分会会员,曾留学德国、保加利亚等国家。对颅脑及脊髓损伤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等有娴熟手术技巧。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获三等奖,发表文章25篇。李健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分会会员。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擅长对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在脑肿瘤、脑外伤、精神类疾病、癫痫、脑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畸形、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等疾病治疗上有丰富临床经验。吕作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学士。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分会会员。擅长神经调控开放手术、显微手术治疗技术。在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畸形、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癫痫和精神类疾病等疾病治疗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王宏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学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为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分会会员。擅长脑和脊髓肿瘤,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外伤、脑积水、脊髓空洞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靳国范副主任医师,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成都华西医学院和武汉医学院进修学习。在南京、武汉、成都等地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抗癫痫理论和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各种精神类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黑龙江医药》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房玉华副主任医师,学士。黑龙江省精神与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从事精神类疾病诊疗工作近40年。擅长精神分裂、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药物调控功能性疾病有特长。李瑞惠主治医师,学士。先后在南京医科大学、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及安徽医科大学工作。从事神经调控和功能性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神经调控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帕金森氏病、三叉神经痛、难治性精神病、药物与酒精依赖等疾病。应用神经调控技术已成功主刀实施1300余例手术,取得显著疗效。李凯信主治医师,学士,毕业于郑州医科大学。北京中医研究院精神疾病专家组成员,全国率先推广神经调控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的青年专家,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理论研究和临床手术工作近10年。善于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技术治疗早期的癫痫和精神分裂症。邱勇主治医师,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对癫痫、脑肿瘤、脑外伤、精神类疾病、脑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畸形、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等疾病治疗上有丰富临床经验。钱春生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在北京宣武医院进修疼痛专业,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癫痫、各种顽固性头痛,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射频热凝治疗,对各种顽固性疼痛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21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共有2个病区,现有病床100张,所设病房规范整齐,有宾馆式高级病房12间,重症监护病房(ICU)3个,电生理检测与治疗中心2个,国际标准化的手术室2间。科室拥有多种先进设备:莱卡显微镜2台,美国CRW数字化立体定向仪2台,蛇牌磨钻2台,进口脑室镜1台,进口呼吸机2台,进口麻醉机2台,彩色超声机1台,多功能监护仪6台,EFG神经递质检测治疗系统2台、诱发电位仪和肌电图2台,视频脑电检测仪(癫痫刀)6台,进口射频治疗仪2台,头疼微创治疗仪3台等多种设备。

机器人微创手术不仅具有传统微创手术创口小、疼痛轻、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微创手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基于主从控制的手术方式能够减轻医生手术时的疲劳,并解决传统微创手术中存在的“筷子效应”问题;机器人能够实现更为复杂精细的手术操作,可以极大地拓展医生的手术能力。正是由于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已经得到了外科手术领域的广泛认可,国内外众多医疗机构都对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表现出极大的使用欲望,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外科机器人系统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本文开展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所在。通过对微创外科手术操作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微创外科手术对机器人机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由手术机械臂系统及手术微器械组成的机器人执行系统。为了满足微创手术所需的术中空间不变点,本文对复合平行四边形机构进行改进,研制出一种基于钢带传动的新型平行四边形远心点运动机构,并将该机构用于本文的机械臂机构设计中。此外,本文还研制出一种采用钢丝驱动的单自由度关节,并将该关节用于手术微器械的腕部机构设计中。实际的微器械腕部运动测试表明该单元关节具有较好的运动灵活性,完全能够满足微创手术微器械腕部机构设计要求。为了满足微创手术对机械臂术中运动灵活性的要求,采用机械臂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值构造了基于条件数和可操作度的综合灵巧度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基于该综合评价指标的机械臂灵巧度优化模型。通过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实现了对机械臂术中运动灵巧度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机械臂在其工作空间内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及可操作度,能够满足微创手术对其运动灵活性的要求。此外,本文采用摆位机构的封闭逆解方程对梯度投影算法进行改进,并采用改进的梯度投影算法对机器人执行系统进行了术前摆位规划;双器械机械臂在动物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实际操作性能表明该术前规划方法对机器人系统的术前摆位具有较好的指导性作用。针对所研制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姿分离的主从控制算法,该主从控制算法通过实现主从运动映射中的位置和姿态分离,将手术机械臂系统中的6自由度串联机构逆解问题简化为两个3自由度串联机构的逆解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机械臂系统的逆解求解难度。同时,本文采用该主从控制算法实现了基于主手位置增量的主从轨迹跟踪控制,并成功解决了手术过程中的主从一致性问题、主从二次映射问题以及轨迹跟踪过程中的位置指令平滑处理问题。此外,本文提出了基于器械末端位置不变的腕部姿态细分算法,该算法可实现术中手术器械的快速安全更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对所研制的手术机器人进行系统集成,并对机械臂系统中的远心点机构进行标定测试,测试数据表明该机构能够满足微创手术对远心点空间位置稳定性的要求。同时,本文通过采集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提出的主从控制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主从控制算法能够较好的实现机器人系统的主从轨迹跟踪控制。最后,本文通过实际的动物胆囊摘除手术对所研制的手术机器人整体操作性能进行验证,手术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系统具有较好的术中操作性能,并基本具备开展临床手术的能力。[1] 谢碧云,赵京. 基于条件数约束的方向可操作度[J]. 机械工程学报. 2010(23)[2] 谢宗武,孙奎,刘宏. 扩展雅克比方法的冗余度机器人逆运动学应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5)[3] 潘博,付宜利,杨宗鹏,王树国. 面向冗余机器人实时控制的逆运动学求解有效方法[J]. 控制与决策. 2009(02)[4] 冯美,付宜利,潘博,朴明波. 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的设计和实现[J]. 机器人. 2009(01)[5] 孙立宁,张剑,杜志江. 一种基于图像导航的骨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6(02)[6] 王树新,丁杰男,贠今天,李群智,韩保平. 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妙手”系统的研究[J]. 机器人. 2006(02)[7] 岳龙旺,许天春,贠今天. “妙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J]. 机器人. 2006(02)[8] 付西光,颜国正. 7-DOF核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05(08)[9] 祖迪,吴镇炜,谈大龙. 一种冗余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的有效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05(06)[10] 管荣祥,张恒,王胜. 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03)

曾在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CHUV)整形外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UCSD)整形外科从事临床、科研工作,获得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CHUV)整形外科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为优秀博士论文,为该学校华籍第一人。长期从事整形美容外科专业近30年,整形、美容、激光专业,尤其在乳房整形、疤痕修复、人体塑形、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精湛,获军队、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持国家、省级科研课题4项,在国内外著名专业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