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猪寄生虫防治论文

发布时间:

猪寄生虫防治论文

防治结合,减少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1、选用好驱虫药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腾骏“肯维灭”,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增效剂。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2、工厂化猪场驱虫程序以使用腾骏“肯维灭”为例,工厂化猪场驱虫模式可定为:(1)对于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应对全场所有的猪只进行一次全群驱虫,将寄生虫消灭于幼虫状态,可在全场饲料中(乳猪饲料除外)添加腾骏“肯维灭”(含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剂及增效剂),按350g/吨饲料添加混饲,连用一周,连续2次饲喂,每次间隔7-10天。在投药的同时,使用敌百虫或螨净对猪场栏舍、排污沟、器械用具、运输工具进行喷洒。(2)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可使用广谱的驱虫剂,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后方可投入生产群内使用。(3)种公猪每年在2、6、10月份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三次驱虫。(4)由于蠕虫的感染能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前2周使用“肯维灭”进行一次驱虫,使母猪在产仔前身体不带虫,因为仔猪会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跟母猪的皮肤磨擦接触,这样,仔猪就不会带虫;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转入分娩舍前必须经过认真刷洗消毒后才能转入分娩舍,从传染源方面减少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对控制寄生虫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5)断奶仔猪转入保育2周后(约40-50天龄),统一投服“肯维灭”,按350g/吨饲料混饲,连用5-7日,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发育成若虫幼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一次,连用5-7日,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6)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节)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应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一次。驱虫前限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7)在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潮湿,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体外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发生疥螨病,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提前预防,除在饲料中加驱虫药外,还应及时做好体表驱虫工作。用诺华“螨净”或1-3%敌百虫连续2次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1,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冲洗干净猪只、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腹部、肷部等较隐蔽的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后,应隔12小时后才能进行猪群体表消毒工作。2,许多驱虫药都具有毒性,使用或保存不当都会危害到人畜安全。对怀孕母猪、仔猪在使用驱虫药时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使用“敌百虫”对猪群进行体表喷雾驱虫或使用左旋咪唑驱虫而造成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猪场已不使用其为猪场驱虫的主要药品,如果猪场使用敌百虫配合其它药品进行驱虫,必须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救药以备急用;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3,为保证驱虫的效果,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浙江农业信息网 2007-06-13

生猪寄生虫防治论文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家畜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对家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防治家畜的寄生虫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畜的饲养管理,保证家畜的营养均衡,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2.定期进行家畜寄生虫病的预防接种,以提高家畜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3.加强家畜的日常管理,定期对家畜的生活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4.及时发现和治疗家畜的寄生虫病,避免病情扩大和蔓延。5.加强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6.加强人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

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座谈会于2009年11月27日在江西省贵溪市举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会上表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成立三年来,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当地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了一定理解,示范区对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探索推动作用。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把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是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防治血吸虫的事件,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病人数急剧减少,血吸虫病得到控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消灭了黑热病,1995年,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区、市)已经有5个省(区、市)消灭了血吸虫病,疟疾的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现有丝虫病流行的国家中,第一个实现消除丝虫病的国家。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钩、鞭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减少了亿人。尽管如此,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蠕虫总感染率为,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肝吸虫感染率为。部分地区寄生虫病发病情况明显上升。2006年疟疾在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均出现了暴发疫情。肝吸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2006年,北京市发生了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不能忽视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不能被忽略。寄生虫病防治应体现我国公共卫生水平。”王宇主任表示,寄生虫感染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具备防治寄生虫的手段,应该积极努力防治寄生虫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如果等到我国城市化全面发展,生活环境改善后等待寄生虫病自然消灭需要很多时间,人民身体健康将受到长时间威胁。寄生虫病易于防治,最能反映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基本状况,如果我们连寄生虫病都控制不住,将很难夸耀我国的公共卫生程度及发展水平。我国出台了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国蠕虫感染率下降40%以上,2015年底下降60%以上,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产生。????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成立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目前取得成绩明显,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逐步探索形成我国特点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1年和2016年对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并对相应的阶段目标和策略措施进行必要调整。

猪寄生虫防控论文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养殖户要对猪圈舍和活动场所,结合预防其它传染病,选用相应消毒剂定期消毒,针对放牧猪普遍流行的疥螨病,可采取每个月用双胛脒溶液或其他能有效杀灭疥螨的驱虫药液喷洒圈舍和猪接触到的环境;其次,在圈舍内,猪粪便应及时清理,最好经专用设施将粪尿排至发酵池等,避免猪接触粪尿。‍‍

预防猪寄生虫病的发生就要定期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是将病猪身体内(或身体上)的寄生虫杀灭或驱出体外的措施,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是保证猪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猪场在预防寄生虫病时,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病猪的驱虫,二是外界环境的除虫。

(1)驱虫

寄生虫生活在猪体内或体表的这个阶段是它们比较易被消灭的环节,相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寄生虫,因散布广、虫卵抵抗力强,几乎所有的驱虫药都不能杀死虫卵,往往难以扑灭它们。所以,驱虫是防治寄生虫病中最积极而且也容易办到的措施。猪场在驱虫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驱虫药的选择 驱虫的成败最关键的是选择什么样的驱虫药。选择驱虫药的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兼顾适口性好、使用方便、价廉、药物在猪体内残留少和对环境污染小。现已有许多广谱驱虫药问世,如丙硫咪唑(可驱除宿主体内多种寄生线虫和绦虫,甚至一些吸虫)、虫螨净(能杀死猪体表寄生的疥螨和杀死体内寄生的多种线虫)等。用口服药对猪集体驱虫时,驱虫药应首选安全范围大的,以避免猪因吃食不均发生中毒。

②驱虫应在专门(有隔离条件)场所进行 因为驱虫时,随粪便排出大量的虫体和虫卵,为了防止它们污染猪舍,除虫的场所要便于粪便的收集和清扫。

③猪驱虫应有一定的隔离时间,直至被驱出的寄生虫排完为止。因驱虫药的种类不同,驱除虫体的时间也不同。有的驱虫药如敌百虫、左旋咪唑用药后几个小时宿主开始排出;有的驱虫药用药后要经1~2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排出。

④为了提高驱虫效果,常需要连续2~3次使用驱虫药。对于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驱虫药只能杀死虫体,而不能杀死虫卵。用一次药后,虽杀死了皮内的成虫,但留在皮内的虫卵并未死亡,以后它又孵出幼虫再发育为成虫,即又复发。因此,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在第一次用药后,间隔1周,再用药一次,才能防止此病的复发。

⑤如果驱虫后含有虫卵的排泄物任意让它散布,就会给外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驱虫时除了要将寄生虫驱除出猪体外,还要注意收集病猪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外界环境不受污染,以避免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污染厩舍成为新的污染源,再次感染猪引起发病。无害化处理最经济的方法是将粪便集中于贮粪池内并密闭或用堆集发酵的方法杀死虫卵。

(2)除虫

许多寄生虫的虫卵和幼虫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些虫卵一旦被猪采食,就会形成二次感染,引起猪再次发病。为了防止猪重复感染,必须通过环境卫生措施来杀灭和清除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虫卵和幼虫,即除虫。除虫是减少猪感染或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①粪便的清扫和处理:猪体内寄生虫的虫卵可以随粪便一起排出,虫卵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就会发育成为感染性幼虫,因此猪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除。对于寄生虫严重感染的猪场,除了一般的清洁卫生外,还应对猪舍和运动场进行消毒,杀灭虫卵和幼虫,或铲除一层表土,换上新土,并用石灰消毒。猪的粪便和垫草清除出圈后,要运到距猪舍较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用产生的生物热来杀灭虫卵。

②猪的饲养管理:结合猪的饲养管理特点、生活习性和此类寄生虫的特点,在预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有专门的产仔间,进猪前应严格消毒;妊娠母猪在进入产房前要驱虫,临产前要把全身彻底洗净;小猪要有专用猪舍,因为母猪体内常常有寄生虫,小猪与母猪分开饲养可防止寄生虫的感染,饮水、饲料要清洁。

③预防病原的传入和扩散:在已控制或基本消灭寄生虫的猪场,当引入猪只时,应对外来猪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以确定其有无寄生虫寄生,发现患者,须进行1~2次驱虫并再次检查,无虫后才能并群饲养。

猪体内寄生虫防治措施论文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一)治疗自从发现了磺胺药物的抗球虫作用以来,各种磺胺药和其他药物已试用于治疗球虫病。遗憾的是,球虫病发展迅速,常因治疗太晚,而不能获得稳定的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仔猪的球虫病常常发生在7日龄左右,故此在发病前2~3天预先对全窝仔猪投药是可能的。由于小猪仍要吃奶,每头仔猪应口服治疗5天,当然,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通过在仔猪饮水中加入抗球虫药或与铁制剂合并使用,可能对治疗猪球虫病是有效的,然而,却不能保证每头猪都能得到足够的剂量。尚无获准用于猪的抗球虫药,也无试验性的使用剂量,但有些文献中报道了的一些化合物可能是有效的。可试用百球清(5%混悬液)治疗猪球虫病,剂量为20~30mg/kg,口服,可使仔猪腹泻减轻,粪便中卵囊减少,可使发病率自71%降为22%。它既能杀死有性阶段的虫体,也能杀死无性阶段的虫体。据作者试用,百球清对仔猪等孢球虫病确实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二)预防最佳的预防办法是搞好环境卫生:搞好产房的清洁,产仔前母猪的粪便必须清除,产房应用漂白粉(浓度至少为50%)或氨水消毒数小时以上或熏蒸。消毒时猪圈应是空的。为防止工作人员吸人漂白粉或氨的蒸汽,应进行充分的通风或让工作人员戴上防毒口罩。应限制饲养人员进入产房,以防止由鞋或衣服带入卵囊;也应严防宠物进入产房,因其爪子可携带卵囊而导致卵囊在产房中散布。大力灭鼠,以防鼠类机械性传播卵囊。在每次分娩后应对猪圈再次消毒,以防新生仔猪感染球虫病。

防治结合,减少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1、选用好驱虫药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腾骏“肯维灭”,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增效剂。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2、工厂化猪场驱虫程序以使用腾骏“肯维灭”为例,工厂化猪场驱虫模式可定为:(1)对于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应对全场所有的猪只进行一次全群驱虫,将寄生虫消灭于幼虫状态,可在全场饲料中(乳猪饲料除外)添加腾骏“肯维灭”(含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剂及增效剂),按350g/吨饲料添加混饲,连用一周,连续2次饲喂,每次间隔7-10天。在投药的同时,使用敌百虫或螨净对猪场栏舍、排污沟、器械用具、运输工具进行喷洒。(2)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可使用广谱的驱虫剂,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后方可投入生产群内使用。(3)种公猪每年在2、6、10月份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三次驱虫。(4)由于蠕虫的感染能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前2周使用“肯维灭”进行一次驱虫,使母猪在产仔前身体不带虫,因为仔猪会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跟母猪的皮肤磨擦接触,这样,仔猪就不会带虫;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转入分娩舍前必须经过认真刷洗消毒后才能转入分娩舍,从传染源方面减少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对控制寄生虫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5)断奶仔猪转入保育2周后(约40-50天龄),统一投服“肯维灭”,按350g/吨饲料混饲,连用5-7日,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发育成若虫幼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一次,连用5-7日,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6)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节)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应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一次。驱虫前限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7)在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潮湿,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体外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发生疥螨病,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提前预防,除在饲料中加驱虫药外,还应及时做好体表驱虫工作。用诺华“螨净”或1-3%敌百虫连续2次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1,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冲洗干净猪只、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腹部、肷部等较隐蔽的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后,应隔12小时后才能进行猪群体表消毒工作。2,许多驱虫药都具有毒性,使用或保存不当都会危害到人畜安全。对怀孕母猪、仔猪在使用驱虫药时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使用“敌百虫”对猪群进行体表喷雾驱虫或使用左旋咪唑驱虫而造成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猪场已不使用其为猪场驱虫的主要药品,如果猪场使用敌百虫配合其它药品进行驱虫,必须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救药以备急用;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3,为保证驱虫的效果,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

母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论文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座谈会于2009年11月27日在江西省贵溪市举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会上表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成立三年来,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当地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了一定理解,示范区对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探索推动作用。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把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是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防治血吸虫的事件,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病人数急剧减少,血吸虫病得到控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消灭了黑热病,1995年,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区、市)已经有5个省(区、市)消灭了血吸虫病,疟疾的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现有丝虫病流行的国家中,第一个实现消除丝虫病的国家。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钩、鞭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减少了亿人。尽管如此,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蠕虫总感染率为,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肝吸虫感染率为。部分地区寄生虫病发病情况明显上升。2006年疟疾在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均出现了暴发疫情。肝吸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2006年,北京市发生了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不能忽视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不能被忽略。寄生虫病防治应体现我国公共卫生水平。”王宇主任表示,寄生虫感染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具备防治寄生虫的手段,应该积极努力防治寄生虫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如果等到我国城市化全面发展,生活环境改善后等待寄生虫病自然消灭需要很多时间,人民身体健康将受到长时间威胁。寄生虫病易于防治,最能反映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基本状况,如果我们连寄生虫病都控制不住,将很难夸耀我国的公共卫生程度及发展水平。我国出台了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国蠕虫感染率下降40%以上,2015年底下降60%以上,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产生。????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成立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目前取得成绩明显,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逐步探索形成我国特点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1年和2016年对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并对相应的阶段目标和策略措施进行必要调整。

防治结合,减少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1、选用好驱虫药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腾骏“肯维灭”,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增效剂。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2、工厂化猪场驱虫程序以使用腾骏“肯维灭”为例,工厂化猪场驱虫模式可定为:(1)对于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应对全场所有的猪只进行一次全群驱虫,将寄生虫消灭于幼虫状态,可在全场饲料中(乳猪饲料除外)添加腾骏“肯维灭”(含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剂及增效剂),按350g/吨饲料添加混饲,连用一周,连续2次饲喂,每次间隔7-10天。在投药的同时,使用敌百虫或螨净对猪场栏舍、排污沟、器械用具、运输工具进行喷洒。(2)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可使用广谱的驱虫剂,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后方可投入生产群内使用。(3)种公猪每年在2、6、10月份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三次驱虫。(4)由于蠕虫的感染能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前2周使用“肯维灭”进行一次驱虫,使母猪在产仔前身体不带虫,因为仔猪会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跟母猪的皮肤磨擦接触,这样,仔猪就不会带虫;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转入分娩舍前必须经过认真刷洗消毒后才能转入分娩舍,从传染源方面减少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对控制寄生虫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5)断奶仔猪转入保育2周后(约40-50天龄),统一投服“肯维灭”,按350g/吨饲料混饲,连用5-7日,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发育成若虫幼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一次,连用5-7日,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6)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节)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应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一次。驱虫前限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7)在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潮湿,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体外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发生疥螨病,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提前预防,除在饲料中加驱虫药外,还应及时做好体表驱虫工作。用诺华“螨净”或1-3%敌百虫连续2次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1,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冲洗干净猪只、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腹部、肷部等较隐蔽的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后,应隔12小时后才能进行猪群体表消毒工作。2,许多驱虫药都具有毒性,使用或保存不当都会危害到人畜安全。对怀孕母猪、仔猪在使用驱虫药时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使用“敌百虫”对猪群进行体表喷雾驱虫或使用左旋咪唑驱虫而造成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猪场已不使用其为猪场驱虫的主要药品,如果猪场使用敌百虫配合其它药品进行驱虫,必须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救药以备急用;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3,为保证驱虫的效果,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