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医治未病方面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治未病方面论文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治未病” 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后学者多有发挥。近年来国家对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 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民众对 “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所谓“治未病”,一是说在没发病之前注意饮食起居 、精神情志等多方面的调养,使正气充足从而不易受外邪侵犯,达到防病于未发之先的目的。二是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防止其由小到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到全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 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作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产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 ,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1)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能与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进行,就会顺应自然而保持 健康 ,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必然使人体抗邪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2)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包括3 点: 一是节制,即不偏食,不嗜食, 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禁口。 (3)调摄精神: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的、强烈的,或反复的、持续的精神刺激,均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情志异常的波动对患者的病情有着明显的影响,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调达,气血和平则有利于 健康 。 (4)劳逸适度,积精全神:过劳则伤气,气少则力衰。《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 肾主骨,精生髓,精不足则髓亏,故会出现头晕耳鸣。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 (5)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总之 ,加强锻炼,持之以恒,促使血脉流通,关节灵活,气机调畅,形神合一,就能够收到内以 养生 ,外以却恶的效果。 2 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主要的手段 ,既病防变是它的补充。疾病已经发生 ,就应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并防止其发展与传变。既病防变要做到以下两点: (1)早期诊治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可见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早期诊治,对于患者来说,应及时就诊。对于医学来说,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疾病给予早期诊治。 (2)根据疾病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既病防变,要求医者谙熟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人体内部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五行乘侮亢害关系。依据这种规律,可采取相应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 随着 健康 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疗的目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医“治未病”这古老而前沿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相比,进一步显示了中医学的思维是先进和超前的。

中医养生学论文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及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以下这几篇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是有论文动力从网上收集并整理的,如需更多的中医养生学论文,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免费咨询。【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著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探,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自古以来,倍受推崇,被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1]显而易见,《周易》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当然中医学也不会例外。明代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2]可见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与《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就《周易》与中医养生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3]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4]的诺言,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5]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曲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6] 二、《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坚冰至。”以上两则经文的意旨提醒人们:事物的总会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必须“见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惧以始终”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语,《系辞传》还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作为响亮的座右铭郑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医养生继承并发展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渐”的养生观。《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7]体现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学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加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何谓治未病?明代张景岳感受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8]张氏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9]张景岳一语中的,道出了“谨于危”便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10],《内经》《千金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强身作用。宋代医家张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长不干。”山]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三、《周易》“潜龙勿用”与中医“不妄作劳” “潜龙勿用”是《周易》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题。《乾卦》初九日:“潜龙,勿用。”龙是指龙星。《说文》“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潜龙”是指潜渊之龙,隐而不见。爻辞提醒人们,处在这种状态,便应静而不动,以伺时机。《艮卦•彖传》亦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卦义为静止,与“潜龙勿用”一脉相承。两则爻辞在于表明凡事必须等待时机,谨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为,失去理智;否则便大难当头,灾不可免。 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2]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3]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l4]其次,要注意节制房事。情欲是人之本性,两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须有节。若恣情纵欲,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千金方》言:“恣情纵欲,命同朝露。”《内经》也告诫人们:“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15]故此重视肾精与肾气的保养,是长生的秘诀之一。第三,注意饮食有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粮食果类发酵而成的,度数较低),但不能“困于酒食”,故要达到“酒食贞吉”,必须“节饮食”。如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便严重损害脾胃,健康。《内经》有忠告:“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第四,注意劳逸适度。《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劳则气耗”[16],劳力太过则气少力衰,精神疲惫;劳心太过,则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因而“过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如《内经》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17],可见“过劳”是健康的大敌。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18]他的弟子吴普,得其“五禽戏”之真传,“年九十余”。因而适度的活动,将寿蔽天地成为现实。四、《周易》“反身修德”与中医“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学思想的又一精华。《周易》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周易》书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传》在释《蹇卦》、《乾卦》、《晋卦》时分别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何为德?《正韵》归纳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性的修养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趋吉避凶的法宝。《益卦》与《大传》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中医养生承袭了《周易》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内经》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9]故“大德者必得其寿。”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遥过百春”的先决条件。俗话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道德高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惧,心广体舒。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其寿之长,决非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浅燥者之所能及。”[20]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养德养性无二术”。纵观我们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晚年“读《易》,韦编三绝。”[21]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唐代名医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养,“心诚意正”、“顺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易经》,撰写医籍。孔孙两氏的辉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必然结果,当为后人养生的楷模。 综上所述,《周易》哲学是《内经》医学的活水源头,《内经》充分汲取了《周易》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及其思维模式,并将其创造性地和养生学紧密结合,从而创立了中医养生独特的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深研《易》理,尽启其秘,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新。 注释: [1]《四库提要•易类小序》。 [2][9][明]张景岳《医易义》。[3][5][6][7]《素问•四气调神论》。 [4]《灵枢•本神》。[8][明]张景岳《类经•摄生类•不治已病治未病》。[10][宋]窦材《扁鹊心书》。 [11][宋]张杲《医说》。[12][13][15][19]《素问•上古天真论》。[14]《庄子•在宥》。[16]《素问,举痛论》。[17]《灵枢•九针论》。[18][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传》。[20]徐以经《中华医易荟萃》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398页。[21][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传统道教与中医养生 作为民间道教太平道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就存有大量的养生和医药内容。《太平经》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及精气神学说,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并将此学说贯穿于养生与治疗之中。在养生方面,《太平经》注重内养功,认为:“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喜怒也。人无忧,故自寿也。”这种内养功强调守“神”,提出:“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悬象而思守,行顺四时气,和合阴阳。”就预先给五脏各画一副神像,炼功开始时,按季节、日、时挂出相应的画像,以此作为信号和提示,卧下人静后使意念集中到那一脏器上。通过这种意守脏器的练意功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理论和炼养方术之集大成之作。葛洪认为,万物皆源于“道”或“一”,谁能得道守一,谁就可长生。书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道健身的理论和方法。如《极言》篇说:“是以善养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堰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长生之理尽于此矣。”其中就包括了静养、导引、吐纳、食养、服丹等修炼方法。葛洪特别强调内保精气。他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至理》)他把行气的方法归纳为吐纳、导引、胎息三种。吐纳是用呼吸行气,导引是用形体行气,而胎息是用呼吸和意气相结合而行气。并具体介绍了其炼养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炼养方法大都被后人吸收,并在气功中发展,沿用至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道教徒们创造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法,在历代道家的著作中,留下了诸如存思、守一、外丹、内丹、导引、呼吸、服饵、咽津、服气、符篆、房中等养生修炼的大量资料。 “存思”“守一”属于精神修炼。外丹是指炼服长生不老的金丹,内丹则是熔心、息锻炼于一炉的综合修炼方法,相当于气功。早期金丹派以炼外丹为主,宋金以后的金丹派则修炼内丹,称为晚期金丹派。内丹理论以黄老“道法自然”、“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为理论基础,认为人身即为一个炼丹的“鼎炉”,人身内的精、气、神则是炼丹的原料,通过一定的修炼,可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结丹长生。从道教的初建到兴盛,留下了大量关于内丹修炼的著作。随着内丹派的兴起,内丹理论和功法得到逐步深化和完善,北宋中期以后,传统的内丹又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道禅相融合,形成了精深的系统理论和稳妥有效的功法。虽然不能成仙,但能帮助人们健身祛病,延年益寿。这对中医养生学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道教形体方面的修炼主要包括导引、按摩及武术等内容。导引通过肢体的屈伸俯仰,达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历来为道家所重,修道者无不从导引做起。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资料中就有一幅彩绘的《导引图》。葛洪《抱朴子》中有龙导、龟咽、燕飞、蛇屈、兔惊等各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方法。隋唐之后逐渐由导引衍化出诸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有效的运动方法。可以说葛洪的道教导引和华佗的医家导引是这些方法的前身。 食饵方面的修炼主要有服食金丹(矿物类)、五芝(菌类植物)、咽津、服气等。如前所述,道教认为服食用矿物药炼制的金丹和仙药五芝,可以成仙,显然是荒诞的,但其中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则不可埋没。咽津法包括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一系列动作,这是道教徒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关于咽津,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葛洪曾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介绍了叩齿之法,称此为“坚齿之道”。此法在唐宋时极为盛行,在方法上也有发展。明代高镰所撰的《遵生八笺》曾详细记载此法。事实证明,这种口腔保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服气,又称辟谷食气。修炼时主要以饮水食气为主,同时服用一些辅助食品,如山药、黄精、花生、大枣、核桃等中草药。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却谷、食气的记载。晋至唐时期曾盛行此法,宋元以后就少见了。 符篆咒禁,即为祝由。唐代太医署首次设立咒禁科,还设有“祝禁博士”职,正是当时道、佛两家咒禁盛行背景下的产物。唐、宋、元、明各代均有此科,统称祝由科。可见其影响之深。对于祝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所谓“移精变气”,就是调整病人的精神活动,转移对病痛的注意力,从而形成精神内守状态,以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这实际是一种宗教式的原始心理治疗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当今的精神疗法、暗示疗法的先导。这种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确实能起到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的作用。特别是在一定的宗教氛围之中,对那些虔诚的教徒更为灵验。这就是“心诚则灵”。但是它以祈祷、咒语、符篆、神水等手段为主,毕竟是迷信的东西。这是人类处于生产和认识水平低下的蒙昧时期的产物,也是人类医学不发达时期的共同现象。 至于房中术,其中的性卫生知识可资借鉴,但对其糟粕必须剔除。 总之,道教是与医学,特别是中医养生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宗教,它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如何写治未病方面论文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从事医学科研究工作的同志,经常撰写医学论文,不仅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而且能提高科研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反过来,如果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成绩显著,又能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论文一经发表,即被社会所承认,也是该项目取得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径。由此可知,医学论文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医学科学水平和工作风貌,更能反映出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撰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取得学历、学位、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故怎样写作出高水平的医学论文,是摆在每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提高大家的医学论文写作水平,本文重点介绍医学论文写作的五大要素。第一大要素:思想性医学论文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前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然而,医学论文同样要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要遵守国家法令,执行著作权法、保密和技术专利等有关规定。做到尊重科学,讲究道德,反对作假,反对剽窃。让医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如其人”;所以,医务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主题,有了好的主题才会有好的结论,最后才会有好的论文发表。第二大要素:创新性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所谓“创”,是指医学论文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所谓“新”,是指医学论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鲜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此外,即所谓推广性课题研究: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的推广应用,以及老药新用,古方今用等项目,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性课题。第三大要素:科学性衡量医学论文水平的首要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性。在评价医学论文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医学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三严”和“五个体现”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贯彻“三严”精神。众所周知,按医学论文来源分类:(1)、分为原著(包括论著、著术及短篇报道)和编著(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文献、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两类;(2)、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3)、按医学学科及课题性质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四类;(4)、按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实验研究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实验研究论文、资料分析论文、经验体会论文五类;(5)、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文献、综述、述评、讲座、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和医学科普论文等。所以,作者必须根据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资料的内容,选择相应体裁的论文表达形式。1、坚持严肃的态度:有一种观点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医学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对待科学严肃认真,不夸大其词,不掺杂水份,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2、坚持严谨的学风: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心浮气躁,沉入不到你所从事的研究当中去;或者被别的议论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实验过程,均难以得出正确的结果,更谈不上写出高水平的论文。3、坚持严密的方法:每一项实验或者临床观察,均应有严密的计划和步骤。在应用严密的操作和相关的程序当中,更不允许随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设计和论证。所以,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诞生,既要有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又要有具体的实施和认真的总结,作者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到“严肃、严谨、严密”。有的人临时想写一篇论文,平时没有选题、没有设计、没有素材、更谈不上积累,怎么能临时写出论文呢?所以,医学论文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来不得半点虚假。第二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具有“五个体现”1、体现真实性医学论文必须取材可靠,有原始资料和记录,实验结果务必忠于事实和主题,无夸大之处,更不能因实验数据与设计有出入而轻易改变程序和操作方法。当你做出的实验失败了,只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你同样可以总结出有价值的论文,同样可以发表。你的论文告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课题研究的某一个方面上道路不通;它的意义也就是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2、体现再现性医学论文报道临床或实验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其所采用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以及得出的结果,都必须经得起他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并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例如,我国有的医学论文虽然发表了,但别人重复不出你论文当中的结果,这样的医学论文没有任何价值。再如,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医学论文寄到国外医学杂志发表时,其杂志社均有严格的审编过程,必要时有相应的机构再现你的论文结果,考察其可靠程度,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发表。3、体现准确性医学论文中,数据必须准确,必须反复探讨,特别是统计学处理。例如:有的论文作者演算数据错误,编辑也未严格把关,不知不觉中统计学出了差错,文章虽然发表了;但最后在评职称中,错误被评审的专家核查出来了,当事人未能晋升上职称还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样的教训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另外,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引用一定要准确,引文用词必须规范,术语必须准确;自己的论文推导出来的结论必须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因此,在你的论文完成之前,那怕是一个标点、一个字符、一个数据你都必须核对得准确无误。4、体现逻辑性我们写作医学论文,必须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不能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更不能证据不足,论证不力,导致观点不明。目前,对医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各家杂志社不尽相同;因此,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参阅你想投稿的医学期刊,每一种期刊都有它相应《投稿须知》或《稿约》。通常情况下,以中华系列杂志的《稿约》要求为标准,从文题、署名、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主题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把握全篇。5、体现公开性医学论文的作者要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对临床实验结果要如实所映,不能任意取舍,不摒弃偶然现象。例如:某人做一项临床研究,对200例病人进行药物疗效观察,结果只有50例有效,有效率为25%;而作者若舍弃100例无效病例,只报道100例,仍保留50例有效,会导致有效率为50%的错误结果。此外,我们引用他人科研成果或文献资料时,必须亲自查阅,注明出处,以示对作者的尊重和公正。第四大要素:实用性医学论文发表后,对人类医学事业具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社会承认的劳动。发表论文最终目的就是给同行参阅,效仿使用,推动医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如读者用了你的论文中提供的方法,则必然有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现代需要的观点出发,医学论文有的能解决防病治病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价值;有的着眼示来,能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一篇医学论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仅谈不上发表,更谈不上它存在的价值;即使这样的论文侥幸发表了,别人一看就知道没有水准,一看就知道是关系稿、凑数稿,更经不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将对作者、编者、以及该医学期刊都是一个不少的负面影响。第五大要素:可读性撰写医学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存储新的医学信息,让他人用较少的时间和脑力就能顺利阅读,以解论文的内容和实质。这不仅要求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用词准确;而且要求论文语言通顺,文风清新,可读性强。一般我们在阅读时,首先会参阅论文的摘要。摘要一般在300~500字之间,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600个实词左右),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它是全篇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也是整个论文的精髓和灵魂。读者只有在参阅论文摘要,确定其价值后,才会更进一步去参阅详细的内容,再去进一步去应用,所以摘要与正文同样重要。如为论著虽标引2~5个主题词。正文语句结构多以主谓宾句为主,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体;同时,必须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脉搏和灵气,体会到论文的思想和主题,有很强的可读性。正文中的医学名词,以198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标准。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计量单位必须是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为蓝本。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文中缩略语尽量少用。参考文献,按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综上所述,以上“五大要素”是我们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撰写医学论文的核心要素。总之,撰写医学论文时,我们必须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尽量反映我国医学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学术交流。真正做一个发现医学真理、检验医学真理、实践医学真理、证实医学真理和发展医学真理的人。

据学术堂了解,医学论文往往能反映一个医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根据论文对该作者的技术业务进行衡量和评价;但若只是为了拿出论文而撰写论文,那就偏离了科学活动的方向,也歪曲了撰写论文的目的。对于医学总体来说,医学论文则是反映医学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表明医学科研动向的一些信息,也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有效形式。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论文,下面详细为你介绍:一、标题 (title)标题亦称文题、题目、题名或篇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内容的高度精华。拟定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关系着整个作品的形象,因此通常是在论文全部完成之后经过反复推敲而得。标题应选用几个最恰当的词加以逻辑组合,使之能全面、确切、具体而又简明地反应出文章的特定内容。二、作者(author)论文标题下应有作者的署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和地区邮政编码等。此处的作者应是该项科研课题的承担者及其主要合作者,表示对论文的内容负责,当然也是接受褒奖的依据。三、提要与关键词(synopsis and key words)此项内容的名称目前尚不甚一致,有作“提要”或“内容提要”者,亦有作“摘要”或“概要”者。在西方医学期刊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常分别采用Abstract、Synopsis、Summary等不同的词(。四、引言(Introduction)引言亦作导言、前言、序言或绪言,其意皆同。引言是正文的开端部分,起着引导或破题与承题的作用,能给人以一个概括印象并提供预备性知识,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内容。五、方法(methods)有些人也常将这一部分的段落标题写成研究对象与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临床资料与方法(clinical data and methods)或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等。本段内容主要是体现该项研究的科研构思与实验设计,使人了解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对象的各种情况;也是衡量该论文的科学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六、结果(results)这一部分是研究者的主要劳动成果,是该项工作所获成绩之总汇,但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却不应该为大量原始记录的堆积和罗列,而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并科学地组织起来的一系列重要数据。七、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思维和理性认识的部分,可占全篇论文的较大篇幅。本部分的中心任务是将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同时作出科学的解释与评价,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本项研究的结论打下基础。八、结论(conclusion)结论可以单独形成一个段落,亦可置于“讨论”之末而不另立段落标题,近年趋于向后一种形式发展。如果长篇文章,而且结论明确、条理分明,仍应设此段落,可以起到鲜明突出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九、小结(summary)小结是文末的收尾部分,在前些年的论文中往往单列一项。通常有两种写法:一是按照一般文章的格局,对全文的始末作一概括性归纳,以结束全篇;另一是按照科研论文的撰写习惯,将本项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作一简要概述,以数行文字集中加以表达。后一种笔法基本上相当于内容提要,因而近些年来不少刊物已明确规定,几正文前有内容提要者文末之小结应删减。十、参考文献(references)在一篇科研论文的末后,均应按照有关规定正确地列出参考文献。然而,在目前的一些医学论文(包括论文手稿和已刊出的论文)中,参考文献部分存在的问题可谓最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论文中“参考文献”一项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②文献条目的书写质量较差;③对列出文献的重点和数量掌握不好;④ 文献条目的书写格式不够标准。十一、其他(miscellaneous)一般的科研论文由前述十项内容已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附加一些东西,如致谢、附录、补充等,另外,每篇论文的末尾均应注有明确的日期。十二、文摘(abstract)文摘并非科研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是与论文并列的繁简篇;不过,较重要的论着均应在正文之外另附文摘。文摘的主要用途是为二次文献编辑(信息的二次加工处理)提供一个适当的资料模式,同时亦可供读者初步阅读(以决定是否需要去查阅全文)和剪贴文献卡片等。目前我国医学期刊对文摘的要求有两种,一是中文文摘,一是英文文摘;前者可供国内各专科医学文摘期刊选用或其他杂志转载,后者则着眼于国际学术交流。

根据“良医治未病” 结合个人成长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据学术堂了解,医学论文从结构上,要分为4个部分: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IMRAD结构。这些个部分也是一篇医学论文的主体,而要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我们就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引言引言也称前言,前言的写作应注意简洁明确地阐明研究的主旨和目的和想要回答的问题,同时就该问题向读者进行简介并给出必要的文献。就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而言,前言一般为150~200字最佳。前言部分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告诉读者你为何要进行该项研究,从而使读者相信该研究的重要性。第一句话中应几乎包含均成说的所有内容,努力阐明与以前研究的不同之处,最好的引言也应包括对以前所有的相关研究的系统回顾,并证实该研究的必要性。不应使用让读者产生困惑的缩略语,要给出研究的设计而不是结论,同时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要谨慎地使用文学写作技巧。二、题目医学论文的题目是一篇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是眼睛一般的存在,应尽量简明并概括主题。三、材料和方法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写作,应当按照逻辑顺序来描述研究的设计,详细叙述研究的步骤或给出有关文献,给出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研究设计应包括:对其进行简洁的描述,告知读者如何进行随机化,应注意“独立、平行、配对、自身对照”等词语的使用,最好引用原始报道该设计和方法的论文、在叙述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过程中,应告知读者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给出剔除对象的原因;准确而详尽地描述所使用的材料,给出所用药物的精确剂量,告知确切的治疗方式。在写作时,同时要注意医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以人为对象的实验报告,应表明实验过程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标准。文章中不使用病人的姓名、缩写名或医院中的各种编号,若刊用人像应有病人的许可或采取遮蔽法。在分析资为附,应使用P值以证实无效的假设,对该研究的可信度进行评估,给出统计学分析所用的确切检验,避期时业阻液用缴作专门术语,还应指明所用的通用计算机程序。四、结果结果是论文的核心。是该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或验证后得出的主要发现。该部分应回答在前言中提出的问题,采用文字、图、表并用的方式,说明与对照组比较的结果,也应告知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研究对象不足100例时,应避免使用百分数,10例以下时应使用分数表示。涉及结果时应给出样本数、范围、均值及标准差或可信区间,若涉及变异,应给出其自由度和F值。

中医治未病方向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那么医学专业的论文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医学 毕业 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_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 保险 毕业论文题目

[1]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之退出机制的国际 经验 借鉴

[2]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缘起、运行、调整与改革

[3]美国长期照护评估系统最小数据集升级对我国老年护理评估的启示

[4]基于RE-AIM模型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模式评估

[5]“十四五”期间提升老龄人口医养服务路径的思考

[6]人口流动对居民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7]浅谈中医“治未病”费用补偿机制

[8]政府财政精准施策,助力医疗卫生体制高效运行——以阜南县医改实践为例

[9]美国医疗保险与药物治疗管理

[10]美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计费模式

[11]东营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12]全民医保“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与商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13]“十四五”期间财险业发展前景预测

[14]“管理式医疗+保险科技”模式在健康保险发展中的应用

[15]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的医院 财务管理 探讨

[16]公立医院医保基金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7]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治理研究——以安徽省W县为例

[18]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商业保险模式实践及思考

[19]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激励相容制度分析

[20]资源配置视角下长期护理险15个城市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对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

[22]“一带一路”背景下针灸推拿英语复合型人才国内外就业情况分析

[23]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4]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5]20_—20_年镇江地区烧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问题与对策——以镇巴县税务局观音税务分局征缴实践为例

[27]对“锦欣医疗”跨界合作的营销策略分析

[28]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腺癌患病风险因素

[29]立足新阶段 坚持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关于医疗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视角探讨

[31]海南自贸港医疗保障与国际接轨的走向思考

[32]多维度多层次推进医疗保障 应保尽保的珠海实践

[33]宁夏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与思考

[34]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初探

[35]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核算与分析

[36]浅谈外伤与疾病的关联性鉴定在工伤认定中的运用

[37]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比较研究

[38]某三级公立医院出入院服务时效和患者满意度现况分析

[39]新形势下生育保险费用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某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视角

[40]国内外DRG病种支付应用与发展的探讨

[41]经济法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42]我国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分析

[43]北京市16区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44]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研究

[45]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门诊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

[46]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5市的实证分析

[47]用人单位未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侵权损害赔偿——以保定金盛公司医保纠纷案为例

[48]西宁地区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49]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社会性保险法制构建初探

[50]政研融合构建医保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初探

医院管理mba论文题目

1、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2、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3、患者满意度分析与医院管理对策研究

4、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5、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的关系与利益探讨

6、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7、医院管理干部培训需求与建议

8、浅谈如何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9、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

10、医院管理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

1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

12、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3、如何在医院管理中更好地使用激励

14、论建设高素质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队伍

15、试论建立我国现代医院管理会计制度

16、华西医院管理模式探讨

17、公立医院管理与考核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18、经济转型期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述

19、当前医院管理中几个 热点 问题的辨识

20、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_-20_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集锦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2)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 妇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锦集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成人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膏方治未病论文

治未病,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人体在健康无病之时,就要加强养生保健,并注意及时回避病气的侵害,主动地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第二层含义是指人体即将要发生疾病之时,类似于现代所称的亚健康状态,就要及早预见将要发生的疾病,采取有效措施以阻止疾病的发生;第三层含义是指疾病已经发生,要特别注意预先察知疾病发展的趋向,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疾病的深入发展,这时候的治未病主要是指“先安未病之地”,防止疾病进—步加重,同时采取措施促使疾病及早康复,使身体尽量恢复未病的状态。由此看来,治未病看似简单,但包含了中医学丰富的预防学、养生保健学和康复学的思想和理论,直至今天仍不失其光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国人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预防瘟疫,冬至开始服用膏方以补益身体,冬至灸足三里以强健身体等。

华佗医话(二十五) 浅谈冬病夏治及中药穴贴疗法 蔡敬民 关键词:冬病夏治 未病先防 有病早治 既病防复 中药穴贴 夏贴三伏 冬贴三九 中药膏方 一、何谓“治未病”?有哪些方法? “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即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病后防复,预防为主的思想方法。 例如:人的体质差异,脏府失调,气血不和,阴阳失衡等功能异常;表现有不同的自觉症状,而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例如失眠多梦,腰酸乏力,自汗盗汗等身体不适感觉,理化检查没有异常发现;临床上被称为亚 健康 状态。再如老年病,或慢性病的休止期,及恢复期;均可用中药穴贴疗法,或内调法,未病先治,病后防复;以达到 养生 保健的目的。 治未病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内调法、外治法,及内外结合疗法。中药穴贴、药浴、刮痧、针灸、推拿等,是外治法;中药膏方、煎剂、药酒、茶疗等,内服的方法叫内调法。内调法和外治法,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和扶正固本的作用。必须按疗程调治,才有良好效果。 二、什么是中药穴贴疗法? 中药穴贴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方法是:选用温经散寒、宣肺平喘等性能的中药,配制成膏剂,在数伏与数九时,贴敷于相应的经络穴位上,以发挥中药和经络俞穴刺激的双重作用,达到平衡阴阳,扶正固本,未病先治的效果。 三、中药穴贴疗法的适应症及时间? 中药穴贴疗法适用于:咳嗽、哮喘、老慢支、肺气肿、鼻炎、付鼻窦炎、泄泻、颈椎病,腰腿痛等疾病的防治。 时间:夏季从夏至第三个庚日数伏开始(可查看日历),每10天一伏(头三天贴穴最好),共贴三伏。冬季从数九(冬至)开始,每9天一九,共贴3次。 四、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三岁以上的患者均可穴贴治疗;三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禁用。 2.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不宜应用(虽然中药穴贴对人体无妨碍,但是意外巧合,发生不测,误会或纠纷)。 3.较重的皮肤病,及过敏史者慎用。 4.当日不要洗浴,内衣要清洁、松软。局部充血、皮疹者三天不要洗浴。 5.三天内禁食辛辣、炙煿、海鲜发物。 五、穴贴有哪些反应? 1.贴药后1—3小时即可揭去,局部皮肤热、红、痒属于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烧灼样疼痛,应立即揭掉,以免起泡。 2.如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效果更好。但是要注意保护,不要抓破,预防感染;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穿刺放水,然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搽即可。痛疼、瘙痒者可用无极膏或烫伤膏等。严重者去医院处理。 六、中药穴贴疗法,效果如何? 我曾经在华佗医院治未病科,三年六季,用穴贴治疗24次,患者总计约3000人次,临床随访,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例一、甘X,男,12岁,2010年7月初诊。 主诉:二、三岁时感冒引发支气管炎、鼻炎,反复发作多年。经常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时好时坏,未能根治;特来穴贴治疗。每年数伏、数九各贴4次,第一年减轻;2014年10月随访:鼻炎、气管炎,已三年发作。 例二、贺X厚,男,50岁,2010年7月初诊。 主诉:患支气管炎二十多年,咳嗽、吐痰、胸闷气短,感冒受凉时加重。穴贴治疗三年,共24次,感觉逐年好转。2014年8月随访:三年未发作。以前夏天不敢开空调,现在可以适应了。 例三、董X雨,女,12岁,2011年7初诊。 主诉:咳喘、吐痰,7-8年;伴鼻塞、流涕,打喷嚏,经常用抗菌素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中药穴贴二年,配合中西药标本兼治。2014年11月随访:已痊愈。又介绍亲属孩子来诊治。 例四、付X轩,女,4岁,2011年7月初诊。 主诉:咳喘2-3年,有痰不易吐,反复发作,经常输液治疗,效果不著。中药穴贴二年,症状基本控制。 (以下略)

中医治疗病治未病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